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公傳奇

第534章 潁上迎鑾 隴西平亂

類別︰武俠修真 作者︰王鐘亭 本章︰第534章 潁上迎鑾 隴西平亂

    卻說建武八年春月,中郎將來歙,與征虜將軍祭遵,奉命西征,進取略陽。

    祭遵在途中生了病,于是折回京都之中,唯獨來歙率領精兵二千余人,伐山開道,繞出番須回中,直接抵達到略陽城下。

    守將叫做金梁,在城安坐,一些兒也沒有預先準備。等到城外鼓聲大作,方才登陴了望,足未立定,頭已不見。怪語。原是來歙遠道進行,其實為偷襲城池起見,途中並未聲張,到了城下,還是悄悄的整備雲梯,架住城堞,一經辦妥,方才下令擊鼓麾眾,緣梯直上。也是很巧,金梁跑上城上面來,正好湊到那來歙士兵的快手,一刀劈了過去,剛好對著金梁脖子那里,一下子砍掉金梁的頭顱,嗚呼哀哉!城中失去統領的將軍,或逃或降,才閱片時,便由來歙佔據住了略陽城。有潰卒奔走報告于隗囂,隗囂大驚道“這軍從何處進來?有這般神速哩!”

    話尚未畢,王元行巡諸部將,已閃出兩旁,請即發令出軍。隗囂使王元拒抗隴坻,巡守番須口,王孟塞雞頭道,牛邯戍瓦亭,自己率領大眾數萬人,包圍進攻略陽。略陽為西州要沖,自為來歙所攻入,飛章奏捷,光武帝劉秀聞報大喜,笑語諸將道“來將軍得攻克略陽,便是搗入隗囂腹心,心腹一壞,肢體自然漸解了!”

    忽然又由吳漢等人,呈上表章,報稱出師接應來歙。光武帝劉秀又復懊恨道“誰叫他進兵?須知隗囂失去要城,必悉銳往攻,略陽城堅可守,曠日不下,囂兵必敝,那時方好乘危進兵了!”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說著,光武帝劉秀連忙派遣使者持著符節西出,追回吳漢等人,听令來歙獨守略陽城。並非是放棄來歙,實在已早知來歙之才。隗囂率眾士兵前往攻打,把略陽城團團包圍住,四面攻撲,終究不能攻下。

    公孫述亦派遣部將李育、田蓞,幫助隗囂去攻打來歙,亦不能攻克。好不容易過了兩三個月,一座略陽城,仍然是安然無恙,惹得隗囂心里發急,連忙斬木築堤,決水灌城,費盡了無數計劃。來歙督兵固守,隨機肆應,箭已放盡,即毀屋斷木,以此作為兵器,誓死不去。

    光武帝劉秀听聞略陽包圍情況緊急,于是下詔親征,部署既定,便即啟行,光祿勛郭憲進諫道“東方初定,車駕未可遠征。”

    光武帝劉秀搖首不答,郭憲居然拔出佩刀,截斷乘輿中的馬韁,光武帝劉秀終是不從。西行至漆邑,諸將亦多言王師重大,不宜深入險阻等等,累得光武帝劉秀也費心躊躇,不能冒然下決定。

    剛好這個時候,馬援連夜到來,報名求見,光武帝劉秀立即召入,與其商議軍情,且述及群議,使定行止。

    馬援駁去眾人之口,獨伸己見,力言隗囂將士,已兆土崩,王師一進,必破無疑,又在皇帝面前聚米為山,指劃形勢,詳陳路徑,何處可攻,何處可守,說得明明白白,昭然可曉。光武帝劉秀不禁大悟道“虜已在我目中了!”

