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中草藥故事集

第334章 絲瓜絡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承道小寫師 本章︰第334章 絲瓜絡

    絲瓜絡一劑通絡的鄉野良方

    民國十七年七月,江南青溪鎮被連日的暑氣裹得密不透風。青石板路被曬得發燙,蟬鳴聲從老槐樹的枝葉間滾下來,混著河水的濕氣,黏在人裸露的皮膚上。百草堂的黑漆木門虛掩著,門楣上懸掛的匾額被歲月浸得發暗,卻仍能看清“濟世活人”四個鎏金小字,那是王寧祖父當年親手題下的。

    王寧坐在堂屋的紅木診桌後,指尖剛觸到病人的脈搏,就听見後院傳來一陣壓抑的啜泣。他眉頭微蹙,指腹下的脈象浮而無力——又是一位產後乳汁不通的婦人,手按在胸脅處時,疼得額角直冒冷汗。“大夫,您行行好,濟世堂的孫老板把通草炒到一兩銀子一錢,我實在買不起啊。”婦人抹著眼淚,懷里的嬰兒餓得直哼哼,小拳頭攥得緊緊的。

    王寧還沒開口,藥櫃後傳來“嘩啦”一聲響。藥師張陽端著的藥盤歪了,幾味草藥撒在青石板上。他慌忙蹲下身去撿,粗布長衫的下擺掃過藥櫃,露出里面貼著的標簽通草、王不留行、黃 ……每一張標簽旁都畫著個小小的“空”字。“王大夫,”張陽的聲音帶著急意,“最後一點通草今早給李嬸抓了,現在庫房里,能通乳的藥材全空了。”

    王寧的手指捏了捏眉心,起身走到後院。月亮門後的絲瓜架爬得滿當當,深綠色的葉子間垂著幾根已經泛黃的老絲瓜,風一吹,干枯的瓜皮輕輕晃蕩,發出細碎的聲響。他的妻子張娜正坐在廊下,手里攥著塊濕帕子,眼圈紅紅的。看見王寧過來,她連忙起身“你可算來了,雪丫頭剛才疼得暈過去一回,我……我實在沒辦法了。”

    堂屋西側的耳房里,空氣里飄著淡淡的血腥味和汗味。王雪躺在床上,臉色蒼白得像張宣紙,原本豐滿的乳房腫得發亮,輕輕一踫就疼得渾身發抖。她的丈夫蹲在床邊,手足無措地搓著手,剛出生三天的孩子放在旁邊的搖籃里,哭聲已經嘶啞。“哥,我是不是要不行了?”王雪的聲音微弱得像蚊子叫,眼淚順著眼角滑進枕巾里,“孩子還這麼小,他不能沒有娘啊。”

    王寧坐在床沿,伸手按住王雪的脈。脈象弦緊,是肝氣郁結的征兆——雪丫頭嫁過來才半年,婆家重男輕女,見她生了個女兒,連月子都沒人伺候,心氣一堵,竟把乳汁給憋回去了。他剛要開口安慰,前堂突然傳來一陣喧嘩,夾雜著劉二那標志性的大嗓門“都別在這兒等了!百草堂連通草都沒有,還敢叫‘百草堂’?我家孫大夫說了,這病啊,除了他手里的藥,誰都治不好!”

    王寧猛地站起身,快步走到前堂。劉二正叉著腰站在櫃台前,一身青色短打,腰間別著把折扇,臉上帶著挑釁的笑。幾個原本排隊的村民听見這話,猶豫著往後退了退。“劉二,”王寧的聲音冷得像塊冰,“濟世堂開門做生意,我們管不著,但你在百草堂門口造謠,就別怪我不客氣。”

    劉二嗤笑一聲,晃了晃手里的折扇“造謠?王大夫,你倒是拿藥出來啊。我家孫老板說了,這通乳的藥材,整個青溪鎮就他一家有。你要是求他,說不定他還能賞你幾錢,救你那寶貝妹妹的命。”這話像根針,狠狠扎在王寧心上。他攥緊了拳頭,指節泛白,卻沒話說——庫房里確實沒有通乳的藥材,總不能拿空話哄騙這些信任他的村民。

    劉二見他不說話,笑得更得意了,轉身對著村民們揚聲道“大家听見了吧?百草堂就是沒藥!要想治病,還得去濟世堂!”說完,他大搖大擺地走了,臨走時還故意撞了下門框,讓那扇黑漆木門發出“吱呀”的呻吟。

