診室里的早餐疑問
消毒水的氣味漫過白大褂袖口時,我正盯著候診屏上跳動的綠色字體出神。第七診室的門被推開,穿藍條紋病號服的大爺扶著門框出來,我捏了捏手里皺巴巴的掛號單,塑料邊緣硌得指腹發麻。
“下一位。”
診室里的聲音帶著听診器特有的金屬質感,我推門進去時,正看見穿白大褂的女人把病歷本摞成整齊的一疊。陽光從百葉窗縫里斜切進來,在她胸前的銘牌上投下細長的影子——周明慧,消化內科主任醫師。
“坐。”她推過來一次性紙杯,飲水機的咕嘟聲在安靜的房間里格外清晰,“哪里不舒服?”
我攥著紙杯的手指突然收緊,冷水透過薄薄的紙壁滲進來,涼得像今早從冰箱里拿出來的那盒酸奶。玻璃桌面反射著頂燈的光,我看見自己的影子張了張嘴,才發現聲音比預想中要小︰“也不算不舒服,就是……有點擔心。”
周醫生轉著手里的筆,金屬筆尖在桌面上輕點出規律的節奏︰“擔心什麼?”
“我今天早上七點半醒的,”我數著紙杯上的褶皺,那些螺旋狀的紋路讓我想起酸奶盒上的刻度,“起來就喝了酸奶,沒吃別的。到現在快九點半了,算下來大概喝了四百毫升。”
筆尖停頓了半秒。她抬眼看過來時,我才注意到她的睫毛很長,垂下來的時候能遮住瞳孔里的光。“是常溫的還是冷藏的?”
“冷藏的,”我趕緊補充,“就從冰箱里拿出來直接喝的,沒加熱。”
診室窗外傳來救護車的鳴笛聲,由遠及近又慢慢消失。周醫生翻開新的病歷本,筆尖劃過紙張的沙沙聲里,我听見自己的心跳撞在肋骨上——就像每次空腹喝太多冷飲時,肚子里那種沉甸甸的墜痛感。
“平時腸胃怎麼樣?”她的筆停在“既往病史”那一欄,“有沒有經常胃痛或者腹瀉?”
我搖搖頭,視線落在她白大褂口袋里露出的半截體溫計上。塑料外殼是淡藍色的,和醫院走廊的扶手一個顏色。“應該還行吧,就是有時候吃太涼的會有點脹氣。”
“四百毫升是多少?”她突然問,“是那種小盒的,還是家庭裝的大桶?”
“是兩盒兩百毫升的,”我比劃著長方形的形狀,“就是超市里常見的那種,原味的,沒放糖。”說到這里突然想起什麼,趕緊補充,“哦對了,是無糖的,加了代糖的那種。”
周醫生的筆在紙上寫了幾個字,我辨認出“代糖”兩個字被圈了起來。“空腹喝這麼多冷藏的,有沒有覺得肚子脹?”她的手指在桌面上敲了敲,“或者隱隱約約有點疼?”
“好像……有一點,”我摸著自己的肚子,掌心下的皮膚還帶著從外面帶進來的熱氣,“就是感覺有點沉,像揣了個冰袋。剛才來醫院的路上,地鐵晃得厲害,有點惡心。”
她站起身來,白大褂下擺掃過椅子腿,發出布料摩擦的輕響。“躺到床上去,我看看。”
檢查床的皮革面涼得驚人,我掀開外套躺上去時,听見金屬床架發出吱呀的聲響。周醫生戴手套的動作很輕,橡膠手套互相摩擦的聲音讓我想起撕開酸奶盒封口時的動靜。
“放松,”她的手掌按在我的肚臍上方,溫熱的觸感透過薄薄的毛衣滲進來,“這里疼嗎?”
我搖搖頭。她的手指慢慢往下移,按壓的力度很輕,像羽毛落在皮膚上。當指尖踫到右下腹時,我忍不住瑟縮了一下。
“這里有點感覺?”
