窯營
經過大刀闊斧的改造,曾經的窯營早已脫胎換骨。昔日煙塵蔽日、雜亂無章的景象被井井有條的工坊、高聳規整的窯爐和四通八達的碎石路所取代。空氣中雖然依舊彌漫著煙火和金屬的氣息,卻不再嗆人,反而有一種工業地帶特有的、充滿力量的秩序感。
對張經緯而言,在這里發現大量優質的石灰石,其意義甚至超過了最初的目標——硝石。畢竟,以這個時代的基礎,他縱有千般知識,也不可能徒手搓出一枚洲際導彈。但石灰石,卻為他打開了另一扇至關重要的大門——邁向高級冶金的大門。
盡管前世在冶煉廠只是個“燒鍋爐的”,但好歹經歷過系統性的大學教育,理論基礎扎實。再加上那位刀子嘴豆腐心的車間主任李卓吾老師傅,三年間傾囊相授,將不少實際操作中的訣竅和經驗硬塞給了他,使他並非毫無根基。
這個時代,主流的煉鋼法是“炒鋼法”,效率尚可,產量也大,軍隊中大部分制式武器都源于此。但缺點同樣明顯︰煉出的鋼質地不均勻,含雜質多,強度和韌性都差強人意,戰場上刀刃容易卷口、崩裂是常事。
張經緯走的是一條更昂貴、更精細,但也更卓越的路子。
他不惜工本,選用最好的高山黏土,混合研磨細膩的高純度碳粉,燒制出耐極高溫的坩堝。采用坩堝煉鋼法,能夠精確控制成分和溫度,煉出的“精鐵”實際上已是優質鋼)強度遠超炒鋼,同時還保留了良好的韌性。這種材料,是制造高強度彈簧、精密機械部件以及頂級武器的絕佳選擇。
而他最大的創新,在于對窯爐本身的改造。爐體采用了與坩堝類似的高級耐火材料,並創造性地在砌築材料中加入了石灰乳,極大地提升了窯爐的氣密性和整體結構強度。
更關鍵的是,他深諳石灰石在冶金中的妙用——作為助熔劑和淨化劑。大量的石灰石被加入爐內,在高溫下創造出一個堿性環境。這能有效地與鐵水中的硫、磷等有害雜質反應,將其析出形成爐渣,從而極大地提高最終鋼水的純淨度。簡單來說,石灰石就像一種高效的催化劑,使得無需過分追求極難達到的超高爐溫,也能通過化學方式獲得優質鋼。
同時,富含石灰的爐體耐火材料,對溫度變化的耐受性熱穩定性)極佳,冷熱交替不易開裂爆膛,大大提升了生產安全性和爐子壽命。
此刻,窯營的總管事正恭敬地捧著一本厚厚的冊子,身後跟著幾名核心工長,安靜地等候在最大的那座窯爐旁。張經緯仔細翻閱著冊子上的記錄——產量、質量、耗材、訂單完成情況……
他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合上冊子,贊許道︰“好!這個月又是超量完成,各項指標都很不錯!辛苦各位了!”
管事臉上堆起自豪的笑容,連忙躬身︰“托大東家的福!照這個勢頭,整個河東道軍械司和各大商號下的訂單,估計都用不到明年,最多今年年底,咱們這小小的窯營就能全部交付完畢!”
張經緯心情大好,朗聲道︰“你做得好,管理有方!今年年底,給你個人的獎金,再加五成!”
管事頓時喜出望外,連連作揖︰“多謝東家!多謝東家!小的定當竭盡全力!”
旁邊一位負責爐子的工長也忍不住感慨道︰“大東家真是神人啊!按老規矩,這等規模的窯爐,都得建在深山老林里,就怕污染太重,惹得周邊百姓怨聲載道。咱們這窯營,是獨一份建在村子附近的,您看,那些村民非但沒來鬧過,還常有送來瓜果蔬菜的!真是奇事!”
張經緯笑了笑,指向那高聳的煙囪和旁邊的廢水處理池,耐心解釋道︰“這並非什麼神跡,靠的是它——石灰石。爐子里加了足量石灰,能‘脫硫脫磷’,將大部分有害廢氣在爐內就轉化處理掉了,如今排出的煙氣,比以往少了九成害處。產生的廢水,用生石灰進行中和澄澱,也能除掉大部分雜質。如此,才能最大程度地減少對周邊環境的影響,這叫‘環保’。”
那工長听得似懂非懂,但臉上的敬佩之情卻更濃了︰“脫硫脫磷?環保?……雖然听不太明白,但大東家說能成,它就真成了!所以說您真是神人!”
張經緯搖搖頭,目光掃過眼前忙碌而有序的工坊,看著那些汗流浹背卻眼神專注的工匠,看著那吞吐著火焰與希望的窯爐,語氣堅定而清晰︰
“不,我不是神。這一切,是規劃的力量,是技術的進步,是材料的科學,更是大家辛勤勞動的成果!這叫——科學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