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錦衣衛火急火燎地將鳳陽鼓樓坍塌的消息送到京師時,朱由校正于御書房中一邊批閱奏章,一邊用膳。
听聞此訊,他怒不可遏,當場將手中的玉碗狠狠扣在桌上,大聲怒罵道︰“這群江南官紳和東林黨人簡直無法無天,竟敢在太歲頭上動土!
鳳陽乃大明龍興之地,那鼓樓自洪武八年由太祖親自下令建造,還親筆題寫‘萬世根本’,朝廷年年撥款修繕,如今竟然塌了。
還傳出什麼太祖顯靈、上天震怒之類的流言蜚語!”
朱由校咆哮著下令︰“立刻傳旨給田爾耕,讓他務必將鼓樓坍塌之事徹查清楚,所有涉案人員一概嚴懲不貸!
另外,再給英國公和王紹徽傳旨,但凡與鳳陽鼓樓坍塌相關之人,一經查實,即刻抓捕!
那些聚眾鬧事的江南官紳和東林黨人,有一個抓一個,絕不能姑息!”
看著暴跳如雷的朱由校,方正化趕忙小心翼翼地開口勸慰︰“陛下息怒啊!
錦衣衛送來消息時,指揮使田大人已然著手展開調查了。
田大人向來辦事穩重靠譜,想來不需多久,便能將此事查得水落石出。
至于給英國公和南直隸巡撫王大人傳旨一事,此前吏部右侍郎官應震大人也已上書。
提議將所有參與游行示威、抨擊朝廷政令的江南官紳和東林學子,全部罷官奪職、革除功名,發配到遼東軍前效力。
如今,英國公和王巡撫已經抵達南直隸,想必過不了多久,鄒老大人和官大人他們就會有所行動。”
朱由校听完,這才稍稍松了口氣,暗自懊惱自己被氣糊涂了。
然而,他對江南官紳和東林黨人的膽大妄為依舊憤怒不已,此刻只能希望張維賢和王紹徽領兵南下後,鄒元標和官應震能將那些帶頭鬧事的家伙一網打盡。
否則,就只能走上最後一條路——武力鎮壓,但其中風險太大了,不到萬不得已,不能輕易動手。
就在這時,方正化小心翼翼地走上前,打算給朱由校重新盛一碗飯。
朱由校見狀,擺了擺手,接著用筷子把扣在桌上的米飯重新撥回碗中。
方正化見狀,趕忙小聲說道︰“陛下,老奴給您重新盛一碗吧,這碗飯就別要了。”
朱由校聞言,輕嘆一聲︰“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
比起天下那些饑不果腹的百姓,朕能吃上飽飯已然是幸事。”
方正化听了,眼眶瞬間泛紅,聲音哽咽︰“陛下為國如此操勞,卻這般苛待自己,老奴無能,不能為陛下分憂解難。”
朱由校見狀,只好把手中的半碗飯賞賜給了方正化。
方正化接過飯碗,趕忙跪地謝恩,也顧不上什麼形象,抓起米飯就往嘴里塞,吃得那叫一個香甜。
朱由校見狀,趕忙用筷子給方正化夾了幾道菜。
…………
與此同時,張維賢和王紹徽率領的兩萬大軍已抵達南直隸,並朝著常州府的欽差行轅進發,前去與鄒元標、官應震會合。
兩萬士兵軍旗獵獵,盔甲鮮亮,神情堅毅,如同一條氣勢磅礡的長龍,踏在街道上,整齊的腳步聲伴隨著金鐵相交般的聲響,肅殺之氣撲面而來。
街道兩旁的圍觀者見狀,無不膽寒。
對于多年未經戰亂的江南百姓而言,他們已經很久沒有感受到,來自北方皇權的強大威壓了。
張維賢和王紹徽騎在馬上,細細打量著街道兩旁的人群。
只見男男女女身著華麗,綾羅綢緞加身,更有不少男子竟身著女裝,服飾樣式繁雜、色彩艷麗。
張維賢看在眼里,不禁感慨南方的富庶程度遠超想象。
