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公傳奇

第433章 漢王奪印 小兒救城

類別︰武俠修真 作者︰王鐘亭 本章︰第433章 漢王奪印 小兒救城

    卻說楚霸王項羽移兵至宛城,見漢兵固壘守著,好幾次前往挑戰,並不見漢兵迎敵。要想攻打進去,又為壕柵所阻,不能沖入。楚霸王項羽正暴躁得很,忽然接得探馬急報,乃是魏相國彭越,渡過睢水,大破下邳駐扎的楚軍,殺死了楚將薛公,氣勢甚盛。楚霸王項羽憤然大罵道︰“可恨彭越,這般撒野,我且去擊斃了他,再來擒捉劉邦。”

    項羽說著,又拔營東去,前往攻擊彭越。彭越自受漢王劉邦之命,為魏相國。略定梁地十余城。至漢王劉邦敗走睢水,楚兵漫山遍野,爭逐漢軍,越亦保守不住,北走河上。西楚霸王項羽進攻滎陽,又由越往來游弋,截楚糧道,那時西楚霸王項羽已恨彭越不置,此次彭越又陣斬楚將,叫項羽如何不憤?倍道東行,一遇彭越的士兵,便與豺虎相似,兜頭亂噬。彭越抵敵不住,又只得退渡睢水,仍然向北奔去。西楚霸王項羽追趕不及,復擬前往進攻漢王,因即探听漢王劉邦行蹤。是時漢王劉邦已由宛城轉入成皋,與英布合兵駐守。英布前往扼守成皋,楚霸王項羽接到確實音信,便引兵西進,順道先進攻滎陽。

    滎陽城內,仍由周苛、樅公住著,兩人原就赤膽忠心,為漢固守城土,但總道以為楚霸王項羽已經離去,一時不會突驟而來,所以防備便少疏了,與民休息。那知楚兵大至,乘銳攻打,比前次還要凶狠。周苛、樅公,連忙登城抗拒敵軍,可已經是來不及了。楚兵四面齊上,竟將滎陽城攻破,並把周苛、樅公二人全部擒住。西楚霸王項羽也即時入城,先召周苛至前,溫顏與語道︰“汝能堅守孤城,至今才破,不可謂非將材,可惜汝誤投漢王,終為我軍所擒,若肯向我降順,我當授汝為上將,封邑三萬戶,汝可願否?”

    周苛睜目怒叱道︰“你不去降漢,反要勸我降汝,真是怪哉!你有車豈是漢王敵手麼?”

    西楚霸王項羽見周苛言語嘲弄自己,一時間怒火心起,厲聲大罵道︰“不中抬舉的東西!我若將汝一刀兩段,還太便宜你了,左右快與我取過鼎鑊來!”

    楚霸王項羽身邊左右之人聞命,即將鼎鑊取入,由楚霸王項羽命烹煮周苛。周苛毫無懼色,任他褫剝衣服,擲入鼎鑊,眼見是水火既濟,周苛就被熔成了一鍋的人肉羹了。造語新穎。周苛既被烹煮而死,樅公也被推入。西楚霸王項羽令他顧視鼎鑊,樅公說道︰“我與周苛同守滎陽,周苛遭受烹死,我亦何忍獨生!情願受死,听憑大王處置便了!”

    西楚霸王項羽听他說得有理,總算不使就烹,但令士兵將他推出斬首,刀光一閃,人頭落地,魂離軀殼,隨那漢御史大夫周苛,同返太虛,這也不消細說。已極褒揚。

    西楚霸王項羽遂進攻逼近成皋,警示信已傳入成皋城內,漢王劉邦不免驚心懼怕。暗暗思量︰滎陽已失,成皋恐亦難守,哪里還有第二個紀信,再來替死?因此帶同夏侯嬰,潛開北門,預先出走。及至諸將得知,漢王劉邦已經去遠,彼此不願再留,遂陸續出城追去。英布獨力難支,索性也棄城北走,成皋遂被楚霸王項羽奪去了。楚霸王項羽听聞漢王早已逃出,料知來不及追趕,于是就在成皋城駐扎下軍營,休養兵鋒,徐圖進取。

