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師的御書房內,朱由校召集內閣、八部的一眾大佬齊聚一堂,只因今日是個意義重大的日子。
此前依照江寧的提議,鑄造銀幣和銅錢一事早已提上日程。
歷經長時間籌備,如今新幣的樣板已然出爐。
朱由校與一眾大佬看著擺放在眼前的銀幣,皆面露欣喜之色。
只見這銀幣淨重一兩,正面赫然是大明開國太祖朱元璋的畫像,線條勾勒精細,盡顯老朱的英武霸氣。
背面則雕刻著栩栩如生的龍紋,龍身蜿蜒矯健,仿佛欲騰空而起,旁邊還刻著“一兩”的字樣。
至于銅錢,按照江寧之前的提議,分別鑄造了一文、兩文、五文、十文和二十文的樣板,同樣做工精良,錢體規整,字跡清晰。
朱由校拿起銀幣,仔細端詳後,看向戶部左侍郎畢自肅,笑著說道︰“畢愛卿,這事你辦的漂亮,可比那一門心思鑽在錢眼里的郭老摳用心多了。”
畢自肅聞言,謙遜地笑了笑,說道︰“臣不過是盡了本分而已,當不得陛下如此夸贊。”
朱由校看著畢自肅恭敬的模樣,滿意地點點頭。
如今畢自嚴擔任稅務部尚書,干的熱火朝天,朝廷國庫收入有了明顯的提升。
其弟畢自肅擔任戶部左侍郎,同樣能力確實不俗,此次鑄造新幣之事辦得十分漂亮,看來以後或許真能接替郭老摳的位置。
孫承宗等人見狀,也紛紛笑著點頭表示認同。
誰知就在此時,畢自肅開口說道︰“陛下,如今新幣樣板雖已鑄造出來,但臣有一言,還望陛下听稟。”
朱由校聞言,笑著說道︰“畢愛卿但說無妨。”
畢自肅恭敬地向前邁了一步,隨後一臉正色地說道︰“啟稟陛下,按照江大人的提議鑄造新的銀元,代替銀兩流通天下,此舉能夠統一貨幣,造福于民,實乃大功一件。
然而,問題卻出在這新鑄的銅錢之上。”
朱由校及在場的大佬們聞言,皆是眉頭一皺。
緊接著,畢自肅再次開口說道︰“如今朝廷鑄造的新銅錢,含銅量遠超以往。
這原本看似是好事,可自古以來,民間總有奸商,他們會用銀兩換取銅錢,然後熔鑄成銅器,轉手售賣,從中獲取幾倍乃至十倍的利潤。
長此以往,許多地方的百姓便會無銅錢可用。
自張居正改革之後,朝廷收取賦稅只收白銀,不收銅錢。
如此一來,百姓手中銅錢不足,甚至根本沒有銅錢,就只能以物換物,用手中的貨物從奸商手中換取白銀來繳納賦稅。
到那時,奸商便會趁機壓低物價,以極低的價格從百姓手中收購貨物。
例如,按照如今民間的兌換比例,兩千文銅錢可換取一兩白銀。
如此一來,地方官府從百姓手中收取兩千文銅錢,給百姓兌換一兩白銀,而他們轉手便能拿出剩下的一千文銅錢,從奸商手中換取一兩白銀向朝廷繳納賦稅,剩下的一千文錢便落入了他們自己的腰包。
如此惡性循環,受苦的終究還是百姓。”
朱由校和在場的一眾大佬听聞,神情皆是一緊,他們此前完全沒有考慮到這一點。
片刻之後,朱由校一臉正色地問畢自肅︰“畢愛卿,如此情形,可有解決之法?”
畢自肅聞言,沉默了片刻,說道︰“回稟陛下,朝廷如今手中掌握的銅礦有限。
除非能夠大量開采銅礦,煉銅並將銅器價格壓低,如此才能杜絕這些奸商和貪官從中謀取暴利的現象。
而且,朝廷發放的銀幣和銅錢,最好能直接與百姓接觸,避免經過貪官和奸商之手。”
朱由校听後,頓時眉頭緊皺。
就在這時,孫承宗站起身來,開口說道︰“陛下,剛才畢大人所說,其根本原因在于銅幣本身不應超過它所代表的價值,而如今含銅量過高,便使其遠超本身價值。
如今江大人正在平定貴州,待貴州平定後,便會前往雲南。
雲貴地區有大量銅礦,可惜多年來一直被當地土司把持。
若是朝廷能夠將這些銅礦全部收歸國有,那麼每年開采銅礦所產出的銅料便會大大增加。
同時,朝廷如今還大量從倭國、朝鮮、琉球等東洋小國以商品換取銅礦。
如此一來,朝廷手中有了充足的銅礦,便能大量鑄造銅錢,並打壓銅器價格。”
畢自肅聞言,點了點頭,隨後略作思忖,開口道︰“首輔大人所言有理,但這只是治標不治本啊!”