今日街道上圍觀的人群中,有江南官紳子弟、東林學子,還有眾多普通百姓。
然而,這些人最初看向朝廷大軍的目光,竟似在看一場猴戲。
張維賢此刻終于明白,為何皇帝、江寧以及朝堂諸多大佬一直將江南等地視為心腹大患。
江南的繁華程度已然超過京師,憑借如此雄厚的財力,他們能夠壟斷一切資源。
培養自家子弟和門生入朝為官,進而在朝堂上為其代言,謀取私利,將朝堂玩弄于股掌之間。
王紹徽同樣眉頭緊皺。
他出身寒門,歷經十年寒窗苦讀,才僥幸考中,起初也不過擔任個芝麻小官。
在官場摸爬滾打數十年,最後走了老魏的門路,才得以出任國子監祭酒。
此時目睹江南這般景象,文風看似昌盛,經濟的確發達,可官紳世家與東林學子相互勾結,已然有脫離朝廷管控的趨勢。
就眼前所見,這些南方學子打扮得花枝招展,雌雄難辨。
更有甚者,竟在青樓之上與青樓女子于光天化日之下嬉戲打鬧,實在是不務正業,不成體統,與北方學子的用功苦讀形成鮮明對比。
王紹徽暗自下定決心,一定要整治江南這股歪風邪氣,絕不能任其肆意發展。
兩萬大軍浩浩蕩蕩抵達欽差行轅時,只見上千名學子正聚集在欽差行轅外鬧事,其中還夾雜著不少潑皮混混。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錦衣衛們臉色鐵青,緊緊守在外面,卻被這些人用各種污言穢語辱罵。
張維賢見此情景,怒火中燒,在朝廷欽差面前竟敢如此放肆,這顯然是不把朝廷和皇上放在眼里。
原本張維賢正要開口,卻見王紹徽搶先說道︰“英國公,勞煩您讓手下士兵把這群人全部拿下,本官倒要看看他們究竟想干什麼!”
張維賢點了點頭,隨即果斷下令。
如狼似虎的士兵們一擁而上,那些原本囂張至極的江南學子瞬間傻眼,他們萬萬沒想到這些“丘八”居然真敢對他們動手。
剎那間,哭喊聲、吵鬧聲、叫罵聲交織在一起,場面一片混亂。錦衣衛見狀,趕忙返回行轅,向鄒元標、官應震匯報此事。
此時,盡管已有不少學子被抓,但叫罵聲依舊不絕于耳。
王紹徽嘴角泛起一絲冷笑,說道︰“英國公,這些人太沒規矩了,得讓他們長長記性。”
張維賢點頭,轉頭對身旁將領說道︰“傳令下去,膽敢反抗,直接動手,無需顧忌,天塌下來有老夫頂著!”
士兵們得了令,頓時來了精神,對于那些試圖反抗且出言辱罵的學子,直接上手就是幾記大耳刮子,當場把這些文弱書生打得哭爹喊娘。
與此同時,鄒元標、官應震和田爾耕得知消息,趕忙走出欽差行轅。
看著眼前混亂的場面,以及坐在馬背上的張維賢和王紹徽,他們瞬間明白了緣由。
張維賢和王紹徽下馬,來到眾人面前,一陣客套寒暄之後,官應震笑著對王紹徽開口道︰“王大人,如今您身為南直隸巡撫,這些學子公然圍困欽差行轅,還出言不敬,您說該怎麼辦呢?”
王紹徽嘴角冷笑一聲,說道︰“全部革除功名,終身禁止參加科舉!”
官應震聞言,嘴角也泛起一絲冷笑,說道︰“王大人,革除功名、終身禁考,這都只是小事。
不過他們這些天一直把憂國憂民、為國出力掛在嘴邊,咱們還是得給他們個機會。
革除功名之後,全部抓起來,發配到遼東軍前效力,讓他們每次作戰都沖鋒在前,與遼東的建奴血戰,也算是讓他們為國盡忠了。”
听到官應震的話,王紹徽心中暗嘆,這位官大人可真是夠狠辣的!
