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長!撤退命令下來了!”傳令兵貓著腰在戰壕中奔跑︰“退守大場!”
李長明咬牙看著陣地前層層疊疊的尸體,其中有日軍,也有他的弟兄,但他知道必須執行命令。
“帶上傷員,撤退!”
大場的防御工事比 藻 更為堅固,但同樣面臨炮火不濟,兵力薄弱的困境。
第十八師和第八十七師的一個團在這里布防,朱耀華師長親自坐鎮指揮。
李長明帶著殘部退入大場時,看到的是一片忙碌而緊張的景象,士兵們在加固工事,醫療兵穿梭于臨時救護所,到處都是傷員痛苦的呻吟。
朱耀華師長正在巡視前線,這位四十多歲的中年將領軍裝整潔,但眼窩深陷,顯然多日未眠,他看到李長明等人,走過來拍了拍年輕連長的肩膀。
“你們從 藻 退下來的?”朱師長問,聲音沙啞卻溫和。
“報告師長,是的。”李長明立正敬禮,“我們守了三天,傷亡。。。很大,能站著的就剩這些弟兄了。”
朱師長點點頭,目光掃過這群渾身血污的士兵︰“大場就是最後的屏障了,身後就是甦州河,無路可退。”
他說話時,遠處的炮聲越來越近,日軍正在向大場合圍。
10月26日,日軍集中雄厚兵力,以四十輛戰車為前導,向大場西一公里處發起總攻。
李長明被分配到鎮東的防御陣地。
這里有幾棟半毀的民房,士兵們利用斷壁殘垣構築了火力點,他們用沙袋堵住路口,在窗口架設機槍,準備迎接日軍的進攻。
下午二時,日軍戰車出現在視野中,這些鋼鐵巨獸噴著黑煙,炮口不斷閃爍,跟在後面的日軍步兵如潮水般涌來。
“放近打!”李長明命令道︰“瞄準步兵!”
戰斗一開始就進入白熱化,日軍炮火猛烈轟擊國軍陣地,許多工事被直接命中。
一棟二層小樓被坦克炮擊中,坍塌的磚石掩埋了里面的一個班士兵。
李長明指揮士兵用集束手榴彈對付坦克,幾個敢死隊員抱著炸藥包匍匐前進,大多數人還沒接近就被機槍掃倒,只有一個成功炸毀一輛坦克,自己也粉身碎骨。
夜幕降臨時,日軍攻勢稍緩。
李長明清點人數,發現又損失了十多個弟兄,彈藥所剩無幾,糧食短缺,傷員因缺醫少藥而不斷死去。
“連長,你看。”一個士兵指向鎮中心方向。
李長明順著他指的方向看去,只見師指揮部所在的位置火光沖天,爆炸聲連綿不斷,日軍集中炮火轟擊指揮中樞,通訊很可能已經中斷。
深夜,傳令兵帶來了噩訊,日軍突破西側防線,胡家宅,塔河橋相繼失守,大場已被三面包圍。
“師長命令,死守到底。”傳令兵氣喘吁吁地說,臉上滿是黑灰和汗水。
李長明沉默地點點頭,他知道這意味著什麼。
27日凌晨,日軍發動最後總攻,炮彈如雨點般落下,整個大場變成一片火海,國軍陣地被一段段摧毀,士兵們成排倒下。
李長明在戰斗中被彈片擊中左肩,簡單包扎後繼續指揮,他的步槍早已打光子彈,現在用的是從日軍尸體上撿來的三八式步槍。
黎明時分,日軍坦克終于突破最後防線,沖入鎮內,街巷戰開始了。
李長明和剩余士兵依托殘垣斷壁節節抵抗,每個路口都要爭奪,每棟房屋都要血戰,日軍用火焰噴射器清剿抵抗者,許多傷員被活活燒死。
中午時分,大場陷落已成定局,殘余守軍各自為戰,陸續被日軍消滅。
李長明帶著最後五個弟兄退到一所半毀的小學,教學樓二層還有幾個士兵在射擊,他們決定在這里做最後抵抗。
“彈藥不多了。”一個老兵清點著最後的子彈,平均每人不到五發。
李長明從窗口望出去,日軍正在街上搜索前進,不時向可疑處射擊,坦克隆隆駛過,碾壓著陣亡者的遺體。
“我們可能走不了了。”李長明平靜地說︰“你們後悔嗎?”
士兵們搖頭,小山東已經死了,現在跟著他的是幾個經驗豐富的老兵。
“殺一個夠本,殺兩個賺一個。”老兵咧嘴笑道,露出黃牙。
突然,樓下傳來爆炸聲和日語喊叫。日軍發現了他們。
“準備迎敵!”李長明命令道。
樓梯口響起密集的腳步聲,日軍向上投擲手雷,爆炸震得樓板顫抖,接著敵人蜂擁而上。
最後的白刃戰開始了,李長明用刺刀捅倒第一個沖上來的日軍,第二個敵人的刺刀劃破他的手臂,老兵用步槍托砸碎一個日軍的頭顱,自己也被刺中腹部。
槍聲,喊殺聲,慘叫聲充斥著狹小的空間。
李長明如猛虎般左沖右突,刺刀見紅,他的肩膀傷口崩裂,鮮血浸透繃帶,但仍在戰斗。
最後,陣地上只剩下他和一個日軍軍官對峙,兩人都渾身是血,氣喘吁吁。
日軍軍官舉刀劈來,李長明閃身躲過,一刺刀穿透對方胸膛,軍官倒地時,手指仍抽搐著。
李長明拄著步槍,環顧四周,他的弟兄全部戰死,日軍尸體遍布樓道,樓下傳來更多日軍的喊叫。
他從窗口望出去,看到大場已經完全被日軍佔領,太陽旗在鎮中心升起,日軍部隊正在肅清殘余抵抗。
李長明知道自己的使命已經完成,他收集最後幾顆手榴彈,捆在一起,靜靜等待腳步聲接近。
與此同時,第十八師指揮部內,朱耀華師長面對地圖沉默不語,通訊兵剛剛報告了最後幾個陣地的失陷,大場已經完全落入日軍手中。
“師長,該走了。”參謀長催促道︰“再晚就來不及突圍了。”
朱耀華搖搖頭︰“大場在我手中失守,我有何顏面見軍座?有何顏面見甦州河對岸的同胞?”
“這不是您的錯!我們兵力不足,炮火不濟,已經盡力了!”
朱耀華苦笑一下,揮揮手讓部下離開︰“你們走吧,帶上能帶走的傷員和文件。”
參謀長還要勸說,被朱耀華嚴厲的目光制止。
待部下離去後,朱耀華整理好軍裝,戴上軍帽。
他從槍套中掏出配槍,是一把美制柯爾特手槍。。。。。
大場失守的消息迅速傳開,引發連鎖反應。
華夏軍隊在 藻 南岸的部隊失去依托,不得不退守甦州河。
閘北華夏軍隊的左翼直接受到威脅。
為避免華夏軍隊被包圍殲滅的危險,南京統帥府下令由朱紹良統率中央集團軍西撤,退守甦州河南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