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青之道法自然

第29章 屠甦之罪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少出無門 本章︰第29章 屠甦之罪

    上回書說到。

    宋正平放好了那本破書,整了衣冠。听了那醫者言中有“道士”之語。

    便想了這干兒子龜厭的面目來,且笑了一個洋洋得意,道︰

    “哪有什麼邪?我那兒子來也!”

    說罷,心下卻又想起龜厭在家的各種作妖,倒是笑了點頭,道︰

    “若說此子,倒是個邪也。”

    說罷,抬手讓那醫者頭前引路。

    出得門來,見那龜厭卻是老老實實的跪在灰圈之外,舉止倒是個得當。不過,卻被這節度使如同拿賊一般的押了,心下便是個不爽,怒道︰

    “你這匹夫!押了他作甚?”

    龜厭見干爹出來相見,一顆懸著的心這才放下,剛想開口,卻覺那節度使推了他一把,嬉笑了道︰

    “孩啊,你爹來了,趕緊拜了,咱們好走路也。”

    然後便見這老貨急急的在身上尋找。

    眾人奇怪,怎的?這會的身上癢麼?你抓撓個什麼?

    遂,見那節度使捶手嘆了聲卻讓人大跌眼鏡也。

    只听那節度使悔恨埋怨道︰

    “怎的連柱香都沒得?”

    宋正平倒是沒听出來這老貨的話里有話,倒是那宋易直接抓過那節度使,一把拗了過來,惡聲道︰

    “我倒是有把香,管你路上吃個飽!”

    那節度使雖被那宋易給拗了,但這嘴上卻是個不吃虧。且是感動的一個捶胸頓足,悲聲道︰

    “我易川兒,大孝也!”

    龜厭且不理會這兩個歡喜冤家對罵作樂,便是整了衣冠,抱拳在額道︰

    “孩兒龜厭,見過父上!”

    說罷,便是一拜。

    宋正平看著那龜厭甚是個喜愛。站了欣然受禮,與龜厭道︰

    “快快起來,隨節度使去太平惠民局歇息,城內病患切托付與你,不可有誤。”

    龜厭听罷,也是個歡喜。

    心下道︰一年有余,且是今日最是快活,總算對的住那宋粲也。

    剛將身站起,卻見眾醫者紛紛抱拳躬身齊聲道︰

    “見過我帥!”

    宋正平且正冠理袍,右手握拳左手附上,拇指相靠,謝眾醫者往來相助。八指緊握,此乃情誼皆收于心。

    口中道︰

    “承蒙各位千里來此,且先行道城中太平惠民局歇息,城中病患,多多仰仗各位。正平,再次謝過。”

    說罷便是一揖倒地。

    眾醫者見了紛紛回禮,齊聲唱諾。與自家的醫帥拜別。

    罷禮,龜厭卻要轉身,卻見身後的王祿小聲焦急望他道︰

    “先生的書!”

    經得這王祿的提醒,龜厭這才想起今晨綁好的古籍書牘。便又回身望了義父躬身道︰

    “父上,今有汝州醫者王祿,收集了些古籍善本書牘獻于父上……”

    那宋正平听說有書,便是不加思索,急急了道︰

    “哦?快快拿來。”

    怎的?

    這嗜書之人,且听不得一個“書”字。自那上海來在這姑甦,隨身只帶那一本書,整日的翻看,早就翻爛了去。

    這會你跟他說什麼古籍書牘,且是一個書蟲鑽心,奇癢難耐也。

    關鍵還又“善本”二字,更是一個勾心也?

    哪位問了,“善本”是什麼?“善本書”好看麼?