    獨漢王劉邦奔馳出離成皋城,北向修武縣,擬往依韓信、張耳等軍。原來韓信本想討伐齊國,只因趙地未平,乃與張耳四處剿撫,駐扎修武縣中。漢王劉邦已曾聞報,所以星夜趲程,渡河至小修武,休宿了一宵,到了翌晨,清早即起,與夏侯嬰離開了驛站館舍,徑直進入韓信、張耳的營中。

    營兵方起,出視漢王劉邦,尚是睡眼朦朧,且見漢王劉邦未著王服,不知他從何處差來,當下略回來歷,不遽放入。漢王劉邦詐稱是漢使,奉命來此,有急事要報元帥。營兵聞有王命,當然不便再加阻攔,但言元帥尚未起來,請入營待報。漢王劉邦也不與多說,搶步趨入內帳,當有中軍護衛,認識漢王的,慌忙向前行禮。漢王劉邦向他擺手,不令聲張,惟使引往韓信的臥室。此時,韓信還在睡夢之中,一點也沒有知曉漢王進來。漢王劉邦卻靜悄悄的走至韓信的榻旁,見案上擺著將印和兵符,當即取在手中,出升外帳,命軍吏傳召諸將。諸將尚疑是韓信點兵,統一過來參謁,及走近案前,舉頭仰望,並不是韓元帥,卻是一位漢大王,大家統皆驚愕。但也不便細問,只好依禮下拜。漢王劉邦待他拜罷,徑自發令,把諸將改換職守,一一派遣出去。

    韓信、張耳,至此方得人喚醒,整衣進見,伏地請罪道︰“臣等不知大王駕到,有失遠迎,罪該萬死!”韓信號為國士,何竟有此失著。漢王劉邦微笑道︰“這也沒有甚麼死罪,不過軍營里應該如何嚴備,方免不測,況天已大明,亦須早起,奈何高臥未醒,連將印兵符等要件,俱未顧著!倘若敵人猝至,如何抵御,或有刺客詐稱漢使,混入營中,恐將軍首級,亦難自保,這豈不是危險萬分麼?”韓信、張耳二人听著,禁不住滿面羞慚,無詞可對。漢王劉邦又問韓信道︰“我本煩將軍攻齊,一得齊地,即來會師攻楚。今將軍留此不往,意欲何為?”韓信乃答說道︰“趙地尚未平定,若即移兵東向,保不住趙國人蠢蠢欲動,復為我患。就使有張耳駐守,恐怕兵分力薄,未足支持,況臣率士卒數萬,轉戰趙魏,士兵們勢已過勞,驟然東出,齊阻我前,趙扼我後,腹背受敵,兵不堪戰,豈非危道!故臣擬略定趙地,寬假時日,既可少紓兵力,復可免蹈危機,近正部署粗定,意欲伐齊,適值大王駕到,得以面陳。大王且屯兵此地,伺便攻復成皋,臣即當引兵東去,得仗大王威力,一鼓平定齊地,便好乘勝西向,與大王會師擊楚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漢王聞言,方才和顏說道︰“此計甚善。將軍等可起來听令。”

    韓信、張耳兩人拜謝而起。漢王劉邦命張耳帶著本部,速回趙國都城鎮守,使韓信募集趙地丁壯,東往進攻齊地。所有在修武駐扎的營兵,盡行截留,歸漢王劉邦自己統帶,再出發進擊楚國。韓信、張耳兩人,不敢有違,只好就此辭行,分頭辦事去了。

    韓信、張耳既去,漢王劉邦坐擁修武大營,得了許多人馬,復見成皋諸將,陸續奔集,聲勢復振。因擬再次出發進擊楚軍,忽然從外面遞入軍書,報稱楚霸王項羽從成皋發兵,向西進行。漢王劉邦連忙派遣得力將士,前往鞏縣,堵住楚兵西進,一面與眾商議道︰“項王今欲西往,無非是窺我關中。關中乃我根本重地,萬不可失,我意願將成皋東境,一律棄去,索性還保鞏洛,嚴拒楚軍,免得關中搖動,諸君以為如何?”

