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崇禎不听勸,開局秒變太上皇

第449章 大明調整戰略方向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本章︰第449章 大明調整戰略方向

    知曉了事情的真相當然是好事。

    司令他深感遺憾的是,《永樂大典》的原本竟被敵人帶到了印第安大陸。

    或許有人會認為,既然敵方陣營中有穿越者。

    那麼《永樂大典》對他們便無甚用處了。

    實則不然。

    工業的發展絕非一朝一夕之功,宛如一座宏偉的大廈,需一磚一瓦逐步搭建。

    從培養熟練的工人到造就各類專業技術人才。

    從簡陋的手工作坊邁向更為先進的現代化工廠,這其間需要經歷一個漫長且復雜的過程。

    《永樂大典》中詳盡記載的各種技術,恰似一盞盞明燈,能夠為敵方在培養工人和技術人才的道路上提供有力的指引。

    倘若敵人連《永樂大典》所記載的技術都無法參透,那麼即便阿道夫•朗特普為他們提供新的技術資料,敵方陣營的人又怎能領悟並加以運用呢?

    穿越者雖憑借更多的見識。

    知曉一些更為先進的技術發展方向。

    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們可以憑空建造起空中樓閣。

    除非敵方陣營的穿越者,本身便是技術領域的頂尖大拿,且具備超強的動手實踐能力。

    否則就只能如朱慈霃那般,一步一個腳印他引導著手下的人,將各種技術逐步轉化為現實。

    所以朱慈霃先搞出水泥玻璃鏡子,用這些東西來賺錢。

    有了錢就招募工匠鑽研煉鐵煉鋼之法,接著攻克蒸汽機技術難題。

    直至蒸汽機技術相對成熟後,才讓宋應星他們著手研發發動機與發電機。

    這個過程,既是技術的沉澱積累,也是人才的培育成長過程。

    畢竟,想要大力推動工業化發展,絕非僅靠少數幾個技術精英便能實現。

    否則,朱慈霃也無需耗費數年心血,直至如今才成功研制出坦克和裝甲車。

    在了解敵方陣營的大致情況後。

    朱慈霃心中已有定論,那個名叫阿道夫•朗特普的家伙,極有可能沒有爽文小說中那般神奇的金手指。

    否則他們的工業發展水平,恐怕早已將大明遠遠拋在身後。

    又怎會無奈地放棄歐洲大陸呢?

    既然如此,當下的局勢便如同一場與時間的激烈賽跑,雙方都在爭分奪秒,看誰能夠率先趕超對方。

    朱慈霃果斷下達命令,要求在西線征戰的各大兵團,以及以李岩為首的三支艦隊。

    務必抓緊時間清剿殘余敵軍,盡快穩定西歐的局勢。

    至于昆侖奴大陸。

    朱慈霃經過深思熟慮,決定暫且擱置。

    反正大陸就在那里跑不了。

    至于那座大陸之上的昆侖奴,指望他們想起的話是不可能的事情。

    到了21世紀他們都發展不起來。

    在這個時代他們就更是注定了只能當炮灰,或者是當奴隸。

    所以那邊暫時不用去管。

    將接下來的重點目標鎖定為印第安大陸。

    待西線局勢穩固後,他便計劃從西線抽調兵力,組織龐大的眼神經趕往印第安大陸。

    並且依照他心中早已謀劃好的戰略布局,準備將部隊分為兩支強大的大軍,一支從大西洋出發,另一支從太平洋啟程。

    將對印第安大陸的敵人形成兩面夾擊之勢,力求一舉打破敵方的防線。

    進而壓縮敵人的生存空間。

    這樣子就會嚴重拖累他們的技術發展。

    那麼即使不能在短期之內消滅敵人。

    大明朝廷這邊也就有了更多的優勢和機會。

    與此同時,朱慈霃將目光投向了鄭芝龍他們所在之處。

    鄭芝龍、鄭芝鳳和鄭芝豹兄弟幾人接收了大唐聯盟的家底,手中掌握著頗為可觀的可用兵力以及戰船戰艦。

    這支長期漂泊于海上的軍事力量。

    此刻正是收歸朝廷所用的絕佳時機……

    ……

    天武皇帝朱慈霃召集大臣議事。

    並把相關的情報給他們看了一下。

    範景文看得大怒︰“區區西方蠻夷,竟然妄圖顛覆我大明江山?真是該死至極。”

    李邦華︰“以前只是西方蠻夷不通教化,沒想到他們竟然全都是竊賊,幸好陛下聖明,派大軍去剿滅了他們,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孫傳庭︰“西歐的蠻夷已經不足為懼,現在重要的是印第安大陸那邊,那邊的敵人成長速度太快,不能放任他們繼續發展下去了,否則將會對朝廷不利。”

    禮部尚書吳麟征︰“孫大人說的對,西方蠻夷劫掠成性,應當早點把他們給消滅掉方為上策。”

    工部尚書王家彥︰“不過那邊可並不比西歐大陸,我們想修鐵路都沒法修過去。所以要派大軍出擊的話,那就只能靠水師艦隊,想要跨越茫茫大海,其中風險頗多,各位大人可以有何良策?”

