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啟朝第一攪屎棍

第363章 午門互毆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終南九道 本章︰第363章 午門互毆

    【兄弟們集合打卡簽到一下??】

    隨後,江寧又將“火耗歸公”的具體事宜給朱由校詳細講述了一遍。

    朱由校听完後,深以為然地點了點頭。

    接著,江寧順勢將話題引到了“士紳一體當差納糧”上。

    此前朱由校已在北方數省大力推進興辦義學,還對不少有功名卻不入朝為官、反倒禍害鄉里的鄉紳采取了措施,該抓的抓,該殺的殺,收回了他們的特權。

    朱由校听完江寧提及“士紳一體當差納糧”,點了點頭說道“江兄,你說的這些朕也考慮過。

    畢竟如今朝廷不能總在百姓身上打主意,這些士紳坐擁萬貫家財,卻既不納稅,也不服徭役,還魚肉百姓,朕早就有整治他們的想法了。”

    江寧一听,頓時大喜,說道“陛下,那可真是巧了,年後咱們就著手推進此事。

    江南那邊暫且先放一放,先從西南和北方數省開始。”

    朱由校听完,有些震驚地盯著江寧,開口問道“江兄,你是不是太著急了些?

    之前朕不過是下旨革了這些人的功名,把他們貶為白身,他們就敢公然糾集族人,打砸官府。

    這要是直接推行士紳一體當差納糧,他們還不得起兵造反啊?”

    江寧聞言,哈哈大笑,說道“陛下,他們要是造反,那可就再好不過了,臣就怕他們不反。”

    朱由校滿臉不敢置信,問道“江兄,你到底站哪邊的?

    你應該和朕才是一條心啊,你還盼著他們造朕的反?”

    江寧笑著解釋道“陛下呀,如今京營坐擁30萬大軍,西南四省也已被徹底平定。

    剛好趁著這個時機,將士紳一體當差納糧推行到底。

    至于北方數省,山西之前已經整治過一輪。

    等白蓮教之亂平定後,山東境內的所有勢力也會被連根拔除。

    剩下的河南、陝西、北直隸,要是誰敢鬧事,直接發兵就地鎮壓。”

    朱由校猛地一拍腦袋,尷尬地說道“江兄,朕都把這茬給忘了。

    咱們之前一直行事謹慎,朕都忘了如今咱們手握幾十萬大軍,不用再裝孫子了。”

    江寧笑著說道“先穿襪子再穿鞋,先當孫子再當爺。

    咱們都當了這麼久的孫子,也該揚眉吐氣當回爺了,不然傳出去讓人笑話。”

    朱由校也點頭笑道“江兄言之有理。”

    緊接著,江寧又說道“陛下,臣打算年後在北方數省清查軍田,把各地官兵侵佔的軍田盡數收回。

    對于那些侵佔軍田的人,該殺的殺,該抓的抓。

    軍田收歸後,統一由五軍都督府進行管理。

    還是按照之前的規劃,各地衛所官兵不再從事種田事務,同時廢除軍戶制,改用募兵制,以三年為一期。

    到期後,表現優異且有軍功的,提拔任用,繼續留在軍中。

    其余的全部退役返鄉。至于軍田,當地百姓可依據人數和戶籍申請耕種。

    賦稅方面,由五軍都督府和百姓各承擔一半,種出的糧食同樣各佔一半。

    若遇到天災,朝廷減免賦稅,百姓也能一同享受減免政策。”

    朱由校聞言點頭,說道“江兄,你的這個提議甚好。

    如今大明雖號稱擁兵百萬,但實際上衛所軍早就形同虛設,能依靠的只有九邊邊軍。

    可九邊邊軍歷經多年,戰力堪憂,耗費還巨大。

    五軍都督府由你主事,既然你已決定此事,朕全力支持你。”

    江寧一臉正色道“陛下放心,臣一定把這件事辦得妥妥當當。”

    听著江寧的回答,朱由校心中大喜。

    他深知自己這位江兄,什麼都好,就是那種不催不奮進、不逼不干活的性子。

    這不稍微逼了一下,一下子就解決了這麼多棘手之事。

    要是再加把勁,說不定自己這個皇帝都能直接躺平享清福了。

    隨即,朱由校便琢磨著接下來該怎麼再“逼”江寧一把。

    就在這時,只見方正化滿臉慌張,火急火燎地徑直跑了進來,大聲說道“陛下,不好了,出大事了!”

    朱由校微微一愣,開口問道“出什麼事了?”

    方正化滿臉焦急地回道“陛下,魏公公和郭大人在午門之外打起來了,侍衛們怎麼拉都拉不住!”

    江寧聞言,當場愣住,心說自己不是都特意叮囑過了嘛,這兩人怎麼又打起來了?

    朱由校說道“你去把他們倆給朕帶到御書房來,朕倒要問問,他們究竟想干什麼!

    一個司禮監掌印,一個當朝尚書,在午門之外公然互毆,成何體統?

    還要不要朝廷的臉面了?”

    方正化領命,趕忙一溜煙地跑了出去。

    不多時,便見灰頭土臉的老魏和郭允厚走了進來,二人急忙行禮。

    朱由校看著他倆這副模樣,開口問道“魏大伴、郭愛卿,你們倆這是怎麼回事?

