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厥使者阿卡,拜見大元帥!”
使者在士兵的帶領下下進來,這座大帳里面的所有人他幾乎都不認識。
唯一熟悉的,就是坐在主位上的原突厥兵馬大元帥達勒哈。
曾經讓整個突厥都為之驕傲的英雄,最後還是成為了別國的高級將領,最後還帶著大軍打回來,要找他們這些老臣算賬。
使者阿卡望著達勒哈,表情中閃過一言難盡的色彩,最後盡數轉為恭敬。
達勒哈板著臉,故意問道︰
“突厥使者,來此做甚?”
“兩國正是交戰的時候,你特地過來是為了何事?”
阿卡把頭低下來,鄭重無比,道︰
“我突厥可汗陛下,深感此戰對雙方的損失都極為巨大,因此派遣我南下,希望能進入大唐,面見尊敬的大唐皇帝陛下!”
“此來,正是為了和談!”
達勒哈發出了一陣嘲笑聲,更讓阿卡無地自容。
來之前賀魯和于州都交代過他,讓他務必要以使臣自居,不能在氣勢上低這些人一頭。
可真當他擺出這個姿態的時候,這些人的嘲笑,又會把他好不容易積攢起來的自信,全部打落谷底!
戰勝國與戰敗國之間的差距還是很大的,他們突厥習慣了當戰勝國,一旦轉為戰敗國,一時之間還真是接受不了這種情況。
過了好一會兒,坐在側位的虎敬暉收斂笑容,問道︰
“既然是要找我大唐皇帝投降,為何還這般囂張?”
“分明是沒把我們大唐放在眼里!”
阿卡更加無地自容,索性把頭埋低。
好在達勒哈輕輕揮手,制止了帳中諸多將領。
他眯著眼楮笑,笑容親切和藹,好像還是曾經的突厥大元帥一樣,用親切的態度對待突厥的臣民。
“想要和談,可以,我這就派人送你南下。”
“不過嘛,你是知道的,在你進行和談的時候,我們並不會終止這場戰爭。”
“所以,我希望你能盡快敲定和談的事宜,然後返回突厥帶給賀魯。”
“話說到這里,我已經仁至義盡,現在我就派人送你們南下。”
送走使者,達勒哈半仰著頭。
冬日的陽光照耀下來,為冰冷的世界帶來溫暖。
他回頭轉向自己的副將,問道︰
“過冬的衣服都送來了麼?”
“接下來,怕是要在邊關過完整個冬天。”
副將點頭,應了一聲。
副將為了這些東西,已經累了好幾天,好在清晨的時候帶著大量物資跟到邊境,這才解了達勒哈的燃眉之急。
物資都是從崇州、幽州兩地運來,鎮守崇州的王鐵漢請陸大有出手,在臨近的幾個州調集物資,才勉強湊夠幾十萬大軍的戰備。
說起來,現在最緊張的不僅是他們,就連幽州的郭元振,也一直處于精神高度集中的狀態。
留在幽州的左武衛大軍,說白了就是他們的後盾。
一旦他們前線戰敗,左武衛和崇州剩余的右威衛就會為他們撤退之後的一系列事件,做好一切準備。
至于王孝杰……
達勒哈暫時還不清楚王孝杰是在涼州還是在敦煌。
之前兩人分別,達勒哈也沒想到,王孝杰能如此放心的把大任交給他,然後去平定異族。
算算時間,王孝杰這會兒可能也就是剛到敦煌。
他們前線大軍還要小心謹慎一些,絕對不能讓突厥人鑽了空子。
……
使者還沒到洛陽,八百里加急已經提前趕到。
五天一度的大朝會,李存希坐在龍床上,听著底下官員商量各種事情。
政務他平時也會處理,但大多數都是交給底下的諸多宰輔們,作為一個皇帝,幾位長輩最喜歡催促他練字。
只是,練了這麼久了,他的字依舊沒有半點起色,反而對那句“練字有益于修身養性”起了疑心。
在大朝會上,大多數時候也不需要他做出什麼強有力的決定,只有非他不可的時候他才會站出來做決定,他最喜歡的就是看底下人爭吵……
不過最近的爭吵事件少了很多,除了前幾天,御史大夫宗秦客忽然炮轟姚 之外,一切都好說。
群臣今天非常平靜,就是商議關于某幾個州的刺史的輪替,李存希打著瞌睡,隱約之間听見了“曾泰”這個十分熟悉的名字。
“曾泰在涼州刺史任上,努力多年,此次更是在涼州刺史任上為風揚大軍調集糧草,積極幫忙守城,調任洛州擔任刺史,不無不可。”
狄仁杰一反常態,主動推薦起了曾泰。
幾位宰輔都有自己的門生故吏,都想把自己人拉到京城來,這一點就連薛青麟都不例外。
任尚書右僕射的薛青麟果斷站出來,說︰
“張義在甦州任刺史期間,處理民生政務尚好,沒有出現半點紕漏,梁王殿下巡視江東十九州時,曾對張義多加褒獎!”
“在我看來,張義即便是調任神都擔任洛州長史,也未嘗不可嘛!”
尚書左僕射多鐸望著眾人爭來爭去,因為剛進入大唐朝堂沒多久,還不知道局勢,索性閉著嘴不發言。
就在這時,武承嗣站起身來,說︰
“洛州乃是神都所在,必須得有一個德高望重、足以主持大局之人,來擔任這個刺史之位!”
現在還是洛州刺史的陳明聞言,暗中挑眉。
他如今五十多歲,擔任洛州長史數年,的確算是德高望重……個屁!
這武承嗣也太能胡扯了吧。
他算是德高望重嗎?
“若論德高望重,非李氏宗嗣不可!”李規仰著脖子。
李存希坐在上面,托著腮看底下。
眾人的爭論都在意料之內,洛州刺史之職不是一般人可以擔任的。
洛州是都城,在都城擔任刺史的人,首先得是背景雄厚,不害怕任何人的威脅。
其次是這個人膽子必須得大,大到可以無視任何人的脅迫,玩的就是對其他人鐵面無私。
最後……
這個人還得對皇權保持敬畏之心。
換句話說,就是需要一個有敬畏之心的包拯。
但是這個人並不好找。
李存希也沒打算在這個時代為自己淘出一個包拯。
望著丹墀之下的群臣,他打起精神,道︰
“諸位愛卿,還是沒討論出人選麼?”
“既然如此,那這個人選,還是朕來選吧。”
“來人,宣駱觀光上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