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浩的搞錢計劃其實很簡單,但對哈兒和錢彥彬這些人來說,完全是另一個世界的東西。
在接手飛機的地盤後,狄浩就開始琢磨賺錢的路子。
傳統的保護費和老虎機生意收入有限,想要達到每月二十一萬的目標,必須另闢蹊徑。
他躺在出租屋的床上,盯著天花板,腦子里快速運轉著各種可能性。
作為計算機專業的研究生,狄浩對網絡世界的門道比這些街頭混混清楚得多。
建設路的黑網吧給了他靈感,這些地方本來就游走在灰色地帶,如果能利用它們的網絡資源做點別的生意,收益肯定比收保護費高得多。
狄浩的想法是在這些黑網吧里架設服務器,然後把服務器資源出租給那些有“需要”的人。
這種服務在網上需求量很大,尤其是一些做外貿生意的人,都願意為此付費。
更不用說一些灰色產業,比如網絡攻擊、數據竊取之類的活動,也需要這樣的跳板。
當然,狄浩不會直接參與那些,他只是提供服務器資源,至于客戶用來做什麼,那就不關他的事了。
這樣既能保持一定的距離,又能獲得豐厚的利潤。
問題是啟動資金。
狄浩手里的錢不多,刷信用卡最多能弄到一萬多塊。
他找錢彥彬和小板凳商量了一下,兩個人東拼西湊,又弄了一萬多。
總共三萬不到的啟動資金,要做這麼大的生意,確實有些緊張。
但狄浩有辦法。
他的計劃是先從一家網吧開始試點,如果成功了再推廣到其他地方。
而且,他不需要一次性投入太多錢,可以采用分期付款的方式購買設備,等有了收入再逐步擴大規模。
第一個目標是一家叫“飛揚網吧”的黑網吧。
這家網吧的老板叫李華,四十多歲,典型的小商人形象,精明但膽小。
飛揚網吧位置不錯,網絡條件也還可以,最重要的是李華和哈兒的關系不錯,平時都按時交保護費,從來不給他們添麻煩。
狄浩讓哈兒去找李華談這件事。
哈兒雖然對狄浩的計劃一頭霧水,但還是照做了。
他帶著狄浩寫的一張紙條去了飛揚網吧,上面寫著一些技術參數和收益預期。
李華看了紙條後,臉上露出了困惑的表情。
他經營網吧這麼多年,從來沒有听說過什麼“服務器出租”的生意。
在他的認知里,服務器就是那些大公司才用得上的東西,和他這種小本生意有什麼關系?
更讓李華擔心的是,這種生意听起來就不太正當。
他的網吧本來就是黑的,如果再搞一些更敏感的東西,萬一被抓到怎麼辦?
李華在這一帶做了十幾年生意,最怕的就是出事。
哈兒看出了李華的猶豫,但他也不知道該怎麼解釋。
狄浩交代的那些技術細節,他一個字都听不懂,只能照本宣科地重復一遍。
李華越听越糊涂,最後干脆拒絕了︰“哈哥,這種事我不敢做。我這小本生意,經不起折騰。”
哈兒回去把情況告訴了狄浩。
狄浩並不意外,他知道這些小老板都很謹慎,需要一些時間來說服。
第二天,他親自去了飛揚網吧,和李華面對面談了一個多小時。
狄浩沒有過多解釋技術細節,而是重點強調收益。
他告訴李華,這種生意的利潤率很高,而且風險可控。
網吧只需要提供場地和網絡,技術方面的事情全部由他負責。
如果出了問題,責任也由他承擔,絕對不會連累到李華。
最關鍵的是,狄浩承諾給李華百分之三十的分成。
按照他的預期,每台服務器每月至少能賺一萬多,李華能拿到三四千。
對一家小網吧來說,這已經是很可觀的額外收入了。
李華心動了,但還是有些擔心。
狄浩看出了他的顧慮,提出可以先試一個月,如果李華覺得有問題,隨時可以終止合作。
這個條件讓李華放下了心里的石頭,最終同意了。
有了第一家網吧的配合,狄浩開始采購設備。
三萬塊錢的啟動資金確實不多,但足夠買幾台配置不錯的服務器了。
狄浩沒有買全新的設備,而是從電腦城淘了一些二手服務器,性能夠用,價格便宜很多。
設備到了之後,安裝調試花了狄浩兩天時間。
期間出現了不少小問題,有些是硬件兼容性問題,有些是網絡配置問題。
狄浩一個人忙得焦頭爛額,哈兒和錢彥彬他們在旁邊幫不上忙,只能打打下手。
錢彥彬看著狄浩對著一堆機器敲敲打打,心里很是疑惑。
這些破鐵疙瘩真的能賺錢?
看起來和網吧里的電腦也差不多啊。
小板凳倒是對這些有點興趣,畢竟他是網管出身,但狄浩做的那些操作他也看不懂。
最讓他們不理解的是,狄浩花了大半天時間在電腦上寫代碼,敲擊鍵盤的聲音格外清脆。
哈兒忍不住問狄浩在做什麼,狄浩只是說在“優化系統配置”,具體的解釋他也懶得說,反正這些人也听不懂。
第三天,服務器終于正常運行了。
狄浩通過一些網絡渠道,開始尋找潛在客戶。
他在幾個相關的論壇和群里發布了服務信息,措辭很含蓄,但內行人一看就明白是什麼意思。
效果比狄浩預期的還要好。
第一天就有三個客戶主動聯系他,詢問服務詳情和價格。
狄浩的報價不便宜,但在市場上還算合理。
這些客戶對價格並不敏感,他們更關心的是服務的穩定性和安全性。
狄浩向客戶保證,他的服務器都部署在不同的地方,ip地址分散。
而且他會定期更換服務器位置,確保服務的連續性。
這些承諾打消了客戶的疑慮,當天就有兩個人付了預付款。
哈兒看到狄浩收到轉賬短信,還是覺得不可思議。
就這麼簡單地敲幾下鍵盤,就有人往他的卡里打錢?
這比收保護費容易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