    書倒是一樣書,不過,這“善本”是指經過名人批贊過的。

    比如說這《三國》固然有趣,倒是這《金批三國》卻比原著更為有趣也。

    這就好比現在看網上看帖子不如看回復好玩,是一個道理。

    醫書更是如此,《金匱》且是古籍。然能得到各朝名醫批贊,倒是多了許多用藥、問脈的實例的字句。讀來且是受益匪淺也。

    宋正平豈肯放過?便是趕緊催了眾人,將那包裹用平日送飯送藥的傳繩拉了過來。

    那眼楮一刻也離不開那包裹,連聲喊了小心,搓了手急急的等了。

    那旁越看了便是多了個心思。暗自吩咐了身邊,盯緊那王祿。

    倒不是多疑,而是覺得此人定是有事,但又說不出個緣由,找不出個漏洞,擾了心下也是個不安生。

    這便是探事和推官的區別,那陸寅本是推官之後,做事憑了一個“推”字,一眼便能看到人和物的不合理之處。

    這旁越乃探事的出身,只曉得此事不對,卻沒有邏輯分析能力,不能推測事情的發展。倒也說不出個所以然,只憑了直覺一路追查。

    那龜厭看義父看到書,如同孩童看到糖果一般的開心模樣,心下便是安然。轉身向那王祿躬身道謝︰

    “謝先生解我父之憂。”

    王祿趕緊回禮,道︰

    “啊呀!怎堪仙長此禮?本是份內之事。”

    說罷,便緊張的望那灰圈內,惴惴的看著眾人將那包裹放下,嘴里喊了︰

    “且慢些……”

    卻在此時,卻听得一聲信炮在空中炸響。

    見那帶軍的將校牽了匹披紅掛綠的駿馬單腿跪地,望那節度使抱拳道︰

    “請殿帥上馬!”

    那節度使便是一把拉了那馬的籠頭,拽穩了戰馬望那龜厭道︰

    “本以此禮謝汝義父,今日著你子代父榮!來!本帥與你牽馬夸街去者!”

    龜厭听了這話,且是個連連得推手,道︰

    “這怎使得?”

    然,這話還沒說完,便被軍士們一擁而上,將那紅綢披在身上,不由分說嬉笑了將那龜厭推上馬去。

    那節度使拉穩了馬韁,叫了聲︰

    “孩兒們!”眾將官齊聲呼應︰

    “有!”

    且是個排山倒海。又听節度使令下︰

    “唱起來!”

    眾將呼應︰

    “喝!”

    令罷,便听得軍中“左執棒”呼嚎一聲,一通軍陣金鼓響起,震徹天地。

    見眾軍士行了破軍陣,踏了震軍鼓,以刀身擊胸甲齊聲而歌︰

    “先取山西十二州,

    別分子將打衙頭。

    回看秦塞低如馬,

    漸見黃河直北流。

    天威卷地過黃河,

    萬里羌人盡漢歌。

    莫堰橫山倒流水,

    從教西去作恩波……”

    那凱歌高昂,每篇四句,七言句式,音節二二三。

    軍士們引吭唱來,一句一踏,刀身擊甲如同雷震,腳步踏地塵土飛揚。

    萬人應喝,其聲震徹雲霄。

    眾軍踏歌,其勢如排山倒海。那旁越身邊隨從亦是積年的行伍邊軍,听得此歌且是血脈噴張,不可自抑,便紛紛加入那隊伍之中共舞之。

    此歌,乃沈括作于元豐五年。

    適逢邊軍凱旋,听得那“邊兵每得勝回。則連隊抗聲凱歌,乃古之遺音也”,感其舒闊豪放,便是一氣呵成“制數十曲,令士卒歌之”。

    如今,眾軍士擊甲唱之,饒是一個氣勢磅礡,聲如滾雷行于姑甦街道之上。

    有道是︰

    黃旗一片邊頭回,

    兩河百郡送款來。

    至尊御殿受捷奏,

    六軍張凱聲如雷。

    元戎劍履雲台上,

    麾下偏裨皆將相。

    腐儒筆力尚跌宕,

    燕山之銘高十丈。

    那節度使令手下軍士唱了凱歌,行了戰舞行于街道之上,與那龜厭夸街。

    城中百姓聞得戰鼓凱歌紛紛出門,持鍋碗瓢盆應聲擊之,以助聲威。

    一眾人等,擁了眾醫者興高采烈的奔那城中太平惠民局而去。

    旁越也是跟定了宋易,如影隨形,侍奉左右。

    然,他們這一番高興,卻是將監視那王祿之事忘得一干二淨也。

    王祿隨著那醫者前行,卻到得那城中無人之戶閃身隱入,旁人只顧的高興,卻是一個無人察覺。

    那王祿進入房舍,便是扯了面皮,撕了胡須,將那易容之物團了扔在牆角。又匆忙翻開那房屋內人家的箱子,也不及分了好壞便是脫了衣衫,將那家男丁的衣衫隨便的裹在身上。

    咦?倒是露了個真面目出來。看這“王祿”倒是個舊相識!