    酈食其急忙應聲道︰“臣意以為不可!臣聞君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敖倉儲粟甚多,素稱足食,今楚兵既拔滎陽,不知進據敖倉,這正是天意助漢,不欲絕我民命呢。願大王速即進兵,收復滎陽,據敖倉粟,塞成皋險,控太行山,距蜚狐口,守白馬津,因勢利便,阻遏敵人,敵恐後路中斷,必不敢輕向關中,關中自可無虞,何必往守鞏洛呢?”漢王劉邦乃決定計劃復出敖倉,路經小修武,誓眾進戰。

    郎中鄭忠,卻獻了一條絕糧的計策,謂不如斷絕楚軍糧餉,使他們乏食自亂,然後進擊未遲。漢王劉邦乃令部將盧綰、劉賈,率領步卒二萬,騎士數百,渡過白馬津,潛入楚地,會同彭越,阻截楚軍糧草運道。彭越知道楚兵輜重,屯積燕西,遂與盧綰、劉賈二將,商議決定計策,深夜時分前往攔劫。楚兵未曾防備,被彭越等將暗暗過去,放起了一把火來,燒得滿地皆紅,一片嗶嗶趴趴的聲音,驚起楚兵睡夢,慌忙起身出望,已是煙焰逼人。再加上彭越、盧綰、劉賈三將,領兵三面殺入,鬧得一塌糊涂,楚兵除了被殺外,余下四散竄去,霎時間逃得個精光。楚軍的所有輜重糧草,盡數棄下,一半被焚,一半搬散。彭越更乘勢進攻奪還梁地,共取睢陽、外黃等十七城。得失原是無常。

    西楚霸王項羽尚在成皋城,未得西軍捷報,正在愁煩,不防燕西之地的糧餉,又被彭越等人焚燒掠奪了一空,惱得楚霸王項羽是火星透頂,復要親自進擊彭越。因而召來大司馬曹咎進來,囑咐道︰“彭越又劫我軍糧,可恨已極!且聞他大擾梁地,猖獗異常,看來非我親自往征,不能掃平此賊!今留將軍等守住成皋,切勿出戰,但當阻住漢王,使他不得東來,便是有功。我料此番進擊彭越,大約十五日內,就可平定梁地,再來與將軍相會。將軍須要謹記我言,毋違毋誤!”

    西楚霸王項羽此言,卻也是精細,可惜任用非人。曹咎唯唯听命,楚霸王項羽尚恐曹咎會誤事,于是復留司馬欣幫助固守,然後引兵自去。

    彭越不怕別人,但怕西楚霸王項羽親自過來,怎奈冤家踫著對頭,偏又聞得項王親來,彭越只好進入外黃城,督促士兵拒兵嚴守。外黃在梁地西偏,西楚霸王項羽從成皋城過來,第一重便是外黃城。西楚霸王項羽已然怒氣勃勃,目無全敵,一見外黃城關得甚緊,上面有守兵等列著,越覺得忍無可忍,立率將士攻城。接連攻了數日,城中很是危急,彭越自知難守,等到夜靜更深的時候,開了北門,引兵沖出,得了一條走路,飛馬馳去。楚兵不及追趕,仍然留在城下。城內已無主帥,如何保守!因此即開門投降。

