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公傳奇

第438章 莊周游歷遇公明

類別︰武俠修真 作者︰王鐘亭 本章︰第438章 莊周游歷遇公明

    話說歷史變化非人間大地之上唯一之事。單述朝代更替之事,未免也太過單調。

    與而此時,在位于江西省鷹潭市貴溪市上清鎮有一座大山。此山原名雲錦山,謂其為象山山脈之一支,歷台山西行數十里,折而南,分兩支,環抱狀若龍盤虎踞。也就是如今的龍虎山。

    在此山之中,有一位仙人隱居。此仙人乃是趙公明,又名趙玄壇、黑虎玄壇,道教所信奉的財神,傳說他能以役雷馭電,除瘟禳災,主持公道。秦時得道于終南山,被玉皇大帝封為“正一玄壇元帥”。趙公明形象︰黑面濃須,頭戴鐵冠,手執鐵鞭,身跨黑虎。

    遠古之時,上古天神伏羲人皇大帝在此山中以八卦陣法封印八部鬼神。玉皇昊天大帝遣趙公明在此守護封印八部鬼神的陣法。與此同時,上清道德天尊太上老君在此雲錦山中留下來一個煉丹爐,讓趙公明在此山保護這個煉丹爐,等待以後一個叫張道陵的修行人來此煉丹修行、斬妖除魔。

    與此同時,有一位叫莊周的地仙雲游四方,而途中正經過江西之地。

    這莊周乃是周末時期的高賢人物,字子修,宋國蒙邑人也。

    而莊周的師父乃是大名鼎鼎的老子李耳,字伯陽。

    有一天,莊周夢見自己變成一只蝴蝶,飄飄蕩蕩,十分輕松愜意。他這時完全忘記了自己原本是莊周。過一會兒,他醒來了,驚惶不定之間,對自己還是莊周感到十分驚奇疑惑。他認真地想了又想,不知道是莊周做夢變成蝴蝶呢,還是蝴蝶做夢變成了莊周。最後他說,莊周與蝴蝶那必定是有區別的,這就可叫作物、我的交合與變化。

    民間傳說莊子休本是神仙,因為犯了天條被貶下凡間輪回轉世。

    周顯王二十五年公元前344年),當在此年前後,莊子與宋人惠施初次見面。

    一天,莊子和同鄉的朋友惠施在濠水的一座橋梁上散步。莊子看著水里的�s闥擔骸┬閽謁 鎘迫蛔緣茫 饈怯愕目炖職 !被葑鈾擔骸澳悴皇怯悖 趺粗 烙愕目炖幟兀俊弊 鈾擔骸澳悴皇俏遙 趺粗 牢也恢 烙愕目炖幟兀俊被葑鈾擔骸拔也皇悄悖 倘徊恢 濫悖荒悴皇怯悖 悴恢 烙愣目炖鄭 彩峭耆 梢遠隙 摹!弊 鈾擔骸扒牖氐轎頤強 返幕疤狻D闥擔骸澳閽趺粗 烙愕目炖幀閉餼浠埃 褪且丫  懶宋抑 烙愕目炖佷飾遙 沂竊阱┤ 穎呱現 賴摹!br />
    周顯王二十七年公元前342年),惠施在梁國做宰相時,莊子去看他,謠言說莊子是來代替惠施的相位。惠施心里著慌,便派人在國都內搜索了莊子三天三夜。後來莊子知道這個事情,去見惠子的時候,對他講了一個寓言,把他的相位比喻貓頭鷹得著臭老鼠而自以為美。惠子處于統治階層,免不了會染上官僚的氣息,據說惠子路過孟諸,身後從車百乘,聲勢 赫,莊子見了,連自己所釣到的魚也嫌多而拋回水里去。

    周顯王二十九年公元前340年),宋剔成自立為君,大約在此年前後,莊子為漆園吏。漆園在蒙地。

    莊周有一天在老子李耳座間講《易》之暇,將自己夢見蝴蝶的事情告訴了老師老子。老子李耳卻是個大聖人,本為上清道德天尊太上老君之轉化人間之身,曉得三生來歷,于是向莊周指出了他的夙世因緣由來。

