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校聞言,眉頭微微皺起,滿朝文武官員也開始竊竊私語起來。
這時,畢自肅趕忙站了出來,開口說道︰“啟稟陛下,忠義侯所言有理。
朝廷在大明境內設立驛站數千所,每年耗費白銀數百萬兩用于維護和運營。
然而,各地驛站除了迎接送往各路官員、提供食宿以及傳遞公文軍情之外,並無其他收益。
若是能夠允許各地商賈在驛站進行休整、存儲貨物,並為其提供便利,朝廷收取一定費用,這樣一來,不僅能夠開源節流,若操作得當,還能為朝廷盈利不少。
同時,也能彰顯朝廷重視商人的態度。”
誰知話音剛落,卻有兩人站了出來,開口說道︰“忠義侯與畢侍郎此言荒謬至極!
驛站乃朝廷專門為官員出行以及公文軍情傳遞設立,若是貿然對百姓開放,一旦造成公文丟失、軍情泄露,該如何是好?
況且,尊卑有別,區區低賤商賈怎能與朝廷官員同宿同處,傳出去豈不是笑話?”
就在這時,另外一名年輕官員也開口說道︰“啟稟陛下,剛才畢侍郎說朝廷每年花費數百萬兩維護各地驛站,既然如此麻煩,又耗費大量錢糧,不如一並裁撤。
如此一來,朝廷每年還能省下幾百萬兩,也就不必再與這些商賈合作了。”
江寧聞言,只感覺腦袋“嗡”的一聲,差點炸了。
裁撤驛站?
自己要是沒記錯,原本歷史上崇禎登基後就是被人忽悠著裁撤了驛站。雖然每年省下了幾十萬兩銀子,可結果卻是朝廷上下政令無法及時傳遞,如同睜眼瞎。
最關鍵的是,裁員裁到大動脈了,把“快遞員”李小哥給裁掉了。
這下李小哥沒了飯碗,鐵了心要造老朱家的反,最終將老朱家徹底逼上絕路。
最為諷刺的是,那名建議崇禎裁撤驛站的官員,僅僅是因為自己包養小妾的事情被原配夫人通過驛站快馬追蹤查到。
這才建言獻策裁撤驛站,結果崇禎這個倒霉孩子居然還同意了,簡直離譜到了極點。
江寧轉過頭,冷冷地盯著那兩名官員,開口問道︰“不知二位大人如何稱呼?”
倒不是江寧目中無人,而是這兩個官員品級太低,江寧壓根不認識。
其中一名年紀五十多歲的官員開口說道︰“下官兵科給事中劉懋。”
另外一名年輕官員接著說道︰“下官雲南道御史毛羽健。”
听到兩人自報名號,江寧滿臉震驚。
要知道,原本歷史上就是這兩個家伙建議崇禎裁撤驛站的。
劉懋可能年紀大,老糊涂了,但毛羽健這小子可是因為被老婆通過驛站快馬捉奸,才上書裁撤驛站的。
頓時,其他清流黨官員站出來表示支持。
江寧無論如何也不能讓這兩個家伙出來壞事,于是一臉正色地開口說道︰“啟稟陛下,臣近日收到密報,兵科給事中劉懋、雲南道御史毛羽健二人貪贓枉法、收受賄賂,且數額巨大,臣欲向陛下稟報。”
江寧話音剛落,劉懋和毛羽健二人當場就愣住了。
他們怎麼也沒想到,江寧居然參他們貪污受賄、貪贓枉法,而且數額巨大。
頓時,兩人被滿朝文武看得冷汗直冒,趕忙跪倒在地,說道︰“陛下,忠義侯這是污蔑,臣等並未貪污受賄,他這是赤裸裸的污蔑啊!
還請陛下明察,給臣一個公道。”
隨後,兩人又開口說道︰“忠義侯,你說我等貪污受賄,可有證據?”
江寧思索了半晌,伸手在袖子里摸了摸,又在懷里找了找,發現啥都沒帶,隨即尷尬一笑,說道︰“不好意思,證據在鎮撫司衙門,本侯忘了帶,稍後就讓人給送來。”
听到江寧這樣的回答,在場眾人當場傻眼了,這也太兒戲了吧?
但江寧可不會放過這兩個禍害,于是一臉正色地開口說道︰“陛下,臣願以劉懋、毛羽健二人的人頭擔保,他倆貪污受賄、貪贓枉法,證據確鑿,請陛下下旨嚴查。”
听到江寧居然以劉懋和毛羽健二人的人頭作保,朱由校和滿朝文武頓時一陣咳嗽。
這感覺太熟悉了,但江寧是自己的好兄弟,朱由校自然要支持他。
于是,朱由校當場臉色一沉,說道︰“劉懋、毛羽健二人身為朝廷官員,不思忠君報國,反而徇私枉法、貪污受賄,罪大惡極。
即刻將二人革去官職,押往刑部大牢,由三法司會審,給朕嚴查嚴辦!”