    次日早起,即麾軍大進,抵高平第一城。涼州牧竇融,率領五郡太守,及羌虜小月氏等番兵前來相會,共計得步騎數萬人,輜重五千余車。

    光武帝劉秀置酒款待竇融,遍犒來軍,趁著興高采烈的時候,合兵上隴,分道深入,勢如破竹。隗囂听聞軍報,自知不能抵抗敵軍,于是退保天水,略陽城才得以解圍。

    大中大夫王遵,自放棄隗囂歸投漢朝廷後,得光武帝劉秀之寵眷,參與軍謀。此次隨駕西征,因為與隗囂之將牛邯,素來相識友善,遂奏明光武帝劉秀,作書招降牛邯。書雲

    遵前與隗王歃盟為漢,自經歷虎口,踐履死地,已十數矣。于時周洛以西,無所統一,故為王策,欲東收關中,北取上郡,進以奉天人之用,退以懲外夷之亂,數年之間,冀聖漢復存,當挈河隴奉舊都以歸本朝,生民以來,臣人之勢,未有便于此時者也。而王之將吏,群居穴處之徒,人人抵掌,欲為不善之計。遵與孺卿即邯字。日夜所爭,害幾及身者,豈一事哉?前計抑絕,後策不從,所以吟嘯扼腕,垂涕登車,幸蒙封拜,得延論議。每及西州之事,未嘗敢忘孺卿之言。今車駕大眾,已在道路,吳耿驍將,雲集四境,而孺卿以奔離之卒,拒要厄,當軍沖,其形勢何如哉?夫智者睹危思變,賢者泥而不滓,管仲束縛而相齊,黥布杖劍以歸漢,去愚就義,功名並著。今孺卿當成敗之際,遇嚴兵之鋒,宜斷之心胸,參之有識,毋使古人得專美于前,則功成名立,在此時矣。幸孺卿圖之!

    牛邯得書,觀望了好幾日,覺得西州一隅,自己終究不是漢朝廷的敵手,不如依書投降,乃謝絕士兵大眾,奔馳來到行在。光武帝劉秀慰勉有加,亦拜為大中大夫。牛邯為隗囂部下的驍將,一經歸投漢朝廷,全體瓦解,不待王師雲集,已是望風趨附。

    約閱一月,隗囂將士十三人,屬縣十六城,兵士十余萬,一俱都向行在之處乞求投降。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隗囂惶懼的了不得,亟使王元赴往蜀地求援,自挈妻子奔往西城,投依大將軍楊廣。就是蜀將田和李育,一時也不能回蜀,退保上。

    光武帝劉秀到了略陽,來歙率領眾人出來到郊外,迎駕入城。當下置酒高會,因來歙攻守有功,賜坐特席,位居諸將上首,至歡宴已畢,又賜來歙妻子縑一千匹,來歙當然拜謝。光武帝劉秀又進幸上,奔馳下詔告訴隗囂,說道“汝若束手自歸,保汝父子相見,不咎既往,必欲終效黥布,亦听汝自便!”

    隗囂仍然沒有答報。居然甘為黥布,有死而已。光武帝劉秀傳詔誅殺隗恂,即是隗囂之子。使吳漢和岑彭包圍西城,耿蓞和蓋延包圍上,加封竇融為安豐侯,竇融之弟竇友為顯親侯,此外五郡太守,亦俱封列侯,一股腦兒遣令還鎮。

    竇融尚自請從軍,另外請求派遣人員代替鎮守涼州,光武帝劉秀復諭道“朕與將軍如左右手,乃屢執謙退,轉失朕望,其速返原鎮,勉撫士民,毋擅離部曲!”

    這數語柔中寓剛,反令竇融爽然若失,拜辭行在,率眾西去。光武帝劉秀調度各軍,滿心希望即日就能平剿隗囂,然後凱旋回師。忽然接到都中留守大司空李通的奏報,略言潁川盜匪四起,河東守兵亦有叛變,京師騷動,請即回鑾平靖盜寇雲雲。

    光武帝劉秀不禁嘆息道“悔不听從郭子橫之言,今始覺得費事了!”

    橫即是郭憲之字。說罷,光武帝劉秀即自上起程,晝夜東行,馬不停蹄。途次賜岑彭等書雲“兩城若下,便可將兵南擊蜀虜。人生苦不知足,既平隴,復望蜀,每一發兵,頭發皆白,未知何日能肅清哩!”這是聰明人口吻。

    到了既還洛陽,幸尚安謐,前潁川太守寇恂,已經入任執金吾,扈蹕往還,隨侍左右。光武帝劉秀因此與語道“潁川逼近京師,亟應平亂,朕思卿前守潁川,盜賊屏跡,今仍委卿前往,當可立平。卿忠心憂國,幸勿辭勞!”