    那莊周原來是天地混沌初分時的一只白蝴蝶,天一生水,水生養木,木榮花茂,那白蝴蝶采百花之精華,奪日月之靈秀之氣,得了天地之氣侯,便修成了精靈,得長生之法。

    有一天,白蝴蝶精飛到了天庭的瑤池之地,偷采蟠桃樹上的花蕊,被王母娘娘身邊守護蟠桃園的青鸞鳥啄死。其原神不散,托生人間,轉世為莊周。

    莊周根器不凡,得師事于老子李耳門下,學清淨無為之道。如今得師父老子李耳點明自己的前世因果,豁然開朗,如夢初醒,自覺得自己兩腋之下生風一般,飄飄然,似乎有栩栩如生蝴蝶之意,將世間榮華富貴、人情親權看得如行雲流水,一絲不掛一般。

    老子李耳知弟子莊周大悟,于是將《道德經》五千文之中的秘意傳授于他。莊周誦學修煉,竟然從中領悟到了變化的法術,得了隱身分形的變化之法。從此,莊周就有意放棄了自己在宋國的漆園吏的工作,準備離開宋國,向師父老子告辭,周游訪道。

    莊周雖然信仰修學清淨之教,卻原不絕夫婦之倫,一連娶過三遍妻房。第一任妻子,得疾夭亡;第二任妻子,犯過錯被休;如今說的是莊子的第三任妻子,姓田,乃田齊族中之女。莊周游于齊國,田宗重其人品,以女妻之。那田氏比先前兩任妻子要美貌得很多,冰肌玉骨,風姿綽約。

    莊周不是好色之徒,但是夫妻之間也是非常相敬相愛,如魚得水。

    周顯王三十年公元前339年),楚威王听聞莊子的賢名,于是使大夫前往面見莊子欲聘其為相。當時莊子在濮水釣魚,楚王派兩位大夫前往表達心意,請他做官,他們對莊子說︰“希望能用全境的政務來勞煩您。”莊子拿著魚竿不回頭看他們,說︰“我听說楚國有一只神龜,死的時候已經有三千歲了,國王用錦緞將它包好放在竹匣中珍藏在宗廟的堂上。這只神龜,它是寧願死去為了留下骨骸而顯示尊貴呢?還是寧願活在爛泥里拖著尾巴爬行呢?”兩位大夫說︰“寧願活在爛泥里拖著尾巴爬行。”莊子說︰“你們回去吧!我寧願像龜一樣在爛泥里拖著尾巴活著。”那兩位大夫看見莊子拒絕,只好離開,回報楚威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周顯王三十二年公元前337年),宋君剔成的弟弟偃進攻襲擊了剔成。剔成奔往齊國,而偃自立為宋君。大約此後不久,莊子主動辭去了漆園吏職。

    莊周帶著妻子田氏回了宋地,隱居在曹州的南華山一帶。

    一日,莊周出去郊游來到山下,看見荒野墳冢累累,不由得嘆道︰“老少俱無辨,賢愚同所歸。人歸冢中,冢中豈能復為人乎?”

    感嘆了一回。莊周又行走了幾步,忽然看見一座新墳,封土未干。

    一個年少的婦人,渾身縞素,坐于這座墳冢的旁邊,手里拿著齊褲素扇,朝著墳冢連連扇風不已。

    莊生見此情形,感到怪異,便問道︰“娘子,這冢中所葬何人?為何舉扇扇土?必有其故。”

    那婦人並不起身,運扇如故,口中鶯啼燕語,說出幾句不通道理的話來。正是︰听時笑破千人口,說出加添一段羞。那婦人喃喃道︰“冢中乃妾之拙夫,不幸身亡,埋骨于此。生時與妾相愛,死不能舍。遺言教妾如要改嫁他人,要等待葬事完畢以後,墳頭之土干了,方才可以改嫁。妾思新築之土如何得就干?因而舉扇扇之。”

    眼前這個年輕美婦人其實是觀音菩薩借機點化莊周而變化的。莊周雖然得老子李耳點化,已修得變化神通,但是畢竟還是尚只是得高明之法的凡人,只得其神,未盡得通,哪里認識眼前這個婦人是觀音菩薩變化的?

    雖說此時佛教未傳到中國,但是佛法自古以來早已有之。而觀音菩薩早已成道許久,自萬劫之前本為正法明如來,為度化眾生,化菩薩之形象。在道教名為慈航道人,在商朝末年收陳塘關總兵李靖的兒子木吒為弟子。道場在南海普陀山。

    此時,莊周聞那婦人之言,心中暗暗含笑,想道︰這婦人好生性急!虧她還說什麼生前相愛,若不相愛的還要怎麼的?

