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陳楓在新達銀行見到赫爾曼的一個星期之後。
新達銀行這邊的好消息傳來。
新達銀行經過了內部討論,同意了和陳楓的金融公司進行合作。
他們將進行初步嘗試。
首先就是提供價值5000萬美元的房產合同,由陳楓的安利金融投資公司打包成理財產品上市。
1995年老美的房貸利率挺高的,三十年的固定房貸利率高達8.1。注,這里作者查資料後決定參照2000年的利率。)
貸款合同被打包成理財產品之後,投資者買入這些理財產品,每年能拿到的收益是5.1。
陳楓的安利金融投資公司作為發行方,從中抽取1作為佣金。
剩下的2則是新達銀行的收益。
別覺得新達銀行只拿2很少。
事實上,新達銀行是賺麻了。
投資者掏錢買下那些貸款合同後,銀行就將風險轉移到消費者頭上了。
還通過這種手段撬動了大量的流動資金。
新達銀行有200億美元用來放貸。
按照之前的貸款方案,你得等貸款人每月按時償還房貸,需要三十年的時間,才把這200億美元連本帶利地收回來。
三十年時間,太長了。
但是現在,銀行放出200億貸款之後,將房貸合同給陳楓拿去做成理財產品,再賣給消費者。
最快,只需要一個月的時間,銀行就可以這200億的資金收回來了。
這200億資金回到銀行手里之後,又可以拿去發放貸款。
新發放的貸款合同,再次拿去打包做成債券理財產品。
以此類推,新達銀行的200億美元本金,至少可以撬動起碼四千億的投資市場。
假設用新達銀行舊方案,200億美元,利息8.1,一年下來銀行能賺16億美元。
按照陳楓提供的方案,通過循環發貸的手段,第一年就可以發放一千億美元的貸款,就算新達銀行只拿2的利息,一年下來銀行能賺20億美元。
綜合下來,銀行的利潤比之前的方案還要多。
更重要是,銀行再也不用承擔任何風險。
這種手法是可以滾雪球的,第一年可能撬動的資金是一千億,第二年可能就是兩千億了。
這個買賣對于銀行來說,就是穩賺不賠。
而消費者也非常樂意購買這樣的理財產品,每年能夠拿到5.1的回報率,在諸多理財產品當中,這個回報率已經算是相當不錯了。
陳楓的安利金融投資公司,只是充當中介的角色,她將每年賺取1的利息。
按照新達投資銀行第一年發放一千億美元貸款算,不需要承擔風險,也不需要自己掏錢,第一年就穩定賺十億美元。
所以從三方看,這都是一個天衣無縫的計劃。
又過了一個星期,新達銀行給安利金融投資公司的五千萬美元房貸合同,經過陳楓的金融公司打包成債券後,開始上市了。
利息高達5.1,比存在銀行要賺得多,風險比什麼投資股票期貨低太多了。
這個理財產品一推出,再加上陳楓手下業務員的努力推銷,就在市面上很快就被搶購一空。
新達銀行這邊,看到這房貸債券這麼好賣,資金回籠如此快速,短時間內就把資金收回來了。
于是,新達銀行決定繼續加大投入。
第二次,新達銀行給陳楓五億美元的房貸合同。
這些專門做貸款的銀行,別的東西不多,但是貸款合同多,幾乎將保險箱裝滿了。
這些貸款合同現在能夠以最快的速度換回錢,他們肯定全力支持。
陳楓看過了,這五億美元的貸款合同的確是新達銀行這邊的優質客戶的。
于是他又將這些貸款合同,打包成債券,推向市場。
新的債券上市,又立刻賣光了。
到了第三批,新達銀行打算把價值十億美元的借款合同交給陳楓來運作,卻被陳楓拒絕了。
陳楓拒絕的理由是,這批價值十億美元的借款合同里,有一部分的信譽度是不過關的,不是優質客戶的貸款合同。
因此,他不接受這些合同。
新達銀行這邊,沒想到陳楓會拒絕。
他們以為陳楓說只做優質客戶只是說說而已。
按照新達銀行的角度看,實在不需要管它是優質客戶還是劣質的客戶,只要能夠賺到錢就是好客戶。
再說了,就算是劣質客戶,也還是會有冤大頭投資者買。
只要將這些優質的劣質的捆綁在一起,打包出售就行了。
但是陳楓不同意,他依舊堅持自己的原則。
想要繼續合作,就得按照他的原則來。
陳楓作為這一項計劃的提出者,他是不可能讓規矩壞在他這里的,十幾年後暴雷了,肯定會追查到他的頭上。
可是,在這方面已經嘗到甜頭的新達銀行,哪里會這樣善罷甘休?
新達銀行的保險櫃里,貸款合同堆積如山。
他們是恨不得把手上的所有貸款合同都拿去做成理財產品,賣了回血。
他們才不管你這些貸款合同是優質的,還是劣質的。
在他們看來,只要將這些產品打包賣給投資者,風險就不在他們這邊了。
至于那些買了理財產品的投資者,將來會不會出現虧損,他們也不關心。
陳楓這邊行不通後,新達銀行開始想別的辦法,找別的金融機構合作,處理他們手上的借款合同。
于是,沒過多久,市面上幾家投資銀行,也開始售賣與貸款合同掛鉤的理財產品。
甚至到後來,高盛和摩根這樣的大投行也開始加入這方面的業務。
也有越來越多的貸款機構開始用這種方法將手上的貸款合同變現。
一時間,華爾街各大銀行都出現了這樣的業務。
潘多拉的魔盒,就這樣悄無聲息的被陳楓打開了。
雖然這一套規則看似完美,現在大家都在賺錢。
但是陳楓知道,這一套規則十分考驗參與者對原則的把控。
一旦摒棄原則,為了錢,開始毫無底線的運作那些次級貸款合同。
那麼,一場巨大的災難在未來等待著華爾街,等待著漂亮國。
喜歡重生1987年當首富請大家收藏︰()重生1987年當首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