不過他王紹徽倒挺欣賞這種風格,隨即點頭表示贊同。
一聲令下,上千名學子便被押到王紹徽面前,紛紛跪地。
其中不少人身上掛了彩,還有許多被打得鼻青臉腫。
王紹徽看著眼前丑態百出的江南學子,嘴角泛起一絲不屑的冷笑,說道︰“爾等身為學子,不好好用心讀書,竟敢妄議朝政,還膽大包天圍困欽差行轅,對欽差不敬。
本官乃新任南直隸巡撫,現先將你們的功名盡數革除,終身禁止參加科舉!”
听到王紹徽的話,上千名學子當場就急了,不少人開口求饒,但更多的還是出言謾罵。
就在這時,不遠處一行人匆匆趕來。
只見一名中年官員跑得滿頭大汗,來到王紹徽等人面前,趕忙行禮,接著開口問道︰“不知哪位是新任巡撫王大人?”
王紹徽冷冷回應︰“本官便是,你是何人?”
那名中年官員趕忙躬身回答︰“下官常州知府趙方亮。
下官听聞學子聚眾鬧事,擔心驚擾了欽差大人和諸位大人,這便趕來,想將他們全部帶回去嚴加訓誡。”
說完,一揮手,頓時有不少衙役上前,準備將人帶走。
王紹徽見狀,冷冷說道︰“本官說要放他們走了嗎?
趙知府,你是不是太心急了?”
趙方亮一愣,隨後一臉正色道︰“王大人,這些學子年輕氣盛,不懂事,但他們都有功名在身,日後都是要入朝為官的,其中還有不少棟梁之才,下官一定會嚴加管教。”
王紹徽聞言,臉色鐵青,這趙方亮分明是把他們當傻子糊弄。
隨即冷聲說道︰“要不是本官親眼所見,還以為是哪里來的地痞混混準備聚眾造反了,沒想到居然是有功名在身的學子。
就他們這副德行,就算將來僥幸入朝為官,那也是禍害一方的貪官污吏,指望他們為百姓做事,除非西邊出了綠太陽!
立馬把常州府的提學官給本官叫來!”
听到王紹徽的話,趙方亮心中一緊,隱隱察覺到不妙。
剛想開口,卻被王紹徽如刀般的目光死死盯住,瞬間被王紹徽身上的氣勢所震懾,感覺自己在王紹徽面前就像個犯了錯的學生。
無奈之下,他趕忙安排人去請常州提學官。
眾人就這樣靜靜地等著,那些被抓的學子見地方父母官來為他們撐腰,頓時又神氣起來。
王紹徽卻不予理會。
不多時,一名差役滿頭大汗、臉色難看地跑了過來,說道︰“啟稟大人,提學大人染病在床,不能前來。”
趙方亮聞言,趕忙接話道︰“巡撫大人,您看這事兒……”
王紹徽冷笑連連,說道︰“還真是巧了,早不病晚不病,本官剛來他就病了。
既然如此,那就讓他安心在家養病吧。
至于他身上的官職,也不用再干了。”
說完,轉頭冷冷盯著趙方亮,說道︰“把這些學子的姓名、籍貫全部給本官報上來,本官現在就要將他們全部革除功名,並且禁止終身參加科舉!”
听到王紹徽的話,趙方亮當場就愣住了,隨即面露難色,支支吾吾地說道︰“啟稟巡撫大人,學子眾多,下官恐怕需要些時日才能將他們的姓名、籍貫整理造冊上報大人。”
王紹徽見這個趙方亮還想跟自己打馬虎眼,決定不再客氣。
隨即走上前,一聲令下︰“讓所有士兵把這些學子全部按倒在地,然後把他們的右手拇指全部給本官剁下來!”
听到王紹徽的話,一眾學子當場破口大罵,但更多的是徹底害怕了,趕忙開口求饒,痛哭流涕。
趙方亮也急了,趕忙開口勸阻……
喜歡天啟朝第一攪屎棍請大家收藏︰()天啟朝第一攪屎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