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啟朝第一攪屎棍

第321章 封爵風波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終南九道 本章︰第321章 封爵風波

    朱由校坐在龍椅上,看著在場眾人的神情,心里暗自思量。

    江兄與自己心連心,自己可不能跟江兄玩腦筋。

    封爵之事,若是封低了,豈不是江寧拿自己當兄弟,自己拿江寧當牛馬?

    可要是封得太高,也不合適,畢竟自己和江寧往後的路還長著呢!

    要是太早就給封到頂了,萬一江寧沒了上進心,直接開始擺爛,混吃等死,那遭罪的可就是他這個當皇帝的了。

    自己心里裝著九州萬方,大明兩京一十三省還得江寧來擔著。

    伯爵之位,確實有些拿不出手,公爵又顯得太早,侯爵似乎剛剛好。

    誰知,就在這時,袁可立和孫承宗二人對視一眼,同時起身,開口說道“陛下,老臣以為江大人雖立下大功,但這功勞並非江大人一人之功,還有其他將領與三軍將士。

    封侯爵之位,有些太高了,可封為伯爵,允其世襲罔替。”

    听到二人這話,朱由校一愣,在場其他人也都面露詫異之色。

    要知道,江寧如今可是他們兩位閣老的孫女婿,其他人不吭聲也就罷了,這兩人竟還把江寧的爵位往低了說。

    但孫承宗和袁可立可是官場老油條,他們深知“木秀于林,風必摧之”的道理。

    江寧不能進步得太快,否則對皇上和江寧自身都非好事。

    畢竟江寧如今與他們沾親帶故,他們也不希望江寧遭人嫉妒。

    倒不是擔心皇帝對江寧有什麼不好的想法,而是大明未來要走的路還很長。

    江寧無疑是帶領著他們這群人,在皇帝的支持下,挑戰整個舊的格局和勢力,此時出風頭當大爺,他們更希望江寧先苟著,多當幾年孫子。

    與天下為敵,其中風險,孫承宗和袁可立這兩個老江湖心里門兒清。

    朱由校看著兩人的表情,明白他們心中所想。

    可真要給江寧封個伯爵,確實有些寒酸,拿不出手。

    沉思片刻後,他說道“江愛卿立下如此不世之功,若是只封個世襲伯爵,豈不讓天下人覺得朝廷太過吝嗇?

    朕意已決,封侯爵,世襲罔替!

    同時,江愛卿呈上的軍報中,五軍都督府後軍左都督秦良玉同樣功勛卓著,朕一並封秦良玉為侯爵。

    還有五軍都督府的左軍左都督陳策、右軍左都督沈有容,這兩位老將為大明鞠躬盡瘁,戎馬一生,也一並封為侯爵。

    至于隨大軍出征的曹文詔、趙率教二人,可封為伯爵。”

    在場眾人听聞皇帝一下子要封這麼多人爵位,都愣住了。

    自大明開國以來,還從未有過一次性封這麼多爵位的先例。

    但轉念一想,如今大明的勛貴,先是成國公朱純臣和陽武侯薛濂被殺,緊接著趙南星、葉向高圖謀造反之時,又有一大批勛貴被清理。

    如今的勛貴,也就只剩英國公張維賢、定遠侯鄧文明這二位挑大梁了。

    皇上一次性封這麼多爵位,一方面是有意嘉獎有功之士,另一方面也是想增加勛貴在朝堂的分量,以達到文武平衡。

    孫承宗、袁可立二人見狀,也紛紛點頭表示贊同。

    眼見眾人都同意,朱由校松了口氣。

    畢竟如今京城之中的勛貴,公爵僅剩下英國公張維賢支撐局面,成國公朱純臣被誅滅滿門,好像還有一位國公也不知去向了。

    至于侯爵,也就定遠侯鄧文明能擔些重任,剩下的幾個大多在家養老混日子。

    自己確實該提拔一批新勛貴,以實現文武平衡。

    隨即開口問道“那諸位以為江愛卿應取何封號?”

