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中草藥故事集

第333章 百草堂之蒔蘿子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承道小寫師 本章︰第333章 百草堂之蒔蘿子

    蒔蘿子解鄉憂百草堂的暖冬藥方

    臘月的北風裹著雪粒子,砸在百草堂朱紅的門板上,發出“簌簌”的聲響。王寧剛把最後一味干姜碾成粉,櫃台前就傳來張娜帶著急意的聲音“當家的,你快過來看看,趙嬸子這疼得直冒冷汗。”

    王寧擦了擦手上的藥粉,快步走到診桌前。他穿著件半舊的藏青長衫,袖口磨出了淺白的毛邊,唯有胸前別著的銀質藥鈴擦得 亮——那是他爹傳下來的,說是能“鎮邪氣,安病患”。趙嬸子蜷在長凳上,雙手按著小腹,臉憋得通紅,見了王寧就顫著聲喊“王掌櫃,我這肚子從後晌疼到現在,喝了姜糖水也不管用,連口粥都咽不下去。”

    王寧蹲下身,指尖搭在趙嬸子的腕脈上,指腹觸到的脈象沉而無力。他又掀開趙嬸子的衣襟,在她肚臍周圍輕輕按了按,趙嬸子立刻疼得“哎喲”一聲。“是脾胃虛寒犯了,”王寧直起身,聲音沉穩,“冬日里貪涼吃了凍梨,寒氣積在胃里,連帶著氣機也堵了。”

    他轉身走到藥櫃前,伸手抽出最下層的抽屜——那里放著蒔蘿子,淺黃的雙懸果躺在油紙包里,湊近聞能嗅到一股淡淡的辛香。“這味蒔蘿子是關鍵,”王寧一邊稱藥,一邊跟張娜解釋,“性溫,能溫脾開胃,還能理氣止痛,配著生姜和白術,三劑就能見效。”

    張娜接過藥方,卻沒立刻去抓藥,反而蹙著眉把王寧拉到後堂。她穿著件月白短襖,頭發挽成利落的圓髻,鬢邊別著朵干制的金銀花——那是她去年夏天曬的,說能清火氣。“當家的,蒔蘿子不多了。”張娜打開儲藥的木櫃,里面只剩下小半袋蒔蘿子,“剛才我盤了庫存,頂多再抓五副藥。”

    王寧的眉頭瞬間皺了起來。這幾日天寒,鎮上犯脾胃病的人越來越多,從清晨開門到現在,他已經開了十幾張含蒔蘿子的藥方。“怎麼這麼快就沒了?前陣子不是剛進了一批嗎?”

    “還不是孫玉國搞的鬼。”張娜的聲音壓低了些,眼底帶著怒氣,“今早李大叔來抓藥時說,孫記藥鋪把鎮上幾家藥材行的蒔蘿子全收了,還說要漲價兩倍。劉二剛才還在街角跟人嚼舌根,說咱們百草堂連治病的正經藥材都沒有,遲早要關門。”

    王寧捏了捏手里的蒔蘿子,指腹能摸到果實上凸起的稜線。他想起去年冬天,孫玉國就用摻了沙子的當歸冒充好藥材,被他當眾指出來後,兩家的梁子就結下了。“他這是故意斷咱們的貨。”王寧的聲音冷了幾分,“可不能讓他得逞,鎮上這麼多病患等著用藥呢。”

    正說著,藥鋪的門被“吱呀”一聲推開,林婉兒裹著件灰布斗篷走了進來,斗篷上沾著雪沫,兜帽下露出的臉上帶著幾分疲憊。她是王寧的護道者,常年在外尋藥,雙手布滿老繭,指縫里還沾著些泥土——那是常年翻山越嶺留下的痕跡。“王掌櫃,我剛從城外回來,听說鎮上不少人鬧肚子?”林婉兒摘下兜帽,露出一頭利落的短發,發梢還掛著冰碴。

    王寧把蒔蘿子告急的事跟她說了一遍。林婉兒听完,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腰間的藥袋——那里裝著她常用的采藥工具,“我去鄰縣看看吧。”她抬頭看向王寧,眼神堅定,“鄰縣的沙質土多,往年有人種蒔蘿,說不定能找到貨源。張陽藥師對藥材辨識也熟,讓他跟我一起去,路上也好有個照應。”

    張陽是百草堂的藥師,剛二十出頭,穿著件干淨的淺藍長衫,衣襟上別著個繡著甘草圖案的香囊——那是他娘親手繡的,說能安神。他听到這話,立刻放下手里的戥子,“我這就收拾東西,咱們明早天不亮就出發。”

