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新人之外貿員

第796章 小公司的奇襲戰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羽衡 本章︰第796章 小公司的奇襲戰

    等賈勇說完後,陳先生才緩緩地開口說道︰“你總結得很好。我記得你跟我說過,華藝國貿公司要發展成一家跨國綜合商社,你公司的領導派你到巴西來,應該就是這個計劃的一部分。

    “你現在做節能燈生意,一個月兩個貨櫃,只能說在巴西站住腳了。距離你們華藝國貿公司建設跨國綜合商社的目標,應該還有很大的距離。

    “你有沒有考慮過,下一步你應該把生意做得多大,才能跟你在國內的領導交待得過去。讓他們看到你在為發展跨國綜合商社做努力。”

    陳先生這一番話,說得賈勇有一點兒發懵。他都不記得自己什麼時候跟陳先生說過跨國綜合商社這個事情了。

    賈勇回憶起來,那還是他和段雲峰剛到巴西的時候,他們要摸陳先生的底,陳先生也要摸他們的底。

    那個時候,賈勇為了樹立華藝國貿公司的形象,拉大旗扯虎皮,說的一番話。賈勇確實跟陳先生說過,華藝國貿公司要搞跨國綜合商社,在世界很多地方都有分公司。

    賈勇早就不看好季總說的這個跨國綜合商社計劃。他來巴西都是迫不得已的。搞什麼跨國綜合商社?!那就是一個小外貿公司,為了忽悠上級領導,忽悠員工,證明自己存在的合理性,編織的一個夢。

    那麼多大外貿公司想干沒干成的事情,華藝國貿公司怎麼可能搞得成跨國綜合商社呢?靠在俄羅斯賣皮夾克?靠在美國賣鑄鐵下水管道?靠在日本賣羊絨?靠在南太平洋島做轉口賣配額?靠在歐洲做中餐館裝修?還是靠在巴西賣節能燈?

    華藝國貿公司所有駐外分公司,唯一掙錢的也就是賈勇和北明公司合作的節能燈業務了。可這個話,賈勇還不能跟陳先生說,他怕陳先生以此為口實,再提出什麼新的要求。

    賈勇覺得陳先生就像是拿著一個強光手電,把他帶到一處黑漆漆的地方。他按亮手電,形成了一道金箍棒一樣的光柱。陳先生指著金箍棒頂端的“跨國綜合商社”六個大字對賈勇說︰“你沿著這道光柱往上爬吧!”

    賈勇在陳先生的注視下,支吾道︰“跨國綜合商社,那都是領導們做的長期規劃,不是我該考慮的問題。我現在能跟著您把節能燈生意做好,就挺知足的了。”

    陳先生問︰“一個月銷售兩個貨櫃節能燈,你就知足了?”

    賈勇剛到聖保羅幾個月,衣食無憂,工作交待得過去,和北明公司合作融洽。展望未來一年,賈勇一個人能給華藝國貿公司創造一百多萬元人民幣的出口利潤。比起在俄羅斯開拖拉機的王鵬,比起在斯洛伐克中餐館打過工的周歡,比起在美國做家庭主婦的田雯雯,再比起在南太平洋孤島上做地接導游邵燕,賈勇真的很知足了。

    陳先生見賈勇不說話了。他說道︰“你還年輕,可不敢安于現狀,你還應該有更高的目標。

    “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你剛來的時候,看到兩個集裝箱節能燈,你發愁什麼時候能把這些節能燈都賣出去。

    “現在,你相信在未來一年,每個月都能賣出去兩個集裝箱節能燈。你敢不敢想,一個月賣二十個集裝箱節能燈呢?做一個跨國綜合商社的派出機構,一個月做二十個集裝箱節能燈生意,應該是起碼的吧?”

    賈勇以為自己听錯了。一個月二十個集裝箱節能燈?怎麼可能呢?葉先生進口陶瓷在大賣場銷售,倒一手,薄利多銷,那應該是能上量的,一個月也就是兩個集裝箱的陶瓷,趕上聖誕節銷售旺季再加上兩個集裝箱。

    一個集裝箱陶瓷的貨值只有一個集裝箱節能燈貨值的三分之一啊。北明公司成立才短短幾個月,每個月的營業收入已經是葉先生公司的幾倍了。

    陳先生怎麼還敢想每個月做二十個集裝箱節能燈銷售,陳先生是不是被勝利沖昏頭腦了?這是很危險的。這是要出事情啊。

    賈勇一邊琢磨著怎麼給陳先生提個醒,一邊支應道︰“在短短幾個月的時間里,北明公司能夠做到如今這樣的銷售規模,我對銷售前景還是充滿信心的。

    “從另一方面來看,這個銷售網絡才剛剛建立起來,各個方面的資源都已經被我們最大限度地挖掘利用了。我看不到短期內銷售規模快速成長的空間。

    “我認為目前應該維持現有的銷售規模,先穩定一個階段,觀察一下是否存在什麼問題,然後再在此基礎上考慮進一步擴大銷售規模的事宜。”

    陳先生听完後,沉默了片刻,似乎在思考賈勇的建議。

    過了一會兒,陳先生緩緩說道︰“你應該明白‘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這個道理吧。

    “如今我們的銷售已經有了良好的發展勢頭,如果現在我們停下腳步,稍作歇息,恐怕就會失去再次奮起沖鋒的動力了。”

    陳先生的這番話,雖然是在談論公司的業務,但賈勇听起來卻覺得是在描述陳先生目前的身體狀態。

    就陳先生現在的身體狀況而言,他哪里經得起一戰再戰啊,他不要命了嗎?

    陳先生繼續說道︰“北明公司的業務能夠這麼快起勢、上規模,跟選擇節能燈這個產品是有關系的。

    “節能燈這個產品不是國內的傳統出口產品。它跟葉先生做的陶瓷、周先生做的日雜百貨、箱包鞋帽不一樣。

    “我在做調研的時候,注意到一個細節。國內節能燈生產首先不是滿足國內市場需求的。這種產品是為了滿足歐美發達國家節能環保的要求,出現的一種產品。

    “那個時候,國內對節能環保的要求還沒有那麼高。在國內建設的節能燈工廠,主要是為了出口,滿足國際市場的需求。

    “國內節能燈工廠的早期產品都是為發達國家廠商貼牌生產的,他們的產品授權方是不允許他們直接出口的。

    “後來,節能燈工廠的產能進一步釋放出來了,才有了節能燈的內銷。

    “北明公司就是在國內節能燈工廠還不能自己做出口的時候,打了一個時間差,把這個產品引進到了巴西。

    “因為北明公司節能燈的質量好、價格便宜,我們很快打開了市場。可以說是一鼓作氣。

    “一個像北明公司這樣的小公司,抓住了一個時機,用奇襲的方式贏了第一陣。那些有實力的公司,被我們的奇襲打懵了。

    “我現在要說的就是第二鼓、第二陣,那些有實力的公司發現他們的市場被我們蠶食掉一部分後,他們會有什麼反應,我們又應該怎麼做。”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職場新人之外貿員》,方便以後閱讀職場新人之外貿員第796章 小公司的奇襲戰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職場新人之外貿員第796章 小公司的奇襲戰並對職場新人之外貿員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