“嗯,”我盯著天花板上的輸液架,金屬鉤子在光線下閃著冷光,“有點脹,像有氣在里面轉。”
她收回手,摘下手套扔進垃圾桶的動作干脆利落。“酸奶本身是好東西,”坐回椅子上時,她拉開抽屜拿出一包益生菌的樣品,“含有益生菌,對腸道菌群有好處。但問題不在酸奶本身,在時間和量。”
我接過樣品袋,鋁箔包裝上印著密密麻麻的小字。“是因為空腹嗎?”
“空腹只是一方面,”她用馬克筆在病歷本上畫了個簡單的消化系統示意圖,胃的位置被圈了個紅圈,“人體經過一晚上的消化,早上胃里是空的,胃酸濃度比較高。這時候突然喝進大量冷飲,第一是溫度刺激,第二是胃酸會殺死一部分益生菌,讓酸奶的效果打折扣。”
我想起今早喝第一口時的感覺,冰涼的液體滑過喉嚨時,食道里像被冰錐刺了一下。當時只覺得清爽,現在回想起來,胃里確實從那時起就有點隱隱的不舒服。
“四百毫升是什麼概念?”周醫生拿起桌上的礦泉水瓶,“差不多是大半瓶水的量。你的胃在空腹狀態下,突然被這麼多液體撐開,胃壁肌肉會受到牽拉,就會有你說的那種墜脹感。”
窗外的梧桐葉被風吹得沙沙響,一片葉子打著旋兒從窗縫里飄進來,落在病歷本的邊緣。我突然意識到,自己好像每次喝多了酸奶都會這樣,只是以前沒當回事——有時候是早上急著上班,有時候是晚上懶得做飯,總覺得喝酸奶既方便又健康。
“而且你喝的是冷藏的,”她的指尖點在“胃”那個紅圈上,“胃部對溫度很敏感,低于體溫的食物會刺激胃黏膜收縮,影響血液循環。如果本身腸胃功能比較弱,可能會引起痙攣,嚴重的還會腹瀉。”
我捏著樣品袋的手指用力過猛,鋁箔紙被捏出細碎的響聲。“那……代糖呢?是不是也不好?”
“代糖的影響因人而異,”她往後靠在椅背上,陽光剛好落在她的發梢,鍍上一層淺金色,“有些人的腸道對代糖比較敏感,攝入過多可能會引起脹氣或者腹瀉。不過四百毫升里的代糖含量不算高,主要問題還是量和溫度。”
診室門被輕輕敲了兩下,護士探進頭來︰“周主任,下一個病人到了。”
“知道了。”她應了一聲,轉過來遞給我一張處方單,“問題不大,不用太擔心。今天中午別吃油膩的,喝點小米粥或者爛面條,讓腸胃休息一下。”
我接過處方單,上面的字跡清秀有力,像她本人一樣透著沉穩。“那以後早上不能喝酸奶了嗎?”
“不是不能喝,”她笑了笑,眼角的細紋里盛著陽光,“可以喝,但最好先吃點東西墊墊,比如一片面包或者半根香蕉。量也控制一下,一次兩百毫升左右就夠了。還有,最好提前拿出來回溫到室溫,或者用溫水泡一下再喝。”
我站起身時,紙杯里的水已經涼透了。周醫生的聲音從背後傳來,溫和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專業︰“記住,再健康的食物,也要講究適量和時機。”
走出診室時,走廊里的電子屏正在播放健康科普,一個穿白大褂的醫生舉著酸奶盒說︰“最佳飲用時間是飯後半小時到一小時……”我抬頭看了看牆上的掛鐘,九點三十五分,陽光正好,胃里的墜脹感好像減輕了些。
候診區的長椅上,有人在啃包子,有人在喝豆漿。我突然想起冰箱里還剩一盒酸奶,決定晚上飯後再喝——到時候一定要提前拿出來,等它變得和體溫一樣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