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青之道法自然

第92章 天道無親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少出無門 本章︰第92章 天道無親

    第92章 天道無親

    說那知州得了李蔚的提醒便是一個巴掌拍在腦門上,口中叫了一聲︰

    “吁噓呀!險些誤了正事也!”

    說罷,趕緊起身吆喝著衙役們備轎,一路丁零當啷的奔那長蟲坳而去。

    說這汝州知州何許人也?怎的如此厚顏面白也?

    說這知州與這大宋亦是個大大的有名也。

    這知州自幼思敏捷,好學問,有過人之聰慧。

    姓王名采字輔道,素有神童之贊。神宗年間便有“十三郎五歲朝天”之榮。

    二十四歲中得進士,識得奇文,斷古字,工詞章。

    其父王韶乃北宋名將,官至樞密副使,以“奇計、奇捷、奇賞”著稱,時人稱之“三奇副使”,封侯太原郡。妥妥的一個軍侯也。

    其兄王厚又有“熙河開邊”之榮。其家族且是這北宋一門幾代的名將。

    而立之年,自直秘閣任上空降汝州,任這一方的封疆大吏。

    卻因此地為出貢之地,沉痾難除。官員人際錯綜復雜且又各個樹大根深。

    而他又是那武人之後。雖是正印,到官幾日卻被通判伙同下級官員架空,雖經幾次上報卻如泥牛入海。

    至此,終日與那碑摩石刻作伴,看似終日無可事事,卻亦是一個歇伏待機。

    于大觀三年八月終成《汝帖》被後世稱之為“宋室鴻寶”便有“筆史”之稱。

    此番也是見得汝州官員行事如此荒謬,作下這彌天之大罪,這才拼死劫了官道埋伏兵丁的上呈。

    又托了父親太原郡開國侯之名請那老頭過問。且是閃了這場潑天的糊涂官司,而又得重拾權柄整頓汝州軍政。

    于是乎,便是一個千年的小妾熬成婆也。倒是堪稱大奇。

    自此便是去了那些羈絆,大展宏圖之志,也不枉費十年寒窗之苦。

    若說這王知州心機便也無話可說。

    清官、貪官便有一個“官”子在里面,做得了這“官”才可分清濁。

    保得住官位,抓得住權柄才可再談“為官善任”造福膝下百姓也。

    若不然,這王知州空有這汝州的正印,也只能將那他那《汝帖》從州衙中的“坐嘯堂”挪到“望嵩樓” 而已。

    待不可收拾之時,免不得被人推了做得個替罪羔羊,妄得一個身敗名裂。

    卻如今這王知州得了如此機會一躍翻身。便成就了他“治污靭城湖,刻帖載文道”汝州郡守之史上的美名。

    兩年後卻因父兄被誣謀反之罪被參,八年後于兵部任上下獄,二年棄市,時不過無惑。

    此狀且與這汝州一任有無瓜葛在其中也未為可知,卻只能托了那“天妒英才,過慧易夭”之言也。

    此乃書外之話,且不多說。

    說那宋粲!

    一隊人馬經得一路奔波,不刻便見永安驛城郭。

    永安驛,乃官道大驛。驛成于唐,為官、民兩道相交處。過往商賈在此以貨易貨,錢糧交易,而逐漸成市。

    經百年經營,且是讓這原先荒野驛站漸成現下城廓初現,縱橫三里之遙。

    街道之上亦是一個車水馬龍熙熙攘攘。

    卻見宋那那彪人馬如同夜叉巡街,羅剎臨凡般的沖將過來,一時間那街上百姓,街邊商賈經不得這般的驚嚇,便是一個個呼號奔逃,烏泱泱亂作一團。

    也由不得他們不害怕,宋粲一路本就顧不得換下那盔甲洗去那征塵。

    饒是一個個血漿肉沫將照袍粘于甲葉,經一日的日曬雨淋已成暗紅,血腥之味逆風可聞。

    胯下戰馬亦是一個身上插滿箭矢,上下如同血洗,迎面便是腥風撲鼻。

    這如同阿鼻獄中逃出的惡鬼的模樣,且是慌的那些商賈百姓,驛兵走卒一個個尋爹喊娘,心里埋怨爹娘少生了兩條腿,唯恐躲藏不及。

    宋粲見了這慌亂,便叫校尉停馬。

    校尉得令,剛想宣令,卻听得號箭一響直徹雲霄。

    那校尉見那號炮凌空炸開,頓時一個傻眼,低叫一聲︰

    “造化低了!”

