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來到顧家,就在門口看到一個小蘿卜頭,是個小男孩,穿著紅綠相間的厚衣服,頭上帶著個虎皮帽。
悠哉悠哉的躺在柴火垛上,閉著眼楮曬太陽,手里還攥著個地瓜。
只不過因為睡著的原因,小手有些抓不住,差點就要掉地下。
其實掉地下也沒什麼,旁邊有個大狼狗正目不轉楮的盯著,哈喇子都淌了一地。
可這狗也不搶,似乎在等著地瓜掉地上,然後才叼起來吃。
似乎在說︰“我現在上去啃一口,就屬于搶劫,搞不好要進去,有點不值當。”
“我要是偷摸叼走,有屬于盜竊,可能挨一頓揍。”
“我是中華田園犬,要有自己的底線,等掉地上,東西就是我的了,掉下來,掉下來…”
可小家伙雖然睡著了,可手里的地瓜紋絲不動,一點要掉下來的意思都沒有,它只能眼巴巴看著流口水。
“去去去,”
直到顧家年跑過來,擺著手把它攆跑了,依舊沒能吃到一口飯。
“顧國光,你咋在這里睡著了?”
這是他家的老二,因為年紀太小沒上學,再加上想爺爺奶奶,就帶著一塊回了老家。
老大年紀大,已經懂事了,壓根不需要他們擔心。
“沒睡!”
顧國光揉了揉眼楮,看著自家老爹的胖臉,將地瓜一掰兩半遞過去一塊。
“爺爺剛烤的,等你回來一塊吃。”
聞言顧家年心中升起一股暖流,剛想說點什麼,又听兒子解釋道︰
“三分錢!”
暖流還沒醞釀片刻,又煙消雲散,奪過地瓜放到柴堆上,將兒子翻了個身就是一頓揍。
“要錢你不會說,害得老子白感動,我今個…”
“你今個怎麼著?”
就在這時,一個老頭拎著棍子走了出來,眼神不善的看了過來。
這可是他的寶貝孫子,平時捧在手里都怕化了,龜兒子居然敢上手打。
今天他不好好收拾收拾,真不知道家里誰是大小王了。
不過看到有客人,頓時眉頭一緊︰“這是?”
“我戰友跟他同事,來咱們這邊出差的。”
顧家年偷偷松了口氣,沒想到自家老子就蹲在門後,這是等著他上鉤,找理由揍他吧!
他心里氣的不行,小家伙都要被慣壞了,再這樣下去,他還怎麼管。
“奧奧,你們好,快到家里去,我給你們泡茶。”
張龍嘿嘿一笑,揶揄的看向老戰友,沒想到家里這麼熱鬧。
“顧叔好,我叫張龍,您叫我小張就成,我給您帶了點東西,都是路上買的特產,您嘗嘗鮮。”
說著把包裹遞了過去,順手掏出一塊巧克力送給小家伙。
擠眉弄眼道︰“甜的,可好吃了。”
“謝謝叔叔,快家里去歇歇,爸,你趕緊幫忙拿東西,一點眼力勁都沒有。”
小家伙站起身來,拍了拍身上的雜草,甜甜的笑道,只不過看起來虎頭虎腦的,一看就是個健壯的孩子。
說著吩咐自己老子提東西,還把烤地瓜分享出去。
本以為這都是些大人,壓根不會吃他的東西,可漂亮姐姐道了聲謝,順手把半塊地瓜接了過去。
他愣住了!
現在的大人都這麼不要臉,拿小孩子的吃食。
兩人大眼瞪小眼,尷尬的頓在原地,不知道該說點什麼。
“方文瑤,趕緊的。”
還好閻解放回頭看到她正站在原地,于是趕緊喊了一聲。
“來了來了!”
好尷尬啊!
有人給她吃的,她自然順手就接了過來,事後才反應過來,拿小朋友的東西似乎…不太好。
可已經到手的食物,怎麼能還回去,她沉思片刻,從兜里掏了把酸棗。
“交換!”
“嗯嗯,姐姐你嘴好饞!”
听這話,方文瑤嘴角一抽,她不知道該怎麼懟回去。
“你把酸棗還給我,我不想給你了。”
“別嘛,咱們一塊吃。”
拍了拍柴火垛,顧國光邀請她躺下,美滋滋的享用烤地瓜。
看著有些凌亂的柴火垛,她有些遲疑,不過還是試探著坐了上去。
“咦,好舒服,還暖洋洋的。”
于是一大一小,兩人坐在門口吃了起來,不一會吃的嘴上烏黑一片,相視一笑,看起來頗為和諧。
“小方同志,來家里…坐坐。”
不多時,顧家年從家里走了出來,看到兩人烏黑的臉蛋,頓時沉默了。
“好的,顧國光咱們回去吧,我帶了好多吃的,都是路上買的特產,你一定沒吃過,我分給你…”
極短的時間內,兩個人瞬間成了要好的朋友,拉著手往家里走去。
“額滴個親娘來,這姑娘咋跟個孩子似的,比我們家老大還不穩重。”
能跟老二混到一塊的,全村孩子挑不出一個來,顧家年心里詫異不已。
不過來者是客,他趕緊吆喝著 面條,順便從地窖里拿出白菜蘿卜準備做幾個菜。
前兩天是準備了豬肉跟雞肉,想著讓戰友吃的好一點。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可拖延了好幾天,東西也不能長放,所以他們家自己吃了。
本想著等人來了再買,卻不想是下午過來,這個點出門也買不到東西,只能多擱點油切個迎賓火腿。
顧家的老宅子是個土坯房子,村里蓋不起磚瓦房,都是類似的房子。
不過該有的都有,火炕灶台,還帶著個大院子。
寬敞的院子角落里被簡單地圍起了一圈籬笆,里面養著幾只毛色鮮亮、活蹦亂跳的雞。
然而,這些雞可不是隨便就能宰殺吃掉的,它們可是屬于公社的公有財產,僅僅是暫時寄養在顧家罷了。
現如今,普通百姓們沒有養殖豬和雞的權利,所有的勞作都是為公家事而忙碌。
到了年終歲尾的時候,大家所掙得的錢財會以分紅的形式發放下來,具體的份額則依據每個人所積累的工分來計算分配。
只可惜顧家僅有年邁的老爺子和老太太相依為伴,他們年事已高,體力自然無法與那些身強力壯的年輕人相媲美。
尤其在這個艱難困苦的時期,即使拼命干活兒,老兩口甚至連個半飽都成了一種奢望。
好在家中還有一個兒子在外打拼。正是靠著兒子穩定的收入來源,顧家老小總算能夠填飽肚子,不至于忍饑挨餓。
但即便如此,此次用來制作面條的那點珍貴白面也是一家人從牙縫里一點點節省積攢下來的。
要知道,對于城里人來說,如果不是遇到什麼特殊的情況,也不舍得輕易動用這稀罕的白面。
喜歡四合院之從街溜子到反特先鋒請大家收藏︰()四合院之從街溜子到反特先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