    村民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慢慢散了。張陽站在櫃台後,氣得臉都紅了“這孫玉國太過分了!去年他兒子生病,還是您熬夜給他治好的,現在居然落井下石!”王寧沒說話,走到絲瓜架下,看著那些干枯的絲瓜。風一吹,老絲瓜晃了晃,里面的縴維發出輕微的“沙沙”聲。

    張娜端著碗溫水走過來,看見他盯著絲瓜發呆,忍不住說“這絲瓜還是春天種的,原本想著夏天能吃嫩的,後來忙起來,竟忘了摘,都老成這樣了。往年我娘總說,老絲瓜瓤子用來刷鍋最好,不傷鍋還干淨,你看這紋路,多像人身上的經絡啊。”

    “經絡?”王寧猛地抬頭,眼楮亮了起來。他快步走到絲瓜架下,摘下一根老絲瓜,伸手掰開。干枯的瓜皮一裂兩半,里面露出雪白的網狀縴維,一絲絲交織在一起,真的像極了醫書里畫的經絡圖。他突然想起什麼,轉身沖進書房,從書架上翻出那本泛黃的《本草綱目》,手指飛快地在書頁上滑動。

    “找到了!”王寧的聲音帶著抑制不住的激動。張娜和張陽連忙湊過去,只見書頁上寫著“絲瓜絡,味甘,性平,歸肺、胃、肝經,主祛風通絡,活血下乳。治痹痛拘攣,胸脅脹痛,乳汁不通。”張娜眼楮一紅,抓住王寧的胳膊“這麼說,雪丫頭有救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王寧點點頭,手里攥著那根老絲瓜,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他快步走到後院,拿起剪刀,剪下所有的老絲瓜“張陽,你現在就去鎮上各家農戶看看,誰家有老絲瓜,不管多少,我們都買下來。記住,一定要選這種完全干枯、縴維完整的,有霉變的絕對不能要。”張陽應聲而去,腳步輕快得像陣風。

    王寧拿著絲瓜走進藥房,先把瓜皮剝掉,取出里面的網狀縴維,又用清水仔細沖洗干淨,放在竹篩里晾干。陽光透過藥房的窗戶,照在雪白的絲瓜絡上,那些縴細的縴維泛著淡淡的光澤。他取來一口砂鍋,放入絲瓜絡,又加了幾片生姜和紅棗,倒上清水,坐在爐邊,慢慢熬了起來。

    藥香漸漸彌漫開來,混著院子里的絲瓜葉香味,飄進耳房。王雪躺在床上,聞到這股陌生的藥香,輕輕皺了皺眉。王寧端著藥碗走進來,坐在床沿“雪丫頭,這是用絲瓜絡熬的藥,醫書上說能通乳,你先喝了試試。”王雪看著碗里褐色的藥汁,猶豫了一下,還是接過碗,捏著鼻子喝了下去。藥味不算苦,帶著點淡淡的清甜,喝下去後,肚子里暖暖的,竟沒那麼難受了。

    王寧坐在床邊,看著妹妹喝完藥,又用剩下的藥渣煮了水,浸濕棉布,輕輕敷在她腫得發亮的乳房上。“哥,這真的能有用嗎?”王雪輕聲問,眼里帶著一絲希望。王寧握住她的手,掌心的溫度透過指尖傳過去“會有用的。你放心,哥一定讓你好起來,讓孩子有奶吃。”

    夜色漸深,青溪鎮安靜下來,只有百草堂的燈還亮著。王寧坐在爐邊,守著那鍋還在慢慢熬著的絲瓜絡藥湯,心里既緊張又期待。他不知道這不起眼的絲瓜絡,能不能真的救妹妹,能不能救那些還在痛苦中煎熬的村民。但他知道,自己不能放棄——這不僅是妹妹的命,更是百草堂的名聲,是青溪鎮百姓對他的信任。

    天剛蒙蒙亮,青溪鎮的河面上還飄著一層薄霧,百草堂後院的雞剛打了第一聲鳴,王寧就猛地從藥房的竹椅上坐了起來。他守著那鍋絲瓜絡藥湯到後半夜,實在撐不住才眯了一會兒,夢里全是王雪疼得扭曲的臉和嬰兒嘶啞的哭聲。

    他揉了揉發脹的太陽穴,快步走向耳房。推開門時,卻意外地沒听見孩子的哭聲。晨光透過窗紙,在地上灑下斑駁的光影,王雪半靠在床頭,懷里抱著孩子,嘴角帶著一絲淺淺的笑意。看見王寧進來,她眼楮一亮,聲音里滿是驚喜“哥!你快看,孩子剛才吃奶了!”

