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責任與使命,處在今下的位置久了,曹昂愈發知曉這句話的份量,往往在一念之間,很多人的命運,甚至是生死,就會受到他的影響。
曹昂從不自詡是什麼聖人,他是有自己的想法,算計,欲望的,對于曹昂而言,他能將自己所轄之地,少餓死些人,少些顛沛流離,少些人間淒慘,就所處的亂世紛爭,就已然是最好的了。
因為有太多的人,根本不把人當人看待。
在他們看來,這些都是滿足他們的工具。
曹昂很是排斥,甚至厭惡這種思潮,為此他在用自己的方式,去想方設法的解決,不叫其繼續擴大。
“……徐州之長治久安,一在淮河整修,二在邗溝重修,三在諸水系清淤增擴,四在豫州境……”
劉曄的聲音,回蕩在正堂之上。
齊聚于此的閻象、婁圭、袁渙、嚴象、賴恭、秦松、陳端、廖立等一眾謀主謀士文臣表情各異,听著劉曄所講種種,眼楮無不盯在所掛輿圖之上。
劉曄不回襄陽則已,一回就給太多人一個震撼。
歷時數載勘探之下,針對荊豫徐揚四州治下,區域內的水利整飭,區域間的水利建設,就完整的呈現在眾人面前。
這是一個極其宏偉的大計。
到底是劉子揚啊。
果真沒有看錯人!
負手而立的曹昂,盯著眼前的輿圖,余光不時瞥向氣質有變的劉曄,這心底充滿唏噓與感慨。
如果諸葛亮所提攻略,是一場有針對,有刺激的謀劃部署,通過軍工、船舶這等產業整合與發展,繼而叫荊豫徐揚四州治下,一步步在聯動協作下整體發展,以帶來長效有力的發展。
那麼劉曄所提大計,就是旨在通過大規模水利整飭建設,緊密圍繞以工代賑的模式,集中在未來數載,或是五年,或是十年,為荊豫徐揚四州治下,夯築一個堅固牢靠的農耕發展支撐。
兩者的關系,不是對立的,而是相輔相成的。
如果兩者能夠配合好,在今後一段時期內,能夠在荊豫徐揚四州齊頭並進,那麼帶來的改變,將會是難以想象的。
“諸公,諸君對此是怎樣看的?”
想到這里,曹昂緩緩轉過身,負手看向閻象、婁圭一行,表情看不出喜悲道︰“子揚所提這份大計,到底要怎樣施行起來?”
此言一出,堂內的氣氛出現變化。
一旁站著的諸葛瑾、崔鈞、孟建、石韜等人不由緊張了起來。
跟隨劉曄一起奔波各地,叫他們更為直觀的知曉地方實況,牽扯層面廣,涉及地方多的水利整飭建設,一旦能夠有效促成的話,這對地方帶來的影響是極大的。
但也是這樣,他們內心更多的是忐忑。
沒辦法,這需要的錢糧太多了。
不止是這樣,這還需更多的人口參與其中。
“公子,據征東將軍府掌握的情況,今下在荊豫徐揚四州治下諸郡眾縣,參與水利整飭及營建的人口,就達到了驚人的十七萬四千余萬眾。”
在此等氛圍下,閻象走上前,先是看了眼劉曄,隨即朝曹昂作揖行禮,“這些群體早的在建安二年,就分流到水利整飭及營建這項大工之中。”
“他們無一例外,全都是遭到了災情侵襲,或是旱災,或是水災,因為名下土地被侵佔,被迫背負巨額債務,走投無路下選擇流竄各地,最終因這項大工的問世,才得以在各地安定下來。”
聚在堂內的眾人,听到這話,臉上露出各異的神色。
處在這亂世下,一個事實不能忽略。
即災情頻有發生,而一旦出現災情,人就不能稱之為人了。
曹昂一步步將荊豫徐揚四州節制起來,並在他的手中整合為一個整體,這種感觀對于不同階級的群體而言,那是不一樣的。
對于更多的底層群體而言,特別是分流到各項大工之中的,他們對于曹昂是感恩戴德的。
因為沒有曹昂的話,那麼他們說不定早就死了。
“子揚的大計是好。”
繼閻象之後,袁渙上前開口道︰“在荊豫徐揚四州現有水利整飭及營建下,將更為全面的水利整飭及建設,逐步覆蓋到征東將軍府所制之地。”
“這暫不提錢糧開支了,就說參與其中的人口,到底要怎樣聚攏起來?”
“要知道經過這些年的治理,特別是公子的督促與決斷,四州治下的人口,或從事農耕,或分流軍屯,或安置各處大工,在這個基礎上,要聚攏至少二十到三十萬的青壯,參與到這個大計之中,這個人到底從何處出?”
閻象、袁渙的話,道出了關鍵所在。
畢竟人跟糧食不一樣,不是種上一茬,就能長出來的。
沒有人去兜底的話,劉曄的水利整飭及建設大計,就很難在之後數年內,見到對應的成效。
在場的人,有不少都看出劉曄所提大計,對于荊豫徐揚四州治下,對于征東將軍府,到底會帶來多大好處。
可問題是這太過宏大了。
水利在過去,不是沒有進行整飭。
但這在現有基礎上,要翻上數倍,這已然是超出了很多人的認知了。
再者言,除了人口以外,真要按劉曄講的來進行,這需要多麼龐大的錢糧開支啊,征東將軍府可不止水利這一項啊,還有別的啊。
如果為了水利,就把其他開支給停了。
這是會出現大問題的。
對于眾人的想法,劉曄是看出來的,對此他沒有講什麼,他也知這件事很難,想要一鼓作氣的搞下去,必須要在認知上統一才行。
沒有這個基礎,一切都是空談。
劉曄的目光聚焦在曹昂身上。
這件事,如果曹昂沒有點頭,那麼根本就不可能推行下去,而在今下,他的身份,漢室宗親的身份,其實是讓劉曄是有顧慮的。
有些事如果不解開的話,那麼就無法繼續下去,只是在劉曄的內心深處,在經歷了那麼多以後,對于一些事其實已經是看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