    隨即便舉了馬槊高呼了聲︰

    “後撤!”

    眾軍士得令便趕緊駁了馬頭,望集市外跑去。

    咦?怎的跑了?

    倒不是校尉害怕中了伏兵。卻因這騎兵作戰,以沖勢為主。

    但凡騎兵沖陣,必先敵一里,以小顛熱馬,行至百步後再以快馬沖陣。

    若停留在原處不動,或是突然沖陣便是失去了動勢。如被步人甲類似的強兵厚甲的戰陣所困,終只能落得個被拖下馬來,被對手斬殺殆盡而不得還手。

    無他,甲重器長爾。

    正在眾人慌亂之時,見那路口閃出快馬一匹,校尉見了便不顧其他,只身倒提了馬朔催馬擋在宋粲馬前。

    還沒說話,卻見對面那馬上之人一拽馬韁,戰馬揚蹄嘶鳴,蹬踏不止。

    見馬上人提了一桿鑌鐵的蟠龍,朗聲道︰

    “可是柏然將軍!”

    咦?倒是個舊相識麼?

    校尉听罷便喵眼觀瞧,倒是個連日的廝殺有經得一路提心吊膽的跑路,饒是個眼前昏花,看不得個仔細。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見校尉眯眼不言,那人便下馬丟了手中鐵棒扔在路旁,馬前叉手,望那校尉高聲喊道︰

    “官長還欠我一壺酒也!此時不還更待何時?”

    校尉听罷心道︰這是誰呀,這麼不要臉啊,見面就要酒喝?

    定楮一看便大笑出聲。確實乃故舊也!

    來者何人?

    倒也不是旁人,此人便是那冰井司周督職屬下的押官崔正也。

    倒是此時這一身的盔甲戎裝可是不好認來。

    此人,于天青貢起窯之時,替了宋家的親兵看了那幫窯工。又搜出窯工隨身的轟天雷便是這內侍。

    臨別之時,校尉許他一壺酒去。

    校尉想罷,便是哈哈的笑來,順了手中馬槊,壓在鞍橋紙上,口中“咦?”了一聲,抱怨了︰

    “你這小哥!且許你回京奉上,哪有半路索要的道理?”

    說罷,便與那崔正笑在一處。

    然,又見那身後宋粲,便正步躬身,單腿跪下,叉手道︰

    “標下,奉督職命,于此迎候將軍!”宋粲見他倒是個熟悉,當時便是這廝要押了他進京,饒是熱的一番的熱鬧。便是望那崔正道︰

    “何來將軍,如今又得勞煩尊駕解護爾!”那崔正听了這句玩笑,心下一熱,這將軍倒是不曾忘了他去,遂,又躬身單手按地,大聲道︰

    “路途已安,將軍可輕裝前行,無礙!”宋粲在馬上端坐了,望他道︰

    “先謝過你家督職,情容後補。”

    話音未落,卻見身後傷兵自馬上滾落,摔在塵埃。

    原是大家都提了口氣,此時一見緩和便泄了胸中這口氣來。

    終是傷重疲頓,而體力不堪重負。

    宋粲見了,便飛身下馬照付傷兵。慌得校尉趕緊叫了“行帳!”

    瞬間眾親兵忙碌起來。

    那內侍崔正見了也匆忙揮了手,吩咐了那冰井司的人工擔了酒水飲食過來分與宋粲親兵。

    忙跟那校尉一起去看。

    見了那幾個傷兵身上箭傷不下十余處,雖那甲裳血跡已經干枯成結,然卻見那鮮血依舊從那甲葉的縫隙內流出。崔正見罷且是個瞠目,口中喃喃道︰

    “饒是凶險,听咱家督知提過將軍此路不善,沒成想卻如此慘烈。”

    說罷,便要伸手幫忙,解開那袢甲的絲絛,卻听宋粲驚呼︰

    “切莫卸甲!”倒是一聲喝來,唬的崔正縮手。且在愣神,便听校尉道︰

    “此時盔甲離身,便是他命斷之時也。”

    說罷,便蹲下身去,將膝蓋壓了那親兵腰骨,扯了一塊布團了,塞進那親兵嘴里,道︰

    “忍了!”