    此人是誰?

    且不是旁人,此人便是呂維的管家——呂尚是也!

    他怎會在這姑甦城內?

    姑甦封城,宋正平一主一僕赴死地而去。這事且讓那呂維心下一驚。倒是不防這宋家再抬頭也!然,自家這壞事做絕,倒不敢見這宋家再起。

    疫情雖是個凶險,倒也不敢托這疫情而听天由命。

    冥思苦想過後,遂,暗地知會那身在睦州坐鎮監視那青溪摩尼教眾之動向的呂尚。密信告知曰︰

    “姑甦疫情,人不可活”。

    那睦州里姑甦城倒是不遠,那呂尚得了密信且是知曉這信中的“人”為誰。然,此行卻是個難為。

    一則,聞听姑甦城已經因疫封城,且是不好入內,行這殺人行凶之事。

    二則,便是要隱瞞了身份,免得將那禍水引向呂維。

    偶然間與那張呈說起那汝州舊事。便讓他得知王安平還有個一母同胞弟弟,喚做王安祿。這王安祿亦為一個醫者。

    而宋正平姑甦鎮疫,城頭高懸“正平在此”,招天下醫者馳援姑甦。

    心下便是有了主意。

    于是乎,便問了那王安祿相貌,又學了那張呈的汝州口音。暗自通了青溪摩尼教眾,賣了張呈去。一路易容前往姑甦。

    且在苦無入城之策之時,倒是見那龜厭亦也到得城下。

    探听得知,此人便是那宋正平義子。

    心道︰此便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也。饒是個天賜良機于他。

    于是乎,便編出來個故事,騙取了那龜厭眾人的信任。

    又听聞,那宋正平嗜書如命。便又花了大錢買了些醫者的醫書。遂又將那黃磷包裹了霹靂火,用那醫書蓋了藏在包裹之內。

    倒是那黃磷味道極為難掩。且又尋了借口,用蒜汁遮擋,將那黃磷得尿騷味掩了過去。

    果真是那皇城司經歷,探事親事官的手段。

    旁人不知此人心機,便是一個信以為真。

    你這廝又胡說!

    黃磷是一六六零年德國煉金術發現的,怎麼會在北宋出現?你莫非是你穿越了嗎?

    倒不是我穿越,人家也說了,這玩意是“發現”。發現的意思也就是這玩意本身就存在。不是他憑空變出來的。

    而且,我也想穿越,至少穿越到抗日戰爭,親手弄死幾個鬼子、漢奸什麼的。

    那玩意現在叫外商,叫專家。

    專家怎麼會是漢奸?

    看他們做的那點事,還不是漢奸?又不讓土葬,又不讓燒秸稈的。

    這事也能算是漢奸?

     ,不是漢奸是什麼?

    這話說出來,毀壞的是我們的宗族觀念。祖墳都沒了,這“列祖列宗在上”你還能喊的出來?

    不讓燒秸稈?病蟲害怎麼防治?碳肥都得用化肥?本身農民就掙不下一個錢,還的掏錢治理病蟲買化肥?

    一桿子就把你的糧食安全給毀了!

    如果這都不是禍國殃民,我無話可說。

    不過,在這個法治社會弄死他們犯法!而且,弄死了他們我也要平白的搭條命進去,實在是劃不來。況且我穿也越不了。

    還是說磷的事吧。

    劉安在《淮南子》中有載︰“老槐生火,久血為磷”。

    至于如何運用,可參照各大墓室里的長明燈。

    指望外丹能成仙長生不老,整天煉丹的老道們,對這等的稀罕物倒是比你有研究。

    比如,人屎尿屁里面,究竟能提煉出來什麼玩意來。

    好吧,這書不能再這麼寫了,再這樣寫就成科普類的玩意了。

    現在都沒幾個人看,再照那個方向去寫,估計更沒人看了。

    還是寫小說吧,

    咱們書歸正傳!

