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與甦靜瀾那次會面後,張揚表面上依舊推進各項工作,可內心卻始終被未來的不確定性所困擾。
也正常,換做任何人,都會如此吧。
如今擺在張揚面前的,是關乎仕途走向的關鍵抉擇 —— 究竟是迎來升遷,還是遭遇平調。
若能獲得升遷也不用這麼糾結了。但倘若等來的是平調的結果,那可就截然不同了。
平調意味著在付出諸多心血,將文丘縣打造成西海市經濟強縣之後,自身職位卻並未得到應有的認可與提升,這任誰都難以心平氣和地接受。
若是平調,那還不如維持現狀,待在文丘縣不動。
事到是這麼回事兒,張揚心里也清楚,官場決策往往不由個人意志左右。
市里一旦做出決定,憑借他一己之力,根本無力逆轉乾坤。
好在有宗書記在,關鍵時刻能為他說話。
若不是有宗書記在背後撐著,市里在考量他去留時,恐怕壓根不會將他的想法放在眼里。
混官場就是這樣,沒有可靠的後台支撐,即便做出成績,也極有可能落得個為他人作嫁衣裳的下場,所有的功勞與好處都被他人輕易摘取,自己只能在原地徒呼奈何 。
張揚離開的傳聞就連孫鳳鳴和周俊輝也听說了。
听到張揚要離開,兩人心里還有些小亢奮。
張揚沒來文丘縣之前,他們二人一直被孫正雄死死壓制,在縣里施展拳腳的空間極為有限,諸多想法都難以付諸實踐。
而張揚到來之後,雖說行事風格沒有孫正雄那般強硬霸道,但在領導能力與個人魅力方面,卻依舊壓制著兩人。
如今只要提及文丘縣,外界第一個想到的必然是張揚,在整個文丘縣百姓的眼中,張揚更是成為了帶領他們走向富足生活的主心骨,備受尊崇與愛戴。
可孫鳳鳴身為縣委書記,本應是縣里的“一把手”,統攬全局;周俊輝作為縣長,也是手握重權的“二把手”。
然而,在張揚這位“三把手”的耀眼光芒之下,他們的存在感幾乎于無,還不如孫正雄在時!
兩人內心的失落與不甘可想而知。
如今听聞張揚要離開,兩人頓時覺得壓在心頭的巨石被悄然移開,心情瞬間暢快起來。
一旦張揚離去,文丘縣不就是他們說了算嗎?
憑借著張揚打下的堅實基礎,他們有信心讓文丘縣更好。
對于孫鳳鳴和周俊輝二人的想法,張揚多少也能猜出個大概。
可他卻不在意。
這兩人還算配合他工作,並沒有出ど蛾子,而且如果換做他是縣委書記和縣長被縣委副書記壓制,也會有想法,很正常。
兩人沒有什麼動作,已經算很好了。
不光孫鳳鳴和周俊輝,整個文丘縣都在傳張揚要調離的消息。
而文丘縣的干部們對張揚可能調離的傳言愈發敏感。
在一次部門工作協調會上,農業局的張副局長在匯報近期農產品銷售情況時沒忍住開口詢問了︰“張書記,咱們縣的蔬果產業在您的帶領下發展得越來越好,可我听說您可能要離開,這……這對我們以後的工作會不會有很大影響啊?”
听到張副局長的發問,會議室里頓時一片寂靜,所有人的目光都齊刷刷地投向張揚。
張揚微微一怔,隨後目光掃視著眾人道︰“大家不要被傳言影響,我現在還在文丘縣一天,就會對這里的工作負責到底。
咱們的蔬果產業已經走上正軌,後續的規劃和發展都有詳細的方案,只要大家齊心協力,按部就班地推進,肯定能更上一層樓。”
然而,他的話並沒有完全打消大家的疑慮,其實最不想張揚離開還是他們這些中下層。
散會後,幾位年輕的科員聚在一起,小聲議論著。
“張書記雖然這麼說,但我心里還是沒底。
要是真換了領導,新領導會支持我們的工作嗎?”一個戴著眼鏡的小伙子憂心忡忡地說道。
“是啊,張書記在的時候,我們有什麼問題都能直接找他解決,新領導可不一定會這麼上心。”另一個科員附和著。
“而且,張書記的發展思路和規劃都很清晰,我擔心新領導來了會推翻重來,那我們之前的努力不都白費了嗎?”