    莊子休乃問道︰“娘子要這新土干燥極易。只因為娘子手腕嬌軟,舉扇無力,不才願替娘子代一臂之勞。”

    那婦人聞言,方才起身,向莊子休深深道個萬福,言︰“小女子多謝官人!”

    說罷,那婦人雙手就將素白褲扇遞與莊生。

    莊生接過那素白綸扇,暗中行起道法,舉起扇子,揮手朝著那座墳冢頂上連數扇了幾下,那墳墓水氣都盡,其土頓時就干了。

    眼前這個婦人見此情形,面對莊周笑容可掬,謝道︰“有勞官人用力。”便將縴手向發鬢上拔下了一只銀釵,連那褲扇送于莊生,權當為相謝。莊生卻拒絕了其銀釵,只收其褲扇。婦人欣然離去。

    莊子休心下不平,回到了家中,坐于草堂,看了手里的褲扇,口中嘆出四句︰

    不是冤家不聚頭,冤家相聚幾時休?

    早知死後無情義,索把生前恩愛勾。

    莊周之妻田氏在背後,听到丈夫莊生的嗟嘆之語,于是上前相問。

    那莊生是個有道之士,故夫妻之間,亦稱之為“先生”。

    妻子田氏問道︰“先生有何事嗟嘆?此扇從何而得?”

    莊生于是將婦人用扇子扇冢,要土干改嫁之言,述說了一遍,然後說道︰“此扇即是那扇土之物。因我助力,那婦人以此相贈。”

    其妻田氏听罷,忽然面發忿然之色,向空中把那婦人“千不賢,萬不賢”地罵了一頓。對莊生說道︰“如此薄情之婦,世間少有!”

    莊生接著又道出四句話來,︰“生前個個說恩愛,死後人人欲扇墳。畫龍畫虎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田氏聞言,心下大怒。正所謂怒則廢親疏禮。那田氏心生忿怒,因而不顧體面,朝莊生面上一啐唾沫,說道︰“人類雖同,賢愚不一,你何以輕出此語,將天下婦道人家看做一例?卻不道歉人,帶累了好人,你卻也不怕罪過!”

    莊生說道︰“莫要彈空說嘴。假如我莊周不幸死後,你這樣如花似玉的年紀,難道挨得過三年五載?”

    田氏道︰“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哪里見有好人家的婦女吃兩家茶,睡兩家床!若是不幸輪到我身上,這樣沒廉恥的事,莫說是三年五載,就是一世也成不得的。就是夢里我也還有三分的志氣。”

    莊生嘆道︰“難說,難說!”

    田氏口出詈語道︰“有志婦人,勝如男子。似你這般沒仁沒義的,死了一個又討一個,出了一個又納一個,只道以為別人也是和你一般見識。我們婦道家一鞍一馬,倒是站得住腳頭定的,怎麼肯把話與他人說,惹得後世恥笑?你如今又不死,直憑什麼枉殺了人!”說罷,田氏就往莊生手中,奪過了褲扇,將其扯得粉碎。

    莊生見狀,道︰“不必發怒,只願得如此爭氣甚好。”自此他們夫婦也就無話可說了。

    過了幾日,莊周忽然生起病來,並且日越沉重。田氏在床頭,哭哭啼啼。莊生嘆道︰“我病勢如此,永別只在早晚,可惜前日紈扇被扯碎了,要不然留得在此,好把與你扇墳!”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田氏說明道︰“先生休要多心!妾讀書知禮,從一而終,誓無二志,先生若不見信,妾願死于先生之前,以明心跡。”

    莊生道︰“足見娘子高志。我莊某死亦瞑目。”說罷,氣就絕了。田氏撫尸大哭。少不得央及東鄰西舍,制備衣衾、棺槨出殯收殮。

    那田氏穿了一身素縞,真個是日日憂郁心悶,夜夜悲傷啼哭。每每想著莊周生前恩愛,如痴如醉,寢食俱廢。

    山前山後的農莊村戶,也有曉得莊生是個逃隱的名士,前來吊孝的人,到底不比城市熱鬧。

    到了第七天,忽然有一位少年秀士,生得是面如傅粉,唇若涂朱,俊俏無雙,風流第一。那位公子穿扮著紫衣玄冠,繡帶朱履。身邊帶著一個老僕人,自稱是楚國王孫,說自己曾與莊子休先生有過約定,欲拜在他門下為弟子,今日特地過來相見訪問。

