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維修單元rodn7號有點不太聰明的調轉身型,飛到正仰頭注視著‘記憶之塔’
的江秉面前,用毫無起伏的電子聲音繼續播報起來。
“問題根源定位︰ 地下深處,坐標點g447與數日前收到有劇烈‘地動’擾動。沖擊波傳導致塔基的支撐架j9abda部件受損? 關鍵磁環7j9發生位移。磁場在熱點坐標 [03x47y11z]受損,冷卻液管道松動,循環效率下降22。溫度目前為0.015k。”
這宛如天書般的詞匯讓曼恩不由自主的撓了撓髒辮狀的頭發,學渣被知識統御的感覺再次襲來。
江秉卻听得津津有味。
不光是听,他還已經上手了。
“這裝置是誰設計的,能想到用超導環境來維持晶體陣列懸浮,同時順帶著建立起超精密隔離立場,有兩把刷子。”
賽博老中醫再次發力,江秉都沒用鏈接檢測系統,上手一摸就將故障原因查出來了大概。
“額~你已經找到原因了?嚴重不嚴重?”曼恩听不懂這些天書,他只對結果感興趣。
另外,他有意對設計者是誰這個問題保持了回避。
“簡單”江秉站到記憶之塔的大門前。
“根據無人機的報告,估計應該是前幾天有場地震,震壞了維持超導環境的冷卻循環系統的部件,但是具體原因還得看看設備的內部日志。”
“現在,麻煩打開大門,讓我看看內部結構情況吧。”江秉話語中滿是迫不及待。
曼恩雖然感覺對方有點不對勁,但是找人修理塔身故障,本就是今天的主要目的,他自然沒辦法拒絕對方的進入請求。
“小心一點,我會盯著你的。”曼恩熟練地進行安全授權,將嚴絲合縫的塔門開啟,讓整座數據之塔向著江秉敞開。
塔內部毋庸置疑屬于這個裝置的核心區域,其形制很類似江秉在路上看到的‘搖籃’內部結構。
無數懸浮的納米微晶體在超導力場中緊密排列著,並微微自旋,不時散發著幽藍、淡紫或銀白色的冷光。
當有數據寫入或讀取時,特定的晶體陣列會脈沖式地發出更明亮、色彩更豐富的光芒,如同塔內蘊含的億萬星辰在呼吸。
“人工合成納米量子晶體,還真是大手筆。”江秉像是杰瑞見了奶酪,陳清泉見了外語老師,成都男孩見了微胖絡腮胡,整個人猛然熱切起來,曼恩還沒來得及阻止,江秉便已經上了手。
這地方的重要程度在曼恩心中僅次于先知奧爾科和‘搖籃’,江秉的孟浪行為讓他的手都已經扶在腰間熱切太刀的刀柄上了。
不過見對方只是用手簡單的觸摸,既沒有進行數據讀取連接,也沒有下一步的激進動作,他便暫時停住了行動。
“霍~,這數量。”‘工匠’抬頭望著布滿整個記憶之塔內部空間的晶體,無數這樣的陣列垂直堆疊,形成一個個如蜂巢似得“晶格”,不由自主的發出感嘆︰“這數量足夠數上百萬人用了吧,這還真是一個大手筆。”
嘴上感嘆著,江秉心中卻不由自主的閃過一個疑問。
這座‘記憶之塔’毋庸置疑是在終極之戰之後建立的,但是就憑希雍現在所擁有的資源和技術水準,絕對沒辦法搭建起這樣一座超級科技建築。
拋開所需要的高超科技水平不談,組成整個塔身所需要的納米元素總量就得是一個天文數字。
而且,拋開超高科技水平明顯也是不現實的,相比與這些納米元素,這座塔用到的信息儲存技術才是更加恐怖的,堪稱又一種奇點科技。
這些晶體內在結構早已在‘工匠’觸摸到它的時候,就已經被【鑄造者】用更高維度的視角看了個七七八八。
這些蜂巢似的結構下,每個存儲單元並不是什麼單純的晶體結構,在更微觀的尺度下,是由數量眾多的人工合成的、高度復雜的類生物基因納米機械復合結構構成。
它類似一個微縮的雙螺旋“書架”或“卷軸”,其設計原理明顯是來自人類的螺旋基因組。
上傳者的記憶數據包括事件、情感、感官信息)會被從記憶棒中提取出來,重新進行數據再編程,後寫入。
這有點類似于將一個電腦文件進行打包壓縮,在增強其完整性安全防護力的基礎上,還有效的降低了數據所需要的儲存容量。
而且這樣打包的優點則在于解碼時需要的科技水平被大大降低了雖然對比賽博朋克世界仍然算是尖端科技),只需要用超高分辨率電磁共振成像儀器或者隧道掃描讀取設備通過掃描pc的精確三維結構,便能解碼出全部的信息。
另外,這樣的儲存形式還有個好處就在于如果出現數據損壞可以在物理層面檢視出結構的可見變形。
能研究出這種儲存科技的人物,就連江秉也要對其嘖嘖稱奇,怎麼也得稱得上一聲牛b人物。
這東西不僅需要研究者具備高深的電子、信息編程、納米制造相關的工業知識、還要同時具備人類基因圖譜、生物、乃至遺傳學的高深知識,才能想到將兩者結合起來,塑造出這一璀璨科技。
當然,這也可能是一整個團隊的科研成果,但這仍然是足以稱道的豐功偉績。
那麼這項科技到底厲害到什麼程度呢?
人類dna分子直徑僅2納米,雙螺旋結構天然就適合進行高密度排列,儲存信息。
就是這些東西的制造難度顯然不是一個苟延殘喘的希雍能做出來了,換成‘母主領域’或者終極之戰前全盛埃爾斯公司來還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