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二十三。
江城的冬天總是來得很早,去得也晚。
梧桐葉子早就掉光了,光禿禿的樹枝在寒風中搖擺,偶爾有幾只麻雀停在上面,叫幾聲又飛走了。
楊鳴和趙華玲的婚禮定在正月十五,元宵節那天。
趙華玲說她喜歡那個日子,團圓美滿,寓意好。
楊鳴沒有意見,只要趙華玲開心就行。
距離婚禮還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眾興公司已經開始為春節放假做準備。
各個項目的進度都安排妥當,重要的工作都提前完成,剩下的事情年後再處理。
公司里的員工也開始收拾東西,準備回家過年。
整個江城都彌漫著過年的氣氛。
街道上掛起了紅燈籠,商店里擺滿了年貨,連平時嚴肅的執法隊門口都貼上了春聯。
這段時間,趙華玲的家人陸續來到江城。
先是她的小叔趙軍,從沈城開車過來,帶了一車的特產。
然後是她的父親,雖然已經退休,但身體還算硬朗,精神頭也不錯。
趙華玲的家人對于這樁婚事的態度很復雜。
他們當然希望趙華玲能夠幸福,但對于楊鳴的身份,心里多少有些顧慮。
畢竟,一個黑道大哥,總讓人覺得不夠安全。
但趙華玲已經經歷過一次失敗的婚姻,她有權利選擇自己的人生。
而且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楊鳴對她確實很好,這讓家人們的擔心稍微減輕了一些。
更重要的是,趙華玲顯然很滿意現在的生活狀態。
她臉上總是帶著笑容,說話的語氣也比以前輕松了很多。
家人們能看出來,她是真的快樂。
婚禮的籌備工作主要由趙華玲負責。
她每天上午去公司處理一些必要的事務,下午就忙著聯系婚慶公司、挑選婚紗、確定宴會菜單。
這些瑣碎的事情讓她覺得充實,也讓她對未來充滿了期待。
楊鳴把所有的決定權都交給了她,無論是婚禮的規模、舉辦的地點,還是邀請哪些賓客,他都說听她的安排。
這種信任和放手讓趙華玲感到很溫暖。
別墅里的生活變得規律而溫馨。
每天傍晚,趙華玲會去附近的菜市場買菜,然後回家給楊鳴做飯。
她做菜的手藝不算特別好,但勝在用心。
楊鳴總是把她做的菜吃得干干淨淨,還會夸獎幾句。
有時候楊鳴也會下廚。
他的手藝比趙華玲好一些,特別是做一些家常菜,味道很正宗。
晚飯後,兩人習慣在別墅區里散步。
別墅區的環境很好,道路寬敞干淨,路邊種著各種樹木。
雖然現在是冬天,看不到綠葉和鮮花,但整體的景觀還是很不錯的。
散步的時候,他們會聊一些輕松的話題。
趙華玲會講她小時候的故事,講她在大學里的經歷,講她對未來的想法。
楊鳴大部分時間都在听,偶爾也會分享一些自己的經歷,但很少涉及那些黑暗的部分。
他們聊理想,聊人生的追求,聊對幸福的理解。
這些話題以前從來沒有在他們之間出現過,因為以前他們更多地在討論工作和生意。
現在,他們終于有時間和心情去了解彼此內心深處的想法。
楊鳴發現,趙華玲其實是一個很簡單的女人。
她的要求不高,只希望有一個愛她的人,有一個溫暖的家,有一份穩定的工作。
她說她年輕的時候也曾經有過遠大的理想,想要闖出一番天地,但經歷了太多的事情後,她更珍惜平淡的幸福。
而趙華玲也在重新認識楊鳴。
在她的印象中,楊鳴一直是一個很強勢的男人,做事果斷,說話干脆,很少表露自己的感情。
但現在,她看到了他溫柔的一面。
他會記住她愛吃什麼菜,會在她累的時候主動做家務,會在她心情不好的時候安靜地陪伴。
楊鳴確實是一個好丈夫,雖然他們還沒有正式結婚。
他總是在不經意間做出一些讓趙華玲感到貼心的事情。
比如趙華玲感冒的時候,他會親自去藥店買藥,還會煮姜湯給她喝。
比如趙華玲加班到很晚的時候,他會開車去接她,不管多晚都不會有怨言。
更重要的是,楊鳴會說一些讓趙華玲感動的話。
雖然那些話並不華麗,沒有什麼修辭,但听起來很真誠。
他會說,他希望能夠給她一個安穩的生活。
他會說,如果可以重新選擇,他還是會選擇她。
這些話對于經歷過風雨的趙華玲來說,比任何甜言蜜語都要珍貴。
她知道楊鳴不是一個擅長表達感情的人,能說出這些話,說明他是真心的。
別墅里的每一天都很相似,但趙華玲一點也不覺得無聊。
她喜歡這種安靜的生活,喜歡兩個人在一起的感覺。
她有時候會想,如果能夠一直這樣下去該多好。
但她也知道,這種平靜只是暫時的。
楊鳴還有很多事情沒有完成,他遲早要回到那個充滿危險的世界。
不過,她不願意多想,也不願意問。
她只想珍惜現在的每一天。
而楊鳴的內心並不平靜。
他知道這種生活不會持續太久,他也知道自己已經沒有了回頭路。
結果很難預料,他可能會成功,也可能會失敗。
但他不能把這些擔心告訴趙華玲。
他不想破壞現在的美好,也不想讓她承受不必要的痛苦。
他只能把這些想法埋在心里,然後努力表現得自然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