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先生把賈勇說得低下了頭。賈勇是做好了跟陳先生一家長期相處的準備的。他也在盡可能和阿德里亞娜、伊蓮娜兩姐妹溝通交流。
伊蓮娜年紀還小。賈勇看她也不怎麼學習。好像學校不留家庭作業。放了學,她就固定地和一幫韓裔男女同學出去玩,難得見她一面。
阿德里亞娜上大學了,要懂事一些。從學校回來以後,會主動和陳先生陳太太聊聊天。阿德里亞娜長著一副笑模樣,開口說話就讓人覺得她在笑,很隨和的樣子。
節能燈的進口商是阿德里亞娜名下的公司,修改合作協議條款的事,也是阿德里亞娜提出來的。賈勇就特別留意要跟阿德里亞娜搞好關系。
可阿德里亞娜對賈勇的提防之心很重。只要賈勇一靠近阿德里亞娜,她就板起臉,警惕地看著賈勇,就像看一個悄悄接近她的小偷。這種氛圍下,還怎麼對話啊?
陳先生看出賈勇覺得跟阿德里亞娜交流困難,就說︰“你跟阿德里亞娜都聊不起來,那你跟別的巴西人怎麼對話呢?
“你不賣東西都不知道怎麼聊,讓你推銷產品的時候,你不就更張不開嘴了嗎?
“推銷的最高境界就是讓人家買下不需要的東西,還心懷感激。你既然要在巴西做生意,就得按這個要求來。”
看著賈勇面露難色,陳先生想,還得慢慢來,逼得太狠了也不行。
陳先生稍稍停頓了一下,然後繼續說道︰“其實,我很樂意與像你這樣的年輕人相處。因為你就像一張白紙,可以在上面描繪出最絢麗多彩的圖案。
“像段先生那樣年紀的人,他們的人生已經基本定型了,就如同一張用過的舊畫布,無論怎樣清洗、漂白,都難以恢復成一張嶄新的畫布了。”
陳先生說著,賈勇听著,漸漸就變成了陳先生的一言堂。陳先生想,像賈勇這樣剛到巴西的人,自尊心是很強的,這麼一味的灌輸,怕他產生逆反心理,以後陳先生再說什麼話,他就听不進去,當耳旁風了。該拉攏一下的時候,還得說些關心體己的話。
陳先生漫不經心地用手梳理著自己那略顯稀疏的頭發,與賈勇閑聊起來︰“賈經理,我還不太了解你家里的情況呢,你家里都有些什麼人呀?”
賈勇微笑著回答道︰“我家里有父母,還有一個姐姐。”
陳先生繼續問道︰“那你父母現在還在工作嗎?”
賈勇點了點頭,說︰“我父親是一家機械制造工廠的廠長,母親在一所小學校里當老師。”
陳先生听到這里,不禁感嘆道︰“賈經理在這樣的家庭成長起來,肯定受令尊的影響很大,學有所成,學有所長。不然的話,也不會年紀輕輕就被派駐國外工作。”
他稍稍停頓了一下,接著回憶道︰“我曾經在北平生活過一段時間,那時候我年紀還小。我只記得我們家住在一個四合院里,院子里有一個很大的魚缸。當時的我,身高比那魚缸也高不了多少,還得踩著磚頭才能夠看到缸里的魚呢。”
一旁的賈勇听陳先生講這些事,心里面輕松了不少,他應和著介紹說︰“現在北京城里完整的四合院已經越來越少見了。”
陳先生面帶微笑,回憶起兒時的情景,緩緩說道︰“我小時候啊,家里住的房子有個長長的廊子,廊沿上掛著鳥籠,里面養著鳥兒,嘰嘰喳喳地叫個不停。
“廊子里還擺放著一把躺椅,那是我最喜歡的地方。尤其是在夏天,下雨的時候,我就會躺在躺椅上,靜靜地看著雨水從房頂的屋檐上流下來,形成一道美麗的雨簾。
“那時候的日子,不緊不慢,悠然自得,真是讓人懷念啊。賈經理呢,你的童年也是在北平度過的嗎?”
賈勇點點頭,回答道︰“我是在北京長大的,我住的不是四合院。我小時候和我的外祖父住在一起,我們住的是仿甦式樓房。所以,我沒有您那樣的體會。”
陳先生若有所思地說︰“我知道,現在的北京和以前相比,幾十年過去了,變化肯定很大。對了,我听說北平的城牆後來被拆掉了,是真的嗎?”
賈勇嘆了口氣,說道︰“是啊,大部分城牆都被拆除了,只保留了幾個城門樓。”
陳先生感慨道︰“真是太遺憾了啊!北京城的建築是很經典的。我上小學那會兒,我哥哥正在北平的匯文中學讀書。你知道匯文中學嗎?”
賈勇附和著說︰“匯文中學我知道。它有一段時間叫二十六中,到了八十年代才又恢復了匯文中學這個校名。那時候,北京許多有歷史底蘊的中學都想恢復原來的校名呢。”
陳先生接著說道︰“我哥哥在匯文中學念書的時候,那所學校還是一所教會學校呢,而且是用英文授課的。
“那個時候的匯文中學,不僅有中學部,還有一個預科班。學生們讀完預科班之後,就可以直接申請去國外的大學深造。我哥哥後來就是去美國讀書的。他在匯文中學的時候,打下了很好的英文基礎。”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賈勇好奇地問道︰“您也在匯文中學讀過書嗎?”
陳先生嘴角泛起一絲苦笑,緩緩說道︰“其實,我本來是在匯文中學讀書的,但後來因為我父親在北平的差事遇到了一些挫折。
“我父親在上海得到了一份新的差事,我們全家遷往了上海。在那里,我進入了聖約翰學校的中學部繼續學業。”
賈勇若有所思地說︰“聖約翰學校,听這名字,應該也是一所教會學校吧?”
陳先生點了點頭,解釋道︰“沒錯,聖約翰學校確實是一所教會學校,它既有中學部,也有大學部。”
听到這里,賈勇問︰“那您是從中學部直接升入大學部的嗎?”
陳先生深深地嘆了口氣,緩緩說道︰“沒有啊,上中學的時候,中日戰爭就突然爆發了。那時候的上海,到處都是戰火和硝煙。”
他頓了一下,似乎在回憶那段艱難的時光。“那個時候的上海和南京都非常不安全,我父親在當時還有一些小小的名望。我們這些做子女的,就怕被日偽特務給盯上,然後被扣押起來,以此要挾我父親。所以,當時根本顧不上那麼多了,只能拼命往重慶逃。”
他的聲音有些低沉,仿佛那段經歷仍然讓他心有余悸。“一路上,那真是慘不忍睹啊!你們這個年代的人,簡直無法想象當時的情景。戰爭讓人們流離失所,到處都是廢墟和難民。我自己身上錢不多,若不是我父親的一個朋友給了我幾塊銀元,恐怕我早就餓死在路上了。”
喜歡職場新人之外貿員請大家收藏︰()職場新人之外貿員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