別看張揚來文丘縣的時間不長,他卻收服了人心。
在他到來之前,文丘縣部分部門深陷財政困境,工作人員甚至長達一年都未能領到工資,士氣低迷。
而張揚到任後不僅讓拖欠許久的工資足額發放到每一位工作人員手中,還為大家漲了薪。
放眼整個西海市,若論縣區公職人員工資水平,文丘縣獨佔鰲頭,無人能及。
如此一來,文丘縣中下層干部職工對張揚滿是感激與擁戴。
只要張揚坐鎮文丘縣,他們便無需為工資發愁,甚至每年還能迎來薪資上調,生活質量穩步提升。
大家心里都清楚,換作其他領導,未必能將他們的切身利益放在首位,更別提主動漲薪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正因如此,文丘縣的干部職工們不希望張揚離開。
如若得到升遷,最好能在文丘縣獲得晉升,繼續帶領大家奔赴更美好的未來。
只可惜,官場人事調動,牽涉多方因素,諸多事情並非他們這些基層人員能夠左右,只能在心底默默祈禱,盼著事情能朝著大家期望的方向發展 。
……
……
省委副書記辦公室內,林美香腳步輕盈,雙手捧著文件,推門而入。
“書記,這是您要的資料。”她輕聲說道,語氣里帶著幾分恭敬,隨即將文件穩穩地放置在榮瑾瑜的辦公桌上,而後悄然退下。
榮瑾瑜抬起頭,目光落在文件封面上,“文丘縣”三個大字映入眼簾。
身為省委副書記,全省上下事務千頭萬緒,按理說,縣區層面的具體事務本不應是她關注的重點。
整個江寧省下轄16個地級市,還有眾多省直部委,這些大板塊的運轉、政策落實、發展規劃等,已然佔據了她大量的時間與精力,哪還有余裕去深入探究某個縣區的情況?
別說是普通縣區了,即便是縣級市,日常工作中也難入她的視野。
若省里其他領導得知榮書記竟在關注一個小小的縣區,怕是都會驚掉下巴,倍感詫異吧。
林美香退出後,腦海中不禁浮現出張揚的身影,心底泛起一絲羨慕。
能得到榮書記這般高度關注的縣級領導,張揚怕是全省獨一份。
不過,林美香雖心生羨慕,卻毫無嫉妒之意。
張揚的能力著實令人折服,無論是在青陽縣任職期間,還是如今在文丘縣,都能迅速打開當地經濟發展的新局面,讓原本發展滯後的地區煥發出勃勃生機。
這般點石成金的本領,絕非一般人所能企及。
林美香暗自思忖,倘若換作自己下放到縣區,即便使出渾身解數,恐怕也難以與張揚相媲美。
下放,這一念頭近來時常在林美香腦海中盤旋。
她已是正處級干部,以她的職位和資歷,倘若選擇下放基層,最差也能謀得一個縣委書記的職位。
若運作得當,更進一步,成為副市長也並非不可能。
但林美香心里明白,萬丈高樓平地起,根基穩固方能行穩致遠。
而且國內官場對干部晉升有著明確的要求,想要在仕途上攀登更高的位置,地方執政經驗必不可少。
這里所說的地方,主要指的就是鄉鎮和縣區一級。
以她目前的級別,前往鄉鎮任職顯然不太現實,那麼縣區便成為積累經驗的首選之地。
別看她現晉升速度快,可一旦從副廳級邁向正廳級,若缺少地方執政這一關鍵履歷,晉升之路極有可能受阻,被卡在原地,一卡便是十年、二十年都不稀奇。
正因如此,林美香寧可先去縣區擔任一把手,穩扎穩打積累經驗,也不願貿然一步到位,直接沖擊副市長的職位。
後者看似一步登天,實則弊端重重,根基不穩,未來發展隱患無窮。
不過她下放問題要取決于榮書記的態度與決策。
林美香很清楚,在她的仕途軌跡中,榮書記是至關重要的存在,自己的命運在很大程度上與榮書記緊緊交織在一起。
倘若沒有榮書記的賞識與提攜,想要在仕途上更進一步,可謂是困難重重。
對于這一點,林美香有著清晰而深刻的認知。
她與張揚的情況截然不同。
張揚的晉升之路,憑借自身才能和不懈的努力。
到目前為止,榮書記尚未直接參與過張揚的晉升過程,這一細節,林美香再清楚不過了。
這也正是她打心底里佩服張揚的地方。
張揚無需依賴他人的助力,僅憑一己之力,便能在競爭激烈的官場中脫穎而出,這讓林美香由衷地感到欽佩。
倘若她也能擁有張揚這般能力就好了!
誰說如此,但她並不氣餒。
全省的官員中又有幾人能和張揚相提並論呢?
目前為止,江寧省好像沒有。
能讓榮書記看中的年輕人,張揚是第一人吧。
不過她年紀也不大啊,35歲已經是正處級了,全省都不多吧。
說她是年輕有為也不為過……
喜歡分手後︰前女友仰望我登頂請大家收藏︰()分手後︰前女友仰望我登頂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