    宋粲蹲身,按了箭桿入體處四下他了一番,便揪住身甲的罩袍,慢慢的拉扯。听那親兵悶哼聲聲,便見那箭桿拖皮帶肉的被拔出。且是看的那崔正口中嘶嘶。

    見宋粲又扯了另外一支箭旁邊的罩袍慢慢地將箭頭拔出。

    不刻。便見牙校霍儀掛了個臂膀,帶了人來。

    見兩個親兵持了馬朔,待箭拔除完畢,便將兩根馬朔塞與那親兵身下,便兩人一用力,便將那親兵抬起,污血自那甲內順著鐵甲的甲葉流淌而出。

    那宋粲擦了手頭也不回的喊道︰

    “行帳四面緊閉,不可絲風入內方可卸甲!”

    說罷,又去看那其他的傷兵。

    那黃門崔正見了詫異,便問那校尉道︰

    “官長,將軍如何不卸甲醫治?”那校尉邊走邊回那崔正道︰

    “恐那卸甲風殺人也。”那內侍崔正低頭思忖了一下自道︰

    “卸甲風?”那校尉听罷,便停下腳步看那崔正道︰

    “小官兒不曾穿過重甲?”那內侍崔正听了,面有愧色,看了看自家的這身輕甲,心下嘆氣︰就這身甲,我還是第一次穿!撐個門面爾!重甲?你想什麼呢?你們穿重甲那是應當應分,我們穿重甲哪叫造反!倒是不敢說來,嘴里只道︰

    “嘿,不曾。”

    那校尉又跟那宋粲行走,回頭道︰

    “人置重甲,必不透風,卻又得行軍拼殺,血熱欲沸也。便是那體壯如牛之人也不可即刻卸甲,卻也待到血氣平和之時方可。這重傷之人血氣自是比那常人不如,斷斷不可當即卸甲醫治。卸甲者必死。”

    此話且是听得崔正一個寒戰,又追上問︰

    “哪便如何醫治!”

    校尉幫宋粲扶了了傷兵,回道︰

    “帶甲而治,還需放出傷口內污血,才可入無風之處卸甲止血,如此方無大礙。”

    此話一出,那崔正又是一個冷顫,忙問︰

    “那血還不流干了?”

    校尉卻扶起親兵,頭也不回的道︰

    “听天由命爾!”

    這話饒是听得那崔正一怔。且還想問來,且听得校尉道︰

    “搭把手來!”

    兩人說話間,便抬起了傷兵,往行帳而去。

    此時,便有內侍擔了酒食過來,伺候宋粲吃食。

    那宋粲卻不理,且是站在路口望了,面帶憂慮。

    見那啞奴四人快馬而至,便疾步上前扯了過來。

    看了他們身上隨時血污滿身,衣甲透紅。然卻是一個別人的多,自家的少,都是些個輕傷。于是乎,便是面色稍緩,令人帶下歇息。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剛有喘息,見校尉將那錦盒帶來。于是乎,又是一番檢驗。無礙後,那宋粲方摘了纓盔重重的坐在地上。

    校尉見此趕緊往後招手,崔正省事,帶了人將那酒食搬來于此。

    宋粲咬了塊牛肉在嘴里嚼了,卻是個不咽下。眼神呆呆的望了來路,悵然若失。

    校尉見主家一聲不吭,便篩了碗酒遞在宋粲手中,望那官道盡頭道︰

    “不知龜厭道長那邊如何?”

    听得話來,宋粲卻是個不回。無言中,仰頭將碗中酒一飲而盡,著手背擦了嘴邊殘酒,眼楮直直的望向路口。

    官道巨石擋道,卻見不少工匠在此清理。想是得了那老者吩咐。

    不遠,龜厭坐于車駕之上,手拿師父、師叔遺卷,靠了之山遺骨,眼楮卻望著那搬石清路的工匠眼神懶散。

    車旁,張呈、陸寅篩了酒與那重陽道長。

    那重陽謝過,便挨到龜厭身前道︰

    “仙長可曾看得明白?”

