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關東軍的察哈爾派遣兵團主力仍滯留在熱河方向,張家口一線相對平靜,長城以北僅由偽蒙軍駐守,防御十分薄弱。
傅作義敏銳地抓住這一戰機,決定趁關東軍尚未西進之際,發起主動進攻,奪取長城以北的戰略要地張北縣。
他精心部署了東西兩路包抄計劃。
東路軍,由劉汝明的68軍執行,從張家口就近向北進攻,先攻佔崇禮作為前進基地,再伺機向張北推進。
西路軍,傅作義親率第35軍和騎兵第1軍,進攻尚義,商都和化德。
形成對張北的西,北兩面夾擊之勢。
這位曾在綏遠抗戰中重創日軍的名將信心十足,並不畏懼日本關東軍的囂張氣焰。
然而,就在傅作義部連克商都,化德,攻勢如虹之際,南口戰場卻突然急轉直下。
並且劉汝明部在攻佔崇禮後突然停滯不前,面對張北縣城的堅固防御,竟徘徊不前,拒絕執行強攻命令。
更糟的是,南口方向不斷傳來告急電報,湯恩伯的第13軍已陷入苦戰,亟待援兵。
面對這一突發變故,傅作義不得不忍痛放棄即將到手的勝利果實。
他立即調整部署,從後方緊急抽調第72師和獨立第7旅馳援南口。
親自趕赴懷來,統籌協調援軍調動。
命令東路軍劉汝明部固守已佔領陣地,停止冒進。
南京統帥部此時也密切關注著戰局發展。
在給湯恩伯的電報中,明確指示︰必須死守現有陣地,不得擅自後退。
即使形勢惡化,也必須堅守懷來要地,待援軍抵達後,再伺機反攻。
這封電報凸顯了南京方面對南口戰略要地的重視程度,即便面臨全軍覆沒的風險,也必須守住南口這道門戶。
傅作義的北線攻勢雖被迫中止,但其戰略價值不容忽視。
成功牽制了察哈爾北部日軍,減輕了南口正面壓力,展現了傅作義敏銳的戰場嗅覺和果斷的決策能力。
不過也顯示出抗戰初期華夏軍隊處處設防,兵力分散的困境。
而劉汝明部的猶豫不前,則暴露了部分將領作戰意志不堅決的問題,這一問題在後續戰役中仍會反復出現。
。。。。。。。。。。。。。
1937年8月19日,南口戰役迎來了最為血腥的一天。
黃樓院,禾子澗,沙窩鋪一線,華夏軍隊與日軍第五師團展開殊死搏斗。
戰至黃昏,第13軍第12旅的陣地上尸橫遍野,短短一天內就有1200余名官兵永遠倒在了這片焦土之上。
與此同時,居庸關方向更是險象環生。獨立混成第11旅團的日軍突破了中國守軍的層層阻擊,不僅攻至居庸關城下,甚至一度突入南門。
守軍憑借城牆進行殊死抵抗,每一條街巷都成了絞肉場。
就在戰況最為危急的時刻,衛立煌帶來了振奮人心的消息,李默庵的第14軍三個師正在火速馳援,預計再有一兩天時間就能抵達鎮邊城附近。
湯恩伯立即意識到,這是一個難得的戰機。
他決定利用日軍側翼即將暴露的時機,發起一場大規模反擊戰,一舉扭轉戰局。
8月20日,傅作義帶著援軍火速趕到懷來。
他顧不上旅途勞頓,立即與湯恩伯展開緊急磋商。
經過縝密分析,兩人最終敲定了反擊方案。
第72師主力集結于橫嶺,從北面發起進攻。
獨立第7旅進駐成家堡,從南面實施夾擊,重點打擊黃樓院方向的日軍
待李默庵部抵達鎮邊城後,形成合圍之勢。
作戰命令迅速擬定完畢,只待下發執行,各部隊指揮官都已接到通知,正在緊張地進行戰前準備。
就在反攻命令即將下達的千鈞一發之際,傅作義突然喊停進攻計劃!
原來,他剛剛接到緊急軍報,
1937年8月20日凌晨3點,張家口告急!!!
駐守熱河的關東軍察哈爾派遣兵團已突破張北防線,正以機械化部隊快速向張家口推進。
傅作義作為第七集團軍司令,當然明白張家口一旦失守,不僅意味著察哈爾全境淪陷,更會切斷整個南口戰場的後路。
“張家口若失,我軍將腹背受敵!”傅作義的聲音里帶著罕見的焦急。
他當即決定,立即率部回防張家口,南口戰場只能暫時轉入防御。
面對這一突發變故,湯恩伯不得不緊急調整部署,收縮防線,重新規劃了南口防御體系,將戰線劃分為三個固守區。
第一固守區,居庸關,青龍橋。
防守部隊︰第89師、第21師121團和124團。
任務︰扼守平綏鐵路要沖,確保南口門戶安全
第二固守區,黃樓院一帶。
防守部隊︰第21師剩余部隊,第4師10旅。
任務︰阻擊日軍第五師團主力,遲滯其進攻步伐。
第三固守區,橫嶺,鎮邊城。
防守部隊︰第4師主力,第72師一個旅。
任務︰構築最後防線,為援軍抵達爭取時間。
側翼防御︰永興,延慶,赤城防線。
防守部隊︰第94師、第84師
任務︰防範日軍從熱河方向迂回包抄。
這一防御部署雖然暫時穩定了戰線,但也暴露出嚴峻問題︰
兵力分散,各防御區兵力均顯不足,南口戰場的華夏守軍總兵力已不足3萬人!
難以組織有效反擊,被迫放棄主動權,完全轉入消極防御。
第94師和第84師的防線長達120公里,防御極為薄弱!
李默庵部仍在行軍途中,具體抵達時間難以確定。
。。。。。。。。。。。。。
湯恩伯的收縮防御,想法很好,但可惜日軍行動更快,而且行動效率也更高。
當湯恩伯的防御計劃剛剛出爐,日軍就已經嗅到了戰機。
偵察機發現李默庵第14軍正在向北移動的跡象後,日軍就立即做出反應。
從第6師團抽調第36旅團,臨時編組為牛島支隊,命令該支隊火速進駐門頭溝地區設伏。
同時調第20師團進駐良鄉,牽制可能增援的26軍。
日軍這一系列動作干淨利落,完全打了中國軍隊一個措手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