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江寧看著站在一旁的張文和,趕忙使了個眼色。
張文和立刻站出來,說道︰“啟稟陛下,此物乃是郭老大人在治理黃河時,天降祥瑞,一只千年老龜口餃石盒從黃河中而出,為陛下獻上傳國玉璽。
石盒中除了傳國玉璽,還有一卷帛書,上面寫著‘日月同輝,承天道,定乾坤,大明之大,天下無雙,大明之明,萬古不滅’。
要不陛下您再找找?”
朱由校聞言,趕忙在石盒中翻找,果然在原本包裹玉璽的黃布之下,發現了一卷嶄新的帛書,打開一看,上面正是張文和所說的幾句話,頓時拍手叫好。
朱由校頓時心中直呼︰“張文你小子還真是會來事,干得漂亮。”
在場一眾大佬全都向張文和投去贊賞的目光,心道︰“好小子,真有你的,不愧是江侯爺手下的得力干將!
好樣的!
很精神!
不丟份!”
隨後,朱由校輕咳一聲,說道︰“玉璽現世是天大的喜事,稍後朕要親自前往太廟祭告列祖列宗。
對了,稍後《天啟時報》也要宣揚一下,不過要低調。”
眾人聞言,趕忙領命。
接著,朱由校大賞群臣,張文和被直接加封錦衣衛同知、昭勇將軍,直接達到了“三品大圓滿”。
戶部尚書郭允厚加封太子太保,賜蟒袍玉帶。
就在眾人歡聲笑語之時,楊漣站了出來,說道︰“陛下,臣有本奏。”
朱由校點頭︰“準奏。”
楊漣從袖中取出一本奏疏,開口道︰“啟稟陛下,臣奉旨護衛郭大人治理河道,在河南徹查了整個河道衙門。
發現自萬歷二十三年以來,朝廷撥付的治河銀兩屢遭貪污,涉案官員117人,其中有地方官員、河道衙門官員,還有一些已經致仕的官員。”
听完楊漣的話,朱由校愣在當場,就連身旁的江寧也微微發愣,隨即想明白了。
當初皇子朱慈燃滿月時,郭允厚說要送兩份大禮,自己還納悶呢,沒想到楊漣這個時候跳了出來。
朱由校讓方正化將奏疏呈上來,仔細查看後,臉色鐵青,猛地一掌拍在案上,怒吼道︰“欺天啦!
那可都是朝廷的錢,朝廷撥200萬,他們貪100萬,剩下的100萬也沒用到實處,難道還要朕感謝他們嗎?
袁愛卿,此事交由你全權辦理,給朕嚴查嚴辦,那些致仕在家養老的官員也不能放過!”
袁可立聞言,一臉正色地趕忙應道︰“老臣領旨。”
隨著朱由校的雷霆震怒,眾人也相繼告辭,畢竟接下來大家可有的忙了。
江寧也跟著眾人一同告辭離開,生怕走晚了,這位朱兄又給自己找活干,畢竟自己如今手里還有一大堆活沒干完呢。
眾人離開皇宮後,並未第一時間返回各自衙門,而是在江寧提議下,要給郭允厚辦場接風宴,
這位大明朝的“財神爺”在外奔波大半年,如今回京,同朝為官大家總得表表心意。
郭允厚本有些不情不願,卻還是被眾人架到了醉仙樓。
溫體仁直接點了一桌精致酒菜,郭允厚看著滿桌佳肴,心疼得直咧嘴,眾人卻已圍坐下來,邊吃邊聊。
見郭允厚一臉沮喪,江寧沒好氣道︰“老郭,吃菜喝酒啊,板著臉干啥?”
郭允厚便又開始大吐苦水,念叨著自己這個戶部尚書當得有多不容易。
江寧打趣道︰“老郭,不是我說你,春花秋月你不賞,歲月靜好你不安,孔雀開屏你看 。
先前說的那事,你考慮得咋樣了?
一天30文嫌少,我找人說說,給你加到50文,夠意思了吧?”
郭允厚聞言,臉色頓時黑如鍋底,江寧卻笑得前仰後合。
眾人雖滿臉疑惑,這時郭允厚卻本著“有便宜不佔王八蛋”的想法,也跟著吃喝起來。
正熱鬧時,“砰”的一聲,雅間房門被一腳踹開。
郭允厚剛吃進嘴的菜直接噎在喉嚨,頓時翻起白眼。
只見老魏抬腿站在門外,滿臉委屈。
江寧此時顧不上多想,趕忙上前掐住郭允厚的脖子猛晃︰“老郭,你咋了?
沒事吭個聲啊!”
一旁的溫體仁趕緊拉住他︰“侯爺,您掐著郭老大人的脖子呢,快撒手,再掐就出人命了!”
江寧這才反應過來,趕忙松手。
溫體仁上前給郭允厚拍背,他郭允厚這才將菜吐出來,臉色漲紅,手指顫巍巍地指著江寧。
江寧卻笑道︰“老郭,感謝的話就別說了,咱倆這關系,總不能見死不救吧?”
眾人把郭允厚救過來後,看向滿臉委屈的老魏,江寧笑著問道︰“魏公公,您怎麼來了?
正打算派人去請您呢。”
老魏沒好氣地說︰“好你個江侯爺,可真讓咱家寒心!
辦差說走就走,連聲招呼都不打。
這次去河南又辦了什麼大案?
咱家有好事總想著您,您倒好,從來沒想著咱家!”
