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說來,全得這些鹽梟鬧事?正好借機整頓鹽務,待鹽價回落至適中價位,明降暗升又免了百姓民怨。子繪辦事得力,鹽山百姓能順應朝廷新政,他功不可沒。”
高澄忍不住停步“對了,新增了多少口鹽灶?”
一幫小弟跟著一頓。
崔昂欣喜答道“最新滄州報數,新增鹽灶約三百口,以此推算,私鹽過去竟佔半壁之市,算來,全國增八百口不是問題,如此,灶稅五百錢一年,也是可觀之數啊。”
“渤海之地真是我高家福地”
入尚書省都堂,魏收見到高澄連忙上前作揖參拜。
作為主客在南使面前失言,高澄已經將他關了一個多月,到鄴城後徐陵親自說情,這才將他放了出來。
高澄鼻間冷哼,睨他一眼,腳步不停,口里嘲諷“魏收啊魏收,枉卿號稱北地才俊,竟被人家徐陵駁得理屈詞窮!”
“要我怎麼說你,也不找個好的話茬子,當初在梁國顏面掃地也就罷了,如今在自家的地盤兒上還要貽笑大方”
“是下官妄言失當了,罪該萬死!蒙大將軍開恩赦宥,下官銘感五內!”
“好了!”
高澄已經撩袍落座,挽手一抬,高洋便將尚書省各項文書抱到高澄面前檢閱。
“卿此番讓我覺得,汝非但理屈詞窮,更是才疏學淺”高澄一邊閱書文,一邊說道。
“該多向人家討教討教。”
魏收無言,拜過禮連忙逃離。
雖說弟弟們都因父蔭而封公封爵,只是如今除了高洋,也沒人涉實政。
這次帶幾個庶弟入京,就是要一番安排。
“方才你們幾個都听到了,鹽政如今是國家頭等要務,來日我便上奏,由定樂出任青州、子深出任滄州。”
此時抬首,望著兩個年輕的弟弟沉聲“為兄自當為你們精選得力別駕輔佐,此番任事,非止歷練二字,更是要你們在鹽政要沖之地,為高氏立下一份根基。”
“記住,施政之要,首在安民;鹽市之重,尤關國運”
“是,長兄!”
高洋冷眼瞥了兩個庶弟一眼,他們不過十五六,又是庶出,這青滄二州的實權,就算抓牢在長兄手里了。
高澄目光再轉向高淹“子邃今後便留在鄴城,我會上奏陛下,遷你為尚書左僕射,以後可就跟著子進好生歷練。”
“是,長兄。”
高洋面色沉靜,長兄對他的一切打壓削弱從來都是這麼明目,似乎他就應當作為一個工具,不會有自己的感受。
可鄴城禁衛的統轄,長兄卻會頻繁更調,又唯恐他會結黨聯勢。
翌日,天師壇香煙繚繞。
高澄端坐在高位,階下眾道士都還不知大將軍為何會突然駕臨。
當看到須發皆白的張遠游行跪拜時,高澄眉頭微蹙。
但還是起身虛扶“張天師,不必行此大禮,還請起!”
張遠游起身後仍微微躬身“不知大將軍駕臨,是為”
高澄未待他說完,便截斷“何為道?道何修,我一紅塵俗人,于大道玄機前自是難窺門徑,不過在此的壇主,天師,想必早已參透玄機,有所證悟。”
眾道听了皆面面相覷,不解其意。
父母都虔誠信佛,高澄自不便對佛門妄加干涉。
可如今天下僧道之流,假借佛陀天師之名逃避賦役者甚眾,本就令他頗為不滿。
前些日信都遇上的那道士說得讖言,更觸及了他的底線,遂生了心思,對道教這一脈好好整頓一番。
目光不由高洋身上輕輕一掃,這小子說見過遼陽山天門開,倒是個會借玄異之說造勢的人。
盲士听音又言他有人主之命,看著他垂眸不語的模樣,芥起于心,到底是巧合?還是真有玄奧?