    現見莊生已死,那自稱楚國王孫的公子于是口稱︰“可惜!”慌忙脫下紫衣,囑咐老僕人從行囊里面取出素服穿了,向其靈前拜了四拜,感慨道︰“莊先生,弟子無緣,不得面會侍教,願為先生執百日之喪,以盡私淑之情。”

    說罷,那楚國王孫又拜了四拜,灑淚而起。便請田氏相見,田氏初次還是推辭的。

    那楚國王孫說道︰“古禮,通家朋友,妻妾都不相避,何況小子與莊先生有師父弟子之約。”

    田氏聞此解釋,只得走出孝堂,與楚王孫相見,問敘了寒溫。田氏一見眼前這個楚王孫生得人才標致,就動了憐愛之心,只恨沒有理由與之廝磨親近。

    楚王孫說明道︰“先生雖死,弟子難忘思慕,欲借尊居,暫住百日。一來守先師之喪,二者先師留下有什麼著述,小子告借一觀,以領先生之遺訓。”

    田氏道︰“通家之誼,久住何妨。”當下便準備煮飯做菜以款待王孫。

    用飯完罷,田氏將莊子所著的《南華真經》及老子的《道德》五千言,面向楚王孫和盤托出,道“此乃是家夫所作之書籍以及所收藏的老子五千言,交與王孫閱之。”

    王孫見之,心生歡喜眼含笑意,接過田氏遞過來的書籍,殷勤感謝。

    草堂中間佔了靈位,而楚王孫則在左邊的廂房安頓。田氏每日假以哭靈為由,就在左邊的廂房與王孫攀談說話。一來二去,情意漸熟,眉來眼去,情不能已。

    這楚王孫只有五分心思,那田氏倒有了十分心思。所喜的是這深山中隱蔽偏僻,就是算是二人真的做了那些些事,也沒什麼人會傳說;所恨的是自己新喪未久,況且女子追求于男子,比較難以啟齒。又挨了幾日,約莫有半個月了,那婆娘心猿意馬,按捺不住,悄悄地喚來王孫的老僕人進了房,賞以美酒,將好言安撫慰問。田氏從容問道︰“你家主人可曾婚配?”

    老那老僕人回答道︰“未曾婚配。”

    那田氏又問道︰“你家主人要挑什麼樣的人物,才肯婚配?”

    老僕人帶醉答道︰“我家王孫曾有言,若得像娘子一般豐韻的,他就心滿意足了。”

    田氏聞言,心里暗暗歡喜,卻問道︰“果有此話?莫非你是說謊了?”

    老僕人說道︰“老漢我一把年紀了,怎麼會說這謊話?”

    田氏說道︰“我央求你老人家為媒說合,若是不棄嫌,奴家情願服侍你家主人。”

    老僕人解釋道︰“我家主人也曾與老漢說來,說道也是一段好姻緣,只是礙于教師與弟子之字,恐怕會惹人議論。”

    田氏說道︰“你主人與先夫,原只是生前空約,沒有面前听教的事,也算不得什麼師父弟子。而且深山之中,偏僻荒居,鄰舍罕有,誰人議論!你老人家是必委曲成就,教你吃杯喜酒。”

    老僕人聞言,于是應允了。臨去時,田氏又喚轉老僕人來,囑咐道︰“若是說得允時,不論早晚,便來房中回告奴家一聲,奴家在此專候。”

    老僕人出去後,田氏鶯鶯盼望。在孝堂旁邊張望了數十遍,恨不能拿來一條繩子縛了那王孫俊俏後生的腳,把他扯將入來,摟做一處。

    此時,漸到黃昏時分,那田氏等待得不耐煩了,昏暗之中走入孝堂,听到左邊廂房里的聲息。忽然听見靈堂上有作響之聲。

    田氏嚇了一跳,還以為是亡靈出現了。急急忙忙走進內室,取過來燈火照明,原來是那個老僕人喝醉了,正在直挺挺的躺在靈堂的座桌之上。田氏又不敢嗔怪責罵他,又不敢出聲喚他,只得回去自己房間。挨更挨點,又過了一夜。

    第二天,田氏看見老僕人走來走去的,並不過來她這邊回應之前的那些話。

    田氏心下發癢,按耐不住,再次喚他進房,問了之前交代的那些事情。老僕人說道︰“不成,不成!”

    田氏問道︰“為何不成?莫非不曾將昨夜這些話剖說明白嗎?”

    老僕人回答道︰“老漢都說了,我家王孫也說有理。他說娘子的容貌,自不必言。未拜師徒,亦可不論。但是有三件事不妥當。不好回復娘子。”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田氏聞言,說道︰“哪三件事?”

