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學,顧名思義通過實物遺存研究人類過去,特別是史前史和原史時期的科研工作對我們如今……”
九月四日,萬九)眾矚目的考古第一課,在文史樓內展開。
還是在那間仿若展覽館一般的教室,考古專業的創辦者、系主任甦秉琦先生,由深到淺的給大家講解了考古的由來與發展。
字字珠璣,讓何雨弦重新審視了考古這一專業文學。
存在即合理,這里面的學問有些大呦……
開場講授後,甦教授略一停頓,給大家提了一個有些耐人尋味的問題。
“你們為什麼選擇報考考古專業?”
底下刷刷做筆記的聲音戛然而止,大家都不約而同的停下手中動作,有的在茫然,有的則是在思考。
但卻無一人踴躍發言。
這個結果,甚至是學員即將回答的發言,都在甦教授的資料之中。
他並沒有急著追問,站在講台上,溫和的看著底下的稚嫩面孔,給大家留了兩分半的思考時間。
轉眼,兩分半已過,仍是沒有學員主動發言,甦教授開始挨個點名。
“肖初夏同學,來,給大家說一說你的想法。”
排在教室第一位,肖初夏不出意外的被第一個點名。
在听到老師叫自己名字後,肖初夏騰的一下從座位站起,昂首挺胸,腰桿挺直,大聲說道,“我是祖國一塊磚哪里需要哪里搬!招生辦老師說國家建設需要考古人才,我就來了。”
很典型,且十分公式化的回答。
眾所周知,一般這樣公式化回答,說了等于沒說。
“肖同學的革命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好了,坐下吧。”
“成根兒,你呢?”
“俺家里窮,考古隊管飯還給津貼,而且俺還听說畢業能留在首都的研究所或博物館……”
根哥倒也實誠,有什麼說什麼。
直言不諱,甚至略顯功利的言語並沒有惹惱甦教授,但也並沒有做出任何評價,只是略微揮手,示意其可以坐下了。
成根兒的回答,話太白,實誠得令人心酸。
一句管飯,道出如今山村里絕大多數苦哈哈所面臨的嚴峻問題。
成根兒運氣好考上了大學,有幸逃離了那幾欲擇人的苦難之地。
而那些考不上大學,甚至連上學都是一個奢望的貧苦子弟,等待他們的,或許唯有——死……
其他同學見根哥這麼說老師都沒有生氣,緊繃的心也是不由的松了下來。
不再那麼緊張後,大家對于回答教授之前的提問積極了不少。
有個別同學不等老師點名,便激動的站起來搶先發言。
“俺爹在縣文化館工作,小時候常看他拓碑……”
听到這里,甦秉琦微微頷首。
不戳,不戳,終于有學員是從小經過專業文化燻陶,自願從事考古科研的了。
很好,值得大力培養!
然而,甦教授還沒高興兩秒,秋芬接下來的話,讓甦教授瞬間臉黑了下來。
“俺爹說了,等俺大學畢業,就能安排俺進他們局里工作!”
呦,看不出來啊,秋芬同學還是個“官”二代呢嘛!
其余同學報考考古專業的原因也是五花八門。
丁明宇的理由是︰“想走遍名山大川挖寶藏!”
此話一出,當即引起同學們哄堂大笑,不錯不錯,太刑了。
其實還好,挖寶貝跟考古正好專業對口,甭管怎麼說,人家有目標,就是奔著這個來的。
不像有的同學,就跟鬧著玩似的。
“《化石》雜志上說能復原恐龍,我以為考古是干這個的……”
想法雖然很夢幻,但未嘗沒有實現的可能。
不過,甦教授還是叩講台提醒︰“考古學研究人類遺存,古生物屬于地質古脊椎所,同學,你來錯地兒啦。”
事實上,這才是大多數學員對于考古這一專業的認知現狀。
因為信息的不透明,沒來之前,他們可能根本不知道考古是什麼。
有的學員甚至以為,“考古系是搞美術的”,只因錯把“考古”听成了“考工”。
再有的理由更加直接,單純的因為考古系比其它文科系錄取分數低兩分。
總之,說什麼的都有。
截至目前教室里已經回答過問題的幾個同學,說實話,沒有一個達到甦教授的滿意。
接下來,甦教授把目光看向坐在教室最後邊,唯一還沒有回答過問題的何雨弦。
“何雨弦同學,你呢?”
“我?我其實報考的是古文系,我也不知道怎麼就稀里糊涂來了考古系。”
“但是,開堂前教授您所說的那些有關考古文學的言論,深深的吸引了我。”
“正如剛才教授您所說的那樣‘一個不知道自己歷史的民族,等于在精神上被連根拔起’。”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努力,理科生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帶領國家走向強大。”
“而我們考古系,則可以從歷史文件角度上,讓世界為之震撼!”
“我泱泱華夏五千年,瑰寶何其之多,曾經,我們站在世界之巔,我相信未來我們一樣可以站在世界之巔。”
……
經過短暫的沉默,教室里響起雷鳴般掌聲。
呱唧呱唧聲,不絕于耳。
就連甦教授也不由得為之喝彩,高呼一聲,“好!”
這人呀,有時候就是得爭!
甦教授有一位至交好友,姓孫,名學武,字耀祖,也是一位考古經驗豐富的老前輩,現掛名北大考古系,忝為教授一職。
新生錄取前,好友找到甦教授,說古文系那邊有個身體素質較為突出的考生,正是干考古工作的好苗子。
考古系這邊,本屆報考學員人數確實有些不盡人意,連十個學員都沒湊夠,
再這樣下去,搞不好上邊會像對待運動班一樣,將其並入其它學系。
這不是甦教授所想看到的,于是就腆著臉去考古系那邊要人了。
過程呢,不是很順利,古文那邊不放人。
魯迅不是說過嗎?
“我可以不要,但是你不能搶。”
古文系一直以來的錄取標準,除了要求考生對文學有一定修養外,最重要的是有人背書。
簡單點來說,就是得是名家之後。
不可否認,何雨弦的高中成績很理想,尤其是小考那天的臨場發揮,很是受古文字教授們的欣賞。
但他背後沒人呀。
棄之可惜,食之無味。
糾結之際,甦教授過來要人了。
經過一系列不為人知的交易過後,何雨弦順利被考古系錄取。
何雨弦今日的回答,很是讓甦教授認可,“考古系,就是需要你這樣的人才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