    西楚霸王揮動三軍,如魚群而貫進入城內,既至署中,當即查點百姓,凡年紀在十五以上的,悉令前往城東,听候號令。看官道是何故?西楚霸王項羽因百姓投順彭越,幫他守城,好幾日才得攻下,為此情況感到可恨,故項羽意欲將十五歲以上的男子,將他們全部活埋坑死,方才足以泄憤。這號令傳示民間,人人曉得西楚霸王項羽為人殘暴,定是讓他們前去送死,你也慌,我也怕,激成一片悲嚎之聲,震響全城。

    外黃城人群中就有一個髫齡童子,頭發僅長及肩膀處,卻獨能顧全萬家,挺身出來,竟然前往楚軍中求見西楚霸王項羽。楚兵瞧著那小童,年紀尚幼,不免問及履歷,小兒說道︰“我父曾為縣令舍人,我年一十三歲,今有要事,前來稟報大王,敢煩從速通報。”

    這小童從小愛好讀書,尤其在父親身邊甚得其捭闔縱橫的原理。為人精靈口才甚是犀利。

    楚兵見眼前這個小童口齒伶俐,愈發覺得稱奇,遂替他去報告楚霸王項羽。楚霸王項羽听聞有小兒求見,倒也感到詫異,便令兵士將其引入營帳。那小兒從容進入內帳,面見了楚霸王項羽,行過了拜跪禮,起身站立在一旁。

    楚霸王項羽見眼前這個童子生得面白唇紅,眉清目秀,美如冠玉,已帶著三分憐愛之心,于是柔聲問道︰“看你小小年紀,也敢來見我麼?”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小兒答道︰“大王為民父母,小臣就是大王的赤子,赤子敬愛仰慕父母,常思念瞻仰依靠父母膝下,難道父母不許謁見麼?”

    這小童如此聰明伶俐,開口言語便能動人。楚霸王項羽本來喜歡諛詞,更兼是小兒所言又入情入理,便欣然問道︰“你既然來此,定有意見,可即說明。”

    小兒說道︰“外黃百姓,久仰大王之威德,只因彭越逞強,驟來攻城,城中無兵無餉,只有一班窮苦的百姓,不能抵敵,沒奈何向他暫降。百姓本意,仍日希望大兵來援,脫離苦厄,今幸大王駕臨,逐去彭越,使百姓得重見天日,哪個沒有感恩戴德的?只是大王軍中,忽然有一種訛傳,說大王想把十五歲以上的丁口,統皆坑死,小臣以為大王德同堯舜,威過湯武,斷不忍將一班赤子,屠戮淨盡。況且屠戮以後,與大王不但無益,反且有損。所以小臣斗膽進來,請大王頒下明令,慰諭大眾,免得人人危疑。”

    這小童好一番說詞,恐酈食其等尚恐不如。楚霸王項羽聞言,說道︰“你說彭越劫制人民,也還有理,但我已引兵到此,為何百姓尚助彭越抗拒于我?我所以情不甘休。且我要坑死人民,就使無益,何致有損!你要是能說出理由,我便下令安民;否則連你都要坑死了!”

    這小兒听項羽這番話,並不慌忙,反而從容地答說道︰“彭越入據城中,部兵甚多,聞得大王親征,但恐百姓作為內應,就將四面城門,各派親兵把守,百姓手無寸鐵,又無從斬關出迎,只好由他守著,惟心中總想設法驅趕彭越,所有彭越令,均不承認,彭越見人心未附,所以才深夜北遁。若是百姓甘心助逆,還要拼死堅守,等到全城死亡,方得由大王入城,最速亦須經過五日十日,今彭越一去,百姓立即開城迎駕,可見百姓並不助力彭越,實是效順大王。大王不察民情,反欲坑死壯丁,大眾原是沒法違抗,不得不俯首就死,但外黃以東,尚有十數城,听說大王坑死百姓,何人再敢效順大王?投降亦死,不降亦死,何如始終抗命,尚有一線希望。試想彭越從漢,必且向漢乞師,來敵大王,大王處處受敵,縱使處處得勝,也要費盡心力,照此看來,便是無益有損了。”