    這時,楊鶴趕忙站起身來,說道“陛下,臣以為應當封江大人為仁義侯,取‘仁義’二字。”

    在場眾人聞言,都愣住了。

    要知道江寧立下的是戰功,封個“仁義侯”算怎麼回事?

    楊鶴可不管這些,他只希望江寧今後能多些仁義,少些殺戮,這樣一來,他這個吏部尚書也能松口氣了。

    這時,徐光啟笑著站起身來,說道“楊大人此言差矣,老夫以為可封江大人為江寧侯,正好與江大人的名字相同,豈不是一樁美談。”

    楊鶴直接翻了個白眼,沒好氣地說道“徐老大人,這大白天的,您說什麼胡話呢?

    江大人姓江,名寧,字濟明。

    雖說用地名當封號,歷朝歷代都有先例,但這樣一來,豈不是和江大人的姓名一樣?

    傳出去,豈不讓人笑話?”

    這時,稅務部尚書畢自嚴站起身來,笑著說道“老臣以為,江大人入朝推行各項改制,使國庫收入大增。

    如今又在西南立下赫赫戰功,還為朝廷將土司手中的礦產全部收回,可封為廣進侯,取‘財源廣進’之中的‘廣進’二字。”

    朱由校當場無語。

    最後,在場一眾大佬你一言我一語,爭不可開交。

    朱由校看著眼前這混亂的場景,心中暗自吐槽“他娘的,你們說的都是些什麼奇葩封號?

    還有沒有正常人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這時,孫承宗和袁可立對視一眼,孫承宗站起身來,說道“啟稟陛下,老臣認為江大人忠心耿耿,忠義無雙,可封為忠義侯。”

    朱由校聞言,松了口氣,總算听到個正常點的封號了。

    隨後他念叨了兩句“忠義好,忠義無雙”,隨即點了點頭,這樣也算體現自己和江寧之間的君臣兄弟忠義之情。

    最後開口問道“那秦良玉應封為何侯爵封號?”

    這時,袁可立站起身來說道“秦都督雖出身土司,但對大明忠貞不二,先是抵御奢崇明,而後又平定安邦彥,皆立有大功,可封為忠貞侯。”

    朱由校聞言點了點頭,開口說道“既然如此,那陳策便封為忠信侯,沈有容封為忠誠侯。”

    緊接著,朱由校站起身,說道“曹文昭、趙率教皆是我大明不可多得的戰場猛將,忠心為國。

    朕以為,可封曹文昭為安武伯,趙率教封為忠武伯,諸位愛卿以為如何?”

    在場眾人聞言,紛紛點頭。

    朱由校見狀,滿意地笑了笑,點頭說道“既然如此,封爵之事便暫且這樣定了。

    等江愛卿他們班師回朝之後,一並舉行封爵儀式。”

    隨後,儀式結束,眾人紛紛起身告辭。

    這時,李若愚也很識趣地退了下去,大殿之中僅剩下朱由校和方正化。

    朱由校轉頭對方正化說道“方大伴,秦商商會之中西廠的探子安插得如何了?”

    方正化聞言,笑著點頭道“陛下放心,自從以秦有德為首的秦商負責為九邊將士運送糧草之後,老奴便已將西廠的探子安插進了秦商商會。

    而且江大人也安排了不少錦衣衛密探在其中。

    如今,秦商商會以及大明商會都有錦衣衛和西廠密探坐鎮,可保萬無一失。”

    朱由校點了點頭,說道“如此,朕便放心了。

    畢竟接下來還有諸多事務需要他們出力,可不能像山西晉商那群白眼狼一樣吃里扒外。”

    方正化點頭稱是,隨後小心翼翼地開口問道“陛下,那信王殿下率領黃明衛上陣殺敵一事,該如何是好?

    需不需要給江大人傳旨,讓信王殿下別再上陣殺敵了?