話音一落,老魏使了個眼色,殿外沖進來幾名錦衣衛,當場將二人按倒在地,扒去官袍,押了出去。
這可把其他清流黨的官員嚇壞了。
和江寧打了這麼久的交道,他們還是第一次見江寧這麼行事。
平日里江寧最多背後使點陰招,但基本都能拿出確鑿證據。
今兒個倒好,光憑一張嘴就把兩人拿下了。
他們這會兒要是再堅持支持裁撤驛站,萬一江寧直接給他們扣個結黨營私、圖謀不軌的帽子,那可就麻煩大了。
眼見沒人再添亂,朱由校笑著說道︰“忠義侯,你繼續給朕與諸位愛卿講講,如何將驛站對商賈開放,以及如何防止朝廷公文政令丟失。”
見朱由校給自己遞話了,江寧清了清嗓子,開口說道︰“啟稟陛下,其實這很好辦,直接將驛站一分為二,一半為官用,一切照舊。
另一半為民用,就跟民間客棧一樣。
來往客商眾多,人吃馬嚼、駐店存貨,看似不起眼,但全部加起來,那可是一筆天文數字。”
朱由校掰著手指算了半天,片刻之後目光一亮,說道︰“忠義侯,言之有理。
但若是直接交由各地驛站自行收錢,恐怕其中會有人中飽私囊,到時候朝廷不但沒盈利,反而還會虧損,這又該如何是好?”
江寧聞言,笑著說道︰“陛下,這好辦,朝廷直接發賣郵票。”
听到江寧說出“郵票”二字,在場一眾文武大臣都來了興趣。
于是江寧接著說道︰“陛下,所謂郵票,就跟銀票類似。
大明驛站遍布天下,子民萬千,除了這些客商,還有許多百姓也可以寫信,通過驛站進行傳遞。
只需向朝廷購買一張郵票,貼在信封紙上作為憑證,然後寫下地址,各地驛站根據地址進行傳遞。
到那時,天南地北的親朋好友都能相互書信往來,極為方便。
就以京師為例,城里人口幾百萬,南來北往的人,有的數年乃至數十年都無法回家與親人相見。
但若是使用郵票寫信,哪怕一月一封書信都沒問題。”
朱由校听完,開口問道︰“忠義侯,你說的這郵票應該賣多少錢?
若是賣得太便宜,朝廷得不償失。
若是賣得太貴,又有搜刮民脂民膏之嫌。”
江寧還沒開口,一旁的畢自肅趕忙說道︰“陛下,若是普通書信,無需太貴,一文銅錢一張郵票即可。
普通百姓都用得起,而且大明人口眾多,積少成多,這樣算下來可不是一筆小數目。
若是臣猜測不錯,忠義侯是不是打算以這郵票為基礎,進而推出其他票據?
例如各地商賈吃飯、住宿、存貨等等。”
江寧笑著點點頭,心中暗自稱贊,不愧是郭允厚看中的人才,果然有兩把刷子,都學會舉一反三了,這樣自己也省得解釋了。
隨後,江寧便不再開口,畢自肅則滔滔不絕地講述起來。畢竟他有操辦大明皇家銀行的經驗。
在接下來的半個時辰里,畢自肅侃侃而談,面對朱由校和其他文武大臣的提問,都一一耐心作答。
經過眾人一番商議之後,最終將這項政策確定下來。
戶部負責印制郵票,將販賣權交給大明皇家銀行及其各地分行。
除了郵寄信件的郵票,還有飯票、住宿票以及貨物存儲票。
不過,畢自肅對貨物存儲票以及飯票、住宿票進行了三六九等的劃分。
畢竟大明人分三六九等,票據也應如此。
想吃好的、喝好的、住好的,就買最貴的票。
想省錢,就買最便宜的票。
考慮到各路商賈運送的貨物大小重量不一,眾人又商議許久,決定對貨物進行稱重式定價。
不多時,初步的價位便被估算出來,價錢從幾文到十幾文、幾十文不等。
至于驛站,則定期用收到的郵票到戶部進行對賬核算。
同時,戶部還會對那些售賣郵票較多的大明皇家銀行分行和收到郵票較多的驛站進行嘉獎,以此激勵大家的積極性。
看著朝堂上文武官員討論得熱火朝天,朱由校也是情緒高漲。
畢竟江寧今日推出的郵票,堪稱有史以來的創舉。
朱由校心里想著,將來憑這一點,史書上怎麼也得給自己來幾句好听的吧。
于是,朱由校清了清嗓子,說道︰“畢愛卿,方才你所提的各項舉措都頗為妥當。
不過朕認為,可在郵票上直接印上價錢。
如此一來,既能防止有人從中貪污,朝廷每年發放多少郵票、應收多少錢財,也都能有據可查。”
畢自肅覺得朱由校這個錦上添花的提議很不錯,沒有反對,點頭應道︰“臣遵旨。”隨後,朱由校又說道︰“此事便交由畢愛卿負責操辦。
倘若遇到不解之處,可向忠義侯請教,由他全程協助。”
江寧和畢自肅趕忙領旨謝恩。
朱由校感覺今日早朝實在是太爽了,不僅有望青史留名,還利國利民,增加朝廷收入。
他心里想著,要是每天早朝都能這麼爽,那可就再好不過了。
就在眾人以為早朝即將結束之時,卻見畢自肅再次上前開口說道︰“啟稟陛下,忠義侯還有一件大事要奏報。”
听到這話,朱由校微微一怔,其他文武官員同樣面露詫異之色。
而江寧則瞬間愣住,心里忍不住暗罵︰“他娘的,這還沒完沒了了!”
但還是咬了咬牙,開口說道︰“陛下,確實如此,臣還有一件大事需向陛下啟奏。”
朱由校點點頭,說道︰“準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