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35歲的我。
此刻我正坐在出租屋的飄窗上,窗外是凌晨兩點的路燈,把樹影拉得老長。桌上的啤酒罐倒了兩個,手機屏幕還亮著,停留在社交軟件的聊天界面——剛和一個聊了三天的女生說“晚安”,手指懸在“要不要約她周末喝咖啡”的輸入框上,最終還是鎖了屏。
你還記得這種感覺嗎?像站在十字路口,左邊是“找個人好好過”的路牌,右邊是“一個人更自在”的指示,腳下卻像粘了膠水,挪不動步。白天看到同事被女朋友發來的“查崗”消息逗笑,嘴上跟著說“被管著真麻煩”,心里卻偷偷羨慕——至少有人在乎他此刻在哪、和誰在一起。可真要讓我把自己的行程攤開給另一個人看,又覺得像被按在地上捆了繩子,連呼吸都得看別人臉色。
你現在身邊有那樣一個人嗎?就是那種會在你晚歸時發來“要不要給你留門”,卻不會追問“為什麼回來這麼晚”的人;是知道你周末想窩在家里打游戲,卻會默默切好水果放在旁邊的人。如果有的話,你會不會偶爾想起25歲的我,覺得當年的“怕麻煩”其實是在怕什麼?
我猜你大概忘了,上個月我和發小阿哲吃飯,他剛和談了五年的女朋友分了手。他喝多了紅著眼說︰“以前嫌她天天問我‘中午吃的啥’‘開會累不累’,覺得像查戶口,現在手機一整天不響,才發現那些廢話里全是惦記。”那天我送他回家,看著他掏出鑰匙開門時,手在鎖孔上晃了半天——以前都是他女朋友先到家,會從里面把門拉開,笑著說“回來啦”。
你說,人是不是都這樣?得到的時候嫌吵,失去了才覺得安靜得可怕。就像我現在,一邊嫌女生“問這問那”太麻煩,一邊又在刷朋友圈時,對著別人曬的“情侶日常”發呆。前幾天刷到大學同學曬的婚紗照,新娘是我們班的文藝委員,當年總被他吐槽“太黏人”,現在照片里他摟著她的腰,眼角的笑紋里全是藏不住的甜。
我總在想,所謂的“煩”,到底是煩對方,還是煩自己?煩自己沒能力平衡自由和陪伴,煩自己既想被在乎,又怕被束縛。就像小時候玩積木,既想搭一座高高的城堡,又怕別人踫一下就塌了,索性干脆不搭,說“我本來就不想玩”。
你現在還會這樣嗎?35歲的你,應該比我懂得怎麼和人相處了吧。我听說人到了一定年紀,會突然明白“麻煩”其實是親密的另一種樣子。就像我媽總在電話里嘮叨“少熬夜”“記得吃早餐”,以前覺得煩,現在加班到凌晨,听到她的語音留言,會突然紅了眼眶。那如果換成另一個人,不是媽媽,是戀人,這種“麻煩”會不會也變得值得?
說起來有點好笑,上周我感冒發燒,自己扛著去醫院輸液。護士扎針的時候,旁邊床位的阿姨給老伴遞水,老爺爺手抖得厲害,阿姨就拿過杯子一點點喂。我看著輸液管里的藥水一滴一滴往下掉,突然希望此刻手機響一下,哪怕是問“你死哪去了”也行。可手機安安靜靜的,只有護士來換液時說了句“別睡著了”。
你猜那時候我在想什麼?我在想,如果有個女朋友,現在會不會正坐在旁邊,一邊罵我“讓你穿秋褲你不穿”,一邊把暖水袋塞進我手里。可轉念又怕,萬一她真來了,會不會盯著我玩手機,說“都生病了還看屏幕”;會不會翻我的病歷本,追問“上次體檢怎麼沒告訴你有脂肪肝”。你看,我就是這樣,既盼著有人來救我,又怕救我的人帶了枷鎖。
對了,你還記得林曉嗎?就是大學時坐在我斜後方的那個女生,總愛上課偷偷給我傳紙條,問我“這道題听懂了嗎”。後來她出國前跟我表白,我當時說“我還沒準備好談戀愛”。其實我是怕,怕每天要算時差和她聊天,怕她問我“有沒有認識新的女生”,怕這段感情像風箏,線攥在手里,風一吹就斷了。去年在朋友圈看到她結婚的照片,新郎是個笑起來很溫和的男生,她在照片里比著剪刀手,和當年給我傳紙條時一模一樣。那一刻我突然懂了,我怕的哪里是“麻煩”,是怕自己沒本事留住喜歡的人,索性提前說了再見。
你現在遇到喜歡的人,還會這樣嗎?還是學會了哪怕會受傷,也敢伸手試試?
