“這便是縣級行政的具體落實了。”吳用笑著對折可大說,“陛下將地方劃分為省、府、縣、村四級,知縣掌一縣民政,下面設里正、保長,連夜間巡防都安排得如此細致,可見新制已深入基層。”
折可大點頭贊同,目光掃過街道兩側的民居。
不少院落的門前掛著“軍屬”“孝悌之家” 的木牌,有的還貼著官府發放的“田契認證”,上面詳細寫著戶主姓名、土地面積與位置,蓋著縣衙的印章。
“沒想到短短時日,陛下不僅定了官制,還把土地、戶籍這些事都理順了。”折可大感慨道,“當年種將軍在世時,總說燕雲百姓苦遼久矣,如今總算盼到了安穩日子。”
兩人行至驛館附近時,恰逢一隊漕運船只停靠在運河碼頭。
船夫們正忙著將糧食、布匹等物資搬上岸,碼頭管理人員手持賬簿,仔細核對數量,旁邊還有幾名身著“工部”服飾的官員,正在檢查船只的修繕情況。
“這是工部負責的漕運調度,”吳用指著那些官員,“陛下命工部疏浚運河,確保燕雲的糧草供應,同時開通了燕京至山東的漕運航線,互通有無。”
折可大望著繁忙的碼頭,心中對姜齊的敬佩又多了幾分。
他原本以為,新朝初立,難免混亂,卻沒想到僅短短時間,燕雲便已呈現出如此規整有序的景象,官制的推行,顯然比預期更為順利。
抵達驛館後,守衛統領安排好房間,便躬身告退。
吳用與折可大洗漱更衣後,坐在客廳內,煮著熱茶,開始商議此次燕京議事的重點。
“此次陛下召我們前來,想必是為了兩件事一是燕雲的吏治整頓,二是明年的邊防部署。”吳用捧著茶盞,語氣篤定,“我已收到陛下密令,命我在燕雲推行‘巡按制度’,建立都察院,督查各級官員,清理遼國舊臣中的貪官污吏。如今折將軍前來,想來是要商議防備西夏的事宜,以及,唐王田虎!”
折可大放下茶盞,神色凝重,“吳大人所言極是。近日西夏在陝西邊境動作頻頻,多次襲擾永興軍路,唐王田虎也是對西京虎視眈眈!”
“西京大同……”吳用沉吟片刻,取出隨身攜帶的燕雲輿圖,鋪在桌上,“陛下已劃定山西行省的範圍,東至大同府,西至黃河,南至平陽府,北至朔州,省會設在大同府,首任按察使是唐斌將軍。你若需協調山西行省,可與唐斌將軍聯絡,他熟悉山西地形,定能幫助。”
折可大俯身查看輿圖,只見上面清晰標注著各省、府、縣的界限,山西行省與陝西行省的邊界用紅色線條勾勒,重要關隘如雁門關、寧武關均有標注,旁邊還注有駐軍數量與將領姓名。
“陛下的輿圖繪制得如此詳盡,看來對唐王田虎早已有所規劃。”折可大感嘆道。
吳用點頭,“陛下設立兵部,專門負責軍務調度,朱武尚書已在兵部設立‘西征籌備司’與‘南征籌備司’。待明日面聖時,某會向陛下提議,由你與唐斌將軍共同制定山西、陝西邊境的防御計劃,確保西夏和田虎不敢輕易來犯。”
兩人正商議著,驛館的吏員送來晚餐,同時帶來一個消息,明日早朝後,姜齊將在御書房單獨召見兩人,商議具體事務。
吳用與折可大對視一眼,心中明白,此次燕京之行,不僅是見證新制落地,更要為大乾朝明年的吏治與邊防,奠定堅實基礎。
次日清晨,吳用與折可大身著嶄新朝服,前往紫宸殿參加早朝。
殿內,六部九卿官員齊聚,耶律得重,蕭干等降將,與朱武、楊志等梁山舊部並肩而立,雖出身不同,卻都神色肅穆,透著對新朝的認同。
姜齊坐在御座上,目光掃過群臣,最終落在吳用與折可大身上,眼中帶著期許“吳卿、折卿一路辛苦,今日早朝後,可來御書房議事。”
早朝持續了一個時辰,議題從吏治、邊防延伸到年末百姓安置、明年科舉籌備等事務,新舊官員各抒己見,氛圍熱烈而有序。
散朝時,耶律得重主動走到吳用身邊,拱手道“吳大人整頓吏治,某已听聞,公鐵面無私,令人敬佩。燕雲尚有部分遼國舊臣心存僥幸,還望吳大人多費心,助陛下肅清吏治。”
吳用微微一笑“耶律將軍過譽了。整頓吏治乃為天下百姓,非某一人之功。若有需要,還望將軍協助舊臣線索,共同為新朝效力。”
蕭干也走到折可大身邊,語氣誠懇“折將軍防備西夏,勞苦功高。某曾在西夏邊境征戰多年,熟悉其作戰方式,若將軍需要,某願前往西路軍,協助制定防御計劃。”
折可大拱手致謝“蕭將軍有此心意,某感激不盡。待與陛下商議後,若有需要,定當請將軍相助。”
新舊官員在殿外親切交談的場景,被姜齊看在眼里。
早朝結束後,吳用與折可大隨姜齊前往御書房。
御書房內,炭火盆燒得正旺,驅散了冬日的寒意,桌上已擺好熱茶與點心,透著幾分君臣間的親近。
姜齊坐在御案後,示意兩人坐下,開門見山“吳卿,你先說說吏治整頓的具體情況。朕听說,你在沿途查處了不少梁山舊部,可有遇到阻力?”
吳用捧著茶盞,語氣沉穩“啟稟陛下,從山東至燕京,臣共查處貪腐官員二十五人,其中梁山舊部八人,多為早年跟隨陛下征戰的老兵,如今身居地方小吏,卻利用職權侵佔百姓土地、克扣賦稅。起初確實有不少將領為他們求情,認為‘功過可相抵’,但臣依照陛下定下的‘功是功,過是過’原則,堅決按律定罪,同時奏請陛下,對其家屬予以安撫,免除其家人的連坐之罪,既維護了律法威嚴,也安撫了軍心。”
姜齊點頭贊同“吳卿做得對!新朝需以律法為綱,不能因‘舊功’而廢‘新律’,否則吏治難清,民心難聚。那些被查處的舊部,若其家人有困難,可由吏部安排合適的差事,確保他們生活無虞。”
喜歡水滸開局買下梁山,造反不招安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水滸開局買下梁山,造反不招安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