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公傳奇

第302章 劉伯溫預言後世

類別︰武俠修真 作者︰王鐘亭 本章︰第302章 劉伯溫預言後世

    卻說朱元璋建立了明朝,成了開國皇帝。朱元璋在南京稱帝後,為了讓國家更加穩定,明太祖朱元璋讓劉伯溫輔助自己,劉伯溫是朱元璋最看重的謀士,為了輔助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于是劉伯溫為此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治國方略和政策規劃,無一不展現出他的深謀遠慮,為明朝的穩定與發展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甚至之前連國號以“明”為國號也都是他取的。

    明太祖朱元璋對劉伯溫很看重,劉伯溫下山共參與軍機事務有八年之久,協助朱元璋,令其集團軍隊發生了質的轉變,所以當時也有“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的神話。

    而劉伯溫最傳奇之處,在于他留下了一部神秘莫測的預言書——《燒餅歌》。

    相傳某一日明太祖朱元璋正在內殿里享用燒餅,劉伯溫便在殿外求見。明太祖朱元璋隨即將自己剛剛吃的一半的燒餅用碗蓋住,召見劉伯溫的時候便生起了考較之心,于是問道︰“先生深明數理,可知碗中是何物件?”

    劉伯溫稍作沉思,便從容回答道︰“半似日兮半似月,曾被金龍咬一缺,此乃燒餅是也。”

    朱元璋听到此話,真是大為驚奇,更加佩服劉伯溫的神機妙算。隨後明太祖朱元璋便拉著劉伯溫進去了自己書房,屏退了眾人,兩人一起探討討論天下後事。

    明太祖朱元璋拋出問題,道︰“天下後世之事若何?”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明太祖朱元璋問劉伯溫大明王朝在之後會怎麼樣,前景會是什麼樣的?

    劉伯溫知道後,不緊不慢地回答︰“茫茫天數,我主萬子萬孫。何必問哉。”

    明太祖朱元璋問道︰“雖然自古興亡原有一定,況天下非一人之天下,惟有德者能享之。言之何妨?試略言之。”

    劉伯溫鞠躬行禮道︰“泄露天機,臣罪非輕!陛下恕臣萬死,才敢冒奏。”

    明太祖皇帝朱元璋聞言,即賜以免死金牌,劉伯溫于是跪伏謝恩,良久方才起身。

    劉伯溫看見明太祖朱元璋依舊不屈不撓,劉伯溫知道自己今天再怎樣推脫都是逃不掉了,所以劉伯溫在確認明太祖皇帝朱元璋不會認定他的罪,取他性命為前提下,于是雙手抱拳行禮,道︰“我朝大明一統世界,南方終滅北方終,嫡裔太子是嫡裔,文星高拱日防西。都城雖鞏固,防守嚴密。似覺無虞,只恐燕子飛來。”—這句話明顯地預言了之後朱元璋將會選取自己的孫子朱允𡆇峞@實郟 嗤踔扉θ《 腦ダ裕 聳嗆罄粗 慮椋 萸也恍柘晁怠br />
    劉伯溫又接著說道︰“此城御駕盡親征,一院山河永樂平;禿頂人來文墨苑,英雄一半盡還鄉。北方胡虜殘生命,御駕親征得太平。失算功臣不敢諫,舊靈遮掩主驚魂。國壓瑞雲七載長,胡人不敢害賢良;相送金龍復故舊,靈明日月振邊疆。”—劉伯溫的這段話更為神奇了,簡直準確地預言了明朝後來幾個朝代發生的事情,甚至明英宗和伯顏帖木兒的友誼都描述在里面。當然明太祖皇帝朱元璋听到之後,卻感到一頭霧水。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問道︰“此時天下若何?”

    劉伯溫答曰︰“天下大亂矣。”

    明朝開國洪武皇帝朱元璋問曰︰“朕之天下,有誰亂者?”