這時,袁可立站起身來,笑著說道︰“陛下,諸位大人,難道忘了大明商會了嗎?
咱們可以通過給朝廷官員發放俸祿的方式來發放銀幣和銅幣。
同時,大明商會以及秦商商會與朝廷皆有生意往來,可以將朝廷新鑄的銅幣、銀幣兌換給他們,然後再由他們通過名下的產業將這些銅幣和銀幣流通出去。
如今,大明商會和秦商商會遍布北方數省,就連西南地區也已開始拓展經營。
待百姓繳納賦稅時,朝廷便可讓大明商會和秦商商會按照比例給百姓兌換銀幣。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如此一來,便能杜絕各地貪官與奸商從中牟利的可能性。”
朱由校听後若有所思,隨後轉頭看向畢自肅,問道︰“畢愛卿,孫愛卿和袁愛卿的說法可行嗎?”
畢自肅沉思片刻後,點了點頭,說道︰“孫閣老和袁閣老的辦法確實可行,但其中必須加大監管力度。
不論是對百姓、各地官府,就連大明商會和秦商商會也必須進行嚴格監督。”
朱由校聞言,點了點頭,說道︰“既然如此,那就按照孫愛卿和袁愛卿的提議去辦。
同時,朕會下旨,由廠衛進行監管,確保貨幣正常流通,杜絕貪官污吏和奸商從中牟利,禍害百姓。”
畢自肅听後,也點頭表示認同。
畢竟如今大明商會的生意在大明北方地區遍地開花,秦商勢力也崛起迅猛,有這兩大商會在前面打頭陣,確實能降低不少風險。
隨後,朱由校笑著開口問道︰“畢愛卿,關于銀行的籌備情況如何了?”
畢自肅聞言,一臉正色地說道︰“啟稟陛下,臣按照江大人先前的提議,已經籌備得差不多了,只需選個黃道吉日便能開業。
只不過,按照江大人的提議,百姓將銀錢存放在銀行,銀行還得支付利息。
這樣一來,朝廷便平白無故要損失一筆銀子,而且百姓存得越多,朝廷損失越大。
要知道,其他錢莊向來都是百姓把銀子存進去,每年還得給錢莊支付一筆保管費用。
如今朝廷的銀行反倒要給百姓支付銀子,臣實在有些想不明白。”
朱由校聞言,笑著將江寧告知自己如何向民間商人和百姓發放貸款,收取利息的事情,詳細講了一遍。
畢自肅不愧是理財高手,一點就通。
隨後,他滿臉激動地說道︰“陛下,這個辦法確實巧妙!
如此一來,既能鼓勵商業發展,又能惠及天下百姓。
但臣以為,在向商人發放貸款時,必須對其資產進行嚴格審核。
至于發放給百姓的貸款,朝廷也可根據民間實際情況適時調整。
如此,即便遇到災荒之年,朝廷一方面可向百姓減免賦稅、賑災,另一方面也可向百姓發放低息貸款,甚至無息貸款。
百姓有了這筆救命銀子,便能保住手中的田產,避免土地兼並。
這些法子當真妙用無窮啊!”
朱由校听後滿心歡喜,點了點頭,隨後滿臉謙虛地說道︰“這也是朕這些日子苦思冥想得來的法子。”
在場眾人聞言,趕忙紛紛拍起馬屁。
朱由校雖然表面謙虛,但心中卻十分受用。
隨後,他叮囑畢自肅道︰“畢愛卿,先將發放銀幣及銅幣的事情妥善辦妥,至于朝廷開辦銀行之事也得抓緊推進。
稍後你與六部諸位臣工一同商議,拿出個章程給朕上報。
確認無誤之後,咱們便開始施行。”畢自肅趕忙領旨謝恩。
就在眾人滿心歡喜之際,只見司禮監秉筆太監李若愚匆匆來到殿外,高聲說道︰“奴婢司禮監李若愚,有要事稟報!”