    畢竟戰場刀兵無眼,萬一傷著殿下,那可如何是好?”

    朱由校聞言,眉頭緊皺。

    自己這個弟弟,如今愈發讓人捉摸不透了。

    作為兄長,他自然關心弟弟的安危。

    但作為大明皇帝,老朱家好不容易出了這麼一個可造之材,他也實在不好打擊弟弟的上進之心。

    隨後,他嘆了口氣,對方正化說道“給魏忠賢和江兄傳個話,讓他倆多盯著點,千萬別讓信王在戰場上受傷。”

    方正化點頭領命。

    接著,朱由校開口問道“陝西那邊如今情況怎樣了?”

    方正化趕忙回道“回稟陛下,楊漣抵達陝西西安後,以雷霆手段將陝西巡撫劉策及其九族盡數拿下。

    前幾日,更是在西安城中當著所有百姓的面,親自動手將劉策剝皮揎草。

    至于劉策的九族和黨羽,也全部被楊漣殺得一干二淨,足足殺了上千人。”

    听到這個消息,朱由校震驚不已,沒想到楊漣發起狠來,竟比魏忠賢還厲害!

    原本楊漣轉投錦衣衛,他還有些擔憂,畢竟楊漣是文官出身,如今看來,自己著實小瞧楊漣,也小瞧了天下文人。

    這些人發起瘋來,還真是非同一般。

    隨後,他說道“只要他不牽連無辜,便隨他去吧。”

    這時,方正化面露尷尬之色。

    朱由校見狀,笑著說道“有何事,說來朕听听。”

    方正化尷尬地說道“就在前不久,江大人派人給溫大人和郭老大人傳信,嚴禁郭老大人再挖墳掘墓,錦衣衛還把刑部大牢和順天府大牢里關押的那些南派、北派盜墓賊全部滅口了。

    可郭老大人似乎並未听從,這些日子帶著東廠番子在西安府依舊晝伏夜出,往秦嶺山里頭鑽。

    而且最近市面上突然出現了許多古玩古董,全部都是從秦商商會手中流出的,甚至連漢朝的金縷玉衣和唐朝的唐三彩都現身了。”

    朱由校聞言,微微一愣,滿臉不敢置信地問道“這些東西該不會是郭老摳……”

    方正化點頭默認。

    朱由校一陣苦笑,一時竟不知該作何言語。

    雖說挖墳盜墓這種事上不得台面,但郭允厚愣是一個銅板都沒往自己腰包里揣,全部變現成銀子登記造冊充入國庫了。

    自己要是再下令讓郭允厚停手,無疑會傷了這位老臣的心。

    可要是不管,任由這老家伙繼續這挖下去,朝堂上的官員們還不得人人自危?

    萬一百年之後遭人清算,被挖墳掘墓,光想想都讓人後怕。

    隨即,他說道“這件事讓朕先斟酌斟酌。

    派人給郭老頭傳個話,讓他別做得太過分,也別明目張膽地干。

    要知道,如今彈劾他的折子都已經有幾百份了。”

    方正化點頭應下。

    隨後,方正化小心翼翼地開口問道“陛下,如今晉王殿下已將秦王殿下以及秦王府下轄違反大明律法的宗室子弟,全部押解進京,現暫時看押在宗人府內。

    晉王殿下遞來折子,詢問陛下該如何處置秦王殿下及秦王府下轄的這些宗室子弟。”

    朱由校聞言,沉思片刻後說道“稍後你給晉王傳個話,就說信王平日里是怎麼處理這類事情的,就讓他照著辦。

    至于如何處置秦王,就先擱置著,等信王回京之後,讓他們二人商量著辦。”

    方正化趕忙點頭稱是。

    喜歡天啟朝第一攪屎棍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天啟朝第一攪屎棍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天啟朝第一攪屎棍》,方便以後閱讀天啟朝第一攪屎棍第321章 封爵風波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天啟朝第一攪屎棍第321章 封爵風波並對天啟朝第一攪屎棍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