    寇恂答說道“潁川人民,素來輕狡,聞陛下遠逾險阻,有事隴蜀,遂不免為匪徒所惑,乘間思逞;今若乘輿南向,先聲奪人,賊必惶怖歸死,怎敢抗命?臣願執銳前驅便了。”

    光武帝劉秀于是使命駕南征,使寇恂先驅。直至潁川,果然盜賊盡駭,沿路跪伏,自請就誅。寇恂稟命駕前,但誅殺盜首數人,余皆赦免。郡中父老,夾道迎接寇恂,且共至駕前匍伏,乞復借寇君一年。為官者,不當如是耶?

    光武帝劉秀勉強听從眾人所請,乃留寇恂暫時居留長社,安撫吏人,收納余降,自率禁軍還宮。剛好這個時候,東郡濟陰縣亦有盜賊,警報入都,光武帝劉秀再派遣大司空李通,與大將軍王常,領兵剿捕。又因東光侯耿純,曾經為東郡太守,威信並行,因此召他來到宮闕之下,拜為大中大夫,使他與大部分士兵共赴東郡。東郡聞耿純入界,無不歡迎,盜賊九千余人,皆來到耿純處乞求投降,大兵不戰而還。

    劉秀下詔即令耿純為東郡太守,連任五年,境內帖然。後來病歿于任所,賜謚成侯。東漢功臣,多能牧民,如耿純,如寇恂,其尤著者。

    且說吳漢和岑彭,包圍住西城,月余未攻下,光武帝傳詔至軍,叫他遣歸羸卒,但留精銳部隊,免得虛糜糧食等語。吳漢情急邀功,不肯冒然听遣,又打探得楊廣病死,城中失恃的消息,越想要合並兵力攻打城池,日夕不息,軍令倍嚴,吏士日久苦役,不免逃亡。

    隗囂將王捷,登城大呼道“漢軍听著!我等為隗王守城,誓死無二,必欲與我相持過去,願以頸血相易,我為首倡,請汝等看來!”

    王捷說到末語,竟然拔出刀劍,揮向自己脖頸,頓時血濺頭殊,身尚立著,好一歇兒,方才撲倒下去。何故如此行徑?漢軍見他無故自殺,通通都感到詫異,又想著他人人拼命,就使攻下城池,亦必有一場惡斗。眼見是性命相搏,彼此都要難免受到傷亡,恐懼心一起,不覺就氣餒了,遂致士兵們易勇為怯,漸漸地懈怠松弛了下去。

    岑彭因為遲遲都沒有攻克城池,于是想出一個計策,分別派兵來到谷水下流,用土堵住,使水勢涌入城中。谷水由西至東,繞過西城,下流被遏,水無去路,自然向城中灌入,漸漲漸高,距城頭僅及丈許,守兵雖然感到恐懼,卻還是不肯出來投降。驀然听得城南山上,鼓聲四震,有一大隊披甲勇士,長驅馳下,先行部隊執著一桿大旗,上書一個斗方大的蜀字,炫人眼目,且乘風大呼道“蜀兵有百萬人到來了。”

    一面說,一面直逼漢壘。漢軍猝不及防,竟被沖破,且因來軍大聲恫嚇,多半駭然逃散。暮氣已深,怎能再戰?吳漢和岑彭,也不能支持,于是覓路退去。

    就是谷水下流的漢兵,都一哄兒逃得精光。其實蜀兵只有五千人,由隗囂之將王元借來,用了一條虛喝之計,竟然得嚇退漢軍,安然入城,城內水已驟退,復得安居。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王元且勒令士兵復出,來追漢兵。漢兵已經缺乏糧食,且恐懼蜀兵大至,無心戀戰,遂由吳漢下令,焚去輜重,逐步退走。等到王元他們追來,還虧岑彭返斗一陣,擊走王元,才得于全師東歸。

    惟校尉溫序,為隗囂之將苟宇所捕獲,迫令投降隗囂,溫序怒叱道“叛虜怎敢迫脅大漢將軍?”