    範景文︰“現在不是已經有較為安全的航道了嗎?陛下,老臣建議待西歐的局勢穩定之後,就派大軍出擊印第安大陸。”

    李邦華︰“臣附議……”

    9︰“想要快速並長久力穩定西歐集市,那就得把鐵路給修過去才行。王愛卿,預計還有多久,才能夠修通西歐的鐵路?”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王家彥︰“啟稟陛下,現在鐵路已經修到了里海附近,向南已經修到了波斯灣出口處的阿曼灣北岸,物資和兵員的運輸已經不成問題。

    目前在那邊修路的苦力有七八百萬,人力和物力都很充足,按照目前的進度來看的話,最多只需要一年的時間,鐵路就可以修到亞歐大陸之西海岸……”

    9听得點點頭︰“既然如此,那就可以準備下一輪戰爭了,接下來大明最主要的戰略方針,就是想辦法消滅印第安大陸的敵人。各位愛卿沒意見吧?”

    範景文等人趕緊齊聲說道︰“陛下聖明,臣等遵旨……”

    9︰“既然如此,你們就把精力放在這個事情上,盡快拿出具體的方案,並提前開始做準備工作。”

    “臣等遵旨,臣等告退……”

    ……

    簡單的商議了一番。

    確定了接下來的戰略方向。

    文武大臣經過權衡利弊,拿出了初步的行動方案。

    明朝大軍想要大規模的出征,目前來說不太現實。

    那就由李定國和孫少林他們,暫時牽制著印第安大陸的敵人。

    朝廷這邊開始抓緊做準備,比如在沿海地區增加了多個造船廠。

    盡快增加戰船戰艦和運輸海船的數量。

    進一步擴大水師的規模,並且抽調幾個兵團進行水陸兩棲作戰訓練。

    同時決定派出兵部右侍郎金鉉,偕同傳旨太監張國元,率領一支中型船隊,並攜帶一部分兵力,前往聖地亞哥與鄭芝龍會面。

    雖說遠在大洋彼岸的敵人。

    同樣擁有各種先進的武器裝備與技術。

    但至少就目前的形勢來看,他們並未佔據任何優勢。

    反而大明朝廷始終佔據著上風。

    所以,只要鄭芝龍頭腦清醒,沒有糊涂,自然明白該如何抉擇。

    朱慈霃和朝堂上的大臣都很忙碌。

    大明的戰爭機器再次開始運轉起來。

    其實了解到印第安大陸的情況之後,很多朝堂大臣都是心里大吃一驚。

    雖然大家嘴上沒有明說。

    但是他們心里都非常清楚,能夠跟天武皇帝9對抗的牛人出現了。

    大明朝廷跟西方蠻夷的戰爭。

    歸根結底是天武皇帝與阿道夫•朗特普之間的較量。

    這極有可能是一場曠日持久的大戰。

    因此,必須提前做好全方位的準備,盡可能周全地考慮到戰爭中的方方面面,才有可能以最小的代價贏得這場戰爭的最終勝利。

    畢竟這一次所面對的敵人絕非等閑之輩。

    而大明朝堂上下較是重視這個敵人。

    就越會想辦法將敵人消滅。

    全力以赴的消滅敵人,這也是敵人對敵人的一種尊重。

    只是此時的阿道夫朗特普,他卻不需要這種尊重。

    因為戰事的發展對他們不利。

    所以阿道夫朗特普正在焦頭爛額……

    喜歡家父崇禎不听勸,開局秒變太上皇請大家收藏︰()家父崇禎不听勸,開局秒變太上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家父崇禎不听勸,開局秒變太上皇》,方便以後閱讀家父崇禎不听勸,開局秒變太上皇第449章 大明調整戰略方向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家父崇禎不听勸,開局秒變太上皇第449章 大明調整戰略方向並對家父崇禎不听勸,開局秒變太上皇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