    此時,那呂尚計劃完成,只待那宋正平拆了包裹。藏在包裹內的黃磷日曬自然,引爆霹靂火,便是他大功告成之時也!

    這呂尚且是千般算計,萬般的運籌,倒是一條沒算計到。于這疫情封城,死人的東西倒是穿不得的。一戶死絕之地,也是進不得的。

    呂尚不是醫者,且不知這疫病厲害,

    倒是在此地藏了身,換了衣服,待到城開便可混出城去。且是不防這玩意會傳染!

    說那醫者見過了自家的醫帥,便是歡天喜地的跟著節度使,一路到那姑甦城內的太平惠民局。

    那平江軍節度使也因這疫情將要結束,開城指日可待,心情也是個暢快。

    便是令人排下了筵宴,款待那些個醫者。

    雖是大擺筵宴,卻也沒有什麼好東西。

    想那姑甦城,封城已有幾月之余,且是個物資奇缺。

    那平江軍節度使如此倒也算盡力。

    如今開城在即,且是要把酒言歡,大醉一場了去。

    宴席間,那節度使陪了龜厭這貴人推杯換盞。

    多年的老友,自然知曉那宋正平脾性,且是不肯出來這般的與他痛飲。便是把那滿腔的感激之情化在這酒碗之中,一碗碗的奉與那龜厭豪飲。也算還了這老友傾力相助之情之萬一。

    旁越亦是听那宋易說這易州靜塞舊事,敬佩之余,便敞開了胸懷與那宋易推杯換盞的一場豪飲。

    醫者、兵將,彼此倒是大碗的喝酒,倒是少些個大口的吃肉。

    怎的?疫情封城,能置辦些個已經實屬不易,還哪里來的肉食?

    便是這酒,也不是甚好酒,且是城中剩下不多的“屠甦酒”。

    此酒味苦,且性不烈。平日里,倒是不合這軍中行伍之人的脾性。

    然,此時飲來,且是一個酒不醉人人自醉也。

    那旁越與那宋易直喝的面紅眼熱,把酒言歡。

    卻在這痛飲正酣之時,瞄了一眼手下隨從。

    這一看便不打緊,饒是驚出了一身的冷汗。

    怎的?那手下幾名隨從亦是在席間,且與那些軍士豪爽痛飲。

    心下道了聲“不爽”。

    便拿眼在席間尋那王祿的身影。倒是匆匆找了,也看不見這老貨在哪!

    如是,一個寒戰打過,便是酒醒之時。

    也不顧與他說話的宋易,起身一腳將那顧成跺倒,吼道︰

    “你這天殺的奴才!”

    那正在與人把酒言歡的顧成,卻是被這一腳給嚇的一跳。

    便是被那主子一腳踢倒卻也不知身犯何錯。

    見顧成懵懂,那旁越便是一把抓了他衣領,拎起惡聲斥問道︰

    “我來問你,那王祿身在何處!”

    只此一問,便是將那顧成驚得一個酒醒。

    慌忙左右看了,便是在這人群中再也無有那王祿身影。

    心下叫了聲︰

    “娘娘!”。

    便喚了伙伴抽出腰刀奔門外尋找那王祿。

    然,那腳還未踏出門口,但听的一聲巨響,倒是震得在座諸位人等一個魂飛魄散。

    且是一個怎的響動?倒是震人耳饋、穿雲裂石、響遏行雲。

    有道是︰

    平地腳下一聲雷,

    滿座皆驚魂不歸。

    若如耳邊擊金鼓,

    聲落又有撞潮回!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天青之道法自然》,方便以後閱讀天青之道法自然第29章 屠甦之罪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天青之道法自然第29章 屠甦之罪並對天青之道法自然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