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未來的自己︰關于那九個小時的約定
凌晨一點,手機屏幕的光在黑暗里洇開一小片亮,我對著備忘錄敲下這段話時,听見窗外的梧桐葉又落了一片。)
未來的我,現在是凌晨一點十分,我還沒睡。但剛才對著時間表一筆一劃算完的時候,突然想跟你說說話。你還記得嗎?上周三早上七點五十,我站在地鐵閘機口翻遍了背包都找不到工牌,最後是同事從後面拍了拍我,說“我幫你刷吧”——那天我遲到了七分鐘,因為前一晚熬到三點寫方案,早上鬧鐘響到第五遍才爬起來,連早飯都沒顧上買。進辦公室時腿都是軟的,對著電腦屏幕發了半小時呆,才想起昨天想好的選題框架。
剛才算時間的時候,我把明天要做的事拆成了一分鐘一分鐘的碎片。你看,850要打卡,所以8點必須出門,這個時間點不能動,晚一分鐘就可能趕上早高峰最擠的那班地鐵。出門前要留十分鐘吃飯,不是外賣那種隨便扒拉兩口的,是想自己煮個雞蛋熱杯牛奶,坐在餐桌前慢慢吃的那種——你知道的,我總說胃里暖了,一天才像真正開始。再往前推二十分鐘洗澡,得包括脫衣服、擠沐浴露、把頭發擦干的時間,冬天的話可能要更久,但現在是秋天,二十分鐘應該夠了。做飯要十分鐘,其實就是把前一晚備好的菜熱一熱,或者煮包速凍餃子,這個時間不能省,總吃便利店的三明治,胃會不高興的。
然後是賴床時間,十分鐘。我特意把這個加上了,因為我太了解自己了,鬧鐘響第一聲就彈起來是不可能的。那十分鐘就用來閉著眼楮想今天要穿什麼,听著窗外的鳥鳴發會兒呆,或者干脆翻個身再蜷一會兒——但只能是十分鐘,多一秒都不行。這麼算下來,七點零五分就得準備起床了,不是“起床”,是“準備起床”,意味著手機鬧鐘要設在七點零五分,鈴聲得用那首鋼琴版的《卡農》,以前總覺得太溫柔起不來,現在倒覺得,或許溫柔一點的叫醒,反而能讓人少點起床氣。
最關鍵的來了,從七點零五分往前數九個小時,是晚上十點零五分。未來的我,你看到這個時間會不會皺眉?現在的我可是對著這個數字愣了好久——十點零五分,這意味著晚上九點半就得開始準備睡覺了︰關電腦,把手機調成勿擾模式,去廚房倒杯溫水,坐在床邊讀幾頁書。以前這個點,我可能還在刷短視頻,或者跟朋友在微信上吐槽今天的工作,甚至有時候,明明沒什麼事,就是抱著手機不肯放,好像多熬一分鐘,這一天就還沒結束似的。
寫到這里,我起身倒了杯溫水,玻璃杯踫到桌面時發出輕響,突然想起去年冬天你感冒了半個月,醫生說是長期睡眠不足免疫力下降。)
你還記得去年十二月嗎?連續三周都是凌晨兩點睡,早上七點起,有天加班到十點,出公司門時突然覺得天旋地轉,扶著牆站了好一會兒才緩過來。那天晚上回到家,連臉都沒洗就倒在床上,凌晨四點卻醒了,看著天花板上的吊燈發呆,突然很想家。那時候我就想,為什麼不能對自己好一點呢?但第二天還是照樣熬到兩點。
其實我知道,我不是不想睡,是不敢睡。總覺得一天什麼都沒做,就這麼睡過去太可惜了。好像多熬一會兒,就能多抓住點什麼——可能是沒看完的劇,沒回完的消息,或者只是單純地怕,怕閉上眼楮,今天就真的結束了,而自己還是那個沒完成目標的人。但剛才算時間的時候,我突然發現,那些被我用來“抓住”的夜晚,其實什麼都沒抓住。上周熬夜看完的那部劇,現在只記得主角的名字;跟朋友吐槽的工作,第二天該面對的還是要面對;刷短視頻的那兩個小時,關掉手機後心里反而更空了。
所以我想試試,就從明天開始,十點零五分躺在床上。未來的我,你別笑我,我知道這听起來很像小孩子過家家,但我甚至想好了躺在床上要做什麼。不刷手機,就閉上眼楮,想想今天發生了什麼。比如早上煮的雞蛋是不是太老了,地鐵上踫到的那個老奶奶是不是跟小區門口賣菜的阿姨很像,下午開會時老板說的那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要是想不出來也沒關系,就听自己的呼吸聲,從鼻腔吸進去,再從嘴里呼出來,慢慢數,數到一百的時候,說不定就睡著了。
