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風再起

第339章 西安失守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浮世蒹葭 本章︰第339章 西安失守

    自從崇禎皇帝遠走馬達加斯加後,這年五月十五日,逃亡三年的朱由崧在南京方面的擁立下即位為皇帝,建立弘光政權,史稱南明。朱由崧貪圖享樂胸無大志,南京朝廷的權臣史可法、馬士英等又無雄才大略,缺乏收復失地的戰略眼光,他們實施借虜清)平寇順)的荒唐國策,給北京的清廷送去白銀十萬兩、黃金一千兩、綢緞一萬匹,以求偏安江南。

    清廷初到北京,其實力量相當有限,一開始他們也不確定自己能佔領多大地盤,攝政王多爾袞說過︰“得寸則寸,得尺則尺”,可以說,是弘光政權的軟弱表現給了清廷莫大自信。

    南京城的夏,黏稠得化不開。秦淮河水裹著脂粉香膩膩地流淌,畫舫笙歌晝夜不休,仿佛北方的血火狼煙只是戲台上遙遠的鼓點。紫禁城里新登基的弘光帝朱由崧,正對著一盤冰鎮楊梅皺眉頭︰“酸!朕要更甜的!”內侍連滾爬爬去換。這位萬歷皇帝的親孫、老福王朱常洵之子,甫一登基便顯露出驚人的享樂天賦︰選淑女,征蟾酥制春藥),造宮燈,甚至命人捕蛤蟆配“房中藥”,鬧得市井皆知,人送諢號“蛤蟆天子”。

    而此時的朝堂,正上演著比前明更露骨的黨爭。馬士英以擁立之功獨攬大權,將東林黨魁史可法排擠出南京,命其督師江北;又悍然啟用魏忠賢余孽阮大鋮為兵部尚書。阮大鋮手持《蝗蝻錄》東林黨黑名單),對昔日政敵窮追猛打,朝堂頃刻烏煙瘴氣。東林諸臣或辭官、或下獄,史可法在揚州的書信滿是悲涼︰“今堂廟之上,荊棘叢生;君臣之間,猜嫌日甚!”

    江北四鎮更成國中之國。高杰踞徐州,劫掠商旅如匪;劉澤清駐淮安,私設刑堂虐民;劉良佐佔壽州,強征“護漕銀”;唯有黃得功稍顧大局,卻與高杰因爭奪揚州富庶之地火並,土橋一戰死傷數千。當史可法捧著朝廷敕令懇請四鎮合兵北伐時,劉澤清嗤笑︰“餉銀先翻倍!沒銀子?讓馬閣老賣幾個官缺便有了!”——彼時馬士英公然標價︰武職都督七十萬兩,文職巡撫二十萬兩,連童生功名也需白銀三百。

    正當南京醉生夢死時,北京紫禁城武英殿內,攝政王多爾袞撫摸著南明使臣左懋第呈上的禮單︰白銀十萬兩燦如雪,黃金千兩沉似鐵,錦緞萬匹流光溢彩。他嘴角浮起一絲譏誚︰“南朝這是要買我大清替他們剿賊?”階下範文程低聲道︰“稟王爺,弘光國書稱‘聯虜平寇’,願割山海關外土地,歲納歲幣,求兩家分治……”

    多爾袞驀然大笑,聲震殿梁︰“好一個‘借虜平寇’!他朱由崧當我八旗是鏢局嗎?”

    崇禎十七年順治元年)十月,北方的朔風已帶著凜冽的刀鋒。北京紫禁城的殘垣斷壁間,攝政王多爾袞的目光掃過新繪的巨幅輿圖,眼中燃燒著吞噬天下的野心。兩道鐵令,如同死神的鐮刀,斬向殘存的抵抗力量︰

    西路軍︰英親王阿濟格為主帥,平西王吳三桂、智順王尚可喜為爪牙,統八旗精銳及關寧、三順王漢軍,取道山西北部與廣袤的內蒙古草原,目標直指陝北!意圖摧毀榆林高一功、延安李過這兩顆大順政權的北境鐵釘,得手後便如洪流般南下,直搗西安,碾碎李自成的心髒!

    東路軍︰豫親王多鐸為主帥,恭順王孔有德、懷順王耿仲明為前鋒,統另一路八旗勁旅及漢軍重炮,目標——江南!誓要踏平南京的弘光小朝廷,將這半壁殘明徹底掃入歷史的塵埃!

    清廷幾乎是空國而出,賭上了入關以來積聚的全部力量,意圖畢其功于一役!