    王寧快步走過去,只見嬰兒含著乳頭,小嘴巴一鼓一鼓的,臉上還帶著滿足的紅暈。王雪的臉色好了許多,雖然還是有些蒼白,但眼底有了神采“昨天半夜我就覺得胸口不那麼脹了,天亮的時候,奶水流出來了!這絲瓜絡的藥,真的管用!”

    張娜端著一碗小米粥走進來,看見這一幕,眼圈一紅“謝天謝地,總算好了。我今早去院子里看,那些晾著的絲瓜絡被露水打濕,倒比昨天更白了些。”王寧伸手摸了摸竹篩里的絲瓜絡,縴維柔軟卻有韌性,指尖還沾著淡淡的草木香。他心里一塊石頭落了地,轉身對張娜說“你再熬一鍋藥,讓雪丫頭鞏固一下。我去前堂看看,張陽應該快回來了。”

    剛走到前堂,就看見張陽背著個鼓鼓囊囊的布袋子,滿頭大汗地跑進來。“王大夫,您看!”張陽把布袋子往櫃台上一放,里面的老絲瓜滾了出來,“鎮上農戶听說咱們要老絲瓜治奶病,都特別樂意,有的還說不要錢,讓您先拿去救急。我挑的都是干透了的,您看看行不行。”

    王寧拿起一根老絲瓜,掰開一看,里面的縴維雪白完整,沒有一點霉變。他點點頭,心里暖暖的“好,都好。你先把這些絲瓜的皮剝了,取出里面的絡,清洗干淨後晾在院子里的竹架上。對了,把昨天熬藥剩下的藥渣留著,等會兒我有用。”

    張陽剛忙活起來,前堂的門就被推開了。一位穿著粗布衣裳的婦人抱著孩子走進來,臉上帶著焦急“王大夫,您救救我的孩子吧!我家娃三天沒吃奶了,哭得嗓子都啞了,濟世堂的孫老板說我這病得花五兩銀子才能治,我實在拿不出啊!”

    王寧連忙讓婦人坐下,給她診了脈,和王雪的癥狀一模一樣。他轉身走進藥房,取來剛晾干的絲瓜絡,放進砂鍋,又加入生姜、紅棗和少量紅糖“你別急,這是用絲瓜絡熬的藥,喝了就能通乳。我這就給你熬,你先在這兒歇會兒。”

    婦人看著砂鍋咕嘟咕嘟地冒著熱氣,眼淚忍不住掉了下來“王大夫,您真是活菩薩啊。昨天劉二在鎮上說,您這兒沒有通乳的藥,我還以為沒希望了,是我家鄰居勸我來看看,沒想到……”

    王寧嘆了口氣“孫玉國這麼做,是拿百姓的命當兒戲。這絲瓜絡是鄉野間常見的東西,不值錢,卻能治病。等會兒藥熬好了,你帶回去喝,剩下的藥渣可以煮水外敷,效果更好。”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正說著,門外突然傳來一陣馬蹄聲。王寧抬頭一看,只見孫玉國騎著一匹棗紅色的馬,身後跟著兩個伙計,停在百草堂門口。孫玉國穿著一身綢緞長衫,手里拿著把折扇,臉上帶著假笑“王大夫,听說你找到治奶病的偏方了?我倒要看看,是什麼寶貝藥材,能比我的通草還管用。”

    王寧站起身,不卑不亢地說“孫老板,我用的是絲瓜絡,雖不是什麼名貴藥材,卻能解百姓之苦。不像孫老板,把通草炒到天價,讓百姓望而卻步。”

    孫玉國的臉色沉了下來,眼楮掃過櫃台後的絲瓜絡“絲瓜絡?不過是刷鍋的廢料,也能治病?王大夫,你可別拿百姓的命開玩笑。要是治壞了人,這個責任,你擔得起嗎?”

