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那3800多人在西直牌樓被行刑,整個大明京城官場迎來了朱由校登基以來最為嚴厲的反貪反腐風暴。
廠衛緹騎四處出動,巡查地方,天下皆驚,明白朝廷這次要動真格的了。
朝堂上,由袁可立牽頭,刑部、督察院、大理寺以及錦衣衛、東廠協同配合,對京城官場展開了一次全面徹查。
這一查,又揪出了不少貪污受賄、牽涉其中的官員。
對于那些剛開始貪污,且受賄數額較少的官員,朱由校從輕發落,或是降職並記大過,或是罰俸、打板子。
而對于貪污較多的官員,朱由校毫不留情,全部依照《太祖大誥》處置。
此次被查處的官員中,以投靠過來的東林黨、浙黨官員居多。
于是,西直牌樓再次上演了一波大清洗。
經過這兩次大規模的清洗,整個大明官場都受到了極大的震動。
原本大家以為朝廷會就此收手,沒想到,這僅僅只是個開端。
吏部尚書楊鶴表態,全力支持袁可立、江寧、老魏三人徹查到底,放手去殺,無需留情。
听到楊鶴的這番話,朝堂上一眾大佬都驚呆了。
這話要是從別人口中說出倒也罷了,可楊鶴身為吏部尚書,說出這樣的話,實在令人大跌眼鏡。
畢竟當下朝堂官員人手緊缺,眾人實在不明白這位楊大人究竟受了什麼刺激。
隨後,楊鶴立刻向朱由校提議,將之前從江南帶回的信奉新興學說的學子召入朝堂進行考核,以填補官員空缺。
朱由校與內閣商議後,欣然同意了這一提議。
畢竟這2000多名新興學說的學子,最差的也有秀才功名,其中還有不少進士和舉人。
之前朝廷在北方重新開設社學,為了壓制江南文風,這2000多名學子都在社學、縣學、府學擔任學官。
如今社學推行已初見成效,這些學子自然可以被調回來為朝廷所用了。
為了以防萬一,楊鶴又提議對那些丁憂在家的官員進行奪情,讓他們以國事為重,出山任職。
就這樣雙管齊下,楊鶴很快又湊出了2000多名候補官員。
但楊鶴仍覺得不夠穩妥,于是親自來到五軍都督府,向江寧、張維賢、陳策、沈有榮求助,希望能從京營中抽調一部分將領,降級轉任為地方官員。
听到楊鶴的請求,張維賢、陳策、沈有榮三位老同志當場就不干了。
他們心想,大明武將和京營憋屈了這麼多年,如今好不容易挺直了腰桿,楊鶴卻想在京營將領身上打主意,這簡直就是在挖京營的肉、放京營的血,說什麼也不能答應。
見張維賢、陳策、沈有榮三人堅決不同意,唯有江寧一言不發。
楊鶴見狀,頓時淚如雨下,向江寧哭訴求助︰“侯爺,您可不能不管啊!
自從被您舉薦為吏部尚書以來,下官就沒過過一天好日子,起得比雞早,睡得比狗晚,干得比驢還多,沒日沒夜地忙活,也才勉強維持住局面。
更何況,京營如今有大明皇家講武堂支撐著,也不用擔心將領短缺的問題啊,您就幫幫下官吧,全當積德行善了,發發慈悲吧!”
江寧听後,陷入了兩難境地。
畢竟楊鶴如今在朝堂上的尷尬處境,和他與老魏有直接關系。
畢竟楊鶴之前在朝堂上可是出了名的老實人,若是放任不管,似乎不太合適。
但他本身屬于武將,文官的事務,他一般只願意提供些意見,並不想過多摻和。
見江寧眉頭緊皺,依舊不說話,楊鶴徹底急眼了,二話不說解下腰帶,就在五軍都督府大堂上,準備上演一出懸梁自盡。
這可把在場眾人嚇得不輕,趕忙拼命勸阻。
畢竟一位當朝尚書要是吊死在五軍都督府,那影響實在太惡劣了,江寧他們幾個也擋不住。
好不容易把楊鶴拉下來,只見他連哭帶喊︰“你們誰都別攔我!
誰今兒攔我,我就跟誰拼了!
與其累死,還不如吊死一了百了!”
看到楊鶴當堂上吊,江寧著實被驚到了,無奈之下,只好點頭答應從京營選取一部分將領,降級轉任地方官。
楊鶴這才心滿意足地系好腰帶,隨後匆匆跑入皇宮向朱由校請旨。
看著楊鶴離去的背影,張維賢痛心疾首地罵道︰“這位楊大人是真畜生啊!
虧老夫之前還覺得楊大人是個老實人,沒想到老實人也不老實,居然使出以死相逼這種手段,真是太他娘的畜生了!”
陳策氣得臉色漲紅,對江寧說道︰“江侯爺,咱們可都是從刀槍里滾出來的,關鍵時刻你咋就掉鏈子了呢?
答應這老小子,咱們現在是在幫他擦屁股啊!
干得好也就罷了,要是干不好,還得跟著擔責任!”