    西安,大順皇宮原秦王府)。李自成接到探報,濃眉緊鎖。陝北是他的根基,高一功、李過皆是生死相隨的老兄弟,麾下兵力雄厚,不容有失!他猛地一拍案幾,震得杯盞亂跳︰“傳令!點齊西安精銳,朕要親征陝北!就在那黃土高坡上,與阿濟格決一死戰!打垮了這路韃子,北地可定,大局可挽!” 權將軍劉宗敏、磁侯劉芳亮等悍將齊聲應諾,眼中凶光畢露。大批精兵厲兵秣馬,糧秣輜重滾滾向北,西安城彌漫著決戰的肅殺。

    然而,戰局瞬息萬變!

    就在清廷兩路大軍剛剛啟動之際,駐守山西南部平陽、潞安)與河南西部衛輝、懷慶)的大順軍,竟在局部戰場率先發難!他們敏銳地捕捉到清軍主力西調、東進造成的腹地空虛,由大將劉忠平南伯)等統領,突然向河南懷慶府今河南沁陽、焦作一帶)發動猛烈反攻!

    大順軍如猛虎下山,連克濟源、孟縣!清廷新任命的懷慶總兵金玉和倉促率兵出戰,結果在懷慶城下遭遇大順軍伏擊,幾乎全軍覆沒,金玉和本人亦戰死沙場!大順軍士氣大振,乘勝進逼懷慶府治沁陽城!清衛輝總兵祖可法驚聞噩耗,連夜率殘部奔入沁陽,緊閉城門,龜縮待援,告急文書雪片般飛向北京!

    懷慶大敗的消息如同晴天霹靂,震動了剛剛沉浸在征服快感中的北京城!多爾袞看著地圖上懷慶這個嵌入河南、威脅山西、直指直隸的突出部,驚出一身冷汗!他猛然意識到自己兩路出擊、看似宏大的戰略部署中,隱藏著致命的軟肋——山西、河南腹地兵力被抽空,如同一只張開的布袋,隨時可能被大順軍從側後捅穿,切斷西路軍的補給線甚至退路!

    “傳令!急令多鐸!”多爾袞的聲音帶著不容置疑的急迫,“即刻改變進軍方向!放棄南下江南!全軍西進!先解沁陽之圍,肅清懷慶大順軍!然後,立刻掉頭,攻打潼關!必須搶在李自成回援之前,打開進入陝西的門戶!與阿濟格部形成南北夾擊之勢,合圍李闖于關中!”

    軍令如山!多鐸、孔有德、耿仲明率領的東路軍,這支原本指向江南的利箭,在半空中硬生生扭轉了方向,裹挾著滾滾煙塵,殺氣騰騰地撲向河南懷慶!

    此刻,李自成親率的大軍正行進在黃土高原的溝壑梁 之間,剛剛抵達洛川今陝西洛川)。

    壞消息接踵而至︰

    北面︰阿濟格、吳三桂的西路清軍主力,正以驚人的速度穿越草原和晉北,兵鋒直指榆林、延安!高一功、李過告急文書不斷!

    東面︰多鐸大軍突然轉向,猛攻懷慶!沁陽危在旦夕!更可怕的是,多鐸解懷慶之圍後,下一個目標必然是潼關!一旦潼關失守,西安門戶洞開!

    李自成勒馬山頭,望著腳下蒼茫的黃土高原和蜿蜒東去的洛河,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北上?榆林、延安正被阿濟格猛攻,自己馳援途中就可能被多鐸從潼關方向截斷後路!東援潼關?阿濟格就會在陝北勢如破竹,同樣威脅西安!左右皆是強敵,進退維谷!他臉色鐵青,拳頭捏得咯咯作響,最終只能咬牙下令︰“全軍……就地扎營!嚴密哨探,等待東西兩路確切軍情!” 戰機,在猶豫與等待中悄然流逝。

    而就在清廷東西兩路主力被大順軍意外調動、全部深陷陝西戰場之時,一個巨大的、足以改變歷史進程的機遇,擺在了南京弘光朝廷的面前!

    山東、河南、華北乃至京畿直隸地區,清軍兵力被抽調一空,幾乎出現了權力真空!地方上只有少量投降清廷的綠營和惶惶不安的士紳武裝。若此時弘光朝廷能振作精神,以史可法督師江北四鎮之兵,哪怕只派出一支偏師果斷北上,收復山東、河南,直逼空虛的北京,清廷必將首尾難顧,整個北方局勢可能瞬間逆轉!