    “擔不擔得起,不是孫老板說了算。”王寧轉身拿出那本《本草綱目》,翻開書頁遞到孫玉國面前,“《本草綱目》有載,絲瓜絡性平味甘,歸肺、胃、肝經,能通絡下乳。我妹妹昨天就是喝了絲瓜絡熬的藥,今早就能給孩子喂奶了。剛才這位婦人,也是來求藥的,等她喝了藥,效果自見分曉。”

    孫玉國看了一眼書頁,又看了看婦人懷里嗷嗷待哺的孩子,眼神閃爍了一下,隨即又恢復了傲慢“就算這絲瓜絡能治奶病,你能收集多少?青溪鎮這麼多婦人患病,你這點絲瓜絡,怕是不夠吧。”說完,他冷笑一聲,轉身騎上馬,帶著伙計揚長而去。

    看著孫玉國的背影,張陽氣得咬牙“這孫玉國,肯定沒安好心。他剛才看絲瓜絡的眼神,就像要把它看穿一樣。”王寧皺了皺眉,心里也有些不安孫玉國向來心胸狹窄,這次被自己搶了生意,說不定會耍什麼花招。

    他走到院子里,看著竹架上晾著的絲瓜絡,陽光照在上面,泛著柔和的光澤。這些不起眼的鄉野之物,此刻卻成了救苦救難的良方。他轉身對張陽說“你熬藥的時候,多盯著點,藥材一定要看好,別讓人動了手腳。另外,你再去跟鎮上的農戶說一聲,要是還有老絲瓜,我們都要,價格再給高一些也行。”

    張陽點點頭,剛要轉身,就看見林婉兒提著個竹籃走進來。她穿著一身素雅的藍布長衫,腰間系著個藥香香囊,籃子里裝著些新鮮的草藥。“王大夫,我听說你用絲瓜絡治好了奶病,特意過來看看。”林婉兒的聲音清脆,“我昨天去山里采藥,看見山腳下有一片老絲瓜地,要是不夠用,我可以去摘一些。”

    王寧眼前一亮“那太好了!有勞林姑娘了。對了,你走的時候帶些熬好的藥湯,鎮上有些行動不便的婦人,麻煩你送過去,順便教她們怎麼用絲瓜絡煮水外敷。”林婉兒笑著答應“放心吧,這是我應該做的。”

    看著林婉兒提著藥湯離開的背影,王寧心里稍稍安定了些。他知道,接下來的日子,不僅要治好村民的病,還要提防孫玉國的算計。但只要能幫到這些受苦的婦人,能守住百草堂“濟世活人”的初心,再難他也能扛過去。

    午後的陽光越發熾烈,百草堂前堂的藥香混著暑氣,在空氣中釀出幾分粘稠。張陽正蹲在院子里翻曬絲瓜絡,竹篩里的縴維被曬得泛出暖白的光,他時不時伸手摸一摸,確認每一根都干透了——王寧反復叮囑過,受潮的絲瓜絡容易滋生霉菌,入藥會傷身子。

    “張藥師,勞煩給我稱點絲瓜絡,我家婆娘喝了兩副藥,脹痛好多了,想再備點以防萬一。”門口傳來村民老李的聲音,他手里攥著個布包,臉上堆著感激的笑。張陽剛要起身,卻看見劉二跟在老李身後,雙手背在身後,眼神滴溜溜地在院子里轉。

    張陽心里一緊,不動聲色地擋在竹篩前“劉二,你怎麼來了?百草堂可不賣濟世堂的藥。”劉二嗤笑一聲,晃了晃手里的折扇“我來看看不行嗎?听說你們這絲瓜絡比金子還管用,我倒要瞧瞧,是什麼寶貝。”他說著就要伸手去踫竹篩里的絲瓜絡,張陽一把攔住“這是藥材,不能隨便踫,沾了濁氣會影響藥效。”

    劉二被攔了一下,臉色微沉,卻沒再堅持,轉而湊到老李身邊,壓低聲音說了句什麼。老李皺了皺眉,沒接話,拿著張陽包好的絲瓜絡就走了。劉二盯著老李的背影,又看了看院子里的絲瓜絡,嘴角勾起一抹陰笑,轉身離開了。

    張陽總覺得心里不踏實,連忙走進前堂,把剛才的事告訴了王寧。王寧正在給一位婦人診脈,聞言手頓了頓,眉頭擰了起來“劉二向來不懷好意,你多盯著點庫房和院子里的藥材,別讓他有機可乘。”

    話音剛落,後堂突然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林婉兒提著空藥籃跑了進來,臉上帶著急色“王大夫,不好了!我剛送藥到西頭的陳嬸家,她喝了藥沒多久就開始拉肚子,現在臉色慘白,連站都站不起來了!”