    溫序說著,持節亂撾,打倒數人。苟宇士眾大為憤怒,爭欲殺溫序,苟宇擺手道“這是當代義士,可給彼劍!”乃拔劍付于溫序,溫序接劍在手,亟拈須餃入口中,顧語左右道“既為賊所殺,毋令須污血!”說畢,把劍一橫,魂歸天上。不沒忠臣。從事王忠,隨著溫序陷入敵虜之中,苟宇卻令他收殮溫序之尸,送歸洛陽。

    光武帝劉秀特賜墓地,並召溫序三子為郎。溫序本為太原人氏,留葬洛中,乃是旌示忠臣的意思。

    自從吳漢等人率引士兵退還,耿蓞和蓋延亦撤出包圍引歸,獨祭遵尚留屯拃城。沒多久已經是建武九年,祭遵病歿在軍營中。

    訃告傳至洛陽,光武帝劉秀悲悼異常。祭遵一生,很受劉秀的重視。他的死,光武帝劉秀悲憫異常;他的靈柩運回河南,光武帝劉秀命百官都去迎接,自己也素服親臨,望哭哀痛;經過他的車騎時,光武帝劉秀淚流滿面,不能自已;然後,光武帝劉秀又親自用太牢之禮祭祀他;舉行葬禮那天,光武帝劉秀再次親臨,給他將軍、侯印綬,朱輪容車,命甲土列陣送葬;葬禮完畢,光武帝劉秀又親自到他的墳上吊唁,並到家中慰恤其家屬。

    祭遵為人廉約小心,克己奉公,所得賞賜,盡給士卒,家無私財,身無華服,取士專用儒術,對酒設樂,必雅歌投壺,饒有儒將風規。祭遵妻子的衣裳不加緣,相夫克儉,惟生男不育,終致無嗣。祭遵兄午買女送遵,使為祭遵妾,祭遵為國忘家,卻還不受,臨歿時不言家事,但遺囑從吏,只用牛車載喪,薄葬洛陽。及喪至河南,有詔令百官先會喪所,然後由車駕素服親臨,哭奠盡哀,予謚曰成,葬後尚就墓御祭,順道存問家屬。遵妻當然拜謁。

    光武帝劉秀見他家無婢妾,室宇蕭條,不由的悲感道“怎得憂國奉公,如祭征虜一流名將呢?”嗣後帝思遵不忘,輒加嘆息。無非是借勵諸將。惟自馮異接任,吏士亦俱悅服,駐守如故。獨隗囂不願再居于西城,移居冀邑,復派遣兵分別攻略各個城池,于是安定北池天水隴西,復為隗囂佔有。只因糧餉不繼,屢患乏食,隗囂又積勞成病,多臥少起,沒奈何出城謀食,惟得了數斛大豆,粗糲不堪下咽,越覺恚憤得很,還入城中,病即加劇,不久便死。

    部將王元、周宗等,立隗囂少子隗純為王,總兵據冀,仍向公孫述處稱臣乞援。

    公孫述之將田蓞、李育,已經歸蜀,公孫述復使田蓞北行,惟將李育留住,換了一個趙匡,與田蓞一同來到冀城,援助隗純。漢將馮異,奉詔進發討伐,相持未下。

    公孫述欲大舉進攻漢朝,為隗純紓憂,特使翼江王田戎,大司徒任滿,南郡太守程泛,率領士兵數萬人下江關,攻入巫峽,拔夷陵夷道二縣,據住荊門虎牙兩山,橫江架橋,並設關樓,面水倚山,結營自固,差不多有進窺兩湖,退挾三川的威勢。

    漢大司馬吳漢等人,尚屯兵長安,光武帝劉秀特使來歙監軍,馬援為副,觀察隴蜀的軍情形勢,取示進止。來歙因此上書獻策道

    公孫述以隴西天水為藩蔽,故得延命假息,今若平蕩二郡,則述智計窮矣。宜益選兵馬,儲積資糧,昔趙之將帥多賈人,高帝懸之以重賞,今西州新破,兵民疲饉,若招以財谷,則其眾可集。臣知國家所給非一,用度不足,然有所不得已也。