    王寧點了點頭,又從藥櫃里取出那小半袋蒔蘿子,分成兩份,一份遞給林婉兒,“你帶著,路上要是遇到需要的人,也能應急。這蒔蘿子是雙懸果,灰棕色的,氣香,別跟其他藥材弄混了。”

    林婉兒接過蒔蘿子,小心地放進藥袋里。張娜則去廚房煮了姜茶,給幾人驅寒。窗外的雪還在下,北風刮得更緊了,可百草堂里的燈火卻亮得很,映著幾人忙碌的身影,也映著那袋關乎全鎮病患的蒔蘿子。王寧看著窗外的雪景,心里默默盤算著一定要盡快找到貨源,不能讓孫玉國的陰謀得逞。

    天還沒亮,林婉兒和張陽就裹緊了衣裳,踩著積雪往鄰縣趕。北風像刀子似的刮在臉上,張陽的淺藍長衫外罩了件厚棉袍,衣襟上的甘草香囊被風吹得晃來晃去,卻沒了往日的雅致——棉袍下擺沾了不少泥雪,是方才在結冰的路上打滑蹭的。

    “林姐,這雪再下大,路就難走了。”張陽緊了緊圍巾,呼出的白氣瞬間消散在風里。他雖跟著王寧學了三年藥材辨識,卻少見這般凜冽的天氣,手指凍得發僵,只能時不時搓搓手。

    林婉兒回頭看了他一眼,從懷里掏出個布包遞過去,里面是兩塊烤得溫熱的紅薯,“先墊墊肚子,鄰縣還有三十里地,得趕在晌午前到。”她的聲音被風吹得有些沙啞,卻依舊沉穩,“往年我去鄰縣尋藥,見過有農戶在菜園邊角種蒔蘿,那東西耐凍,冬天說不定還能采到些果實。”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兩人深一腳淺一腳地往前走,積雪沒過了腳踝,每走一步都要費不少勁。張陽走得有些喘,卻沒敢放慢腳步——他知道百草堂里還有許多病患等著蒔蘿子,想起趙嬸子疼得直冒冷汗的模樣,他又加快了步伐。

    快到鄰縣邊界時,雪漸漸小了些。林婉兒忽然停下腳步,抽了抽鼻子,“你聞,是不是有股辛香?”張陽愣了愣,仔細嗅了嗅,果然聞到一絲淡淡的香氣,混在雪後的清冷空氣里,很是特別。

    “是蒔蘿的味道!”林婉兒眼楮一亮,順著香氣的方向往前走。轉過一道山彎,前面出現了一處農家小院,院牆是用黃泥砌的,院里種著幾棵光禿禿的果樹,果樹下卻有一片綠油油的植物——正是蒔蘿!

    兩人快步走到院門前,敲了敲木門。過了一會兒,一位穿著粗布棉襖的老漢打開門,看到他們,臉上露出疑惑的神色,“你們是?”

    “大爺您好,我們是隔壁鎮百草堂的,來尋些蒔蘿子。”林婉兒拿出王寧給的那小半袋蒔蘿子,遞到老漢面前,“您院里種的是不是這個?”

    老漢接過蒔蘿子,湊到鼻尖聞了聞,笑著點了點頭,“沒錯,這就是蒔蘿。我種了好幾年了,冬天煮水喝能順氣,炖肉的時候放一點,還能去腥味。”他側身讓兩人進院,“你們進來吧,外面冷。”

    院里的蒔蘿長得不算茂盛,卻綠油油的,葉片呈絲狀,在寒風里輕輕晃動。林婉兒蹲下身,仔細查看蒔蘿的果實,“大爺,您這蒔蘿子能賣給我們一些嗎?我們鎮上很多人脾胃受寒,等著這藥材治病呢。”

    老漢嘆了口氣,“今年天寒,蒔蘿子結得少,我本來打算留著自己用的。”他看了看林婉兒和張陽凍得通紅的臉,又看了看他們身上沾著的泥雪,沉默了一會兒,“你們要是急著用,就摘些去吧,錢就不用給了——都是治病救人的事,我哪能要你們的錢。”

