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親是曹操

第121章 遍地開花(6)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星辰劍客 本章︰第121章 遍地開花(6)

    劉曄所提水利整飭及建設的大計,曹昂是十分認可的,因為這牽扯到的不止是當下,更涉及到了未來。

    從長遠角度來看,荊豫徐揚四州水利建設,不僅能預防水患洪澇,還能有效控制旱情擴散,僅是這些便可確保農業的發展與增產,這是能奠定一個國朝的繁榮基石。

    水利之重猶如國之血脈,是維系民生的關鍵,其重要程度就不言而喻了。

    再者言興修水利還能促進商貿流通,就如徐州境內的邗溝,這要真能疏通整修出來,這對于江淮一帶的刺激是極大的。

    經歷過亂世的洗禮,對于安穩,那渴望是會被無限放大的。

    曹昂需要一片大的區域,能夠沿著他設想的道路前行,這樣對之後所臨種種,會有極大的益處。

    曹氏要有一個基本盤,穩如泰山的那種,唯有這樣,方能從容的去應對可能出現的任何變數!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

    曹昂想在曹氏問鼎天下後,推動黃河至長江的南北運河大計,將南北兩地緊密聯系到一起,形成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等多領域的大動脈,只有此事做好了,方能確保國朝的徹底一統。

    一個不爭的事實,即這片土地向南發展,是任何人都無法阻止的。

    五胡亂華的至暗時刻,真要被曹昂給化解于無形,如何叫長江以南開發出來,是曹昂必須考慮的問題。

    整個江南的開發與治理,不是說遷移人口,開墾荒地那樣簡單的,這背後是有一整套政策兜底的。

    這沒有幾十年,甚至更久,是很難見到成效的。

    江南的開發是需循序漸進,但是有很多事情必須想到前面,大運河無疑是至關重要的一環。

    可修建大運河不是一拍腦門就能決斷的。

    曹昂可不想像隋朝那樣,耗費巨資卻引發民怨沸騰。、

    曹昂希望曹氏所建王朝,能夠統治相對長的時期,哪怕不能逃過王朝周期論,可至少在他之後幾代,這片土地在內部,是不會出現問題的。

    修建大運河的難點,首當其沖的就是水利人才,如何用最小的代價,貫通長江到黃河這段運河,考驗的就是人才梯隊。

    受這一時代的風氣影響,很多人圍繞舉薦制而轉,更多的是想在仕途上有所精進,這樣才能對家族,對個人帶來好處。

    在科技,水利,醫療,教育等領域的人才是稀缺的。

    所以劉曄所提大計,從某種程度上是大運河的先驅之行,在這期間能夠培養出一批水利人才,這對後續開建大運河,會夯築一個牢靠根底的。

    “子揚無需拘謹,坐吧。”

    是夜,征東將軍府,內院書房。

    曹昂面露笑意,對站著的劉曄伸手示意,“一別經年,子揚也是吃了不少苦,跟先前比起來,子揚是消瘦不少啊。”

    講到這里,曹昂輕嘆一聲,但目光中透出關切。

    劉曄微微頷首,“多謝公子掛念,曄不覺得苦,也不覺得累,只要能為荊豫徐揚四州百姓,找尋到最合適的水利整飭及建設,這一切都是值得的。”

    自負責水利這塊兒,劉曄就全身心投入其中,而在四州治下的實際勘探期間,劉曄看到了太多。

    干旱,蝗災,水患,洪澇……這些在四州治下諸郡眾縣是交替發生,致使百姓過著朝不保夕的日子,也是在這期間,劉曄的一些想法改變了,還好是曹操曹昂父子倆,一步步解決了這一帶的割據諸侯,不然那地方的日子就更苦,更絕望了。

    也是想到這里,劉曄的內心忐忑起來。

    因為在今日探討水利大計,征東將軍府的不少人,對于他提出的大計,是有不少別的意見的。

    “子揚覺得整體性水利整飭及建設,是盡快推動起來好,還是延緩數載好?”在這種氛圍下,曹昂提出了所想。

    來了!!

    劉曄心下一緊,在今日的探討中,自家公子並未發表自己的想法,更多的是他們在進行辯論。

    這跟劉曄最初想的不太一樣。

    如此規模的大計,想要推動起來,唯有曹昂能夠拍板定奪。

    但話又說回來,恰是因為這牽扯很廣,這決斷不是說做就做的。

    畢竟除了征東將軍府這邊,還要考慮別的,如北方的戰爭,南方的戰爭,這些都是需要大量錢糧兜底的。

    這要是中間出現差池,是會帶來難以想象的變故的。

    “公子,曄以為此計刻不容緩。”

    在沉吟了許久,劉曄這才開口,其表情鄭重的朝曹昂作揖行禮,“在奔赴荊豫徐揚四州諸郡眾縣,盡管在此期間,受征東將軍府的決斷,四州牧府及刺史部,在各自治下都興起了水利整飭大工,這使一批批受災群體,破產群體,得以憑借以工代賑,凝聚在各地參與到該工中。”

    “可在曄看來,途經各州的重要水系,沒有整體性的整飭及建設,這對于各州而言並非是好事。”

    “別的不說,僅是旱災與水患,這一旦發生就不會局限于一片地域,而是會影響到大的區域的,在過去這幾年,豫州出現的旱災,江淮發生的水患,都對各地造成了嚴重損失與影響。”

    “而更為嚴峻的,是災後出現的時疫,很多人不是死在災情發生之際,而是死在賑災期間出現的時疫上!”

