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樂苦笑著說道︰“我能有啥產業哦,就那幾間破破爛爛的房子,還有十幾家名存實亡的空殼公司罷了。我現在可真是窮得叮當響啊!”
葉先生聞言,有些驚訝地問道︰“你之前不是還說要建水晶玻璃器皿廠嗎?我可是一直都在等著你生產出產品,好幫你在巴西打開銷路呢。”
康樂無奈地嘆了口氣,回答道︰“唉,別提了,環保不達標,根本就建不成啊!我早就放棄那個不切實際的夢想了。”
葉先生听後,頓時沉默了下來,過了好一會兒才緩緩說道︰“既然如此,那確實得從長計議了。”
這時,葉太太插話道︰“這對你來說可是個重大的決定啊,以後的路該怎麼走,你一定要深思熟慮才行。畢竟到巴西來創業,也絕非易事。”
康樂說︰“我十七歲在我們村里牽頭開始做企業。到現在,干了也有二十年了。在國內的發展,遇到瓶頸了。農民嗎,從小羨慕能進工廠的工人。先開始我建了一個手工藝作坊,做料器。掙了一些錢。我就想干更大的有流水線的大工廠。
“自從我知道水晶玻璃器皿廠干不下去以後,我就在琢磨今後還能干點什麼?工廠建不了了,就只能做貿易。與其在國內做外貿,還不如走出來。到您這里來找一條出路。我想讓葉先生帶著我,在這里從零開始。”
葉先生說︰“這個事情沒听你談過。我沒想到你這回來,帶著這樣的想法。不過既然來了,也不著急。你自己在這里也走走看看,說不定你的想法就變了。”
葉太太說︰“我們也是差不多你這個年齡到巴西的。我們結束了在台灣的工廠。那個時候,台灣的地價已經漲起來了。我們手里有一些資本,在這邊也有一些親戚朋友。就決定到這里來創業。這個過程中,也很艱苦。別的不說,在你這個年齡,語言這一關就不好過。你不會講這里的話,你怎麼生活,怎麼工作呢?”
葉先生順著葉太太的話說︰“你跟賈勇還不一樣。賈勇年輕,大學剛畢業就過來了。正是學習能力強的時候。他還有英文基礎做底子。我看他葡語講得也越來越好了。你不能听,不能說,你讓我怎麼帶著你做事情?“
康樂說︰“我可以學嘛。我學葡語又不是為了考試,這里有語言環境。我就跟著念叨唄。您不是也是從跟我差不多的年齡開始學葡語的嘛。“
葉太太說︰“你要來跟我們一起做事,那就要把合作模式講講清楚。你以什麼樣的身份跟我們一起做事。你在大陸,我們在巴西,你是我們的代理,我們付給你佣金。現在你要到巴西來,你以什麼樣的身份跟我們合作呢?“
康樂說︰“我以朋友的身份跟你們合作。“
葉太太笑了笑說︰“生意上沒有朋友這個身份。你進入我們的企業,有這樣幾種身份︰股東、雇員、學徒。我們的生意是家族企業。從我爸爸的爸爸那一輩就是這樣的,到現在還是這樣。
“我們沒有想把公司做成一個股份企業,賣股權,引進其他股東。我們的生意滾動著做,能夠不斷的積累資本。我們不需要通過賣股權擴大資本。那樣會影響我們對自己公司的控制。
“現在有什麼事情,我們夫妻倆一商量就定下來了。做股份公司,我們還要經過股東討論,太麻煩了。完全沒有必要。
“你在國內做了二十多年,手里應該有一些資本,我不知道你能帶出來多少。不過,不管你能帶出來多少,你的資本對我們沒有意義。我們不可能讓你的資本進入我們的公司。
“做雇員。我們公司里的雇員都是本地人。我們在公司都說葡語。你連話都不會講,你怎麼做雇員。我們又怎麼跟其他雇員解釋,我們雇佣了一個不會講葡語的雇員。”
康樂說︰“那我就從學徒做起。您只要管飯就行。”
葉先生說︰“你以為學徒好干嗎?我們做陶瓷廠的時候,我們招的學徒一天要干十到十二個小時才能完成我們交給他的工作量。現在我們不做工廠了。公司里沒有學徒這個崗位了。”
康樂說︰“那您就看在咱們以前合作關系的份上,給我設這麼一個崗位唄。”
葉太太表情痛苦地說︰“咱們現在還是生意上的伙伴,我們哪里忍心讓你做我們公司的學徒?那對我們心理是一種煎熬啊。”
康樂說︰“我原來是這麼想的,把您還沒付給我的佣金,折合成股份,在您的公司里,我佔個小股。”
葉先生說︰“現在我也不怕當著賈勇說。當初,華藝國貿公司要建巴西分公司,季總和陳淑娜最開始就是想跟我合作的。她們跟我說了一種合作經營公司。是一種沒有股權關系的協議合作公司。我沒有搞明白。
“我跟她們說,我們還是保持原來的合作模式,她們是供應商,我是她們的客戶。這樣比較清楚。我拿華藝國貿公司再多的貨,那是我欠華藝國貿公司的,這個我認。但我不能讓債主進我的公司做股東。
“後來,陳淑娜看我不願意搞合作經營公司,就跟我提出來過你的那個想法。把我還沒有付給她的佣金折合成小股份,讓賈勇過來到我公司當學徒。然後,根據賈勇的工作情況,再把他轉為公司的雇員。這個我都沒有同意。
“陳淑娜跟我沒有談成,華藝國貿公司才去找陳先生合作的。當時,華藝國貿公司不了解陳先生的情況。陳先生破產了。走投無路了。巴西的華人圈都知道。我們雖然跟陳先生不是朋友,但我們畢竟是老鄉。我們不會說破的。華藝國貿公司提出什麼條件他都答應。至于他答應的東西能不能兌現,怎麼兌現,那就不得而知了。”
康樂故作輕松地說︰“葉先生的意思我明白了。”
葉太太說︰“你再考慮考慮。到這里來重新開始,不是那麼容易的。這對你來說,是一個重大的決定。我們當年做出這個決定的時候,也是反復考察,猶豫再三的。
“台灣太小了,人又多,發展的空間實在有限。我們是沒有辦法。你不一樣。你在大陸有很好的基礎。用你們的話怎麼說來著,你是先富起來的一批人的代表。放棄了,多可惜啊。
“我估計你是遇到什麼不順心的事情了,想一走了之。你這個想法有點任性了。四十歲的人了,有家有業了,不能再孩子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