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外星艦隊前後航行了整整512年才抵達這里,如果就這樣放棄戰略目標,轉而逃離,外星艦隊的指揮官回到母星時,必然會受到最嚴厲的審判!
他之所獲得的一切都將會煙消雲散。
在這樣的考慮之下,即便外星艦隊明面上已經無法戰勝敵人,指揮官閣下還是想要多爭取一下,萬一在一波攻擊里,敵人就扛不住了呢?
也正是這個錯誤的判斷,讓外星艦隊失去了最後逃離的機會。
隨著殲星號緩緩轉動,另一個方向早就蓄能完畢的三門主炮指向了外星艦隊,隨著戰星指揮官的一聲令下,三門主炮噴出長長的粒子束,在外星艦隊里再度涂抹出三道空白。
而隨著三門主炮開始重新蓄能,600門副炮也隨即紛紛開火,之後又是密密麻麻的粒子炮陣在戰星緩緩的轉動之中,開始不間斷的射擊。
這就是戰星的厲害之處了。
由于殲星號戰星全身都裝滿了粒子炮,即便任何一款粒子炮在射擊前都需要蓄能,但隨著戰星的緩緩轉動,戰星面向敵人的一面就可以做到持續的開火射擊。
這讓戰星的攻擊力提升了數倍以上。
因而3分鐘時間不到,外星艦隊就再度損失3萬艘戰艦。
但就在這一波攻擊里,外星艦隊指揮官的旗艦被戰星的一門主炮攻擊覆蓋了。
那位指揮官甚至于都沒有任何反應都消失在能量狂潮之中。
而隨著艦隊指揮官的陣亡,外星艦隊就失去了它原本高效的指揮體系。
外星戰艦之間各自為戰不說,並且由于文明的高度軍事化,導致這些外星戰艦的艦長壓根就不敢在沒有命令的情況下撤離逃跑。
這也就導致了失去指揮體系的外星艦隊戰斗到了最後一刻。
哪怕是外星艦隊戰損到不足10時,大夏太空軍一方已經用宇宙通用語發出了明文招降信號,那些殘存的外星戰艦依然不斷朝著太空軍這邊猛烈開火。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太空軍一方的指揮官也就只能下達了全部擊毀的命令。
畢竟困獸猶斗,誰也不知道這些依然在頑抗開火的外星戰艦在最後關頭會不會對太空軍一方造成損失。
既然能夠達到無損消滅敵人的戰果,那為什麼還要付出戰艦損失的代價呢?
要知道這完全是兩個不同等級的戰績。
不過話說回來,趙小侯在得知戰況之後,隨即就朝著太空軍指揮部發出了請求俘虜對方的要求。
而太空軍指揮部也隨即朝著遠在太陽系外的艦隊發出了命令。
要說這樣的干涉,艦隊是可以拒絕的。
但考慮到這個要求是趙小侯發出來的,在外的艦隊指揮官也知道俘虜外星戰艦對大夏文明帶來的好處,因而隨即就執行了這個命令。
當然,在這個時候,外星戰艦的數量也就只剩下不足300艘了。
並且那些體型龐大的主力戰艦已經損失殆盡,剩下的只是體長160米的小型戰艦。
想要俘虜這些小型戰艦,對于大夏太空軍這邊來說,並不是一個難事。
在外星戰艦不逃跑的情況下,上千艘大夏戰艦輕而易舉就將對方包圍,然後就是海量的電磁炮以及激光攻擊。
沒辦法,外星戰艦太不經打了,如果啟動粒子炮轟擊的話,一個瞬間,這些外星戰艦就會連帶他們的電磁場護罩變成太空碎片。
因而只能使用飽和的電磁炮以及激光攻擊來消耗掉外星戰艦的電磁場護罩能量,才能夠派出無人機械進入外星戰艦內部,俘虜對方。
有一說一,這也是運氣。
大科學院相關項目組在後續的戰艦設計里,都將電磁炮,激光武器從戰艦上去掉了。
畢竟武器單一化,更能夠減輕戰艦內部的後勤負荷。
要知道電磁炮是實體武器,需要戰艦裝載大量的合金彈丸,才能夠讓電磁炮發揮威力。
但之前兩次與外星艦隊的作戰里,大科學院發現,由于電磁場護罩的存在,使得電磁炮以及激光很難發揮威力。
因而才做出這個決定的。
但還好,就現在而言,沒有裝備電磁炮以及激光武器的就只有殲星號戰星以及最新一代戰艦,其余戰艦還是有電磁炮以及激光武器的,只不過數量減少了一些罷了。
總之,在大夏戰艦的電磁炮,激光的飽和攻擊之下,那兩百多艘外星戰艦最終被打破了電磁場護罩,就好似一個個顫顫發抖的大漢,被另外一群大漢派出無人機械,強行破開戰艦的艙門,突入戰艦內部。
當然,這期間依然發生了很多戰斗。
畢竟外星戰艦內部也是有防衛系統用來防止敵人突入內部的。
但在大夏一方海量的無人機械輸入之下,外星戰艦還是一個個的淪陷,最終變成了太空軍的俘虜。
太空軍俘虜了這些戰艦以及內部的外星人後,都來不及打掃戰場,第一時間就將他們送回1號星際太空站,除此之外,趙小侯也讓他們將一些破殘程度較低的外星主力戰艦給送了回來。
畢竟趙小侯需要這些東西來判斷對方的文明真實等級以及科技實力等等情況。
當然,這些戰艦和外星人送回來是需要不短時間的,在這個過程里,趙小侯的主要精力還是放在了曲率引擎技術的深入研究里。
畢竟現在的曲率引擎想要正常運轉,其直徑就很大,大到無法安裝到大型主力戰艦上。
毫無疑問,只能夠安裝到戰星上的曲率引擎並不是一款能夠廣泛應用的曲率引擎。
再加上曲率引擎項目組里的科研人員尚處于對曲率引擎技術的熟悉過程里,趙小侯如果丟手去研究其它技術的話,曲率引擎項目組就等于直接停擺。
因而趙小侯也就只能老老實實的蹲在曲率引擎項目組里,想要丟手,至少也得將那些科研人員帶到吃透技術,能夠將曲率引擎更新換代的程度。
有一說一,這段時間,他是真的累,身心疲憊。
就好似一個大學教授帶一群小學生做研究課題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