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在環的澄光尚未彌散,吳仙已穿過晝夜天最後一縷明暗氣。周身的道韻驟變——不再是晝域的昭明或夜域的幽隱,而是一種清寧與濁動交織的玄妙,像握著半塊凝著雲氣的玄鐵,既觸得到道韻的溫潤,又覺著手底魔息的沉烈正沿著掌紋漫開。
“這便是道魔淵。”淵底蕩出聲息,既帶著道韻流轉的清和,又裹著魔息奔涌的狂烈,“比晝夜天多了層‘本’。”
眼前的淵藪被一道玄黑的界痕劈成兩半。
淵南的道域,萬物都透著澄澄的“正”。瑩白的“清玄鏡”懸成道輪,鏡心嵌著道族的“道韻紋”,道生時會漾出月華般的清輝,落在“太初坪”上織出層層疊疊的道紋;青碧的“道根草”長滿雲崖,草芯藏著道族的“太初晶”,道盛時會抽出玉簪般的草睫,朝著道輪的方向舒展,落在“玄牝龕”上聚成流轉的道胎。道族的族人皆著“道袍”,袍上的道韻紋圓融如太極,他們托著“清玄鏡”,每一次運轉,道域的道界便往外擴一分,將淵北的魔息逼退數里。
淵北的魔域,萬物都浸著沉沉的“逆”。暗紫的“濁元幡”展成魔帳,幡角纏著魔族的“魔紋”,魔生時會卷出墨浪般的濁息,落在“萬魔灘”上烙出層層疊疊的魔痕;赤紅的“魔骨花”綻滿血岩,花芯淌著魔族的“魔核漿”,魔盛時會裂出獠牙般的花瓣,迎著魔帳的方向張合,落在“噬魂台”上聚成跳動的魔火。魔族的族人皆披“魔甲”,甲上的魔紋猙獰如夔龍,他們揮著“濁元幡”,每一次震顫,魔域的魔界便往南漫一寸,將淵南的道韻暈染幾分。
此刻,道魔界上正翻涌著激烈的沖撞。道族的“清玄鏡”照向魔骨花,本該滌蕩魔息的清輝竟像潑在火山上的冰水般蒸騰起白霧,鏡面反而被魔紋蝕出蛛網般的裂痕;魔族的“濁元幡”拂過道根草,本應吞噬道韻的濁息竟像撞上冰壁的狂濤般碎裂成沫,幡面反而被道韻紋烙出淡淡的道痕。
“道怕的不是魔紋,是‘亂’——怕魔息沖散了道基,道根草成了無韻的枯草;魔防的不是道韻紋,是‘滯’——怕道韻禁錮了魔性,魔骨花成了無烈的死瓣。”吳仙走到道魔界的正中央,指尖的共在環微微震顫,環光漫過界邊一塊半道半魔的“道魔石”,石上忽然浮出兩段交疊的影。
一段影里,一百年前的道域突發“道滯災”,道韻紋紛紛僵化如死,是魔族長老取了魔核漿的精魄“極魔珠”,融在道族的太初晶中,才讓道脈重活——原來道族的道基,需魔性的沖蕩才能靈動,否則便會因過“靜”而枯寂。
另一段影里,八十年前的魔域遭遇“魔亂劫”,魔紋漸漸狂亂如瘋,是道族老翁采了太初晶的精髓“極道晶”,摻在魔族的魔核漿里,才讓魔脈重凝——原來魔族的魔性,需道韻的梳理才能有序,否則便會因過“動”而潰散。
道族的大真人正對著塊“容魔玉”蹙眉。玉是魔族用魔紋凝的,本該納魔息,可他用太初晶養了八十年,玉身總在道魔界處爆出刺眼的道芒,像被無形的道韻撐裂;魔族的大魔頭正對著塊“納道石”嘆息。石是道族用太初晶養的,本該容道韻,可他用魔紋裹了八十年,石體總在道魔界處滲出暗紫的魔液,像被無形的魔息蝕穿。