沈有榮也是一臉痛心︰“江侯爺,您知道培養一名將領得花費多少精力和時間嗎?
您居然說給就給了!
大明皇家講武堂的學子又不是地里的韭菜,說割就割,他們也需要時間成長,還得經過歷練才行啊!”
面對幾人的指責,江寧猛地一拍桌子,開口說道︰“行了,都別嚷嚷了!
不就是人嘛!英國公,您立馬拿著五軍都督府的公文去國子監,以招收寒門子弟為主。”
听到江寧這話,三人頓時愣住了。
片刻之後,張維賢猛地一拍大腿,說道︰“哎呀,江侯爺呀,這他娘的真是脫褲子放屁——多此一舉!
讓楊大人直接去國子監招人不就行了,何必繞這麼大一圈呢?”
江寧對此沒有過多解釋。
他心里清楚楊鶴的盤算,如今京城國子監的太學生,整天只知道之乎者也和子曰,對于為官從政毫無經驗。
而京營的將領可都是上過戰場、見過血,還接受過系統培訓的,更重要的是,京營軍紀森嚴,將領們做事雷厲風行。
如今大明官場缺的就是這種雷厲風行的風氣,要是直接去國子監招人,楊鶴招來多少,回頭恐怕就得因貪污腐敗殺掉多少,到那時才是真的脫褲子放屁,多此一舉了。
最後,在江寧的苦心勸導下,張維賢無奈地領著陳策、沈有容三人前往國子監招人。
國子監祭酒徐可求得知他們的來意後,立刻表示雙手支持。
畢竟徐可求也曾為封疆大吏,深知大明官場的狀況。
雖然自己年事已高,只能在國子監教導學子,但同樣願意為朝廷出一份力。
有了徐可求的配合,張維賢、陳策、沈有容三人經過仔細篩選,從國子監挑選出300名學子,這些學子基本都出身寒門。
三人將他們帶回京營進行分配。誰知剛到京營,這300人就被各營主將瓜分殆盡。
畢竟如今的京營已經嘗到了讀書人加入的甜頭,平日里的後勤、軍法、內務,以及士兵們的思想工作,都需要這些讀書人出身的將領來處理。
隨後,三人返回五軍都督府。
張維賢滿臉痛心說道︰“國子監都被咱們五軍都督府挖走幾百人了,要是這狗日的楊大人改天再來要人,老夫就只能把五軍都督府的狗派給他了!”
陳策和沈有容點頭表示認同。
江寧自然明白三位老將的想法,趕忙笑著安撫道︰“英國公、陳侯爺、沈侯爺,您三位也別生氣了,畢竟咱們要以大局為重。
為了彌補將領被抽調的問題,本侯覺得可以從京營中選派部分平日表現出色的基層將士和基層將領,送入大明皇家講武堂進行為期三個月的緊急培訓,然後讓他們填補現在空缺的職務。”
听到江寧的這個提議,三人眼前一亮,覺得這倒是個好辦法。
于是,四人簡單商議之後,立刻由張維賢執筆寫了份奏疏,隨後一一署名,蓋上官印,派人趕緊送入宮中請朱由校批示。
朱由校這邊剛把楊鶴送走沒多久,就收到了五軍都督府呈送的奏書。
隨後與內閣幾位大佬商議起來,最後一致同意。
畢竟為了維持大明官場的穩定,五軍都督府和京營這次確實做出了很大犧牲。
朱由校深知大明官場現狀,此次反貪反腐必須一查到底。
若放任貪官污吏,即便補充再多官員,也會被帶壞,必須從根源解決問題。
兩日之後,朱由校召集內閣、五軍都督府及在京幾位尚書入宮議事。
面對一眾朝廷棟梁,他開門見山地說︰“諸位愛卿,你們都是朕的左膀右臂,朝廷棟梁。
朝廷原本給官員的俸祿確實偏低,致使許多官員為維持生計不得不貪污受賄。
朕自登基後便不遺余力改善官員待遇,先是將俸祿提高三倍,且全部發放現銀,平日還有賞賜,又允許大家購買大明商會股份,就是希望杜絕貪污現象。
沒料到此次遼餉案竟牽扯這麼多人,實在令人痛心。
但漲俸祿也得有個限度,不能因官員貪污就一味增加,否則官場風氣未改,大明國庫卻先吃不消了。”
眾人紛紛點頭,朱由校所言確實切中要害,大明官場貪污之風由來已久,即便動用太祖洪武留下的《大誥》,也難以震懾住貪婪之心,看來確實需要一場大換血。
接著,朱由校說道︰“諸位愛卿,今日大家暢所欲言,關于如何防止官員貪污受賄,有什麼想法都盡管說。”
眾人陷入沉思,江寧也眉頭緊皺。
當下大明官場貪污主要有兩種情況。
一是俸祿過低,官員難以維持生計,無奈之下開始貪污,最終小貪變大貪。
二是本身家境富裕,卻依舊大肆斂財,像前都察院右都御史阮大鋮,本是江南富戶,家產豐厚,還持有大明皇家商會股份,卻仍卷入私征遼餉的驚天大案,足見人心不足蛇吞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