    光武帝劉秀閱覽奏書,乃詔令有司備谷六萬斛,用驢四百頭輸運,盡至拃城交卸,積作西征軍需。到了秋高馬肥,兵精糧足,特遣來歙為統帥,率領同征西大將軍馮異、建威大將軍耿蓞、虎牙大將軍蓋延、揚武將軍馬成、武威將軍劉尚等,共同攻打天水。

    馮異已經與蜀將田蓞、趙匡,會戰數十次,蜀兵傷亡過半,再加上耿蓞等率兵會集,士氣百倍,大破蜀兵,陣斬田蓞趙匡。獨隗純留居在冀城,使王元等人駐扎落門,依險拒守;還有高平第一城,又為隗囂之將高峻所佔據,未肯服從漢朝。于是馮異等人進攻落門,耿蓞等進攻第一城,兩路分攻。

    越年未能攻下,馮異且在軍中抱病,竟至謝世,光武帝劉秀賜謚節侯,令馮異長子馮彰襲爵,且復議親征西州。執金吾寇恂,已自長社返回洛陽,仍然隨駕起行。既至關中,寇恂叩馬諫阻道“長安道里居中,應接近便,安定隴西,聞車駕出駐長安,必然震懼,自當望風來降,若必以萬乘之尊,親履險阻,實非所宜,潁川前轍,不可不戒!”也說得是。

    光武帝劉秀不以為然,驅趕馬車再進,直接抵達到拃城,方才使寇恂招降高峻。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高峻本來已經由馬援說下,受漢封為關內侯,拜為通路將軍,所以漢軍出入,高峻常為引導,不致阻礙。

    及吳漢等人敗還長安,高峻乃復歸故營,據住高平,堅守不下。寇恂奉詔傳諭高峻,高峻派遣軍師皇甫文出來謁見,語多倨傲,貌亦驕盈,兩下里辯駁一番,惹動寇恂怒意,顧令左右之人縛住皇甫文,擬置死刑。

    皇甫文尚不肯服禮,反唇相譏,諸將向寇恂進諫道“高峻擁兵萬人,且多強弩,西遮隴道,連年不下,今欲將峻招降,奈何反殺峻使?”

    寇恂目道“要斬便斬,怕他甚麼?”說著,即命人把皇甫文處斬,將首級文文隨員,使他帶歸。且囑令傳語道“軍師無禮,已經正法,欲降即降,不降固守!”斬釘截鐵。這數語傳將進去,高峻竟然打開城門出來投降,歡迎接納漢軍。諸將莫名其妙,都向寇恂請問道“殺死來使,反得降峻,究是何因?”

    寇恂答說道“皇甫文是高峻腹心,受遣來會,我看他辭意不屈,必無降志。我若將他放還,反損軍威,惟有殺死了他,使高峻膽落,自不得不降了。”

    諸將才拜賀道“寇君神算,我等不及。”

    寇恂將高峻解往行在,幸得免誅。中郎將來歙,因落門尚未攻破,即與耿蓞和蓋延等,鼓勵將士,猛撲不休,守兵不能再支持下去,各有投降之意,周宗行巡苟宇趙恢,擁著隗純,打開城門出來投降;獨王元引著殘留部隊,突圍奔蜀,隴右乃平。

    光武帝劉秀令將隗氏宗族,徙居京師,自率寇恂等人還朝。後來隗純復與賓佐數十人,潛逃朔方,行至武威,被地方官捕住,殺死了事。有詩詠道

    敢將螳臂當王車,一舉三年便覆家;

    父死子降猶受戮,可憐全族半蟲沙。

    得隴望蜀,光武帝劉秀已經穩操勝算。一直到建武十一年的春間,遂遣大司馬吳漢,率同劉隆臧宮劉歆三將,與征南大將軍岑彭,會師討伐蜀地。畢竟蜀地能否蕩平,再至下節分解。

    喜歡濟公傳奇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濟公傳奇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濟公傳奇》,方便以後閱讀濟公傳奇第534章 潁上迎鑾 隴西平亂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濟公傳奇第534章 潁上迎鑾 隴西平亂並對濟公傳奇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