眾人這才明白,江寧去河南迎回傳國玉璽的事沒提前透露,連他們也是剛從朱由校那得知,難怪老魏吃醋,以為江寧又去河南查大案了。
江寧把老魏請上桌,笑著將找到傳國玉璽的事說了一遍。
老魏臉色稍緩,又一臉正經地問︰“侯爺,那您就沒帶點別的回來?
比如土特產?”
江寧被問得一愣,老魏見他這反應,臉色瞬間又垮了。
一旁的楊漣趕忙起身︰“魏公公,下官從河南帶了些土特產,剛交給袁閣老,您若不嫌棄,不妨品鑒一番。”
老魏頓時大喜,端起酒杯與楊漣對飲,笑著說︰“還是楊大人懂咱家!”
楊漣也笑道︰“哪里,咱們吃著朝廷俸祿,都是為百姓做事。
魏公公的手藝,下官在河南早有耳聞,改天定要討教一番。”
老魏擺手︰“楊大人才是此道高手,咱家不過班門弄斧。”
看著兩人惺惺相惜的模樣,江寧驚得嘴巴大張。
要知道,按原本的歷史,這倆人恨不得直接掐死對方,如今竟相互吹捧,瞧著都要磕頭拜把子了。
眾人說笑間,袁可立捋著胡須道︰“老夫只管查案,剩下的‘手藝活’,就交給魏公公和楊大人了,畢竟二位是京城有名的‘手藝人’,本事大家有目共睹。”
唯獨吏部尚書楊鶴臉色蒼白,眼含熱淚望著江寧,江寧趕忙轉頭裝作沒看見。
楊鶴又看向督察院左都御史朱大典,嚇得朱大典當場裝醉趴在桌上。
最後,在郭允厚心疼不已地付了賬後,眾人才各自散去。
江寧回到家中,見兩位夫人挺著大肚子,還在為他準備冬衣,心疼不已,趕忙上前握住柳若煙、柳輕煙的手︰“兩位夫人,這些事交給下人做就好,你們有孕在身,別太勞累。”
柳若煙臉一紅︰“妾身閑著也是閑著,想給夫君提前備幾套冬衣。”
柳輕煙也羞澀點頭。
江寧與她們溫存片刻,便去了書房,放眼大明朝,像他這樣身兼數職的,實在不多。
沒多久,高文采捧著錦衣衛公文來到書房。
江寧接過查閱,高文彩便在一旁坐下等候。
閱完公文,江寧問道︰“小高,先前讓楊安去陝西找李自成、張獻忠,情況如何了?”
李若璉沉思片刻,搖頭道︰“侯爺,楊安去了兩個多月,至今沒任何消息傳回。”
江寧眉頭微皺,這兩個大明王朝的“掘墓人”,他這些年從未敢忘記。
所以前不久便安排錦衣衛第一福將楊安去追查行蹤,想盡早控制起來,如今杳無音訊,難免有些擔心。
高文采笑著說︰“侯爺無需擔心,稍後卑職再安排錦衣暗衛的人手,一同打探。”
江寧點頭,又問起高文彩最近皇宮的守衛情況,尤其提到干兒子朱鐵膽。
高文彩一臉正氣回道︰“回侯爺,皇子殿下如今由卑職抽調的錦衣衛可靠弟兄、東廠魏公公親自挑選的人手,還有方公公從騰驤四衛挑選的得力人手一同護衛。”
就連殿下身邊侍奉的太監宮女,也都是魏公公和方公公共同挑選的。
江寧這才放心,歷朝歷代皇子半路夭折的不少,他的干兒子朱鐵膽絕不能出事。
如今有錦衣衛、東廠、騰驤四衛護衛,再加上經過上次的事後,老方肯定還會安排西廠人手,應是穩妥了。
隨後,江寧又詢問為朱鐵膽挑選未來成婚對象的事。
高文采趕忙回道︰“回侯爺,卑職按您的吩咐,已在大明兩京十四省境內選出100名與殿下年歲相當的女童,家世清白,且未與任何勢力有牽連。
如今都在暗中監視,魏公公也安排了東廠人手一同盯著,確保萬無一失。”
江寧聞言點了點頭。
…………
數日後,朱由校昭告朝廷得到傳國玉璽的消息,張文和也在《天啟時報》上大肆宣揚朝廷獲得玉璽的經過。
民間很快傳出多個版本,都給這事添了幾分神秘色彩。
消息一出,猶如投石入湖,瞬間在大明境內傳開,百姓對朝廷的認同感愈發強烈—。
天子勤政愛民,大明國力蒸蒸日上,局勢都在向好的方向發展,這無疑是盛世將至的征兆,傳國玉璽此時現身,更印證了當今天子是一代明君。
另一邊,袁可立根據楊漣提供的線索追查下去,除了名單上的人,還牽連出不少官員。
由于這案子年頭久遠,查起來頗費功夫,但袁可立鐵面無私,一查到底。
江寧與老魏也趕忙派人出京抓人。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遼餉案的深挖,又有上百名貪官污吏、地方劣紳被緝拿進京。
袁可立再次在西直牌樓開審,剛返回京城的楊漣立馬要求親自上手。
他心里清楚,自己再不露一手,“第一刑訊高手”的名頭怕是要被老魏搶走了。
老魏也暗自與楊漣較上了勁,二人在西直牌樓各自拿出看家本領。
楊漣對付要剝皮萱草的犯官,手段花樣百出。
老魏處置凌遲處死的官員,則將手藝施展到了極致。
這般場面,可算給京城百姓開了回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