“你養的不是晶,是想讓道韻有處活的盼;他裹的不是紋,是想讓魔性有處束的願,原是同本生。”吳仙示意道族大真人往容魔玉里嵌半顆太初晶——魔紋觸到晶時,竟順著玉紋纏出瑩白與暗紫交織的道絡,太初晶漫到玉側時,凝出青碧與赤紅相扣的魔紋,兩紋相纏,玉身竟潤如溫玉,既不失道韻的清寧,又含魔性的沉烈。
又讓魔族大魔頭往納道石上覆半道魔紋——太初晶遇到紋時,漾出的道輝竟順著魔紋流轉,魔紋裹住石身時,滲出的魔液竟纏著太初晶凝聚,石體霎時堅如玄鋼,既含魔性的沉烈,又藏道韻的清寧。
道魔界的玄黑界痕忽然泛起流光,淵南的道根草旁,竟鑽出株赤紅的魔骨苗,苗葉纏著草睫結出半道半魔的晶果;淵北的魔骨花上,竟生出叢青碧的道根苔,苔絲混著花芯凝成半魔半道的玉漿。
道域中央的“道祖台”與魔域中央的“魔皇台”同時震顫。道祖台上刻著道族的“先天圖”,魔皇台上繪著魔族的“後天紋”,此刻天圖被魔紋遮得黯淡,地紋被道韻紋蝕得模糊。道族族長舉著“太極旗”,旗上的道韻紋每亮一分,道域的清玄鏡便明一分,逼得魔族的魔骨花往回縮了數里;魔族首領握著“修羅牌”,牌上的魔紋每暗一寸,魔域的濁元幡便烈一寸,染得道族的道根草往內縮了數里。
“這‘斗’,是忘了‘濟’。”吳仙踏上兩台之間的虛空,共在環的光漫過兩台,那些黯淡的天圖與模糊的地紋忽然亮了——“先天圖”的“道生”與“後天紋”的“魔滅”在虛空相疊,竟拼出個“衡”字。
“兩百年前,道族的‘道源泉’枯竭,是誰用魔紋引了魔息溪,幫你們蓄了泉眼?”吳仙問道族族長,又轉向魔族首領,“一百五十年前,魔族的‘魔淵’崩塌,是誰用道韻紋築了道基堤,替你們固了淵壁?”
道祖台與魔皇台同時發出鐘鼎般的轟鳴,天圖與地紋在虛空絞成道魔相濟的氣輪。有個道族少年摸出塊嵌著魔紋的道佩,魔族少女掏出顆裹著道韻紋的魔珠,佩與珠相觸時,竟透出半道半魔的柔光——那是兩千年前兩族合制的“道魔契”,早被當作禁寶埋在淵底的“棄道淵”里。
棄道淵里的殘件忽然動了道族崩裂的“容魔盞”飄向魔族碎裂的“納道杯”,太初晶順著魔紋滲進去,竟凝成只“道魔盞杯”,盛道韻時能納魔息,容魔息時能存道韻;魔族碎掉的“納道盤”滾向道族裂了的“容魔碟”,魔紋纏著道絲漫開,竟鍛出只“魔道盤碟”,承魔息時能載道韻,托道韻時能化魔息。
道域的道根草旁,道族的少年正教魔族孩童用太初晶潤魔骨花——花芯里滲進晶光時,竟結出半道半魔的果核,護住了將潰的魔性;魔域的魔骨花上,魔族的少女正幫道族孩童用魔紋通道根草——草睫里纏進魔紋時,竟抽出半魔半道的新枝,穩住了將枯的道基。
吳仙掌心的共在環亮得純粹,光里映出更本源的影鴻蒙之初的“太極境”中,陰神與陽神正隔著混沌界對峙,陰神的“玄陰珠”聚斂萬陰,陽神的“正陽玉”生發萬陽。
共在環的光,終于趨近無瑕。
喜歡破蒼穹問天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破蒼穹問天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