你可能會問,要是睡不著怎麼辦?我也想過這個問題。所以我加了個“哪怕躺夠九個小時”的條款。睡不著就躺著,閉上眼楮,什麼都不用想。以前總覺得“躺著睡不著就是浪費時間”,但其實不是的。身體躺在床上的時候,就算大腦沒睡著,骨骼和肌肉也在休息啊。就像手機充電,就算沒開機,插上電源也是在積蓄電量。我想讓身體慢慢習慣,到了那個時間,就該進入“充電模式”了。
窗外的月光突然亮了些,透過窗簾縫照在書桌的日歷上,明天的日期被我用紅筆圈了起來。)
我還想到了打坐。你知道的,我以前跟著視頻學過幾天,後來總說沒時間就放棄了。但現在覺得,十點零五分躺在床上,如果實在睡不著,就試試打坐吧。盤腿坐起來,腰背挺直,雙手放在膝蓋上,什麼都不想,就感受自己的心跳。不用像廟里的僧人那樣嚴格,哪怕只坐十分鐘,也是好的。至少那段時間,我是完全屬于自己的,沒有工作消息,沒有未接來電,只有自己的呼吸和心跳。
其實算這些時間的時候,我突然意識到,我不是在安排時間,是在安排生活。以前總覺得“生活”是個很大的詞,是周末去看的畫展,是假期去爬的山,但現在發現,生活就是由早上煮雞蛋的三分鐘,洗澡時哼歌的五分鐘,還有晚上躺在床上的九個小時組成的。那些被我忽略的碎片時間,其實才是生活本來的樣子。
未來的我,你會不會覺得現在的我很�@攏康 揖褪竅氚顏廡┤附詼幾嫠唚悖 侶├四囊壞悖 魈煬圖岢植幌氯Х恕1熱繾齜溝氖 種櫻 掖蛩闈耙煌 巡訟春們瀉梅旁詒 淅錚 庋 縞掀鵠淳筒揮沒嘔耪耪諾卣掖薪 猓幌叢枋幣 鴉壞囊路 崆胺旁讜 頤趴詰囊巫由希 獾孟賜暝瓚車梅 叮煥蕩駁氖 種永錚 圓荒芘鍪只 偷ヶ康靨勺牛 惺鼙晃牙 奈露取 br />
還有睡覺前的準備工作,我列了個清單︰九點半關電腦,把第二天要穿的衣服疊好放在床頭,檢查工牌是不是已經掛在包上,給手機充上電,然後坐在沙發上讀幾頁書——就讀那本買了半年還沒看完的《小王子》,不用逼自己看多少,讀兩頁就行。十點零五分準時躺下,台燈要調暗一點,暖黃色的光,不會太刺眼。
寫到這里,手機突然震動了一下,是同事發來的消息︰“方案改好了嗎?”我回了句“明天早上給你”,然後把手機調成了勿擾模式。)
我知道,堅持下去很難。你肯定記得,有好幾次我也說過“從明天開始早睡”,結果到了晚上,要麼是朋友約著打游戲,要麼是突然想看某部電影,最後都不了了之。但這次不一樣,我把時間拆成了這麼細的碎片,就像在鋪一條路,每一塊磚都放好了,只要沿著走就行。
未來的我,如果你某天早上醒來,發現自己是自然醒的,沒有被鬧鐘吵醒,那一定是我們成功了。那時候記得給自己煮兩個雞蛋,多加一勺糖。如果你某天晚上十點零五分躺在床上,覺得心里很平靜,沒有焦慮,沒有不安,那也記得告訴我,就像現在的我告訴你這些一樣。
其實我最想知道的是,當你習慣了九點睡七點起,生活會不會變得不一樣?會不會早上起來眼楮不那麼干澀了,會不會工作時思路更清晰了,會不會偶爾在地鐵上看到日出,覺得原來早晨的天空是粉色的?我總覺得,當一個人開始認真對待睡眠時,就是開始認真對待自己了。
窗外的天有點泛白了,我看了眼時間,凌晨兩點零三分。該睡了,但不是按照那個時間表,是今天的我,想為明天的約定多攢點勇氣。)
最後跟你說句悄悄話︰我其實有點怕。怕自己堅持不了三天,怕某天加班到十點,回家後就不想遵守約定了,怕那些突如其來的情緒又讓我熬夜到天亮。但剛才算時間的時候,我在備忘錄里寫了句話︰“九個小時不是任務,是禮物。”是啊,是送給自己的禮物,不用跟別人比,不用急著完成,就慢慢走,慢慢適應。
未來的我,不管你現在過得怎麼樣,都請記得今晚的我。記得有個凌晨兩點的人,對著時間表算了又算,把九個小時拆成了一分鐘一分鐘的期待。明天早上七點零五分,鬧鐘響的時候,替我多賴床三十秒,然後笑著爬起來,好不好?
我把手機放在床頭,台燈調暗成暖黃色,閉上眼楮時,好像已經聞到了明天早上牛奶的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