    龜厭听罷,仍目不轉楮的看著那官道上清理石障的工匠,口中喃喃道︰

    “我師留字洞元通妙法師,便是上清儲祥宮決。”

    那重陽听罷一愣,遂問︰

    “此乃仙法密咒麼?”

    此問且的龜厭一個無答。

    書中按表,此書卷屬“三茅天書”的一種。

    “三茅天書”載有上古傳承的符、、丹、經、密法。

    恐外道得之而行不義之事,便著“天書筆法”寫了。

    有道是“倉頡造字一擔粟,傳于孔子九斗六。還有四升不外傳,留給道士畫符咒。”這才有了文人“才高八斗”之說。

    然,“三茅天書”卻不屬于這道士“四升”之數。

    說起來亦是平常文字。然,茅山弟子入本門修行便教授口訣一篇,研修以作立基,修行三年,便又可得口訣修習道法,入門九年便分丹、二決,同門不可私授。

    如不知口訣,即便是拿了三茅機密經去,也如看天書一般。

    且是字字都認得,倒是將那天書翻爛了不得其中奧義也。

    而之山先生屬于門外之人,那華陽先生用的便是這“上清儲祥宮決”。如此,便不涉本門經而只涉密文。

    說白了就是加密文字。

    但是,坑人的是,首部詩文卻是“旋機回文”。

    若按首詩解法去求之,便是入得歧途,空非心機也。

    若想解來看,便觀留款用印是何字,如“洞元通妙法師”便是用“上清儲祥宮決”去解讀。

    重陽知是茅山密法便不敢再問。一時間兩人無話。

    正酉,夕陽漫染古道,疏影斜搖殘紅。

    見那工匠來報,官道已通。

    重陽見眾人整頓行裝,便對龜厭起手于額,口中道︰

    “仙長請了。”

    卻見龜厭仍迎著殘陽閉了眼,斜靠在車攔之上,手指輕捻那書卷。且不便再擾他,招手輕聲喚了張呈牽馬過來。

    听見馬嘶,那龜厭起了身叫道︰

    “師兄……”

    這聲“師兄”叫的那重陽一愣。

    此乃龜厭第一次如此喚他。然其聲且是個嗚咽于喉。

    那重陽趕緊拉馬回首剛起手,卻見龜厭扶了那郎中的遺骸,空叩與他。

    便驚的趕緊下馬,正身扶冠,口中嗚咽叫了聲︰

    “不敢當……”

    隨即,躬身空叩回禮,伏身嗚咽了道︰

    “怎的有惹我……”

    卻听那龜厭一聲︰

    “僅謝。”

    重陽再也不敢看他,此為一別,卻不知何時再見。

    再見不需提起,依舊傷懷,然彼此心照。

    情深,且不是男女之情可表之矣。

    車輪晃動,碾過石轍內碎石,咿呀之聲頓起。

    龜厭再抬頭,卻見那重陽以策馬揚鞭而去,身影漸隱于那殘陽之中。

    悵悵然,仰面躺倒在車上。

    手中握著仙師與那之山郎中合著之卷。

    那書卷古舊,且裝裱于蜀錦之上,卷上文字以墨寫就,落款卻是仙師朱砂親筆。

    書卷中言所言,便是茅山中的幾通碑刻、摩崖所在。

    璇璣詩文九宮之內所載儲祥宮決,那龜厭也是識得,那幾通碑文摩崖龜厭幼時也曾被罰抄寫過。只是其中奧義卻不得其宗。

    那朱砂殷紅,合筆師父、師叔兩人名諱,饒是讓龜厭傷心欲絕。倒是此時想不得其他,只等回了茅山看罷才得安寧也!

    話說這書卷便無年月落款,卻是古舊之物,朱砂留字“洞元通妙法師”。思前想後,均不得其解。

    卻不曾想,此卷絹書,卻將這龜厭、宋粲兩人的前世今生,往生來世與那天青牢牢的綁定。

    說是天道無親?卻與承負與那善人也?

    喜歡天青之道法自然請大家收藏︰()天青之道法自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天青之道法自然》,方便以後閱讀天青之道法自然第92章 天道無親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天青之道法自然第92章 天道無親並對天青之道法自然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