    張陽連忙擺手,“大爺,這可不行,您種藥材也不容易,我們得按市價給您錢。”他從懷里掏出錢袋,就要掏錢。

    老漢卻按住了他的手,“不用不用,”他指著蒔蘿,“這東西好養活,喜沙質土,我這院子里的土就是沙壤土,每年都能收些。你們要是不夠,我再幫你們問問村里其他種蒔蘿的人家,看他們願不願意賣。”

    林婉兒和張陽又驚又喜,連忙道謝。兩人拿出帶來的布袋子,小心地采摘蒔蘿子——蒔蘿的果實是雙懸果,灰棕色的,摸起來有些粗糙,摘下時還帶著淡淡的辛香。張陽一邊摘,一邊仔細辨認,生怕把其他雜草混進去,“林姐,您看這果實,跟王掌櫃說的一樣,氣香,稜線也清楚,是好貨。”

    林婉兒點了點頭,又跟老漢聊起蒔蘿的生長習性,“大爺,您種蒔蘿的時候,是不是不用澆太多水?我听說這東西不耐積水。”

    “沒錯!”老漢笑著說,“澆多了水就爛根,得等土干了再澆。冬天不用怎麼管,它耐寒,開春還能再長。”

    兩人忙活了一個多時辰,摘了滿滿兩袋蒔蘿子。老漢又幫他們聯系了村里另外兩戶種蒔蘿的人家,湊了不少貨。臨走時,林婉兒硬把錢塞給老漢,“大爺,這錢您一定收下,不然我們心里過意不去。等開春了,我們再來看您,給您帶些百草堂的藥膏,治凍傷特別管用。”

    老漢推辭不過,只好收下錢。兩人背著沉甸甸的蒔蘿子,踏上了返程的路。此時太陽已經升了起來,雪後的天空格外藍,陽光灑在積雪上,反射出耀眼的光。張陽摸了摸衣襟上的甘草香囊,心里松了口氣——總算沒白跑一趟,鎮上的病患有救了。

    林婉兒走在前面,腳步輕快了不少,背上的藥袋雖然沉,卻像是揣著希望。她想起王寧在百草堂里等待的身影,想起那些盼著藥材治病的村民,嘴角不自覺地揚了起來。北風依舊在吹,卻好像沒那麼冷了,因為他們的背上,背著的是暖冬的藥方,是全鎮人的希望。

    林婉兒和張陽帶著蒔蘿子往回趕的同時,王雪正背著藥箱走在下鄉的小路上。她穿了件鵝黃短襖,梳著兩條麻花辮,辮梢系著淺粉絹花——那是張娜給她編的,說看著喜慶,能讓病患心情好些。藥箱沉甸甸的,里面除了常用的風寒藥,還特意裝了一小包剛從鄰縣收來的蒔蘿子,是王寧讓她帶上的,說鄉下老人孩子多,萬一有脾胃不適能應急。

    雪後初晴,路面結著薄冰,王雪走得格外小心。她要去的是山腳下的李家村,村里的李奶奶前幾日受了寒,一直咳嗽,她得去復診。剛拐過一道山坳,就听見前方傳來急促的呼喊聲“快來人啊!老栓叔疼得快不行了!”

    王雪心里一緊,加快腳步往前跑。只見路邊的田埂上,幾個村民圍著一個蜷縮在地的老漢,老漢雙手緊緊按著小腹,臉憋得發紫,額頭上滿是冷汗,正是李家村的老栓叔。“雪丫頭,你可來了!”村民見了王雪,像是見了救星,“老栓叔剛才還好好地喂牛,突然就疼得倒在地上了,我們想抬他去鎮上,可他疼得動不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王雪蹲下身,先摸了摸老栓叔的脈搏,脈象沉緊,又掀開他的衣襟,在他肚臍兩側輕輕按壓,老栓叔疼得發出“嘶”的抽氣聲。“這是寒邪犯胃引發的疝氣痛,”王雪很快做出判斷,“冬日里寒氣重,又吃了生冷的東西,寒氣郁結在腹部,堵了氣機才會這麼疼。”

    “那可怎麼辦啊?”村民們急得團團轉,“這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也沒帶藥。”

    王雪想起藥箱里的蒔蘿子,立刻打開藥箱,從里面取出那個小布包。她小心翼翼地倒出些灰棕色的蒔蘿子,放在手心給村民看“這是蒔蘿子,性溫,能散寒止痛,理氣和中,正好能治老栓叔的病。你們誰帶了水壺?再找些干柴來,我煮點蒔蘿子水給他喝。”