    給朕說清楚,究竟是什麼事,能讓一個司禮監掌印和當朝尚書,在午門之外全然不顧朝廷體面,大打出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郭允厚趕忙開口,帶著哭腔說道“陛下呀,老臣可沒有和魏公公互毆,實在是魏公公一路追著老臣打啊!

    要不是老臣腿腳還算利索跑得快,這把老骨頭今天可就交代那兒了。”

    說著,老淚縱橫,哭得那叫一個撕心裂肺,不知情的,還真以為他受了天大的委屈。

    朱由校見狀,轉頭看向老魏。

    老魏紅著眼說道“陛下,不是老奴囂張跋扈,實在是這郭老摳欺人太甚!

    他竟敢公然把老奴東廠的人喊到戶部去,還開堂授課,讓老奴的人教授他們如何盜墓。

    要是事情僅止于此,老奴也就忍了。

    更何況,剛才上朝之前,江大人千叮嚀萬囑咐,說會為老奴妥善處理此事。

    可誰知,這郭允厚簡直是瘋了,如今老奴東廠的一千人馬,都快成了他的徒子徒孫了!

    那群小兔崽子,竟然稱呼郭允厚為‘老祖宗’!

    陛下您想想,在我大明朝,只有太祖、成祖才能被尊稱為‘老祖宗’,他郭允厚這麼做,簡直就是大逆不道啊!”

    听完老魏的控訴,朱由校和江寧皆驚得目瞪口呆,沒想到郭老頭竟到了開宗立派、儼然一派祖師的地步。

    這時郭允厚趕忙開口解釋“陛下呀,事情並非您想的那樣,老臣絕無大逆不道之心。

    畢竟盜墓這事兒,可是個技術活。”

    朱由校一听,頓時來了興致,說道“那你給朕好好講講。”

    郭允厚聞言,頓時精神一振,開口說道“陛下有所不知,這盜墓里頭的門道可深了。

    且听老臣給您說‘尋龍分金看纏山,一重纏山一重關,關門若有八重險,定有王侯埋此間。

    唐半山,宋灣灣,漢墓出在山尖尖。商周出在河兩邊。

    春秋戰國埋山頂,秦漢大墓埋山嶺,東漢南朝選山腰,隋唐宋尸坡下挺。

    唐墓甜宋墓澀、大明石灰扎嘴子、商周古木腥味重、秦漢朱砂味太沖、春秋戰國不用聞、帶土就有青膏痕。

    山隨水曲抱彎彎,有穴分明在此間,飛蛾就在墓上面,雪花飄過立成鹽,雷電交加定有墓,朽木附近你別找,有墓就在山嶺間,春秋戰國是紅土,西漢回填用黃土,左手羅盤、右手鏟,潑天富貴在眼前!’”

    朱由校听得瞠目結舌,連江寧也愣住了,一旁的老魏則怒目而視。

    接著,郭允厚滿臉委屈地說道“陛下,盜墓是個技術活,老臣也是一邊自學一邊摸索,還向順天府大牢和刑部大牢里那些盜墓界的前輩請教了不少,才大致摸清這些門道。

    但為了給國庫弄更多銀子,老夫只能收徒弟。

    魏公公東廠的那一千人馬中,老臣挑出些資質好的,收為弟子,把盜墓的絕活傳授給他們,指望他們能為朝廷出力。

    可他們又開始收徒弟,一來二去,老臣直接從師傅輩變成了祖師輩,他們喊老臣‘老祖宗’,老臣本不答應,但傳道授業也是事實,並非老臣有大逆不道之心,還請陛下明鑒。”

    朱由校听完,算是明白過來,敢情這郭老摳是魔怔了。

    隨即揉了揉額頭,轉頭對江寧說“江兄,你看這事有啥合適的解決辦法?”

    江寧聞言,站起身,一臉正色道“陛下,臣听聞太祖年間有關山太保御前行走,不知可有此事?”

    郭允厚頓時來了精神,雙眼放光。

    朱由校聞言,沉默片刻後點了點頭,說道“確有此事。

    太祖年間,由誠意伯劉伯溫為太祖引薦,在民間尋覓了不少精通奇門風水、古墓建造的能人異士,太祖封他們為關山太保。

    並賜下金牌,準其御前行走,為大明皇室修建園陵。

    但後來,這一脈便被並入了欽天監之中,還有一部分並入了工部,所以關山太保的傳承早就斷了。”

    說完,朱由校像是想到什麼,看著江寧,一臉不敢置信地說“江兄,你該不會是……”

    江寧聞言,一臉正色地點了點頭,說道“臣請陛下重建關山太保,由郭老大人親自統領。”

    朱由校一听,當場就急了,趕忙說道“江兄,關山太保那是為大明皇室修建園陵的,可不是盜墓的。

    朕要是答應了,回頭到九泉之下見太祖,還不得被太祖爺吊起來抽?”

    喜歡天啟朝第一攪屎棍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天啟朝第一攪屎棍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天啟朝第一攪屎棍》,方便以後閱讀天啟朝第一攪屎棍第363章 午門互毆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天啟朝第一攪屎棍第363章 午門互毆並對天啟朝第一攪屎棍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