    老僕人說道︰“我家王孫說了︰這堂中間擺著亡人棺材甚是不吉利,我卻與娘子在靈棺前行吉禮,心中何忍,並且大為不雅;二來莊先生與娘子是恩愛夫妻,況且他又是個有道德的名賢,我的才學萬分不及,恐被娘子輕視薄待;三來我家行李尚在後邊未到,空手來此,聘禮筵席之費,一無所措。為此三件之事,所以不成。”

    田氏听了老僕人的說明,于是說道︰“這三件事都不必憂慮。那亡靈棺材又不是生根的,屋後還有一間破空房,只需喚來幾個莊客抬他出去就是,這是一件了。第二件,我先夫哪里就是個有道德的名賢!當初不能正家,致有出妻之事,人稱其薄德寡義。楚威王慕其虛名,以厚禮聘他為相,他自知才力不勝,才逃走在此隱居。前月獨行山下,遇一寡婦,將扇扇墳,待墳土干燥,方才嫁人。拙夫就與他調戲,奪他褲扇,替她扇土,將那把褲扇帶回,被我扯碎了。臨死時幾日,還為他生了一場氣,那里有什麼恩愛!你家主人青年好學,前途不可量。況且他乃是王孫之貴,奴家亦是田宗之女,門第相當。今日到此,原是姻緣天合前世注定。這第三件嘛,聘禮筵席之費,奴家做主,誰人要得聘禮!筵席也是小事。奴家更積攢了私房白金二十兩,贈與你主人,做一套新衣服。你再去傳達說明。姻緣若成就時,今夜是合婚吉日,就可以成親。”

    老僕人收了二十兩銀子,回復楚王孫。楚王孫只說了願意從親。老僕人于是回復了田氏。

    田氏听說後當時就歡天喜地,把孝服除下,重勻粉面,再點朱唇,穿了一套鮮艷顏色的衣裳。叫老僕顧喚附近的山莊客人,去扛抬莊生尸柩,將其停于後面的破屋之內。打掃了草堂,準備做合婚筵席。正是︰俊俏孤孀別樣嬌,王孫有意更相挑。“一鞍一馬”誰人語?今夜思將快婿招。

    這天夜里,田氏歡歡喜喜地收拾香房,草堂內擺得燈燭輝煌。楚王孫簪纓袍服,田氏錦襖繡裙,雙雙立于花燭之下。一對男女,如玉琢金裝,美不可言。行了夫妻交拜之禮已完畢,就千恩萬愛地攜手入于洞房。喝了合巹杯,正準備要上床解衣就寢,忽然楚王孫眉頭緊皺,寸步難移,登時倒在地下,雙手按著胸口。只聲叫道︰“心疼難忍!”

    田氏心里愛戀王孫,顧不得新婚廉恥,近前抱住,替他撫摩胸口,問其所以。

    楚國王孫痛苦極點,不能言語,口吐涎沫,眼看奄奄一息,欲絕其命。那老僕人慌做一團。田氏急忙問道︰“王孫平日可曾有此癥候?”

    老僕人代言說道︰“此癥平日常有。或是一二年里發作一次。無藥可治。只有一物,用之立效。”

    田氏聞言,急忙問道︰“所用何物?”

    老僕人回答道︰“太醫傳一奇方,必須用生人的腦髓,以熱酒吞服,其痛立止。平日里此病發作,老殿下奏過楚王,撥來獄里一名死囚來,縛而殺之,取其腦髓。今在深山中如何可得生人腦髓?其命休矣!”

    田氏道︰“生人腦髓,必不可致。就是不知死人的可用得麼?”

    老僕人回道︰“太醫說了,凡死未滿四十九日者,其腦尚未干枯,亦可取用。”

    田氏說道︰“吾夫死才二十余日,何不破棺而取之?”

    老僕人說道︰“只怕娘子不肯。”

    田氏說道︰“我與王孫成了夫婦,婦人以身事夫,自身尚且不惜,何況有于將朽之骨乎?”