前幾天整理舊物,翻到高中的日記本,里面寫著“以後一定要找個能和我一起熬夜看球賽的女朋友”。現在真到了能自由熬夜的年紀,卻發現身邊連個能說“這球踢得真爛”的人都沒有。上周歐冠決賽,我買了炸雞和啤酒,準備通宵看完,結果看到一半就困了,不是酒不夠,是少了個人搶我的雞翅,罵我“別把骨頭扔地上”。
你說,人為什麼要談戀愛啊?明明一個人吃飯更快,一個人旅行更自由,一個人睡覺不用搶被子。可為什麼看到超市里情侶推著購物車討論“買紅燒醬油還是生抽”,會覺得比動作片還好看?為什麼听到鄰居家傳來“你洗碗我拖地”的拌嘴聲,會站在樓道里多听幾秒?
我猜你現在應該明白了,那些看起來“麻煩”的瞬間,其實是生活給的糖。就像我媽總說“兩個人過日子,哪有不吵架的”,以前覺得是老生常談,現在才懂,吵架也是一種在乎——如果不在乎,連架都懶得吵。就像阿哲,以前總跟他女朋友為“牙膏要從中間擠還是尾巴擠”吵半小時,現在他一個人住,牙膏從哪擠都沒人管,卻常常對著空蕩蕩的浴室發呆。
你現在和身邊的人,也會為這種小事吵架嗎?還是學會了笑著說“好好好,听你的”?我總覺得,能為小事吵架,其實是件幸運的事,至少說明你們願意花時間磨合,而不是各過各的,像合租的室友。
昨天坐地鐵,旁邊站著一對老夫妻,老奶奶暈車,老爺爺就扶著她,從口袋里掏出個橘子,一點點剝給她吃。橘子汁濺到老爺爺的袖口上,老奶奶嗔怪地說“你看你”,手卻在他袖口上擦了又擦。那一刻我突然想起我姥姥,她去世前臥病在床,姥爺每天給她讀報紙,讀著讀著就忘了讀到哪,姥姥就笑著說“又記錯了”,然後自己接下去。那時候我不懂,兩個人在一起幾十年,哪來那麼多話可說。現在好像有點懂了,重要的不是說什麼,是有人願意听你說廢話,哪怕是重復了八百遍的老故事。
你說,我以後會不會也遇到這樣一個人?就是那種哪怕我講過無數遍“小時候掉進池塘被救上來”的糗事,她還是會笑著說“再講一遍嘛”的人。可又怕,真遇到了,我會因為她追問“當時害怕嗎”而覺得煩,會因為她想知道“救你的人是誰”而覺得被冒犯。
我好像總是這樣,把“自我保護”裹得像個刺蝟,卻又在深夜里偷偷把刺收起來,盼著有個人能摸摸我的頭。就像現在,我嫌女生“問這問那”,其實是怕她們問出我心里的答案——怕她們知道我看起來大大咧咧,其實很怕被冷落;怕她們知道我嘴上說“一個人挺好”,其實常常在失眠的夜里數天花板上的紋路。
你35歲的時候,應該不會這麼擰巴了吧?我听說人過了30歲,會突然變得“敢麻煩別人”,也“敢被別人麻煩”。就像我爸,以前總跟我媽說“別老給我打電話”,現在每天傍晚都會主動問我媽“晚上做什麼菜”。他說“年紀大了才明白,有人讓你麻煩,是福氣”。
那你現在,敢讓別人“麻煩”你嗎?敢告訴她“我今天工作不順心,想跟你吐槽半小時”嗎?敢承認“我其實很怕黑,你能不能陪我打會兒電話”嗎?還是說,你依然像25歲的我,把“我沒事”掛在嘴邊,把所有情緒都藏在“挺好的”三個字里?