高洋若有所覺抬眸,高澄迅速回眸。
不再多思,揚聲道
“自古帝王求仙問藥,皆望長生久視,只是千載以來,何曾有一人得證不朽?可天師道卻言有長生之道,張天師,不知此道當如何修持?”
“回大將軍,欲求長生,當修百行,積萬善!”
高澄含笑感嘆“吾心雖向善,卻難持戒律,百行難修。看來長生之道終與我無緣。”
“不過”他抬眼望萬里無雲的天“雖入秋,反倒愈發燥熱。不若請天師設壇祈雨,也好讓大家開開眼界,看看諸位真人的真修實學?”
張遠游名望頗高,可在高澄的權勢之下不敢違逆,正欲應答,卻听高澄又輕嘆一聲
“罷了,只是想見識道門玄妙,但設壇祈雨終究太過興師動眾。”
高澄目光漫不經心掃過階下眾道士,隨手一點“不如就由這位道長直接畫道符 ,求場小雨解解暑氣?”
那道士戰戰兢兢出列,一旁道童慌忙設下香案,奉上朱砂黃紙等物。
高澄斜倚座上,漫不經心道“給你半炷香時辰。莫要明日下了雨,說是你今日求來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他既存心要揭這道門玄虛,自然有這份閑心,看他們如何畫符念咒。
眾人已然明了,大將軍此行就是存心刁難。
張遠游面色不改,仍持著道門肅然。
“這祈雨的陣仗未免太拖沓。”
高澄目光一轉“李興業、吳遵世起一卦吧,看看今日龍王可在家中?這場雨究竟求不求得來?”
那祈雨做法的道士額頭早已掛汗,一听這話,口中經文愈發念得急促。
李興業為儒、吳遵世修道,但都通《易》,兩人一人執銅錢、一人已排蓍草。
不過片刻,李興業道“得乾為天,六爻不動。大將軍,今日無雨!”
吳遵世泄了一口氣“貧道所卜亦無雨。”
“看來龍王是難請得動了”
眾道議論起來。
“不過說好的半炷香就半炷香,道長慢慢請,說不定龍王就回家了!”
張遠游忙拱手“大將軍容稟,祈雨不成,一則因此次求雨因戲謔玩笑而求,非解民苦,二則是此子修為淺薄,未達呼風喚雨之境。”
“誰戲謔玩笑?”高澄厲聲。
張遠游旋即低頭,不再言語。
“道既領國教之名,當通曉天人感應。若只會空談玄理,黃紙朱砂便是仙術道法,可連自身吉凶都斷不明白,這護國佑民的經幡,與市井騙術何異?
過北境時,本將軍見了太多披掛道袍之人,攜江湖伎倆到處招搖撞騙,我只是怕這皇家道場也混進濫竽充數之徒?
今日便來驗證你們的真才實學,李興業,擺卦圖!”
李興業強憋著笑,畫出《易》中的各卦象,開始考核天師壇這些道士。
在高澄銳利目光的注視下,許多道士支支吾吾答不上來,只能暗自叫苦不迭。
高𣺹C∩ 矢嚦!叭 鄭 廡┐萊ッ醯牧 醞級急娌幻靼祝 源且布遣黃肴 浚俊 br />
高浚沉聲
“別說他們,便是你我跟著盧先生學《易》,也不過死記些要義罷了,這些圖你還記得?況且《易》本是儒家經學,
並非所有道門中人都會去精研,只是這皇家天師,長兄覺著他們應當推演吉凶,這才專挑了卦象來問。”
張遠游為壇主,听到兩公子小覷,不由嘆氣,心知肚明,這國家教壇只怕再無明日。
翌日,高澄直接上書罷免南郊道壇,朝廷開始了對道教的打擊,至于名望太高的道人,高澄則另至別館安置。
喜歡南北朝妖顏權臣高澄書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南北朝妖顏權臣高澄書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