    說罷,即命老僕人服侍王孫,自己找來了砍柴的板斧,右手提斧,左手攜燈。往後邊的破屋中,將燈放于棺蓋之上,扎起兩邊袖子,雙手舉起斧頭,瞄定棺頭,咬牙用力,一斧劈去。婦人家氣力單微,如何劈得棺開?原來有個緣故。那莊周是達生之人,吩咐不得厚斂。那桐棺三寸,斧頭一下就劈去了一塊木頭。一連數斧,棺材蓋子便裂開了。

    田氏正在氣喘吁吁,卻突然看見莊生從棺材里嘆了口氣,推開了棺蓋,挺起身子坐了起來。田氏雖然心狠,終是女流之輩,嚇得腿軟筋麻,心頭亂跳,斧頭不覺墜地。莊生叫道︰“娘子扶起我來。”

    那田氏不得已,只得扶起莊生出棺。莊周攜燈,田氏隨後,一同進房來。

    田氏心知房中有楚王孫主僕二人,心里捏了兩把汗。行走一步,反退兩步。等到了到房中看時,鋪設依然燦爛,但是那主僕二人,突然不見。

    田氏心下雖然暗暗驚訝懷疑,卻也放下了膽,巧言令色掩飾,向莊生說道︰“奴家自你死後,日夜思念。方才听得棺中有聲響,想著古人中多有還魂之事,希望你復活,所以才用斧開棺。謝天謝地,你果然重生了!實乃奴家之萬幸啊!”

    莊周說道︰“多謝娘子厚意。只是一件︰娘子守孝未久,為何身上錦襖繡裙?”

    田氏又解釋道︰“開棺見喜,不敢將凶服沖動,權用錦繡,以取吉祥之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莊周道︰“罷了!只是還有一事︰這棺木何不放在正中間,卻撇在破屋之內?難道也是吉兆?”

    田氏無言可答。莊周又見杯盤羅列,也不問其故,只是暖酒來飲。莊周放開大量,滿飲數杯。

    那田氏不識時務,還指望煨熱老公,能重做夫妻,緊挨著酒壺,向他撒嬌撒痴,甜言美語,要哄莊生上床同寢。

    莊周把酒飲個大醉,索來紙筆寫了四句言︰

    從前了卻冤家債,你愛之時我不愛。

    若重與你做夫妻,怕你巨斧劈開天靈蓋。

    田氏看了這四句詩,滿面羞愧,頓時啞口無言。莊子休又寫出了四句︰

    夫妻百夜有何恩?見了新人忘舊人。

    甫得蓋棺遭斧劈,如何等待扇干墳!

    莊子休又說道︰“我則教你看那兩個人。”

    莊生說罷,用手將外面一招,田氏回頭一看,只見是楚王孫和老僕人踱將進來。

    田氏見此情形,吃了一驚。轉身又不見了莊生;再回頭時,連楚王孫主僕都不見了。

    哪里有什麼楚王孫、老僕人,這些都是莊周的分身隱形之法。

    田氏一時間精神恍惚,自覺無顏面對,便解下腰間繡帶,懸梁自縊,嗚呼哀哉。這倒是真死了。

    莊周見田氏已死,解將下來,就將劈破的棺木盛放了他,把瓦盆為樂器,鼓之成韻,倚棺而作歌。歌曰︰

    大塊無心兮,生我與伊。我非伊夫兮,伊豈我妻?偶然邂逅兮,一室同居。大限既終兮,有合有離。人之無良兮,生死情移。真情既見兮,不死何為!伊生兮揀擇去取,伊死兮還返空虛。伊吊我兮,贈我以巨斧;我吊伊兮,慰伊以歌詞。斧聲起兮我復活,歌聲發兮伊可知?噫嘻,敲碎瓦盆不再鼓,伊是何人我是誰!

    莊周歌罷,又吟詩四句︰

    你死我必埋,我死你必嫁。

    我若真個死,一場大笑話!

    莊周大笑一聲,將瓦盆打碎;取火從草堂放起,屋宇皆被焚燒,連棺木也化為灰燼。只有《道德經》、《南華經》不毀。山中有人撿取,傳流至今。莊生遨游四方,終生不娶。有人說莊子遇老子在函谷關,相隨而去,已得大道成仙。

    其實莊周雖然得道,卻只是地仙,保持身體壽命,長生不死,不成天仙,故在人間雲游四方,尋訪天仙之道。

    歷經百年歲月,如今秦朝滅亡,楚漢爭霸結束,劉邦為漢代開國皇帝。莊子來到江西這日後為龍虎山的地方,遇到了神仙趙公明。

    莊子與趙公明交談,公明傳授他修煉大成的道法。

    喜歡濟公傳奇請大家收藏︰()濟公傳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濟公傳奇》,方便以後閱讀濟公傳奇第438章 莊周游歷遇公明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濟公傳奇第438章 莊周游歷遇公明並對濟公傳奇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