前幾天我去參加表哥的婚禮,他在誓詞里說︰“以前我總覺得,愛一個人是給她買大房子、買好看的包,後來才發現,是願意陪她去菜市場砍價,願意在她生病時笨手笨腳地熬粥,願意把自己的壞脾氣、小缺點,都攤開給她看。”台下的姑姑哭了,說表哥以前是個連襪子都要媽媽洗的人,現在會記得嫂子不吃香菜,會在下雨天提前半小時去接她下班。
你看,人是會變的吧。以前覺得“麻煩”的事,後來可能會變成生活里最暖的部分。就像我現在覺得“被問行蹤”很窒息,也許有一天,會因為對方說“你不說我也放心”而感到失落——原來她沒那麼在乎我。
我常常在想,所謂的“自由”,到底是什麼?是想幾點回家就幾點回家,還是不管多晚回家,都知道有個人在等你?是不用跟任何人報備行程,還是願意主動告訴對方“我在哪”,因為不想讓她擔心?25歲的我,總覺得前者才是自由,可看到那些獨自在醫院掛號、獨自搬家、獨自慶祝生日的人,又會偷偷懷疑,是不是把“孤獨”錯當成了“自由”。
你35歲的時候,應該有答案了吧。如果你身邊有那樣一個人,你會不會偶爾想起25歲的我,覺得那時候的糾結很可笑?會不會想穿越回來,拍拍我的肩膀說“別慫,去約她喝咖啡吧,哪怕最後會吵架、會分手,也比老了後悔強”?
如果此刻的你依然單身,會不會在某個加班的深夜,看著空蕩蕩的辦公室,想起25歲的我曾經有過那麼多機會,卻都因為“怕麻煩”錯過了?會不會後悔當年沒跟那個願意听你講廢話的女生多說幾句,沒跟那個會在雨天問你“帶傘了嗎”的女生多走一段路?
其實我知道,我怕的從來不是“被問這問那”,是怕自己給不了對方想要的回應;怕自己習慣了一個人,突然多了個人會不知所措;怕好不容易靠近了,又因為一點小事搞砸了,最後連朋友都做不成。就像小時候玩滑梯,明明很想爬上去,卻總怕摔下來,寧願站在底下看著別人玩。
可你知道嗎?上周我在樓下看到一個小男孩,第一次學騎自行車,摔了三次,哭著說“不學了”,他爸爸說“再試一次,摔了爸爸扶你”。最後他歪歪扭扭地騎了十米,笑得比誰都開心。我突然覺得,感情大概也是這樣,怕摔是真的,但學會了騎,那種風從耳邊吹過的感覺,也是真的。
所以35歲的我,你能不能告訴我,後來你試了嗎?你有沒有遇到一個願意扶你起來的人,有沒有因為怕摔而錯過整個春天?
窗外的天快亮了,路燈一盞盞熄滅,樹影慢慢淡下去。我想,等會兒天亮了,我大概會點開那個女生的聊天框,發一句“周末有空嗎?想請你喝杯咖啡”。不管結果怎麼樣,總比站在原地後悔強,對吧?
畢竟,那些看起來“麻煩”的牽掛,那些有點�@碌墓匭模 切┬枰 И系娜兆櫻 蛐聿攀巧 畋糾吹難 印>拖穸 斕幕鴯 芤 腥艘黃鴣圓毆晃叮瘓拖襝奶斕奈鞁希 忠話 鶉瞬鷗 稹 br />
希望35歲的你,不管身邊有沒有那個人,都能笑著說︰“當年的決定,我不後悔。”
也希望你還記得,25歲的我,曾經在這樣一個凌晨,帶著點忐忑,又帶著點期待,寫下這些話。
祝你,也祝我,都能在“麻煩”里,找到屬于自己的甜。
25歲的你
于凌晨四點的出租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