    王寧心里“咯 ”一下,猛地站起身“怎麼會這樣?陳嬸的藥是今早剛熬的,絲瓜絡也是我親自挑的,不可能有問題。”他快步拿起藥箱,“走,我們去看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趕到陳嬸家時,院子里已經圍了幾個村民,陳嬸躺在床上,捂著肚子哼哼,額頭上滿是冷汗。她的丈夫蹲在床邊,臉色鐵青“王大夫,你可得給我們個說法!我家婆娘喝了你的藥就成這樣了,要是有個三長兩短,我跟你沒完!”

    王寧沒辯解,先給陳嬸診脈,又查看了她喝剩下的藥渣。當他拿起一塊藥渣里的絲瓜絡時,臉色瞬間變了——那絲瓜絡的縴維泛著淡淡的灰黑色,邊緣還沾著些細小的霉點,顯然是受潮變質的。“這不是我百草堂的絲瓜絡!”王寧的聲音帶著幾分急切,“我們用的絲瓜絡都是雪白完整的,絕沒有這種發霉的!”

    “你還想狡辯!”陳嬸的丈夫猛地站起來,指著王寧的鼻子,“藥是林姑娘送來的,碗是我家的,難不成是我們自己換了你的藥?”周圍的村民也議論起來,有人半信半疑,有人已經開始附和“說不定這絲瓜絡真的不能治病,之前是運氣好……”

    林婉兒急得眼圈發紅“我送藥的時候,藥渣里的絲瓜絡還是好的,陳嬸喝的時候我也在,怎麼會變成這樣?”王寧深吸一口氣,壓下心里的焦躁“陳叔,你先別激動,我先給陳嬸開副止瀉的藥,等她好點了,我們再查清楚。”

    他從藥箱里取出黃連、茯苓等藥材,讓林婉兒去熬藥,自己則蹲在床邊,輕聲問陳嬸“你喝藥的時候,有沒有其他人來過?或者誰踫過你的藥碗?”陳嬸虛弱地搖了搖頭“就我跟你叔在,沒別人……等等,劉二剛才來過,說要看看你開的藥,還拿起藥碗聞了聞。”

    “劉二!”王寧和張陽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里看到了了然。張陽立刻說“肯定是他!早上他還來百草堂轉悠,眼神就不對,說不定是他趁人不注意,換了陳嬸的絲瓜絡!”

    村民們一听,頓時炸開了鍋“原來是劉二搞的鬼!”“濟世堂也太缺德了,治不好病還害人!”陳嬸的丈夫也愣了,臉上的怒氣漸漸變成了愧疚“王大夫,對不住,我剛才錯怪你了。”

    王寧搖了搖頭,語氣平靜卻堅定“這事不怪你。孫玉國為了搶生意,竟然用這種下三濫的手段,我絕不會放過他。”他站起身,對圍觀的村民說“大家放心,百草堂的絲瓜絡都是經過仔細挑選的,絕不會用發霉變質的藥材。今天這事,我會給大家一個交代。”

    回到百草堂,王寧立刻讓張陽把所有的絲瓜絡都搬到前堂,一一檢查。陽光透過窗戶照在絲瓜絡上,每一根縴維都清晰可見。王寧拿起一根,對圍過來看的村民說“大家看,好的絲瓜絡應該是雪白的,縴維完整,沒有霉點和異味。如果看到顏色發暗、摸起來發黏的,絕對不能用。”他又拿起一塊發霉的絲瓜絡,對比著說“像這種發霉的,里面會滋生霉菌,吃了會導致腹瀉、嘔吐,甚至更嚴重的病。”

    村民們看得連連點頭,老李更是氣憤地說“孫玉國太不是東西了,我們去找他算賬!”王寧攔住他“大家先別急,我們沒有證據,就算去找他,他也不會承認。張陽,你現在就去聯系錢多多,讓他盡快送一批優質的絲瓜絡過來,順便讓他幫忙查查,孫玉國最近有沒有收購發霉的絲瓜絡。”

    張陽應聲而去,林婉兒看著王寧,輕聲說“王大夫,你放心,我會幫你盯著濟世堂的動靜,絕不會讓他們再害人。”王寧點點頭,心里卻沉甸甸的——孫玉國既然敢用這種手段,接下來肯定還會有更陰險的招數,他必須做好萬全的準備,不僅要守護百草堂,更要守護這些信任他的村民。

