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進大師家門,好家伙,這屋里布置得跟個“智慧博物館”似的,牆上掛滿了奇奇怪怪的圖表,還有各種寫著“職場逆襲法則”“高效工作秘籍”的卷軸,正中間還擺著個超大號的沙漏,不知道的還以為進了什麼神秘組織。大師呢,穿著一身寬松的練功服,腦袋上還扣著個像天線寶寶一樣的奇怪發帶,笑起來跟偷了腥的貓似的,看著就不靠譜,不過來都來了,我還是決定死馬當活馬醫。
開場吐槽︰平衡是個啥玩意兒
我一屁股坐在沙發上,也顧不上客氣,直接開噴︰“大師啊,你可不知道我現在多慘。每天上班忙得腳不沾地,感覺把自己焊在工位上都干不完活兒。可一刷手機,鋪天蓋地的消息又在瘋狂提醒我,不了解行業新動態,隨時可能被淘汰。我現在就像個在鋼絲上跳舞的小丑,想專注工作吧,又怕錯過重要信息,一心撲在信息上吧,工作又被晾在一邊。你說這‘專注工作’和‘適度吸收外界信息’的平衡點到底在哪啊?我都快找得懷疑人生了。”
大師不緊不慢地拿起桌上的一個小玩偶,擺弄了兩下,慢悠悠地說︰“年輕人,你這問題就像在問先有雞還是先有蛋,是無數職場人心中的天問啊!這信息爆炸的時代,大家都被各種消息塞得腦袋嗡嗡響,就像一個永遠吃不飽又怕撐著的吃貨,啥都想往嘴里塞,又怕消化不良。要找到平衡,那可得有點獨門秘籍。”
靶心工作法︰工作就像打靶
我一臉急切,往前湊了湊︰“大師,快別賣關子了,趕緊把秘籍傳授給我吧。我每天都在瞎忙,感覺時間像長了翅膀,“嗖”一下就沒了,工作還沒個像樣的成果。”
大師眼楮一亮,像變魔術似的掏出一把玩具手槍和一個畫著靶心的紙板,說道︰“來來來,你看,這就好比你的工作。咱先來個‘靶心工作法’。你每天上班前,得像個神槍手一樣,鎖定當天必須完成的3項核心任務,這就是靶心,用紅色筆圈起來,那叫一個醒目。比如說你是個文案策劃,寫出一篇爆款推廣文案就可能是你的靶心任務。”
我忍不住吐槽︰“大師,你這說得容易,可我一工作就被各種消息打擾,一會兒同事找,一會兒手機響,根本靜不下心。”
大師嘿嘿一笑︰“這你就需要點‘秘密武器’了。工作的時候,把手機扔到一邊,關閉那些會分散你注意力的app,什麼新聞、讀書軟件,統統都得‘靠邊站’。然後拿出你的‘番茄鐘’,定個25分鐘,這25分鐘里,你就像被施了定身咒一樣,只能專注工作。再配上這個物理計時器,它一響,你就知道一輪結束了,該休息5分鐘放松放松,接著再戰。就這麼一輪一輪地來,保準你效率飆升。”
我撇撇嘴︰“那工作前後的時間總不能浪費吧?我還想利用起來學點東西呢。”
大師一拍大腿︰“你這想法就對了!上班前30分鐘,你可以像個情報員一樣,快速瀏覽行業簡報,比如‘虎嗅早報’,挑3條最重要的消息看看,了解下行業的‘風向’。下班後呢,戴上耳機,開啟‘語音轉文字’听書模式,選本和工作相關的書,比如《文案創作完全手冊》,一邊放松一邊給自己充電,簡直完美。”
熔斷機制︰信息篩選大作戰
我皺著眉頭,滿臉苦惱︰“大師,這信息太多太亂了,我感覺自己像掉進了信息大雜燴里,每天看了一堆沒用的八卦,真正有用的消息沒撈著幾條。”
大師笑著從背後掏出一個超大號的漏斗,說︰“這時候就需要我們的‘信息攝入熔斷機制’閃亮登場啦!你看這個漏斗,我們要把信息按照重要程度分類。最上面先放行業政策、技術趨勢、競品動態這些關鍵信息,其他娛樂八卦啥的,直接讓它們從漏斗邊兒上溜走,別讓它們進你的腦袋。你可以用‘即刻app’設置關鍵詞推送,就像給信息裝了個導航,讓有用的消息精準找到你。”
我若有所思地點點頭,大師接著說︰“讀書也得有講究。70的書選能解決工作難題的,比如設計師就去讀《設計心理學》。20讀拓展思維的,像《人類行為的經濟分析》,拓寬你的視野。剩下10留給興趣愛好,愛科幻就看科幻,愛歷史就看歷史,讓自己放松放松。”
我撓撓頭︰“那怎麼防止自己沉迷在信息和書堆里出不來呢?我有時候一看書就忘了時間,一刷新聞就停不下來。”
大師得意地笑了笑︰“這還不簡單,給手機設置個‘屏幕停用期’,晚上10點到早上7點,新聞app自動‘罷工’,讓你睡個好覺。書架也得管管,實行‘二進一出’原則,每買2本新書,就得先讀完1本舊書,不然你的書架就會變成‘藏書黑洞’。”
輸出倒逼輸入︰知識變現大挑戰
我嘆了口氣,有點沮喪︰“大師,我看了不少書,也了解了很多行業信息,可感覺對工作沒啥幫助啊,那些知識就像進了個無底洞,沒了下文。”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大師神秘兮兮地從口袋里掏出一個小本子,說︰“這是因為你沒掌握‘輸出倒逼輸入’的精髓。來,看看這個工作日報模板。”他邊說邊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