    劉伯溫曰︰

    “天下饑寒有怪異,棟梁龍德乘嬰兒;

    禁宮闊大任橫走,長大金龍太平時;

    老揀金精尤壯旺,相傳昆玉繼龍堂;

    閹人任用保社稷,八千女鬼亂朝綱。”

    明太祖皇帝朱元璋聞言,又問道︰“八千女鬼亂朕天下者何?”

    劉伯溫曰︰“忠良殺害崩如山,無事水邊成異潭;救得蛟龍真骨肉,可憐父子難順當。”

    明太祖皇帝朱元璋曰︰“莫非父子爭國乎?”

    劉伯溫曰︰“非也!樹上掛曲尺,遇順則止。至此天下未已。”

    明太祖皇帝朱元璋曰︰“何謂未已?”

    劉伯溫曰︰

    “萬子萬孫層疊層,祖宗山上貝衣行;

    公侯不復朝金闕,十六孩兒難上難。”

    劉伯溫又道︰

    “木下一了頭,目上一刀一戊丁;

    天下重文不重武,英雄豪杰總無春;

    戊子已丑亂如麻,到處人民不在家;

    偶遇饑荒草寇發,平安鎮守好桂花。”

    明太祖皇帝朱元璋言道︰“偶遇饑荒,平時小丑!天下已乎?”

    劉伯溫曰︰

    “西方賊擁亂到前,無個忠良敢諫言;

    喜見子孫恥見日,衰頹氣運早升天;

    月缺兩二吉在中,奸人機發去西東;

    黃河涉過開金闕,奔走梅花上九重。”

    明太祖皇帝朱元璋曰︰“莫非梅花山作亂乎?從今命人看守何如?”

    劉伯溫曰︰“非也!

    ‘遷南遷北定太平,輔佐帝王有牛星;

    運至六百半,夢奇有字得心驚。’”

    明太祖皇帝朱元璋曰︰“有六百年之國祚,朕心足矣。尚望有半乎?”

    明太祖朱元璋帝又曰︰“天機卿難言明,何不留下錦囊一封,藏在庫內。世世相傳勿遺也,急時有難,則開視之。可乎?”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劉伯溫曰︰“臣亦有此意。

    ‘九尺紅羅三尺刀,勸君任意自游遨;

    閹人尊貴不修武,惟有胡人二八狄。’

    臣封櫃內,俟後開時自驗!

    劉伯溫又曰︰

    “桂花開放好英雄,拆缺長城盡孝忠;

    周家天下有重復,摘盡李花枉勞功。

    黃牛背上鴨頭綠,安享國家珍與粟;

    雲蓋中秋迷去路,胡人依舊胡人毒;

    反覆從來折桂枝,水浸月宮主上立;

    禾米一木並將去,二十三人八方居。”

    明太祖皇帝朱元璋曰︰“二十三人亂朕天下?八方安居否?”

    劉伯溫曰︰“臣該萬死,不敢隱瞞,至此大明天下亡之久矣。”

    明太祖朱元璋聞言此言,一時大驚,即問道︰“此人生長在何方?若何衣冠?稱何國號?治天下何如?”

    劉伯溫曰︰

    “還是胡人二八秋,二八胡人二八憂;

    二八牛郎二八月,二八嫦娥配土牛。”

    明太祖皇帝朱元璋曰︰“自古胡人無百年之國運,乃此竟有二百余年之運耶?”

    劉伯溫曰︰

    “雨水草頭真主出,赤頭童子皆流血;

    倒置三元總才說,須是川水頁台闕;

    十八年間水火奪,庸人不用水火臣;

    此中自己用漢人,卦分氣數少三數;

    親上加親又配親。”

    明太祖皇帝朱元璋曰︰“胡人至此,用人水奪火滅,親上加親,莫非駙馬作亂乎?”

    劉伯溫曰︰“非也!胡人英雄,水火既濟,安享太平,有位有勢。時值升平,稱為盛世,氣數未盡,還有後繼。

    ‘寶劍重磨又重磨,抄家滅族可奈何;

    閹人社稷藏邪鬼,孝弟忠奸誅戮多;

    李花結子正逢春,牛鳴二八倒插丁;

    六十周甲多一甲,螺角倒吹也無聲;

    點畫佳人絲自分,一止當年嗣失真;

    泥雞啼叫空無口,樹產靈枝枝缺魂;

    朝臣乞來月無光,叩首各人口渺茫;

    一見生中相慶賀,逍遙周甲樂饑荒。”

    明太祖皇帝朱元璋曰︰“胡人到此敗亡否?”