    夜幕漸漸降臨,百草堂的燈依舊亮著。王寧坐在桌前,手里拿著一本《本草備要》,卻怎麼也看不進去。他想起祖父臨終前說的話“醫者,當以仁心為先,以藥材為本。寧可架上藥生塵,但願世間人無病。”孫玉國早已忘了醫者的初心,而他,絕不能走孫玉國的路。

    就在這時,門外傳來一陣輕輕的敲門聲,王寧抬頭一看,是老李領著幾個村民走了進來,手里還提著自家種的蔬菜和雞蛋。“王大夫,我們知道你受委屈了,這點東西你收下。”老李把東西放在桌上,語氣誠懇,“我們都信你,以後不管濟世堂說什麼,我們都只來百草堂看病。”

    看著村民們真誠的眼神,王寧心里一暖,連日來的疲憊和焦慮仿佛都消散了些。他站起身,對著村民們深深鞠了一躬“謝謝大家的信任,我王寧定不負所托,用最好的藥材,治最好的病。”

    晨光剛漫過青溪鎮的石橋,百草堂的門就被推開了。藥材商人錢多多背著個靛藍色的布包袱,風塵僕僕地走進來,臉上沾著些路上的塵土,卻難掩眼底的急切“王大夫,可算找到你了!你要的絲瓜絡我帶來了,另外,我還查到了些關于孫玉國的事。”

    王寧正蹲在院子里分揀絲瓜絡,聞言立刻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碎屑“錢兄,辛苦你了。先坐下喝碗茶,慢慢說。”張娜端來一碗涼茶,錢多多接過一飲而盡,抹了把嘴,從包袱里掏出一個賬本“你看,這是我從鄰鎮藥農那兒拿到的,孫玉國半個月前在那兒收了一大批發霉的老絲瓜,價格壓得極低,說是要用來做清潔工具,可哪有人收這麼多發霉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王寧接過賬本,指尖劃過上面的字跡,眼神漸漸冷了下來。賬本上清晰地記著收購日期、數量和價格,最後還有孫玉國的親筆簽名。“好,好得很。”他把賬本攥在手里,指節泛白,“他果然是早有預謀,用發霉的絲瓜絡害人,就是為了毀掉絲瓜絡的名聲,逼百姓去他那兒買高價藥。”

    錢多多又從包袱里拿出一個布袋子,里面裝著雪白的絲瓜絡“這些都是我從山里藥農那兒收來的,都是自然晾干的,縴維完整,沒有一點霉變,你放心用。對了,我還听說,孫玉國昨天讓劉二去鎮上的茶館散布謠言,說你用絲瓜絡治壞了人,還說你故意把發霉的藥材賣給百姓,賺黑心錢。”

    “他倒會顛倒黑白。”王寧冷笑一聲,轉身對張陽說“張陽,你去鎮上的戲台搭個台子,再把那本《本草綱目》和賬本帶上。今天下午,我要讓全鎮的人都看看,孫玉國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張陽應聲而去,腳步輕快——終于能揭穿孫玉國的真面目,他心里憋的氣總算能出了。

    午後的戲台前擠滿了村民,大家交頭接耳,臉上滿是好奇。孫玉國和劉二也來了,站在人群後面,臉上帶著不屑的笑。孫玉國小聲對劉二說“我倒要看看,他能玩出什麼花樣。沒有證據,他說什麼都沒用。”

    王寧走上戲台,手里拿著《本草綱目》和賬本,聲音洪亮“各位鄉親,今天請大家來,是想跟大家說說絲瓜絡的事,也想說說濟世堂的孫老板到底做了些什麼。”他先翻開《本草綱目》,指著上面的記載“大家看,《本草綱目》明確記載,絲瓜絡性平味甘,能通絡下乳,是治奶病的良藥。之前陳嬸喝藥後拉肚子,不是絲瓜絡的問題,而是有人用了發霉的絲瓜絡換了我們的藥。”

    說著,他舉起賬本,展示給大家看“這是錢多多錢兄從鄰鎮帶來的賬本,上面清楚地記著,孫玉國半個月前收了一大批發霉的老絲瓜。大家想想,他收這麼多發霉的絲瓜做什麼?就是為了換我們的好藥,讓大家以為絲瓜絡有害,好逼大家去他那兒買高價的通草!”

