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系統強迫成為大科學家

第377章 產研一體化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清湯八爪魚 本章︰第377章 產研一體化

    簡單來說,1號智能ai所提出的智能實驗室,就是將所有儀器設備智能化,讓1號智能ai能夠直接控制,從而減少機械臂的使用。

    說白了,現在的實驗樓里雖然有了很多機械臂來代替重復工作,但實際上只是用機械臂取代了實驗室的雜工罷了。

    在這里,機械臂僅僅只是替代人類的工作,對于實驗只能夠起到一定量的加成,而不是質量上的加成。

    但如果1號智能ai提出的智能實驗室建成的話,那麼一些需要大量重復實驗的研究工作就完全可以全部交給1號智能ai,科研人員只需要在提交實驗計劃之後,由1號智能ai給出實驗時間,等實驗結束時,科研人員直接查看實驗報告即可。

    同時,智能實驗室也可以進行產研一體化。

    實驗結果出來之後,就可以直接在實驗室內進行初步的工廠化投產,從而制定工程工藝,為下一步擴大工廠化投產做準備。

    說白了,1號智能ai的建議,更像是未來科幻小說里所提到的萬能工廠的簡化版本。

    趙小侯對于1號智能ai的建議也尋思了一會,然後就問道︰“你有了相關方案和計劃嗎?”

    1號智能ai飛快就給出了答案︰“根據我對大夏現在的科技水平以及工業水平的判斷,已經制定出了三套根據大夏科技,工業水平的智能實驗室方案.........”

    三套方案?

    趙小侯這個時候倒是升起了興趣,隨即就讓1號智能ai將那三套智能實驗室方案都顯現了出來。

    簡單來說,這三套智能實驗室的方案是各有不同的。

    1號智能實驗室方案是完全依靠大夏現有科技,工業水平來建造的,簡單來說就是百分之百的國產化,即便是借助一些進口設備,那也是大夏國內擁有的進口設備,不需要單獨進口采購。

    2號智能實驗室方案就不是百分之百的國產化了,有百分之十的設備需要進口。

    3號智能實驗室方案則是百分之三十的設備需要進口。

    簡單來說,1號智能實驗室的性能最差,2號智能實驗室中等,3號智能實驗室性能最高。

    同時,這三套智能實驗室都可以自我更新換代,只不過速度快慢而已,畢竟需要進行相關的設備研究,進行制造,才能夠更新換代。

    趙小侯隨即就將2號,3號智能實驗室方案所需要進口的設備訂單轉發給了公司采購部,要求他們最短時間內確定哪些設備無法進口,哪些設備能夠進口。

    這個要求讓采購部再度忙碌了起來,在采購總監的帶領下,采購員們紛紛拿起電話開始聯絡起自己的供應商來。

    當然,這些供應商里大多數都不是那麼正規的國際貿易商。

    這並不奇怪,之前就說過了,很多國外的先進設備並不是說你拿錢就能夠買到的。

    只有通過一些灰色的國際貿易商,才可能買到這類設備。

    當然,這個過程就需要花上比正規購買多上好幾倍的鈔票。

    但小侯科技公司現在可不缺錢。

    只要你敢賣,我就敢賣!

    當然,這僅僅只是一個準備罷了。

    趙小侯的主要精力還是放在了超高強度碳縴維的研究上。

    他出去這麼久時間,也不知道1號智能ai的實驗情況如何了。

    很快,1號智能ai就將這段時間的實驗報告打印了出來。

    像這樣規模的實驗,僅僅在電腦屏幕上看,就太麻煩了。

    還是打印成紙,看起來更方便一些。

    就坐在電腦屏幕前,趙小侯拿起足足有一尺高的實驗報告看了起來。

    前面部分,他都是一目一頁的翻著看,唯獨到了最後的幾頁,他才是慢慢的看。

    原因很簡單,最後的幾頁才是整個實驗報告的精髓。

    上面記載了這段時間1號智能ai實驗之後形成的電磁波高頻震蕩的規律。

    按照這個電磁波高頻震蕩規律,1號智能ai已經研制出了一批高強度碳縴維樣品。<pa,這已經達到了t1000等級的標準以上。

    簡單來說,現在小日子對大夏出口的高強度碳縴維就分為兩個等級。

    t800和t1000.<pa,而t1000等級的碳縴維抗拉強度為6700 pa?。

    不得不說,這次回來,1號智能ai給了趙小侯一個驚喜。

    要知道,t800和t1000的碳縴維,大夏現在的需求量太大了。

    各方面應用都極為廣泛,而魚竿僅僅只是很小的一部分罷了。

    因而大夏每年都要消耗大量外匯去進口這類碳縴維。

    而最讓趙小侯驚喜的就是,在實驗報告里,1號智能ai已經推測出小日子在t800,t1000碳縴維的成本。

    簡單來說,1號智能ai所研制出來的碳縴維,其如果工廠化大量生產的話,其成本將會比小日子的t1000碳縴維便宜9成以上。

    這也就是說,這個碳縴維一旦投產,那麼小日子在大夏的碳縴維市場就會徹底崩潰。

    而大夏由此而來的好處就不用言語了。

    不但能夠利用成本更低的國產貨取代小日子貨,更能夠出口,攻佔其它國家的市場。

    畢竟這個成本是其它國家的碳縴維沒辦法比擬的。

    當然,對于趙小侯的整個項目來說,這僅僅只是一個開始罷了。

    畢竟他想要研制的碳縴維可不是t1000這個等級可以比擬的。

    而是可以用在太空電梯上的超高強度碳縴維!

    之前就說過,太空電梯的繩索主材必須是抗拉強度超過100gpa!

    現在1號智能ai搞出來的碳縴維僅僅只是6.8gpa,只是太空電梯繩索主材抗拉強度的6.8。

    差距甚遠啊。

    不過話說回來,在這次回來之後,他去鍺碳芯片項目組巡視的時候,又冒出來一個靈感。

    那就是太空電梯的主材不一定非要用碳縴維來制作,用碳納米管來制作也是可以的。

    因為有些形態的碳納米管,其抗拉強度,直接就超過了100gpa。

    唯一的問題就是碳納米管的成本太高了。

    喜歡被系統強迫成為大科學家請大家收藏︰()被系統強迫成為大科學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被系統強迫成為大科學家》,方便以後閱讀被系統強迫成為大科學家第377章 產研一體化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被系統強迫成為大科學家第377章 產研一體化並對被系統強迫成為大科學家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