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初十,天際剛泛起魚肚白。
登州水軍的數十艘戰船,正乘風破浪,緩緩朝著永興路京兆府的碼頭駛來。
從潼關到京兆府水道有四百里,雖然比洛陽到潼關三百里長,實際上因為渭河河道水流平緩反而比黃河河道好走不少。
徐子建的船隊只花了三天多就到了京兆府附近。
他特意去查看潼關到沿途的河道,渭河的河道很明顯被清理過了,甚至有些河道上的淤泥還沒有干透。
這一看,徐子建原本略帶疲憊的臉上,瞬間涌起驚喜之色。
他暗自思量,看來自己疏通渭河的計劃,得到了永興路官員的大力支持。
畢竟,單靠高尚河工營那區區幾千人,要在如此短的時間內拓寬這綿延數百里的河道,無疑是痴人說夢。
想到這兒,他對後續以河治陝的計劃,又多了幾分底氣。
陝西路河道縱隔,只要將渭河各處支流聯通起來
船帆烈烈作響,在晨曦的映照下,主艦船身上的戰旗隨風飄揚,那大大的 “徐” 字格外醒目。
碼頭上早已人頭攢動。
京兆府的百姓們听聞一支規模龐大的艦隊從渭河向碼頭行駛而來,都早早趕來圍觀,一時間,現場議論紛紛。
“听聞這登州水軍可是在東邊威名遠揚,在東邊海里將遼國渤海水軍壓的抬不起頭。
今日竟能親眼見到,真是壯哉!”
一個讀書人模樣的年輕後生滿臉興奮,大聲說道。
旁邊一位商戶打扮的老者,注意到艦隊後面跟著幾十艘商船。
他捋了捋胡須,慢悠悠地接話道︰“听說帶隊的是新科狀元徐子建大人,想必此番前來,定有大事。”
碼頭吏員們則站在一旁,神色各異。
有的面露期待,有的則眉頭微皺,暗自揣測著這支艦隊到來的意圖。
隨著戰船越來越近,那巨大的船身讓碼頭上的眾人不禁發出陣陣驚嘆。
徐子建站在船頭,身姿筆挺,目光堅定地望著前方。
戰船穩穩停靠在碼頭,放下踏板的那一刻,百姓們都伸長了脖子,滿心好奇,想要一窺這位狀元郎徐大人的風采。
京兆府負責接待的官員們趕忙迎上前去。
為首的一位雙手抱拳,恭敬說道︰“徐大人,一路辛苦了,我等在此等候多時,請您去驛站歇息。”
徐子建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溫和的微笑,拱手還禮︰“有勞諸位久候,徐某不過是路過京兆府,船隊休整幾日便離開。”
徐子建轉身對身後的武松以及阮小二吩咐道。
“武統領、阮統領你們安排麾下士卒分批休整!永興路可不是咱們的地盤,讓兄弟們注意莫要生事…”
“遵命,徐大人!”武松幾人拱手應和。
徐子建帶著曹蓋、甦軾、王邵等人到了驛站安頓。
為什麼曹蓋會來驛站?
自然是因為這家伙是鍍金的,讓他練兵算了吧…
徐子建正在盤算著還有多久才能到秦州,隨從周森腳步匆匆地趕來。
“公子外面有京兆府知府的掌書記官過來送帖…”
“請他進來…”徐子建抬了抬頭。
書記官在徐子建面前站定,身子微微前傾,神色恭敬地拱手說道︰“徐大人,京兆府知府、永興路安撫使劉敞大人听聞您已抵達,特命下官前來邀請徐大人明日赴宴。”
徐子建微微一怔,隨即嘴角上揚,露出一抹溫和的笑意。
他欣然應許道︰“有勞劉大人掛念,明日我定當準時赴約。”
他心里十分清楚,到了關中這地界,就得遵循這里的規矩拜碼頭。
這些官員手中把控著他渭河河道工程的諸多關鍵環節,能不得罪自然是盡量不要得罪。
永興路的京兆府是陝西路糧道的中心樞紐,自己若是要在西疆建功,必須得到永興路官員的支持。
所謂天下熙熙為利來,要想得到這些人的支持,必須要讓他們有足夠的好處。
…
夜幕如墨,華燈初上。
點點燈光將京兆府裝點得格外熱鬧。
徐子建身著一襲質地精良的淺藍色長袍和甦軾、王邵幾人走進了知府劉敞設晚宴的府邸。
與上次歐陽修來時的情景不同,此次京兆府眾多官員齊聚一堂。
眾人圍坐在一起,高談闊論,歡聲笑語不斷,氣氛十分熱烈。
劉敞一見到徐子建進來,立刻笑容滿面地起身相迎。
他熱情洋溢地說道︰“徐大人一路鞍馬勞頓,能來赴劉某的晚宴,實在是讓寒舍蓬蓽生輝啊!”