    曹昂眉頭緊皺起來。

    劉曄講的是事實,大災之後必有大疫,盡管在過去數載,其節制的四州治下,出現災情侵襲後,他都積極地進行賑災,以盡可能的減少死傷,可時疫一旦爆發,不是說控制就能立即控制的。

    “如果荊豫徐揚四州的整體性水利整飭及建設,能夠在四州治下促成的話,這對今後的防災控災,是有著極大益處的,這是能減少很多不必要死傷的。”

    見曹昂若有所思,劉曄趁勢說道︰“曄知此等大計,耗費的人力物力財力,將會對公子,對征東將軍府造成極大的負擔。”

    “但是曄以為這筆賬,不能如此簡單的去算。”

    “正如涉及徐州境的大計,一旦邗溝能夠疏通出來,這對江淮一帶的商貿,是能起到促進作用的。”

    “而隨著江淮商貿繁榮,徐州刺史部及諸郡眾縣,可按征東將軍府所定賦稅制度進行對應征稅……”

    為了能說服曹昂同意他所提大計,在趕回襄陽之前,劉曄是準備的很充足的,甚至在他所謀這大計中,還巧妙的將軍屯給囊括其中了。

    畢竟曹昂在荊豫徐揚四州治下,是劃定出不少軍屯區域的,這些軍屯的產出,除卻軍屯群體所得外,余下的是要上繳征東將軍府的,這也是先前曹昂敢南征北戰,敢解決曹操後勤壓力的底氣所在。

    沒有軍屯兜底,曹昂是會受很大掣肘的。

    不過軍屯的政策,不是說一成不變的。

    人在處在朝不保夕下,只要有口吃的,能叫一家老小不顛沛流離,那麼就非常滿足了。

    但是承平的時間長了,都不說十年八年了,三五載,甚至是更短,這人的想法就會跟著改變。

    所以涉及軍屯的征收,這個比例是需要調整的。

    這也是曹昂願意叫諸葛亮,從賈詡手里接管軍屯諸事的原因之一。

    這些更為細微的調改,需要一個較真的人來親抓。

    毫無疑問,諸葛亮就是這樣的人。

    “子揚所提大計的前景,某是能看到的。”

    曹昂撩撩袍袖,向前探探身,看向劉曄道︰“不過對于此計,征東將軍府諸君所提,某也不能不考慮,畢竟這是需要一筆極大的開支,關鍵這筆開支,不是三五載,這可能是十年八年,甚至是更久的。”

    劉曄的內心緊張起來。

    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公子所慮極是。”

    劉曄低首道。

    如果能在三五載內就見效,或許就不是這樣了。

    可偏偏這是不可能的。

    “其實對于子揚而言,這個前景,不能只叫某看到,更應叫四州治下的更多人看到。”曹昂話鋒一轉,叫劉曄猛然抬起頭來。

    在劉曄的注視下,曹昂伸手道︰“對于特別債券,子揚應不陌生吧?”

    劉曄重重點頭。

    雖說他這些年,很少在襄陽待著,但關于襄陽掀起的種種,他是知曉的。

    一個是他在各地听到的。

    一個是他能定期收到邸報。

    畢竟劉曄是曹昂定的軍師副中郎將,牽扯到征東將軍府層次的事務,劉曄是有權知曉的。

    “公子的意思,是征東將軍府對外頒售一批特別債券,以用于水利整飭及建設上?”劉曄不確定的說道。

    “為什麼不行呢?”

    曹昂淡淡一笑,“天下熙熙皆因利來,天下攘攘皆因利往,只要是有利可圖,某堅信肯定會有人參與其中的。”

    “一批長期的特別債券,專司水利整飭及建設大計上,只要這個利錢夠誘人,還是會有人心動的。”

    “不過想形成哄搶之勢,子揚就需下些功夫了。”

    “前景,必須要叫很多人願意相信,要叫他們知道,征東將軍府進行的這項大計,真的是要實現了,那是能帶來很多好處的。”

    劉曄沉默了。

    他在思索這件事的可行性。

    此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可是很難的。

    畢竟這是需要一個較長時間才能兌付的。

    “還有。”