    旁邊的年輕人立刻遞過水壺,還有人去附近的樹林里撿干柴。王雪找了塊平整的石頭,把水壺放在上面,用干柴生火。她又從藥箱里拿出一小塊生姜,切成薄片,和蒔蘿子一起放進水壺里。火苗“ 啪”地舔著水壺底,很快,水壺里就冒出了熱氣,一股淡淡的辛香彌漫開來。

    “這東西真能管用?”有村民小聲嘀咕,畢竟這不起眼的小果子,他們從來沒當藥用過。

    王雪一邊看著火,一邊解釋“我哥說了,蒔蘿子能溫脾開胃,還能散寒氣,之前鎮上的趙嬸子就是脾胃虛寒,喝了摻蒔蘿子的藥就好了。”她說話時,眼神堅定,讓村民們漸漸放下心來。

    就在這時,一道身影從遠處走來,是劉二。他穿著件黑布棉襖,縮著脖子,看到這邊的動靜,湊了過來,嘴里還嘟囔著“這百草堂的丫頭又來裝模作樣了,別是想拿些破果子糊弄人吧。”

    王雪沒理會他,等水壺里的水煮沸了,又燜了片刻,才把水壺拿下來。她倒出些溫熱的蒔蘿子水,用勺子喂給老栓叔。老栓叔喝了幾口,眉頭漸漸舒展了些,過了大約半個時辰,他深吸一口氣,慢慢坐了起來,“不疼了,不疼了!雪丫頭,你這藥真管用!”

    村民們都松了口氣,紛紛夸贊“還是百草堂的藥好,雪丫頭醫術也高!”

    劉二站在一旁,臉色青一陣白一陣,他本來想等著看王雪出丑,好回去跟孫玉國告狀,沒想到這蒔蘿子真的治好了老栓叔的病。他悻悻地哼了一聲,轉身就要走。

    “劉二叔,”王雪叫住他,聲音清亮,“我知道你是孫記藥鋪的人,可治病救人不是兒戲,用真藥材才能治好病,你說是不是?”

    劉二被問得啞口無言,漲紅了臉,快步離開了。村民們看著他的背影,都笑了起來。老栓叔拉著王雪的手,一個勁地道謝“雪丫頭,多虧了你,不然我這條老命都要疼沒了。這蒔蘿子真是好東西,我以後也要在家種些。”

    王雪笑著點頭,又囑咐了老栓叔幾句注意事項,讓他別再吃生冷的東西,才背著藥箱繼續往李家村走。陽光灑在她身上,暖融融的,藥箱里的蒔蘿子還帶著淡淡的香氣,她心里滿是歡喜——原來這不起眼的小果子,真能在關鍵時刻救人,也難怪哥哥會把它當成治病的關鍵藥材。

    林婉兒和張陽背著蒔蘿子回到百草堂時,天已經擦黑了。王寧正站在櫃台後給村民抓藥,見兩人回來,立刻放下手里的戥子迎上去,“怎麼樣?買到蒔蘿子了嗎?”

    “買到了!”張陽卸下背上的布袋,解開繩結,露出里面飽滿的蒔蘿子,“鄰縣農戶種了不少,我們還找了兩戶人家,湊了這麼多,夠用上一陣了。”林婉兒也把自己的布袋遞過去,“這些蒔蘿子都是新鮮采的,氣香,稜線清楚,是上等貨。”

    王寧拿起幾顆蒔蘿子放在鼻尖聞了聞,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張娜連忙端來熱水,讓兩人暖和暖和。就在這時,藥鋪的門被推開,一個穿著錦緞棉襖的中年男人走了進來,手里提著個精致的木盒,臉上帶著溫和的笑意。

    “王掌櫃,許久不見,別來無恙啊?”男人開口說道,聲音洪亮。他是錢多多,鎮上有名的藥材商人,常年往返于各地收購藥材,跟百草堂有過幾次合作。

    王寧連忙起身招呼,“錢老板,這麼晚了,您怎麼來了?快請坐。”

    錢多多在椅子上坐下,接過張娜遞來的熱茶,“我剛從北方回來,听說鎮上不少人鬧脾胃病,也听說孫玉國那家伙把本地的蒔蘿子都壟斷了,特意來看看你這邊情況。”他打開手里的木盒,里面鋪著油紙,放著滿滿一盒蒔蘿子,“這是我從北方產地收的蒔蘿子,北方沙質土多,種出來的蒔蘿子性溫更純,藥效比本地的好。我听說你這邊缺蒔蘿子,就特意送些過來。”