徐子建趕忙拱手還禮,態度謙遜有禮︰“劉大人太客氣了,我初到關中,往後諸多事務還得仰仗劉大人及各位同僚多多關照。”
眾人一番客氣的寒暄之後,紛紛依次落座。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宴會上的氛圍愈發融洽。
徐子建覺得時機已成熟,便輕輕放下手中的酒杯。
他神色變得認真而嚴肅,目光緩緩掃過在場的每一位官員,緩緩說道︰“我此次前來,除了感謝諸位大人疏通渭河之事。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還有一事想與各位大人商議。”
劉敞微微挑起眉毛,眼中閃過一絲好奇。
他開口問道︰“哦?不知徐大人所為何事?但說無妨。”
徐子建清了清嗓子,挺直身子,不緊不慢地說道︰“我打算從京兆府購買糧食三十萬石,明年開春修建一條從渭河到湟水的運河。”
此言一出,席間瞬間炸開了鍋。
官員們交頭接耳,臉上紛紛露出疑惑與驚訝的神情。
劉敞眉頭輕皺,一臉擔憂地提出疑問︰“徐大人,修這麼一條運河,耗費必然是極高的,你可有周全詳盡的考量?莫不是一時的心血來潮?”
徐子建早料到會有這樣的質疑,他神色淡定。
他端起酒杯,輕輕抿了一口,而後站起身來,穩步走到廳中。
他神色從容自信地分析道︰“諸位大人有所不知,如今西夏依靠走私到大周朝的青鹽,賺取了幾十上百萬貫錢,這些可都是他們擴充軍備的軍費。
若是我們能通過這條運河,打通關中到青塘的鹽道,將官鹽價格降下來,西夏走私青鹽的生意,必定會在我大周朝遭受重創。”
說到此處,他稍作停頓,目光如炬,緩緩掃過眾人。
見大家都在全神貫注地傾听,便接著侃侃而談︰“西夏人為了籌措軍費,必定會出賣更多的馬匹到大周朝。
長此以往,西夏的國力必定會逐漸衰弱,到那時,他們自然也就無力再襲擾我西疆了。”
眾人听了,紛紛點頭表示贊同,臉上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
這時,轉運使趙詹突然開口,一臉關切地問道︰“徐大人,听您這意思,可是打算在咱們陝西路實行新鹽法?”
徐子建微微一笑,胸有成竹地說︰“趙大人問得好,我確實有個構想。
我們可以推行鹽鈔法,在秦州設立榷場,派商隊去湟州收購低價青塘鹽。
同時,在陝西各水路碼頭建立鹽倉庫,商人可以通過支付糧食或者錢購買鹽鈔,之後到各路倉庫兌付。
如此一來,不僅能打擊西夏走私鹽,或許還可以替大周朝庭湊齊西疆軍費。”
京兆府知府劉敞眼楮一亮,撫著胡須說道︰“徐大人此計甚妙啊,既能充盈國庫,又能打壓西夏,妙哉!”
轉運使趙詹也連忙附和︰“是啊,如此一來,陝西各路官員也能分潤到功勞,實在是一舉多得。”
眾人听聞,紛紛點頭稱贊。
一時間,席間討論聲此起彼伏。
徐子建拱手道︰“全賴各位大人支持,此事若成,皆為大家之功。”
晚宴結束後,徐子建在回住處的路上,心中思緒翻涌。
王邵一臉沉思道“大人鹽鈔法怕是沒那麼容易實施…”
甦軾贊同的點了點頭。
“邊軍軍頭們和鹽司官吏可不會樂見其成!”
徐子建微笑著搖了搖頭。
“無妨我們只是賣鹽鈔,至于其他的自有朝廷各路轉運司處置…”
“等我們打通了絲綢之路,哪些問題朝廷的相公們會為我們解決的!”
喜歡重生古代︰庶子的開掛之路請大家收藏︰()重生古代︰庶子的開掛之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