    村民們一看賬本,頓時炸開了鍋。“原來是這麼回事!孫玉國太黑心了!”“虧我之前還信了劉二的話,以為王大夫真的賣假藥!”孫玉國的臉色瞬間變得慘白,慌忙喊道“你胡說!這賬本是假的,是你偽造的!”

    “是不是假的,大家一看便知。”王寧走下戲台,把賬本遞給旁邊的老秀才,“李秀才,你是鎮上最懂書法的,你看看這是不是孫玉國的筆跡。”李秀才接過賬本,仔細看了看,點點頭“沒錯,這確實是孫玉國的筆跡,他的字有個特點,‘玉’字的一點總是寫得特別小,跟賬本上的一模一樣。”

    孫玉國還想辯解,劉二卻突然“撲通”一聲跪倒在地,聲音顫抖“是孫老板讓我做的!是他讓我換了陳嬸的藥,還讓我去茶館散布謠言!我要是不做,他就扣我的工錢,還說要把我趕出青溪鎮!”

    這話像顆炸彈,徹底炸懵了所有人。孫玉國又氣又急,指著劉二“你……你胡說八道!我什麼時候讓你做這些了?”劉二卻不敢看他,只是一個勁地磕頭“鄉親們,我知道錯了,我不該幫孫老板害人,求大家饒了我吧!”

    村民們再也忍不住,紛紛圍了上來,指著孫玉國罵道“把他趕出青溪鎮!這種黑心大夫,不配在這兒開藥店!”“還我們的血汗錢!之前買你的通草,花了多少冤枉錢!”孫玉國嚇得臉色慘白,轉身就要跑,卻被幾個年輕的村民攔住了。

    王寧走上前,看著孫玉國,語氣平靜卻帶著威嚴“孫玉國,你身為醫者,卻忘了醫者仁心,用卑劣的手段害人謀利,你對得起‘大夫’這兩個字嗎?今天我不攔著大家,但我希望你能明白,行醫不是做生意,賺黑心錢遲早會遭報應。”

    孫玉國被村民們圍著,狼狽不堪,最後還是在大家的怒罵聲中,灰溜溜地跑出了青溪鎮。劉二則留在了百草堂,幫著張陽晾曬絲瓜絡,算是彌補自己的過錯。

    看著孫玉國遠去的背影,村民們紛紛圍到王寧身邊,臉上滿是感激。“王大夫,謝謝你揭穿了他的真面目,不然我們還得被他騙下去。”“以後我們看病,只來百草堂!”王寧笑了笑,指著院子里的絲瓜絡“這都是大家信任我的緣故。其實這絲瓜絡不僅能治病,還能用來刷鍋、做鞋墊,是個好東西。以後大家家里有老絲瓜,都可以拿來,我教大家怎麼處理,既能自己用,也能賣給藥鋪換點零花錢。”

    夕陽西下,金色的余暉灑在百草堂的院子里,照在雪白的絲瓜絡上,泛著溫暖的光。錢多多看著眼前的景象,笑著對王寧說“王大夫,你這才是真正的醫者啊。以後有什麼需要,盡管找我,我一定盡力幫忙。”王寧點點頭,心里清楚,這只是一個開始,接下來,他還要教村民們更多關于絲瓜絡的用法,讓這鄉野良方,真正惠及每一個人。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入秋後的青溪鎮,終于褪去了暑夏的燥熱。清晨的風掠過河面,帶著淡淡的桂花香,吹進百草堂的院子里。王寧站在絲瓜架下,看著架上垂著的最後幾串老絲瓜,嘴角帶著笑意——這架絲瓜是春天張娜隨手種的,如今不僅救了鎮上婦人的急,還成了青溪鎮家家戶戶離不開的“寶貝”。

    “哥,你快來看看,這是我剛做的絲瓜絡鞋墊,給你和妹夫各做了一雙。”王雪提著個布包走進來,臉上帶著紅暈。她的身體早已恢復,如今每天都幫著張娜打理家務,偶爾還會教村民們用絲瓜絡做些小物件。王寧接過鞋墊,摸上去柔軟又透氣,忍不住笑道“還是你手巧,比外面買的舒服多了。”

    正說著,張陽背著個鼓鼓囊囊的布袋子跑進來,臉上滿是興奮“王大夫,您看!這是鎮上農戶送來的絲瓜絡,足足有五十多斤,都說要賣給咱們藥鋪。還有李嬸,特意給您送了壇她釀的桂花酒,說謝謝您治好她的病。”

