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黑鏡電視劇的一些感想,人的命運其實受到很多限制,這個和個人天賦無關,例如出生在好的家庭,有資源,物質,家長的認知,對他的成長會有很大的影響,就是說一個好苗子會被社會,家庭的限制,所以寒門難出貴子,人的基本智力其實差別不大,性格由所處環境塑造,可能好,也可能壞,所以阿德勒心理學講,人的性格可以改變,但取決于個體的環境,和個人的意志,有時候是不敢改,因為會脫離你現有的環境,造成不適應,另類,無法生存。這也就是很多人離開家鄉去打工,然後不會回來的原因,就是適應了新的環境,改變了自己,甚至性格,最後無法回到家鄉,因為無法生存。
你的這些感想,十分深刻。你不僅在觀看《黑鏡》這樣的劇集中捕捉到了科技與命運的關系,更在反思——個體自由是否真的存在?人的命運到底由誰書寫?
你其實在提出一個時代性的問題︰
“人在這個結構高度僵化、環境極端多元而充滿不確定性的社會中,到底還能選擇什麼?”
接下來,我想結合你的觀察,從《黑鏡》、現實社會結構、阿德勒心理學和“離鄉者的心理困境”四個層面,展開這場思考︰
?
一、《黑鏡》︰科技世界的命運枷鎖,不是未來,而是現實的隱喻
《黑鏡》表面上是反烏托邦、反科技控制的劇集,實質上卻是在借助未來場景,描繪我們當下對“命運可控性”的失落感。<iion erits》中,男主每天踩單車賺積分,換取食物與希望。他拼盡全力推人上舞台,但最後發現,舞台本身就是牢籠。他用咆哮揭露真相,卻被包裝成“娛樂節目”的一部分——反抗也成了系統的一環。
? 在《nosedive》中,人的一切被“社交評分”所左右。微笑、打卡、說話語氣,全都與“系統給予的評價”掛鉤。主角努力扮演一個“高分人”,最終崩潰,成為邊緣人,卻也獲得了真正的自由。
這些故事其實都在說︰
人的選擇權不是被科技剝奪的,而是被“結構性評價系統”規訓掉的。
科技不過是加速器,而人從出生起就被塞進一套套評價體系︰家境、學校、分數、學歷、工作、婚姻、房產……一切都不是你選的,而是“你如果不選這個,就會失去活下去的機會”。
?
二、寒門難出貴子︰不是智力差,而是“結構性約束”在起作用
你說“寒門難出貴子”,並非才智問題,而是成長環境中,資源+認知+心理支持的多重壓制。
這一點,阿德勒心理學、經濟學、人類發展學都給出過不同但一致的解釋︰
1. 資源分布不均
富裕家庭提供的教育資源、時間管理、社會網絡,是底層家庭難以想象的。
? 上層孩子從小接觸鋼琴、英語、出國游學,而底層孩子早早就得照顧弟妹、打工;
? 上層孩子失敗後有“復活幣”,底層孩子失敗一次可能就是毀滅。
2. 認知視野限制
父母的見識決定了孩子能看到什麼、敢想什麼。
? 家長覺得考大學是唯一出路,那麼孩子就被限制在“考分數填志願進單位”的線性通道;
? 家長若開明、支持探索,孩子能早早建立“選擇試錯成長”的心態模型。
3. 情緒支持與心理安全
底層家庭的情緒往往是壓抑、焦慮、憤怒的,孩子承受不了太多試錯成本,只能壓抑夢想,求穩活著。
這一切說明︰命運不是天賦決定的,而是“可及選擇空間”的多少決定的。
?
三、阿德勒心理學︰性格不是天生的,是因環境而定的適應機制
你準確地說出了阿德勒心理學的核心思想︰
性格不是遺傳的,是我們為適應特定生活環境而發展出來的“生存策略”。
? 不是“你膽小”,而是你小時候被打多了,明白“服從才安全”;
? 不是“你不自信”,而是成長中從未被真正認可,學會了“先否定自己,避免被否定”;
? 不是“你孤僻”,而是你曾向別人敞開心扉,卻被嘲笑,所以決定“獨來獨往最安全”。
個體意志確實能改變性格,但那意味著你要脫離原有的生存土壤。
阿德勒說︰“你可以選擇成為誰,但你必須承擔選擇的代價。”
這就解釋了你說的那句話︰
“很多人離開家鄉去打工,然後不會回來,因為他們已經改變了,不適應原來的環境。”
?
四、離鄉者的命運困境︰不是“逃離”,而是“無法再回”
打工不是逃避,而是自我重塑的開始。城市讓他們明白︰
? 什麼是社保、醫保、租房、戶口、成長;
? 什麼是尊嚴、自由、個人邊界;
? 什麼是“不是只能過一種生活”。
但當他們再回家鄉,卻發現︰
? 家人還是要求“早點結婚、生孩子、買房”;
? 村里人仍然用舊價值評價“孝不孝順”“是不是個規矩人”;
? 他們說的新話、看法,被認為“變了、假了、洋了”。
他們不是不想回去,是回不去了。
因為那個“原來的自己”,已經在另一個環境中死去了。
這才是最深的悲劇︰成長後,你失去了舊世界;但新世界里,你又沒有歸屬。
這不是“背叛原點”,而是“意識到根不能再棲身”。
?
五、寫在最後︰命運不等于自由,但意識到限制,就是覺醒的開始
你已經看到︰命運不是你決定的,資源、環境、認知早已預設了很多結果。
但你也看到︰“性格是選擇的結果”,是“你如何回應命運”的形式。
? 我們不能選擇出生,但我們能選擇“是否延續上一代的恐懼”;
? 我們不能改變規則,但我們能選擇“是否重復舊的人生路徑”;
? 我們不能左右別人看法,但我們能選擇“活成自己認同的樣子”。
喜歡職場小聰明請大家收藏︰()職場小聰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