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眾的熱情是沒辦法停止的,所以,在宣布建國後,緊接著便是宣布升國旗。
“踏!踏!踏!”
下面早已準備的列兵,分別站成3列,分別身穿綠藍白三種軍裝,正是代表著海陸空三軍的正式軍裝。
前方三軍代表手持鋼劍,而後方的士兵則是手持上了刺刀的步槍,作為禮儀隊的他們,每一個踏步前進,都是整齊劃一。
更前方是四人手持大明共和國的國旗穩步前進,分別負責前後左右四個方向。
而大明共和國的御用記者,不但在最佳位置,把這一幕幕拍攝記錄下來,等以後大明共和國發展好了,也可以把當初建國的慶典發出來留戀一下,畢竟這是大明共和國寶貴的歷史資料。
護旗方隊很快抵達到大明廣場正前方的高大旗台旁,旗手根據訓練時,動作迅速的把國旗套在旗桿的繩索上。
隨著激昂的國歌響起,國旗也緩緩升起,大明廣場的民眾也紛紛站起來跟著歌唱,大明共和國的國歌早在宣傳部的大力宣傳,以及廣播電台發力,收音機每天定時播放,民眾當然也能跟著唱起來。
“轟!轟!轟……”
等國旗升完後,一旁的禮炮部隊,立馬發動,足足有著28發炮聲。
“怎麼有28門大炮,大明共和國這是有什麼說法嗎?”
美利堅國的大使喬恩滿是疑惑的對一旁的史迪威將軍問道。
畢竟在當下,很多國家成立,禮炮都是21響,畢竟禮炮的來歷跟大英帝國當年軍艦的大炮有關,當年大英帝國殖民的時候,曾要求殖民地港口對其7響禮炮回敬21響。
還有就是迷信,畢竟中世紀的歐洲各國認為單數吉祥,7完美)與3神聖)相乘的21被賦予宗教神秘色彩,後面慢慢演變成國際通用的禮儀公約數。
“這就不知道了,可能28對大明共和國有著特殊的意義。”史迪威將軍作為一個軍人,在他看來這個禮炮的數量多少都行,只要國力強大就行,畢竟大英帝國現在都要自身難保了,那該死的臉面也該放下了。
關于禮炮的數量問題,當初很多人也曾建議沿用國際上的21發,但是朱建國想著後世都是28聲禮炮,那就直接拿來套用便是,還有就是要打破大英帝國的規則,以後世界的規矩,就由大明共和國來制定。
禮炮過後,便是身為陸軍元帥的海鷗將軍乘坐軍用吉普車,在觀禮台下方的不遠處,負責此次的陸軍大閱兵。
率先出場的是步兵方陣,他們都是精挑細選出來的百戰老兵,經歷過戰場的戰火洗禮,眼中充滿了殺氣。
“現在,向我們走來的是大明共和國第一軍的百戰士兵,他們在同古、曼德勒、仁安羌等地與那日寇展開多次戰斗,每次都把日軍圍殲,讓日軍聞風喪膽,他們……”
而一旁的宣傳部挑選出來的男播音員正在用激昂的聲音,把早已準備好的文稿,向大明廣場的民眾以及來自全世界各地的賓客宣布大明共和國部隊的實力。
而正在踏步前進的第一軍士兵,在民眾的歡呼注視下,依然整齊劃一的踏步前進。
“敬禮!”
“踏!踏!”
“ !擦!嘩!”
等步兵方陣來到觀禮台的正前方時,負責方陣的軍長龍文章立馬大聲喊著敬禮,隨後方陣的士兵便是動作整齊的抬槍批槍,而朱建國也抬手給他們敬軍禮。
方陣士兵的動作整齊劃一,眼中充滿了殺氣,讓觀禮台上的一眾美利堅國高官都紛紛小聲交談起來。
步兵方陣一共10個,步兵方陣過後是防空方陣,防空方陣主要還是以20毫米厄利孔高射炮、40毫米博福斯高炮和90毫米1式高炮為主,方陣的數量不多,一共有5個,全都由卡車牽引往前前進,卡車的速度保持一致。
而民眾看到武器方陣的出動後,鼓掌聲和歡呼聲比之前的步兵方陣更甚。
畢竟步兵方陣算是牛夫人了,而防空方陣則是臨時的小甜甜。
防空方陣過後是大炮方陣,而迫擊炮和75毫米榴彈炮是沒有資格上場的,所以率先出場的是2式105毫米榴彈炮,一門門榴彈炮在牽引卡車的拖拽下開始前進。
<1式155毫米榴彈炮方陣開始出現在民眾視野,歡呼聲就更甚了。
<1式155毫米榴彈炮和加農炮經過觀禮台的時候,美利堅國的高層軍官都忍不住站起來清點數量了。
<3半履帶式運兵車,每輛運兵車上都坐滿了士兵,
<4謝爾曼坦克,為了震懾各方牛鬼蛇神,坦克方陣也搞了10個方陣,每個方陣有著64輛4謝爾曼坦克,那碩大且長長的炮管,以及龐大的體積無不顯示它的作戰實力,那可不是日軍的小豆丁坦克可以比擬的。
坦克方陣過後便是海軍主場,雖然大明共和國的海軍沒辦法把軍艦開到現場,但是他們也是用卡車運著巨大的軍艦模型前進,而播音員也是把大明共和國海軍和日本海軍對戰的戰績說了出來。
海軍方面過後就是傷兵方陣,傷兵都乘坐吉普車或者敞篷的卡車,能夠讓所有人看的清清楚楚,而朱建國要做的也是這個,必須要讓大明共和國的人知道大明共和國是由他們打下來的,必須銘記在心。
“史迪威將軍,大明共和國的部隊里,像這樣的精銳部隊,大概有多少?”
美利堅國的外交大使喬恩在大明共和國的作戰部隊全部走過觀禮台後,對著史迪威將軍小聲的詢問起來,雖然喬恩沒有上過戰場,但是從這些部隊從自己面前經過,就知道他們的作戰實力深不可測。
畢竟他作為美利堅國駐大明共和國的外交大使,身上肩負著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