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後我只做正確選擇

第764章 七大實驗室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躺平擺爛二選一 本章︰第764章 七大實驗室

    “張宇昕的團隊所做的,還遠不止于摸排國內廠商。”徐平的敘述充滿了對技術細節的尊重。

    “他們還代表華興,積極地參與了全球頂級的開源社區和組織,如LinUX基金會、ApaChe基金會等。

    他們把開源社區的運作規則、歐美巨頭如何利用開源模式構建商業生態、國內廠商在國際開源社區中的參與度和影響力等問題,都摸得清清楚楚。

    正是在這個過程中,他初步厘清了華興未來操作系統的發展方向︰

    我們華興要做的操作系統,將重點聚焦于嵌入式操作系統(未來萬物互聯的基礎)和服務器操作系統(雲計算和企業級的基石),暫時不涉足挑戰極大、生態壁壘極高的桌面操作系統領域。”

    “從2010年年底到2011年年初,張宇昕密集地給我做了好幾輪詳細的匯報,最終給出了明確的決策建議︰

    基于華興在LinUX領域長期積累的豐富經驗和人才儲備,操作系統業務應該從成熟的LinUX生態起步。

    團隊可以主要通過社會招聘和全球招募來自建,也可以考慮收購一些國內外的成熟團隊,快速補齊能力。”

    “2011年2月19日,這個恥辱的日子我記得很清楚。

    那天我們華興正式發布公告,宣布放棄對三葉系統的收購。

    這意味著我們第二次嘗試進軍北美高端技術市場的努力,再次以失敗告終。”

    徐平的語氣有些遺憾,但隨著充滿力量︰

    “此後,華興內部開始進行一系列大刀闊斧的戰略調整和業務重組。

    我們更加堅決地向消費者業務(CBG)和企業業務(EBG)轉型,整合了所有的手機、終端設備、雲計算和芯片業務。

    而這一切轉型的背後,最核心的支撐和底氣,就是我們在技術上進行‘逃生計劃’的堅定決心和投入!”

    “2011年,華興最引人注目、也最具深遠影響的改革,就是在外界看來有些“神秘”的‘2012實驗室’的成立。”

    徐平的臉上露出了回憶的神情,帶著一份自豪。

    “2012實驗室並不聚焦于當前的市場產品開發,而是專注于‘n+2’代技術的研發與儲備。

    n代表當前市場上的成熟技術,+2代表對未來兩代技術的前沿性探索。

    旨在為華興未來十年的發展勾勒技術藍圖。

    我們要在5G/6G通信技術、雲計算、人工智能、大數據、半導體工藝、材料學等最關鍵的基礎科技領域,進行飽和式的戰略投入和技術儲備。”

    陳默一臉恍然,徐平這繼續他的講述︰

    “當然,只有真正了解了華興在2007到2011年這幾年間,在丑國市場所遭遇的這一系列看似孤立、實則聯動的阻擊歷史,”

    徐平總結道,聲音充滿了力量。

    “你才能完全理解,為何華興會在2011年如此毅然決然地啟動這一系列在當時看來有些‘瘋狂’的戰略布局。

    成立獨立的IT產品線,成立2012實驗室,部署圖靈(處理器芯片)、歐拉(操作系統)、高斯(數據庫)、諾亞方舟(人工智能)、香農(大數據與高通量計算)等一系列以偉大科學家名字命名的實驗室!

    這些實驗室所對應的,正是所有現代信息產業賴以生存和發展的最基礎的‘根技術’領域!”

    這就是陳默現在負責的高斯數據庫的由來。

    在陳默渡河項目進展非常好的時候,徐平直接把高斯數據庫團隊一股腦從2012實驗室剝離,分給了集團IT。

    “這段塵封的歷史,也清晰地揭示了,”徐平的目光再次落到陳默身上,意味深長。

    “鴻蒙操作系統的最初誕生,本身就是華興當年龐大‘逃生計劃’中的關鍵一環。

    它最早的功能和團隊,就被部署在歐拉實驗室的框架之下。

    它最初的使命,一是為華興的智能手機優化和定制安卓系統,積累移動操作系統的經驗;

    但更重要的、更核心的使命,就是作為一套‘備用’系統,時刻準備著,在安卓系統被無法使用時,能夠立即頂上去,保障華興消費者業務的連續性!

    它從誕生的第一天起,就是一顆為了生存而埋下的種子,一顆蘊含著極強生命力的種子。”

    說到這里的徐平笑了笑,似乎還有心情和陳默開起了玩笑︰

    “當年你們家甦總卸任集團IT總裁位置的時候,就是因為歐拉系統佔用他太多時間了。

    天天都給我打電話,說自己根本管不過來。

    確實,他是對的,現在歐拉也發展超出預期,你這邊的高斯和ERP更是已經提前完成了。”

    可能是因為徐平多年的憋屈很少有人能理解;

    也可能因為面前的陳默算是公司內部少有的幾個能幫他扛下一部分大旗、能幫他分擔一部分壓力的人。

    今天的他仿佛瞬間就被打開了壓抑很久的話匣子︰

    “我記得應該應該是在2012年7月,鄭總與2012實驗室的全體干部和核心專家舉行了一次至關重要的座談會。”

    徐平復述著鄭非當時的話,語氣中充滿了對這位領袖遠見卓識的敬佩。

    “他講得非常清楚,也非常直白︰

    ‘我們下決心做操作系統,和我們堅持做高端芯片是一樣的邏輯。

    最終目的,不僅僅是為了自己做,更重要的是為了能讓別人允許我們使用。

    如果別人斷了我們的糧食(指操作系統系統),我們自己種的備份糧食要能立刻接上,要能活下來!’

    然而,在那個時候,並不是所有高層管理人員都能深刻理解鄭總的這番苦心孤詣。

    在那個連‘根技術’、‘卡脖子’這些概念都還不普及的年代,在許多高層的眼中,華興依然是一家成功的通信設備公司,很難想象我們未來可能需要代表華國,去和丑國的科技巨頭乃至國家力量進行全方位的正面較量。”

    “但很快,最初的擔憂就開始一步步演變成冰冷的現實。”

    徐平的聲音低沉下來,帶著歷史的沉重感。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重生後我只做正確選擇》,方便以後閱讀重生後我只做正確選擇第764章 七大實驗室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重生後我只做正確選擇第764章 七大實驗室並對重生後我只做正確選擇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