方正化聞言,趕忙走了出來。看著神情激動的李若愚,他面露不悅,說道︰“李公公,有事你也得按規矩來呀!
在御書房外大呼小叫,成何體統!”
李若愚尷尬地笑了笑,隨後趕忙說道︰“方公公,大喜事啊!
江大人已經將貴州安邦彥之亂徹底平定啦!”
听到這個消息,方正化也是大喜過望,隨後趕忙領著李若愚進入御書房。
李若愚一進門,趕忙伏地而拜,說道︰“奴婢恭喜陛下,賀喜陛下!
這是江大人送來的最新戰報,貴州安邦彥之亂已被徹底平息,那逆賊安邦彥更是被信王殿下于陣前斬殺!”
朱由校听完,愣在了當場,以為自己听錯了。
江寧平定安邦彥之亂,本在他意料之中,但安邦彥竟是被信王朱由檢在陣前斬殺,這可讓他著實吃了一驚。
隨後,他趕忙從方正化手中接過奏折看了起來。
片刻之後,朱由校真是哭笑不得。
要說不高興,那肯定是假的,如今安邦彥已被剿滅,貴州境內幾大土司也都被收拾了。
可自己的弟弟信王朱由檢居然親自領兵上陣,還率領著皇明衛。雖說陣斬安邦彥,但皇明衛也戰死了近千人,他實在不知說些什麼了。
隨後,他將奏折遞給孫承宗,孫承宗接過奏折,與眾人一同看了起來。
不一會兒,眾人皆驚得目瞪口呆。
貴州之亂竟如此迅速地平息,安邦彥被滅,思州田氏內亂被徹底平息,水東土司勢力也遭受重創,徹底倒向朝廷。
就連其他小土司手中的兵權也都被朝廷盡數收繳,他們掌控的礦產同樣全部收歸國有。
而且,貴州巡撫王三善還召集貴州境內大小土司和土民,重新修繕西南官道,這無疑是天大的喜事。
但對于信王朱由檢親自率領皇明衛與安邦彥對戰,並殲滅水西安氏三千人的事,眾人也不知該如何開口。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眼見眾人的表情,朱由校笑了笑,趕忙岔開話題,說道︰“江愛卿此次可是立下了蓋世之功啊!
如此一來,西南算是徹底平定了。
待他在雲南巡視一番後,也該班師回朝了。”
眾人聞言,紛紛點頭稱是。
這時,朱由校開口問道︰“諸位愛卿,以為此番江愛卿立下如此大功,該如何封賞呢?”
在場眾人聞言,皆陷入沉默。
皇帝的弦外之音,他們怎會听不出來。
江寧立下這樣的大功,自然是要重賞的,可問題在于,江寧的官職已然快到頂了,無論是實權官職還是虛餃,接下來也就只剩下封爵位這一條路了。
要知道,大明設有公、侯、伯三等爵位,只是他們不清楚皇帝對江寧的態度究竟如何。
封低了,皇帝肯定不高興。
封高了,又怕不合皇帝心意。
畢竟江寧還年輕,現在就封到頂級,以後再有功勞可怎麼封?
難道真要給江寧來個加封一字並肩王,都督中外諸軍事,開府儀同三司,加九錫,假節鉞,冕十旒,入朝不趨,贊拜不名,劍履上殿,用天子鑾駕?
眼見在場眾人都沉默不語,朱由校沉思片刻後,開口說道︰“朕覺得以江愛卿的功勞,封個世襲侯爵,諸愛卿以為如何?”
眾人一听皇帝已經開口,隨後立馬紛紛表態。
江寧的小老弟薛國觀立馬笑著說道︰“陛下所言極是,以江大人的功勞,封個世襲侯爵甚是合適。”
徐光啟也笑著點頭附和。
至于坐在一旁的楊鶴,此時已經開始思索給江寧選個什麼樣的侯爵封號。
他此刻只有一個想法,希望江寧今後能少開殺戒,不然的話,他這個吏部尚書可就沒法干了,說不定得撂挑子跑路了。
喜歡天啟朝第一攪屎棍請大家收藏︰()天啟朝第一攪屎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