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皇帝又不會做,只能靠通天代

第494章 這是仙法?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丁宅 本章︰第494章 這是仙法?

    趙明誠並未立刻離開高陽,他提出想親眼看看那座傳聞中雲州第一、被張經緯改作他用的高陽樓。

    一行人來到高聳的高陽樓前,與醉仙樓的奢華喧囂不同,這里顯得肅穆而忙碌,隱約能听到里面傳來金屬撞擊和某種規律的轟鳴聲。

    趙明誠仰頭看了看這棟巨樓,問道︰“這高陽樓……如今是做何用處?老夫听聞你原本是想用來辦學。”

    張經緯連忙上前一步,恭敬回答︰“回老師,學生原本確有此意。但經歷五石散大案後,學生深感石害指石家殘余勢力及五石散流毒)未清,後患無窮。故而臨時改變主意,將此樓稍加改造,用作‘戒石中心’,集中收治、教化那些深受五石散所害、心智迷失的可憐人,助他們重返正道。”

    他頓了頓,繼續匯報,語氣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自信︰“同時,借此契機,學生整合縣內力量,成立了‘緝石大隊’,專司查緝五石散販運;‘特巡捕大隊’,負責應對突發惡性事件、彈壓地方;‘武裝快手大隊’,則強化了日常巡防與緝捕盜匪之責。如此,不僅更能全面維護高陽治安,即便面對凶悍的石販匪團,或是小股叛亂暴民,也有一戰之力!”

    趙明誠听著,微微頷首︰“嗯,想法不錯,架構也清晰。只是……這人力、財力的耗費,恐怕不是個小數目吧?一個小小的下縣,如何支撐得起?”

    張經緯解釋道︰“幸賴高陽本就是下縣,原有稅目簡單,額度也低。學生整頓吏治、清理舊賬後,縣帑縣衙銀庫)反而能擠出一部分盈余,勉強可以維系這些新設機構的日常運轉。” 這話半真半假,縣帑那點錢也就夠塞牙縫,大頭自然是從他的“軍行”里出的。

    趙明誠目光銳利地看著他︰“對于你張縣男來說,錢或許是小事。老夫更想知道,你是如何在短時間內,招募到這麼多可靠人手的?” 這確實是個關鍵問題,養兵的花銷遠高于維持機構。

    張經緯早有準備,從容答道︰“學生不敢居功,此事多虧了岳父大人鼎力相助。去年北疆戰事結束後,高陽兵屯重組,有不少無田無嗣、難以安置的老軍戶。按舊制,他們本該歸營歸所,但岳父體恤下情,特批允許他們中的健碩者,可到縣巡檢司負責捕盜治安的機構)充任吏員或鄉勇。如此一來,既安置了退役軍士,又充實了地方治安力量,一舉兩得。”

    旁邊的劉延之也適時補充,算是給張經緯一個承諾︰“老師放心,待高陽升格之事落定,按規制,也會為經緯配齊正式的巡檢官佐,屆時人手編制就更名正言順了。”

    張經緯連忙向劉延之道謝︰“多謝老師為學生籌謀!”

    就在這時,樓內傳來一陣更加清晰、富有節奏的“ 當……呼哧……”金屬撞擊與蒸汽噴涌的混合聲響。

    趙明誠側耳傾听,詫異道︰“咦?老夫似乎听到里面有鐵器沉重運轉之聲?這戒石中心,還需如此動靜?”

    張經緯臉上露出一絲自豪的笑容︰“老師明察秋毫。這高陽樓地方寬闊,學生除了安置治安各隊,還將一部分區域劃給了縣里的工匠們使用。此處,如今也是高陽的‘研發中心’。”

    “研發中心?”趙明誠對這個新詞感到好奇。

    “正是。此樓足以容納千人,學生還打算日後向後方擴建一片‘工業園區’,園內配套建設生活小區,集中工匠與家眷,專事各類器械、物件的研發與制造,以期大幅提升我高陽的‘生產力’。” 張經緯描繪著他的藍圖。

    趙明誠若有所思︰“生產力……老夫還听聞,你有個自己的‘軍械制所’?”

    張經緯坦然承認︰“是。學生的軍械制所,依托這些工匠和些許新巧思,如今一日之內,可生產上百件鐵甲,數十台強攻器械如改進的弩炮、雲梯等),刀槍槊矛更是無數。” 他這話帶著點夸張,但產能確實遠超尋常縣邑作坊。

    旁邊的左拾遺聞言,忍不住嗤笑出聲,語帶譏諷︰“哈哈,張縣令這牛皮吹得可真響!朝廷的貢建司負責宮廷御用和軍械制造的機構)全員滿工,也未必有此效率!你若真有這般通天能耐,你岳父北侯何至于至今仍只是一介縣侯?早該憑此軍功封公進爵了!”