    王寧又驚又喜,拿起幾顆北方的蒔蘿子仔細看了看——比本地的蒔蘿子更飽滿,顏色也更深些,湊近聞,那股辛香比鄰縣收的更濃郁醇厚。“錢老板,您這份心意我實在感激,可這藥材錢我不能少給。”王寧握著蒔蘿子,指尖能感受到果實的堅實,“您常年跑產地,收藥材本就不易,我哪能讓您吃虧。”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錢多多笑著擺了擺手,端起熱茶抿了一口“王掌櫃這話就見外了。當年我初做藥材生意,在南方收陳皮時遭了雨,藥材受潮差點砸在手里,是你爹幫我出主意,用竹篩通風晾干,才沒讓我賠得底朝天。這份情我一直記著,如今你有難處,我哪能坐視不管?”他指了指木盒里的蒔蘿子,“這貨我按產地價給你,分文不賺,就當是還當年的人情。”

    王寧听了這話,心里暖烘烘的。他爹在世時總說“藥商要講良心,行醫要重情義”,沒想到多年前的一點舉手之勞,錢多多竟記了這麼久。張娜在一旁笑著說“錢老板真是實在人,有了您這批蒔蘿子,咱們百草堂就徹底不用愁了,鎮上的病患也能安心治病了。”

    正說著,張陽從後堂走出來,手里拿著個紙包,里面是他剛挑揀好的鄰縣蒔蘿子“錢老板,您看咱們這兩批蒔蘿子,要是混著用,既能保證藥效,又能多撐些日子。”錢多多湊過去看了看,點頭稱贊“你這孩子眼光準,鄰縣的貨雖然稍遜些,但勝在新鮮,摻著用正好。不過要記得跟抓藥的村民說清楚,免得有人誤會。”

    王寧把兩批蒔蘿子分別裝在兩個瓷罐里,貼上標簽,一個寫著“北方沙地產”,一個寫著“鄰縣農家種”。他看著罐子里飽滿的蒔蘿子,心里的石頭終于落了地——孫玉國想壟斷貨源的算盤,終究是落空了。

    幾人又聊了會兒藥材行情,錢多多起身要走,王寧執意要送他到門口。夜色漸濃,街上的燈籠亮了起來,映著地上的殘雪,泛著暖黃的光。錢多多拍了拍王寧的肩膀“王掌櫃,好好干,咱們做藥材生意的,說到底還是為了治病救人,只要守住良心,就不怕沒人信你。”王寧重重地點了點頭,看著錢多多的身影消失在夜色里,心里滿是感激。

    回到藥鋪,張娜已經把晚飯做好了,是熱騰騰的蘿卜排骨湯,還煮了幾個貼餅子。林婉兒、張陽和王雪圍坐在桌前,臉上都帶著笑意。王寧盛了一碗湯,遞給林婉兒“這次多虧了你去鄰縣尋藥,不然咱們還真要被孫玉國逼到絕路。”林婉兒接過湯,笑著說“都是應該的,咱們百草堂是一家人,哪能看著你一個人著急。”

    窗外的北風還在吹,但藥鋪里卻暖意融融。幾人一邊吃飯,一邊聊著開春後種蒔蘿的事,王雪說要教村里的婦女用蒔蘿子包餃子,張陽說要編本蒔蘿子的種植手冊,林婉兒則說要去鄰縣再找些好的種子。王寧看著眼前的景象,心里滿是希望——這個冬天雖然寒冷,但有這麼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努力,再大的困難,也能挺過去。

    正月十五的鎮子格外熱鬧,街上掛著紅燈籠,可孫記藥鋪前卻圍著一群人,吵吵嚷嚷的。孫玉國站在台階上,手里舉著個布包,扯著嗓子喊“大家別去百草堂抓藥!他們的蒔蘿子是劣質品,昨天張老栓吃了都上火,嘴角起了泡!”

    人群里議論紛紛,有人半信半疑,有人已經轉身往百草堂走——畢竟這些天,不少人靠百草堂的蒔蘿子藥方治好了脾胃病。恰好王寧帶著王雪路過,听到這話,腳步頓住了。他穿著件新漿洗的藏青長衫,胸前的銀質藥鈴在陽光下閃著光,“孫掌櫃,飯可以亂吃,話可不能亂講。張老栓昨天剛來復診,說腹痛再沒犯過,怎麼就成了上火?”