    劉伯溫曰︰“未也!雖然治久生亂,值此困苦,民懷異心,然氣數未盡也。

    ‘廿歲力士開雙口,人有一心度短長;

    時俺寺僧八千眾,火龍渡河熱難當;

    叩首之時頭小兀, 娥雖有月無光;

    太極殿前卦對卦,添香禳斗鬧朝堂;

    金羊水猴饑荒歲,犬吠豬鳴汨兩行;

    洞邊去水台用水,方能復正舊朝網;

    火燒鼠牛猶自可,虎入泥窩無處藏。

    草頭家上十口女,又抱孩兒作主張。

    二四八旗難蔽日,遼陽思念舊家鄉;

    東拜斗,西拜旗,南逐鹿,北逐獅;

    分南分北分東西,偶逢異人在楚歸;

    馬行萬里尋安歇,殘害中女四木雞;

    六一人不識,山水倒相逢。

    黃鬼早喪赤城中,豬羊雞犬九家空;

    饑荒災害皆並至,一似風登民物同;

    得見金龍民心開,刀兵水火一齊來;

    文錢斗米無人糶,父死無人兄弟抬;

    金龍絆馬半亂甲,二十八星問士人;

    蓬頭少女蓬頭嫁,揖讓新君讓舊君。’”

    明太祖皇帝朱元璋問曰︰“胡人至此敗亡否?”

    劉伯溫曰︰“手執鋼刀九十九,殺盡胡人方罷休;

    可憐難渡雁門關,摘盡李花滅盡胡;

    黃牛山下有一洞,可投拾萬八十眾;

    先到之人得安穩,後到之人半路送;

    難恕有罪無不罪,天下算來民盡瘁。

    火風鼎,兩火初興定太平;

    火山旅,銀河織女讓牛星。

    火德星君來下界,金殿樓台盡丙丁;

    一個胡子大將軍,按劍馳馬察情形;

    除暴去患人多愛,永享九州金滿盈。”

    明太祖皇帝朱元璋曰︰“胡人此時尚在否?”

    劉伯溫曰︰“胡人至此,亡之久矣。

    ‘四大八方有文星,品物咸亨一樣形;

    琴瑟和諧成古道,左中興帝右中興;

    五百年間出聖君。聖君尚問真人出。

    周流天下賢良輔,氣運南方出將臣,

    聖人能化亂淵源,八面夷人進貢臨,

    宮女勤針望夜月,乾坤有象重黃金,

    北方胡擄害生靈,更會南軍誅戮行,

    匹馬單騎安國外,眾君揖讓留三星,

    上元復轉氣運開,大修文武聖主裁,

    上下三元無倒置,衣冠文物一齊來,

    七元無錯又三元,大開文風考對聯,

    猴子沐盤雞逃架,犬吠豬鳴太平年,

    文武全才一戊丁,流離散亂皆逃民,

    愛民如子親兄弟,創立新君修舊京。’

    千言萬語知虛實,留與蒼生長短論。”

    明太祖朱元璋又問︰“未來,傳道化人心之人為何人?”

    劉伯溫說道︰“未來教主臨下凡,不落宰府共官員,不在皇宮為太子。不在僧院與道院,將在寒門草堂內,燕南趙北把金散。”

    明太祖朱元璋將劉伯溫的回答被一一記錄下來,將其寫好的預言之事的書本秘密收藏在內宮之中,後來流傳民間,形成了這部充滿神秘色彩的《燒餅歌》。此是百年之後之事。

    喜歡濟公傳奇請大家收藏︰()濟公傳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濟公傳奇》,方便以後閱讀濟公傳奇第302章 劉伯溫預言後世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濟公傳奇第302章 劉伯溫預言後世並對濟公傳奇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