    然而,南京秦淮河畔的暖風,早已吹軟了弘光君臣的骨頭。紫金山下的皇宮里,弘光帝朱由崧依舊沉迷酒色。首輔馬士英忙著排除異己,賣官蠰爵,與“蟋蟀相公”阮大鋮斗得不可開交。江北四鎮的高杰、劉良佐、劉澤清、黃得功擁兵自重,互相提防,只想著保存實力,割據一方。對于西線傳來的清軍與大順軍血戰的“好消息”,他們非但不憂,反而有些幸災樂禍!

    “流寇與韃虜狗咬狗,斗得兩敗俱傷,豈非我朝之福?” 兵部尚書某人捻須微笑,在暖閣中對著同僚高談闊論,“正好坐山觀虎斗,待其筋疲力盡,再坐收漁利不遲!何必此刻去觸那韃子的霉頭?” 史可法在揚州發出的泣血奏疏,請求朝廷趁虛北伐、光復中原的吶喊,被淹沒在一片“持重”、“待時”的敷衍和幸災樂禍的私語中。東線,無戰事!弘光朝廷親手將這千載難逢的翻盤良機,拱手送給了多爾袞,為清廷提供了各個擊破的絕佳條件!

    多鐸大軍在懷慶輕易擊潰了當地兵力薄弱的大順守軍,迅速穩定了河南局勢。旋即,這支凶悍的部隊毫不停歇,掉頭向西,于孟津縣強渡黃河天險!鐵蹄踏破豫西大地,十二月十五日進抵陝州今河南三門峽),二十二日便已推進到距離潼關僅僅二十里的地方,扎下連營!兵鋒直指關中咽喉!

    潼關告急的烽火,如同燒紅的烙鐵,狠狠燙在李自成的心上!他再也無法在洛川坐等,暴怒地嘶吼︰“劉宗敏!劉芳亮!隨朕回師潼關!快!不惜一切代價,給朕把多鐸擋在關外!” 西安最後的主力,如同被激怒的蜂群,在李自成的親自帶領下,火速撲向那決定命運的雄關!

    十二月二十九日,潼關血戰,拉開序幕!

    權將軍劉宗敏,這位大順第一悍將,親率精銳出關,向清軍前鋒發起猛攻!意圖先聲奪人。然而,多鐸麾下的八旗鐵騎,挾懷慶勝勢,士氣如虹,裝備精良,戰術嫻熟。雙方在關前狹長的平原上展開慘烈廝殺。劉宗敏雖勇猛無匹,刀下清軍頭顱滾滾,但清軍陣型堅韌,騎兵沖擊如潮,大順軍死傷慘重,攻勢受挫,被迫退回關內。首戰,失利!

    正月初四,磁侯劉芳亮率部再戰。

    劉芳亮亦是驍將,選擇夜襲清營。大順軍將士餃枚疾走,悄然接近。然而,多鐸用兵老辣,早有防備。清軍營寨燈火通明,哨卡嚴密。大順軍剛一靠近,便遭遇密集箭雨和早已嚴陣以待的清軍騎兵反沖鋒!夜襲變成了混戰,大順軍再次被擊退,遺尸遍野。再戰,再敗!

    接連的失利,讓關內大順軍士氣受挫。李自成雙目赤紅,如同被逼到絕境的猛虎。他決定親自出馬! 正月初六一說初九),李自成盡起關內主力,親擎闖王大旗,與劉宗敏、劉芳亮等大將一同殺出潼關!這是大順政權最後的孤注一擲!

    關前,戰鼓震天,殺聲動地!大順軍爆發出最後的凶悍,如潮水般涌向清軍陣地。李自成身先士卒,戰刀揮舞,所向披靡!然而,多鐸等的就是這一刻!他冷笑一聲,令旗揮下!清軍蓄勢已久的精銳——滿洲重甲步兵擺牙喇)與蒙古輕騎,如同兩柄淬毒的尖刀,從兩翼猛然插入大順軍沖鋒的洪流!同時,中軍主力在震天的“殺”聲中,迎著李自成的帥旗發起了決死的反沖鋒!八旗兵凶悍的戰力與嚴密的配合,在此時展露無遺!大順軍雖然作戰極其頑強,但在清軍有組織的、排山倒海般的反擊下,陣線開始動搖,傷亡急劇增加!激戰竟日,大順軍再次遭受重創,被迫退回關內。李自成親征,依然未能挽回敗局!