    孫玉國見王寧來了,臉上閃過一絲慌亂,又立刻硬氣起來,“誰知道你給張老栓吃了什麼亂七八糟的藥!你那蒔蘿子一看就是摻了雜質的,我這才是正經好貨!”他打開手里的布包,里面的“蒔蘿子”又小又癟,還混著不少灰渣。

    “孫掌櫃,你這哪是蒔蘿子?”人群里傳來一個聲音,鄭欽文拄著拐杖走了過來。他是鎮上的老中醫,頭發花白,穿著件深藍色的綢緞長衫,衣襟上別著個玉墜,“真正的蒔蘿子是雙懸果,灰棕色,氣香,你這布包里的,分明是混了癟谷的劣質貨,之前我就見過有人吃了這種‘蒔蘿子’鬧肚子。”

    孫玉國臉色一變,“鄭老,您可別被王寧騙了!蒔蘿子性溫,吃多了就是會上火,他肯定是給人開多了藥量!”

    “胡說!”鄭欽文皺起眉頭,“蒔蘿子性溫不假,但只對陰虛火旺者忌用,像鎮上百姓這樣的脾胃虛寒證,用之正好。我前幾日還讓弟子去百草堂抓了蒔蘿子,配藥給我那老伙計治腹脹,現在人家能吃兩大碗飯了。”他轉頭看向王寧,“王掌櫃,把你家的蒔蘿子拿出來,讓大家看看。”

    王寧立刻讓人從百草堂取來錢多多送的北方蒔蘿子,還有林婉兒從鄰縣收的貨。他把蒔蘿子倒在盤子里,滿室都飄著淡淡的辛香,“大家看,這是北方沙質土種的蒔蘿子,飽滿,稜線清楚;這是鄰縣農戶種的,雖然小些,但也是正經果實,沒有雜質。”他又拿起一顆,遞給身邊的村民,“你們可以聞聞,真的蒔蘿子有辛香,孫掌櫃那布包里的,除了土味還有什麼?”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村民們湊過來聞了聞,紛紛點頭。這時,張老栓也擠了進來,他手里拿著個藥包,“孫玉國,你別冤枉好人!我昨天嘴角起泡,是因為我貪嘴吃了兩串糖炒栗子,跟百草堂的藥沒關系!你看,我今天還來抓蒔蘿子呢,想給家里人煮餃子放些,王掌櫃說這東西溫脾開胃,冬天吃正好。”

    孫玉國的臉徹底白了,他身後的劉二見勢不妙,悄悄往後退,卻被村民們攔住了,“劉二,你之前不是說百草堂要關門嗎?現在怎麼說?”劉二漲紅了臉,說不出話來。

    孫玉國還想辯解,卻被鄭欽文打斷了,“孫掌櫃,你用劣質藥材坑害百姓,還散布謠言,這事不能就這麼算了!咱們鎮上的藥材行,以後可不能再跟你合作了。”

    人群里的村民們也紛紛指責孫玉國,孫記藥鋪的生意徹底黃了。王寧看著眼前的景象,心里松了口氣,他轉頭對村民們說“大家放心,百草堂的藥材都是正經貨,以後要是有脾胃不適,盡管來。開春後,我還想組織大家在鎮上的沙質土地里種些蒔蘿,到時候大家自家煮菜、入藥都方便。”

    村民們听了,都高興地鼓起掌來。

    轉眼到了開春,鎮上的空地上種滿了綠油油的蒔蘿。王寧帶著林婉兒、張陽教村民們打理,告訴大家蒔蘿喜沙質土、不耐積水,要等土干了再澆水。張娜和王雪則在院子里支起灶台,教大家用蒔蘿子煮餃子、炖肉,空氣中飄著蒔蘿的辛香和食物的香氣,格外誘人。

    錢多多路過鎮上,看到這景象,笑著對王寧說“王掌櫃,你這可是把蒔蘿子變成寶了,既救了急,又暖了鄉鄰的心。”王寧看著地里的蒔蘿,又看了看身邊忙碌的鄉鄰,胸前的銀質藥鈴輕輕晃動,發出清脆的聲響。暖風吹過,帶著蒔蘿的辛香,也帶著百草堂的暖意,漫過整個小鎮——這暖冬的藥方,終究在春天里,開出了最治愈的花。

    喜歡短篇中草藥故事集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短篇中草藥故事集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短篇中草藥故事集》,方便以後閱讀短篇中草藥故事集第333章 百草堂之蒔蘿子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短篇中草藥故事集第333章 百草堂之蒔蘿子並對短篇中草藥故事集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