    曹昂的聲音再度響起,叫劉曄收斂心神,表情正色的看向曹昂。

    “涉及荊豫徐揚四州的水利整飭及建設,這需要大批的人力,還有對應的工具,畜力,糧食等,一旦此計真要施行了,這是需要征東將軍府來解決的。”

    在劉曄的注視下,曹昂開口道︰“那子揚想過沒有,能不能采取一種新的方式,來叫民間的一些力量參與其中。”

    “如人力輸送,征東將軍府是不能短時間聚攏大規模的人,但是在荊豫徐揚四州治下,可有不少人藏匿著人口的。”

    劉曄雙眸微張。

    他似明白曹昂是何意了。

    別看編戶齊民,一直都在各州諸郡眾縣推行,可這涉及到的是恢復自由的破產群體,還有本就在冊的群體,在這大趨勢下,被藏匿的人口,是無法進行登記造冊的。

    對于這部分人口,曹昂是必然要擠壓出來的。

    但如何擠壓,這就考驗曹昂的智慧了。

    水利整飭及建設大計,其實是一個不錯的切入點。

    在前期,曹昂或許不會做什麼,但到了中後期,一些時局發生根本性改變,一切就都說不準了。

    “再者言工具、畜力、糧食等方面的采買,是不是能對外出個政策,言明只有購置一定規模的特別債券,且還是十年期的,方能參與進競拍階段,某覺得此事一旦對外傳出,肯定會有很多人盤算合計吧?”

    劉曄的眼神變了。

    曹昂提出的這種模式,跟先前定的模式是有本質區別的。

    這是能讓民間很多群體參與其中的模式。

    這種模式,是聞所未聞的。

    “公子所提是好,可如此一來的話,會有一些問題跟著出現。”

    可是想著想著,劉曄迅速冷靜了下來,“如果在此期間,有人以次充好,甚至是內外勾結的話,這都會引來很大的威脅與麻煩。”

    果真沒有看錯人啊。

    曹昂露出欣慰的笑容。

    這種模式是好,可隨之而來的,就是會出現各種新的狀況。

    “這就需要子揚構建一個強有力的監察隊伍。”

    想到這里,曹昂保持笑意道︰“這個監察隊伍,子揚要做到絕對掌控,在此期間,不會被一些別有用心之輩拉攏腐化。”

    “與此同時,子揚還需構建一個專業性極強的人才隊伍,在日常的管理,水利勘探,階段性查驗,不定期查驗下,確保要構成的水利諸段,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這……”

    劉曄沉默了,這件事可不是輕易能辦到的。

    “某可以給子揚提個建議。”

    見劉曄如此,曹昂伸手道︰“牽扯到這兩個隊伍建設,子揚可去找找孔明,或許從他那里,子揚能找尋到答案。”

    嗯?

    一听這話,劉曄不由生疑。

    找諸葛亮,就能解決此事?

    對諸葛亮,劉曄了解不多,只知其是諸葛瑾的弟弟,娶了黃氏女為妻,但是透過自家公子所講,劉曄發現自家公子對諸葛亮很看重。

    ‘軍屯學,不應只培養軍工方面的人才,還應培養別的方面的人才。’看著劉曄流露出的表情,曹昂沒有再說別的,而是在心底暗暗思量。

    ‘想推動普及教育,就必須要扶持與之緊密相連的新興群體,只有這樣,才能抵御住來自其他群體的算計。’

    ‘一個軍工方面的新興群體,這未免是有些單薄的,但要是加上一個水利方面的新興群體,那就不一樣了。’

    有想促成的事要做,曹昂覺得劉曄見過諸葛亮後,即便知曉軍屯學暗藏的深意,那也不會輕易暴露的。

    只要劉曄願意通過軍屯學,來培育水利方面的人才,並在後續的整飭與建設期間,將其中的翹楚提拔起來,那麼這一根基就算牢靠了。

    按著曹昂所想,今後做官的,不該局限于內政方面,像教育,水利,軍工這些層面,也都該囊括到為官之中,不過他們之間要有明確的界限,當做官不再是單一的,而是一個個細化的,這對于曹氏而言,就不會受限于一些所謂風氣影響了!!

    文官群體喜歡抱團是吧?

    好啊。

    那曹昂就從源頭去解決,通過職權劃分給他們拆分開,這樣即便是有抱團,那造成的影響也會被有效遏制。

    曹昂深信只要劉曄能領悟這層深意,並且真正的去付諸實踐,那麼未來的官場格局必將會煥然一新。

    如此一來曹氏的根基會愈發穩固,而在曹氏問鼎的天下,各領域人才輩出,形成一個良性循環,那麼漢室遭遇的問題,到了曹氏這里就不再是主要矛盾了……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我的父親是曹操》,方便以後閱讀我的父親是曹操第121章 遍地開花(6)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我的父親是曹操第121章 遍地開花(6)並對我的父親是曹操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