    絕望的反擊︰初七、初八兩夜,不甘失敗的李自成連續派出精銳死士,夜襲清軍營壘,試圖焚毀糧草,制造混亂。然而,清軍營盤堅固,防備森嚴,夜襲均告失敗,徒增傷亡。

    關門的陷落︰正月十一日,決定命運的時刻到來!多鐸不再給大順軍喘息之機。他下令將隨軍攜帶的重型紅夷大炮紅衣大炮)推至陣前,黑洞洞的炮口對準了傷痕累累的潼關城牆!

    “放!” 鐸令旗狠狠劈下!

    “轟!轟轟轟——!!!”

    震耳欲聾的炮聲撕裂了清晨的寧靜!沉重的實心鐵彈帶著死亡的尖嘯,狠狠砸在潼關古老的城牆上!磚石橫飛,煙塵沖天!城牆在持續不斷的轟擊下劇烈顫抖,多處垛口坍塌!炮火覆蓋之後,清軍主力如同黑色的怒潮,在震天的吶喊聲中,向著被轟開的缺口和搖搖欲墜的城門發起了總攻!

    大順軍將士依托殘垣斷壁,進行了最後的、也是最悲壯的抵抗!箭矢如雨,滾木石轟然砸落,士兵們用血肉之軀堵住缺口,與攀上城頭的清軍展開慘烈的白刃戰!每一寸城牆都浸透了鮮血!然而,實力的差距、士氣的低落、以及持續作戰的疲憊,終究無法抵擋清軍這蓄謀已久的致命一擊!午後,潼關多處防線被突破,清軍洶涌入關!大順軍最後的抵抗被碾碎,殘部潰散。天下雄關——潼關,宣告陷落!

    就在潼關血戰正酣、李自成被多鐸死死拖住之際,西路的阿濟格,卻以驚人的戰術機動,繞開了高一功、李過重兵布防的榆林、延安!

    阿濟格親率八旗主力騎兵,如同草原上的狼群,悄無聲息地穿過陝北的溝壑梁 ,避開堅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長驅直入,一路向南狂奔!兵鋒直指——已然空虛的西安!

    潼關失守的噩耗與阿濟格奇兵逼近西安的急報,幾乎同時送到了剛退守關內、驚魂未定的李自成手中!

    “西安!阿濟格要掏朕的老巢!” 李自成眼前一黑,幾乎墜馬!潼關已失,若再丟了西安,大順政權將徹底失去立足之地!他再無半分猶豫,甚至來不及收攏潼關潰散的部隊,立刻點齊身邊尚存的精銳和文官家眷,攜帶宮中尚存的財物,倉惶下令︰“撤!立刻撤回西安!”

    正月十三日,當李自成風塵僕僕、帶著一身硝煙和疲憊趕回西安時,阿濟格的前鋒游騎,已出現在西安城北的渭水河畔!城中人心惶惶,謠言四起。

    李自成站在殘破的秦王府大順皇宮)前,望著北方天際隱約可見的煙塵,听著城中隱隱的哭喊,再看看身邊這些疲憊不堪、傷痕累累的將士和驚慌失措的家眷官員……他知道,西安守不住了。潼關已失,北門洞開,清軍兩路合圍之勢已成!留在西安,只有死路一條!

    “走!” 李自成的聲音帶著無盡的悲涼與決絕,“帶上能帶走的!由藍田、商洛,撤往河南!”

    當日,在阿濟格大軍合圍之前,李自成帶領著最後的核心兵馬、官員、家眷以及搜刮來的最後一批財物,如同喪家之犬,倉惶逃離了這座他曾經以為可以成就帝業的古都西安。隊伍拖沓,哭聲不絕,沿著崎嶇的秦嶺商洛古道,向著未知的河南方向,開始了最後的、絕望的流亡。

    而就在他們離開後不久,潼關方向傳來最後一個令人心碎的消息︰奉命留守潼關斷後、試圖詐降以圖里應外合的巫山伯馬世耀,其密信被清軍截獲。多鐸震怒,下令將馬世耀及其麾下七千余名大順軍將士,盡數屠殺于潼關之下!鮮血,再次染紅了這座千年雄關的基石。

    大順政權的殘陽,在崇禎十八年順治二年)正月的凜冽寒風中,無可挽回地墜入了秦嶺的層巒疊嶂,只留下潼關城頭獵獵飄揚的滿洲龍旗,和西安城外清軍鐵騎卷起的漫天煙塵。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明風再起》,方便以後閱讀明風再起第339章 西安失守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明風再起第339章 西安失守並對明風再起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