    說得明明白白,不怕西楚霸王項羽不依。項羽听了此篇大論,細細一想,這個小兒,確是語語不錯,況與曹咎期約半月,便回成皋城,今已過了數日,倘或前途十余城,果如小兒所言,統皆固守,甚是多費心力,倒也罷了;倘若誤過時日,成皋城被漢兵奪去,那就關系甚大,如何使得?因而當面囑咐小兒說道︰“那我就依你,赦免全城百姓吧。”

    這十三歲的兒童正要拜辭,楚霸王項羽又令左右人取過來白銀數兩,賞賜小兒,小兒領謝而出。

    楚霸王項羽即刻傳出軍令,收回之前命令,所有全城百姓,全部免罪,部兵不準侵擾。這命令一下,百姓變哭為笑,易憂為喜。起初還以為是由于楚霸王項羽大發慈悲,相率稱頌,後來知道是那個縣令的小兒為民請命,才得幸免,于是感念項王的情意,統統轉移到舍人小兒的身上。一介黃口小童,竟得保全千萬蒼生,真是從古以來,得未曾有了。可惜史家不留姓名。

    楚霸王項羽復引兵出外黃城,向東進發,沿途所過郡縣,統統畏懼楚軍聲威,不敢與之反抗。且聞外黃人民,毫不遭害,樂得望風投誠。而彭越已向谷城奔去,把之前時候略定十七城的功勞,皆化為烏有。楚霸王項羽得唾手取來,行至睢陽,差不多要半個月了。

    時已秋盡冬來,照著秦朝時的舊制,又要過年。楚霸王項羽就在睢陽暫住,待將佐慶賀元旦,方才啟行。轉眼間已是元旦,即是漢王四年公元前203年)。楚霸王就在行轅中,升帳受賀。將佐等統肅隊趨入,行過了禮,即由楚霸王項羽賜宴,內外列座,開懷暢飲,興會淋灕。忽然有急卒從成皋城奔馳而來,報稱城已失守,大司馬曹咎陣亡。

    楚霸王項羽聞言,大驚道︰“我叫曹咎謹守成皋,奈何被漢兵奪去?”

    報子回答說道︰“曹咎違命出戰,被漢兵截住汜水,不能退回,因致自盡。”

    楚霸王項羽又頓足道︰“司馬欣呢?”

    報子又說道︰“司馬欣也殉難了。”

    楚霸王項羽連忙即刻起座,命左右之人撤去酒肴,立刻傳喚召集三軍,西赴成皋城。正是︰

    聖王耀德不勞兵,得國何從仗力征,

    試問烏騅奔命後,到頭曾否告成功!

    究竟成皋城如何歸漢,下章節再當敘述明白。 自漢王劉邦起兵以來,所有軍士計謀,似皆出諸他人之口,幾若漢王無所用心,不過是為人比較好接受他人之言論意見,虛懷若谷而已。然觀漢王馳入趙營,潛奪兵符,並不由旁人之授計,乃知漢王劉邦未嘗無謀,且謀出韓信諸人之上,此張子房之所以稱為天授也。但韓信號為名將,而防禁乃疏闊若此,豈古所謂節制之兵者?張耳更無議。彼十三歲之外黃小兒,竟能說動殘暴之主項羽,救出了萬人生命,真是智不可及,仁亦有余。昔楚霸王項羽坑秦朝降卒二十萬人,未有能進阻之者,使當時有如外黃兒之善諫,寧有不足動楚霸王之心乎?故項王若能得人,非不足與為善,可惜其部下將佐,均不如一黃口小兒,範增以人杰稱,對外黃兒而相比,卻遠遠比不了的。

    喜歡濟公傳奇請大家收藏︰()濟公傳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濟公傳奇》,方便以後閱讀濟公傳奇第433章 漢王奪印 小兒救城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濟公傳奇第433章 漢王奪印 小兒救城並對濟公傳奇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