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臣拜見了太傅,卻未見師母範夫人,太傅笑言,如今可不能稱呼範夫人呢,應該稱之李大家。”
皇帝眼楮微亮,附和道︰“我朝如今若論文人地位,誰能與太傅相比,他老人家對夫人尚且如此,可見其心胸寬闊。”
“前些年,朕在椒房殿也見過李大家。”
“太後對其也是頗為推崇。”
許則川拱手道︰“太後娘娘母儀天下,連她都如此說,可見李大家的學問何等卓越。”
皇帝哈哈笑道︰“範太傅的夫人,豈是一般人。”
皇帝心里一開始是不願的,可是看著自家飽讀詩書的母後被困在宮中多年,又見自己唯一的嫡女如此,心里沒有怨氣是不可能的。
可是今日連先帝都認為的肱股之臣都贊同了此事,可見女子入朝,也無妨。
許則川是一甲進士出身,統領中書,在北地多年,這些年前去的進士,都在他的名下接過教導,眾人對他更是推崇,且他在民間名聲更是不熟,有他支持,皇帝高枕無憂。
此時,皇帝已經迫不及待想去後宮給自己的老母親回話呢。
“母後年紀大了,朕也就只能做做這些,盡孝了。”
許則川低著頭,心道︰“此舉一出,你就真的是大孝子呢。”
不過細數過往王朝,女子為帝都有,何況女人做官呢。
只不過前朝昏庸,不敵匈奴,卻把這些怨氣撒在了女人身上,這才導致女子地位低下。
許則川心中微嘆,回家,一定要把這個好消息告訴秦書。
另外,許容慧,許容嘉也要抓一下學習呢。
許則川一離開勤政殿,就去見了自己的好兄弟周汕,隨即將此事一一道來。
周汕表示,毫無波瀾。
畢竟他就一個寶貝女兒。
對他也沒影響。
既然是陛下贊同的,他作為新上任的平章政事,理應全力支持。
“許兄,你我這次可又是開天闢地頭一遭咯。”
許則川哈哈笑道︰“听聞楚王殿下家的郡主也準備去女學入學,周兄日後就沒打算?”
周汕笑道︰“從前沒有,現在可不是有了。”
自己家的孩子,自己心疼。
當初殊死一搏,不就是為的給女兒一條活路,但凡世道對女子公正一些,他的女兒當初也不用送去柴國公府,受了那些委屈。
他當時是真的不知道嗎?
他是知道的,可又能如何。
周氏宗族不能信任,唯有同發妻愛女有血脈親緣的柴家,才是最好的選擇。
被欺負,總比沒命好吧。
幸好,新帝英明,如今的皇帝機智,否則,哪有他的今日。
二人盡在不言之中,隨即跳過此話題,開始商議其他政務。
這個新年注定是不太平的。
皇帝的一條條政令,原本影響的只是百官,隨後便是天下人。
女人也能做官呢?
這句話,在京城每個街道上都在議論。
每年這個時候,正是忙著送年禮,朝廷差役最清閑的時候,今年卻是開始四處傳送政令。
當然,主要推崇地方當屬京城。
太後等人自是歡喜不已。
連昔日先帝後宮的太妃們都對皇後產生了不一樣的羨慕。
同樣都是孩子,為何皇帝如此孝順。
到了日子,皇帝正式封筆,可是承天門外,跪著的士大夫們卻是沒有,甚者,不少讀書人聚在這里,洋洋灑灑的寫了一堆批判的文章。
本在家中養老的範太傅也被特別請了出來。
歷經四代帝王的太傅,口舌功夫豈是一般人能比的。
何況家有老伴日日嘮叨,範太傅隨即將一肚子的怨氣撒在了這些人身上,還特別留下了一句,“有本事考場上見真章。”
“別管什麼男人,女人,科舉可靠的是真學識,不是性別之稱。”
總而言之,噴的那些人是啞口無言。
這是皇帝對他們的仁慈應對法。
快過年了,若是再鬧下去,那便不是簡單斥責幾句了。
他們面對的,不是一個懦弱無能的皇帝,而是一個大權在握,有著多年儲君資源的新帝。
上了馬車,範太傅捂著胸口顫顫道︰“可憐老頭子一把年紀了,還得出來受這個罪。”
許則川面色訕訕,“今日多謝先生為弟子撐腰。”
範太傅哼哼兩聲,“我呀,也就是年紀大了,看開了 ,若是從前,可不一定答應陛下這政令。”
“仲疏啊,這可是同全天下的文人作對啊。”
許則川,“可他們也有妻女。”
“一個用來聯姻的女兒同一個可以做官的女兒,他們會怎麼選?”
範太傅沉默了下來。
許久,嚷嚷道︰“老頭子要去南市喝張家的羊湯,吃徐家的燒餅。”
許則川笑著點頭,“學生這就帶您去。”
“今日一定讓您吃飽喝足了。”
範太傅撫著胡須,呵呵笑著。
他老了,年輕人的世界不懂,但連君王同自己的弟子都同意了,想來並不是什麼壞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京城,清流門第的文官之家,誰家女眷不是自幼習得詩書。
能送去女學的,也不是傻子,從前是後宮女官,如今是前朝的女官,孰輕孰重,誰不清楚。
這個事情就這麼一直爭執著,最後皇帝同那些反對的大臣們一起讓步。
除女學學生可直接參加春闈,其余女子同男子一樣,從縣試一級一級的往上考。
太後這里也開始發力,宮中年齡稍大的宮女,嬤嬤全部分了編制送到各地,用于考試監督一職。
皇後也緊跟其後,召集宮中嬪妃,各家女眷,開始募捐銀兩,用于各地女子考場的修建。
一時間,整個皇室都在動作,可是重重的堵住了那些反對人的嘴。
京城作為王朝都城,小到衣食,大到政令都是他城的學習風靡之事。
團結的力量是強大的。
各地有心之人隨即聯合在了一起。
能走出宅院,做個光明正大的人,誰願意日日待在後宅,爭風吃醋。
勤政殿。
皇帝看著各地送來的急報,還有官員呈上來的折子,心驚不已。
果然,無論什麼時候,也不能太小瞧女人。
事已至此,皇帝只能繼續推崇下去。
而不知何時,這次浩浩蕩蕩的政令中,安和公主的身影也加了進去。
安國公府。
許容嘉也開始了奮筆疾書模式,如今日日天不亮就起來讀書,跟著自己的兄弟們一起用功。
幾個小的見家里的妹妹都這麼上進了,他們也不好意思懈怠了起來。
畢竟如今每半月的考核,許容嘉也是參與其中的。
至于許容慧,她雖然讀書,但還是堅持自己治病救人的理想,如今一門心思學醫。
有許則川的默許,她已經開始出門,正式看診。
徐家開設的醫館里,她也有了一個位置。
喜歡種田科舉兩不誤,二人攜手奔小康請大家收藏︰()種田科舉兩不誤,二人攜手奔小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