    張經緯也不惱,反而微微一笑,做了個請的手勢︰“左拾遺大人若是不信,不妨隨學生進去親眼一觀?是真是假,一看便知。”

    趙明誠也被勾起了極大的興趣,點頭道︰“看看也無妨。”

    一行人走進高陽樓。內部景象讓趙明誠和左拾遺大吃一驚!原先那些奢華的包間隔斷早已被拆除殆盡,取而代之的是一個極為開闊的工廠空間。巨大的木質或金屬框架支撐著各種難以名狀的器械,最引人注目的是幾台巨大的、冒著白色蒸汽的金屬機器,正在無人直接操作的情況下,依靠復雜的連桿和齒輪結構,“呼哧呼哧”地自行運轉著,帶動著沉重的鐵錘起落,或是牽引著鏈條吊運材料。

    空氣中彌漫著煤炭燃燒、金屬摩擦和蒸汽特有的味道。

    趙明誠指著一台正在自動鍛打的機床,難以置信地問道︰“這……這些是何神物?老夫看並無人力或畜力牽引,它們怎會自行運動?”

    張經緯解釋道︰“老師,此物名為‘蒸汽輪機’。是利用水燒開產生大量蒸汽,推動汽缸內的活塞往復運動,再通過這些連桿和曲軸,將往復運動變成旋轉運動,從而帶動機器運轉。理論上,若能造得足夠大,即便千斤重物,也能輕松吊起。目前這些還只是試驗機型,尚不完善。”

    他的話音剛落——

    “ 當——!!!”

    一聲震耳欲聾的巨響突然從旁邊一台機器爆發出來!伴隨著刺耳的金屬撕裂聲和大量白色的高壓蒸汽猛烈噴發!

    只見梁大海頭上扣著一頂用硬藤編成的奇怪帽子安全帽),從一堆工具後跳了出來,對著幾個驚慌失措的工匠罵罵咧咧︰“泄壓閥又堵了?!怎麼搞的!跟你們說了多少次了!壓力一到紅線立刻手動泄壓!這要是砸到各位大人該怎麼辦?你們有幾顆腦袋夠賠的?!”

    張經緯也被這突如其來的事故嚇得夠嗆,揉著突突直跳的太陽穴,尷尬地向趙明誠解釋︰“老師受驚了!實在是……唉,前幾天剛發生過一次鍋爐憋壓爆炸炸爐),今天又是不穩壓……確是學生操之過急,許多技術環節還未吃透,安全規章也未能嚴格執行到位……”

    梁大海趕緊跑過來,一臉後怕地對眾人行禮︰“少爺,各位大人,車間里太過嘈雜,而且這些試驗中的機器實在不安全!要不……請各位大人移步里院休息?那里安靜些,也穩妥些。”

    趙明誠一邊隨著梁大海往里走,一邊打量著他,忽然問道︰“你就是那個造出滑輪弓的梁大海?”

    梁大海一愣,沒想到宰相居然知道自己的名字,受寵若驚地躬身︰“回大人話,小的正是梁大海,是……是張府上的工匠頭兒。”

    趙明誠贊許地點點頭︰“果然一表人才。那滑輪弓,力道強勁且省力,設計精巧。工部的官員和匠作大監們琢磨了半年,至今未能完美仿制出來。真是……英雄出少年啊!”

    梁大海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憨厚地撓撓頭差點把安全帽撓掉)︰“大人謬贊了!小的這點微末技藝,都是我家少爺點撥教導的!這些奇思妙想,其實都是少爺的手筆!”

    趙明誠聞言,驚訝地轉頭看向張經緯︰“經緯,你這些機巧之思,究竟是從何而來?” 他很難相信一個讀書人會有如此精湛的工匠之能。

    張經緯早已準備好說辭,一臉誠懇地回答︰“回老師,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千鐘粟。學生在老師的教導下,自幼便特別喜歡博覽群書,尤其愛看些前人筆記雜談、魯門墨家或工匠流派)遺法。發現其中許多巧思,稍加變通改進,既可造福民生,亦可增強武備。關鍵在于活學活用,因地制宜罷了。”

    趙明誠感嘆道︰“朝廷工部之下,也有魯班門的傳人,可都無你這般……善于變通和‘活學活用’。”

    張經緯謙遜道︰“老師過獎了,學生只是僥幸偶得。”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做皇帝又不會做,只能靠通天代》,方便以後閱讀做皇帝又不會做,只能靠通天代第494章 這是仙法?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做皇帝又不會做,只能靠通天代第494章 這是仙法?並對做皇帝又不會做,只能靠通天代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