    王寧接過布袋子,里面的絲瓜絡個個雪白完整,散發著淡淡的草木香。他心里暖暖的,轉身對張陽說“你把這些絲瓜絡分類整理好,完整的入藥,稍微碎一點的就留給村民們做清潔工具。對了,別忘了把《絲瓜絡家用良方》的小冊子多印幾份,等會兒趕集的時候發給大家。”

    這本《絲瓜絡家用良方》是王寧這兩個月抽空寫的,里面詳細記載了絲瓜絡的炮制方法、藥用配方,還有用絲瓜絡做清潔工具、鞋墊、枕芯的竅門。之前他在鎮上開講堂時,村民們都听得格外認真,如今小冊子一印出來,大家更是搶著要。

    臨近中午,百草堂的前堂擠滿了人。有的村民來買絲瓜絡,有的來請教用法,還有的帶著自家種的蔬菜、水果,非要塞給王寧。林婉兒也來了,她提著一籃新鮮的草藥,笑著對王寧說“王大夫,我昨天去山里采藥,看見山腳下有片空地,我想著明年春天可以種些絲瓜,到時候就能給藥鋪多添些藥材了。”

    王寧點點頭,心里滿是欣慰。自從孫玉國被趕走後,濟世堂就關了門,後來被村民們改成了“藥材互助社”,大家誰家里種了藥材,都會拿到這里來,互相交換或者賣給藥鋪。青溪鎮的藥材生意,再也沒有了之前的爾虞我詐,多了幾分溫暖的煙火氣。

    午後,王寧帶著張陽和林婉兒,去了鎮上的學堂。學堂里坐滿了村民,都是來听他講絲瓜絡用法的。王寧拿起一根老絲瓜,演示著如何剝絡、清洗、晾曬“大家看,剝絲瓜絡的時候要輕一點,別把縴維弄斷了。晾干後可以切成小段,用來煮水喝,能緩解胸脅脹痛;也可以整個用來煮藥,效果更好。”

    村民們听得認真,時不時有人提問。“王大夫,絲瓜絡煮水的時候,能不能加點紅糖啊?”“王大夫,我家孩子總咳嗽,能用絲瓜絡嗎?”王寧一一耐心解答,還現場煮了一鍋絲瓜絡水,分給大家品嘗。清甜的藥香在學堂里彌漫開來,大家喝著溫熱的藥湯,臉上滿是笑意。

    夕陽西下時,王寧回到百草堂。院子里的竹架上,曬滿了雪白的絲瓜絡,在夕陽的映照下,泛著溫暖的光。張娜正坐在廊下,縫補著一件舊衣裳,王雪則在旁邊哄著孩子,嬰兒的笑聲清脆悅耳。看著眼前的景象,王寧心里滿是踏實——這就是他想要的生活,用自己的醫術,守護著鎮上的百姓,讓藥香伴著煙火氣,在青溪鎮的歲月里綿長。

    幾天後,錢多多從外地回來,帶來了一個好消息鄰鎮的藥鋪听說了青溪鎮的絲瓜絡,都想跟百草堂合作,收購這里的絲瓜絡。王寧听了,笑著說“好啊,這樣一來,鎮上的農戶就能多一份收入了。不過我們得跟他們說清楚,一定要保證絲瓜絡的品質,不能用發霉變質的,這是我們的規矩。”

    錢多多點點頭,感慨道“王大夫,你這才是真正的醫者仁心啊。現在青溪鎮的絲瓜絡,不僅是治病的良藥,還成了大家的‘致富寶’,這都是你的功勞。”王寧搖搖頭,望向院子里的絲瓜架“這不是我一個人的功勞,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結果。你看這絲瓜絡,看起來普通,卻能通絡治病,還能給大家帶來生計,就像我們這些普通人,只要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就能把日子過得越來越好。”

    秋風再次吹過青溪鎮,吹動了百草堂院子里的絲瓜絡,發出細碎的“沙沙”聲。這聲音,伴著藥香和煙火氣,成了青溪鎮最溫暖的旋律,在歲月里靜靜流淌,訴說著一個關于鄉野良方、醫者仁心的故事。

    喜歡短篇中草藥故事集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短篇中草藥故事集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短篇中草藥故事集》,方便以後閱讀短篇中草藥故事集第334章 絲瓜絡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短篇中草藥故事集第334章 絲瓜絡並對短篇中草藥故事集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