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負債百萬到最強錦衣衛

第1050章 潘金蓮為什麼殺武大郎?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從小我就狂 本章︰第1050章 潘金蓮為什麼殺武大郎?

    潘金蓮為什麼要殺武大郎?

    她不是因為生氣,她就是想弄死武大郎。

    她是先在心里把這條路走通了,想清楚了、打定主意了,然後再找準時機、悄悄下手的。

    甚至還弄出了那個“大郎喝藥了”的千古名梗。

    而這種行為的特征,是外在平靜,甚至對外還維持著正常的日常相處,沒有任何明顯的爆發和情緒泄露。

    因為一旦情緒爆發,就會打亂節奏,讓對方有所防備,也容易引來旁人注意。

    可梁卓他夫人的行為,從頭到尾就是典型的第一種。

    氣上頭的當場爆發。

    先是拿三十兩銀子買了一匣桂花糕,再當院子里跟梁卓吵得天翻地覆,連糕點都砸得到處都是,這整個過程就是一場火山噴發。

    噴發之後,她會剩下什麼?

    只會剩下空虛和疲憊,不會有冷靜下來的謀殺計劃。

    而在這種情緒軌跡里,再去插一個事後下毒,幾乎不可能。

    而且,女人的情緒邏輯還有一個很有意思的地方。

    就算她真是一時氣急,想用毒藥,也多半是下給自己的。

    要麼是嚇唬對方,要麼是真想了結自己。

    李北玄前世就听過無數這樣的例子。

    在他老家那片農村,隔三差五就會傳出消息。

    誰誰家的媳婦兒,跟男人吵了一架,摔門跑進屋,直接抄起農藥就灌下去。

    有的是氣頭上真想死,有的是覺得自己死了,讓男人一輩子背著罵名。

    甚至還有那種嘴里喊著“老娘不活了”,藥灌到嘴邊,卻在親戚勸阻下被奪了過去。

    可無論是成功還是被勸下來,這類舉動的對象,都是自己。

    因為在那一刻,女人的情緒中心是“我受的委屈最大”,所以她的沖擊力,會直接作用在自己身上。

    用自我傷害來換取關注、內疚或者道德制高點。

    而氣不過、專門去下藥害男人的例子,極少。

    並不是說女人沒這個膽子,而是因為這種行為,不符合第一類情緒爆發的節奏。

    爆發是立刻要見效果的,不是等一兩天才慢慢發作的。

    而毒藥的性質,決定了它是一種需要耐心、需要隱秘、需要計劃的手段、

    這和一時沖動的“吵完就翻桌”完全是兩個頻道。

    所以,女人若是到了要對男人下毒的地步,多半早已是第二種狀態。

    不吵了,不鬧了,甚至在外人面前還溫溫柔柔、相敬如賓。

    可那份溫柔只是表象,心里早就鋪好了一條通往墳地的路,等著某個合適的日子,把對方推下去。

    所以,把“下毒”安在梁卓夫人頭上,從情緒邏輯上就說不通。

    這就像是要把一匹烈馬,硬說成是會耐心蹲伏的獵豹。

    外行人听著像那麼回事,行家一眼就知道是胡說。

    所以,“梁卓夫人殺夫”這個說法,越想越像是有人故意往外放的煙霧。

    而目的很明顯。

    就是讓人把注意力集中到夫妻情變、女人妒恨上去,而不是去想“桂花糕怎麼進了刑部的證物袋”。

    這才是李北玄真正覺得不對勁的地方。

    他不是不信女人會殺人,他是不信在這種情緒模式下的女人,會用下毒這種極耗耐心和準備的手段殺人。

    而一旦排除了梁卓夫人,那個被洗白的對象是誰,就呼之欲出了。

    執失烈。

    想到這里,李北玄心里那股說不出的違和感,徹底成了形。

    因為此時,坊間的流言,茶館的閑談,國子監貢生之間的議論,甚至馬彼德嘴里剛才那套“老爺子殺人只拔刀不下毒”的篤定,全都不像是自然生成的輿論,而更像是有人在操盤。

    有人在刻意替執失烈塑造一種“光明磊落”的人設,讓人下意識覺得,即便他脾氣再差,也絕不會用下毒這種下三濫的法子。

    這種輿論的作用,不是洗得他清清白白,而是讓他遠離嫌疑。

    一旦刑部有人順勢接過這股風,案子就能順理成章地變成“夫妻反目、情殺毒死”。

    執失烈的名字,甚至不會被寫進最終的卷宗。

    那麼,是誰在這麼干?

    他們為什麼要這麼干?

    是有人在幫執失烈?

    還是借執失烈當幌子,掩蓋另一個真正的目標?

    想到這里。李北玄笑了。

    那笑容不大,卻格外耐人尋味。

    因為整起貢生梁卓中毒案,從最初的“執失烈下毒殺人”,到如今街頭巷尾幾乎統一口徑地改成“梁卓夫人妒恨殺夫”,這個轉變來得太突然,也太絲滑。

    絲滑到不像是輿論自然發酵,更像是有人在背後拉了一根線,把風向穩穩地拽了過去。

    把矛頭從執失烈身上轉移走了。

    而這,只能證明一點。

    證明一開始那些想把髒水潑到執失烈頭上、順帶牽連李北玄的人,慫了。

    至于原因,也很簡單。

    因為李北玄在這盤棋里,連著丟了兩顆子,對方沒接住。

    第一顆,是主動要求三司衙門聯合徹查此案。

    這一步表面看,是擺出一個“我相信法律、相信清白”的姿態,實際上,卻是把案子從刑部的獨家操作里硬生生拽了出來。

    刑部是京城最容易做手腳的地方,各種證物出入、卷宗涂改、口供加工,行家門清。

    可一旦三司介入,就多了御史台和大理寺的人盯著。

    這幫人雖然同樣有派系,但絕不是一條繩上的螞蚱,互相防著。

    原本一張能隨意涂抹的白紙,忽然變成了三方傳閱的公文,誰要再想亂動,就得同時瞞過三撥眼楮,風險直線上升。

    而第二顆,是他干淨利落地給陸齊言安了個行賄受賄的罪名,把這位刑部侍郎直接送了進去。

    陸齊言是誰?

    他正是當初帶人調查貢生案、親手抓走執失烈的關鍵人物。

    這人要是一直站得筆直,案子就一直壓在刑部的手里。

    可如今,這個最主要的執行人被一腳踹進了大牢,刑部的整個鏈條都斷了一節。

    老實說,李北玄一開始動陸齊言,更多是攪渾水的心思。

    別讓陸齊言在案子上干淨得像張白紙。

    只要紙上有污點,哪怕是一點墨痕,他的言辭就不可能再被無條件采信。

    這樣,執失烈案的水自然會變深。

    可沒想到,這兩招打出去,效果比他預想的好得多。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從負債百萬到最強錦衣衛》,方便以後閱讀從負債百萬到最強錦衣衛第1050章 潘金蓮為什麼殺武大郎?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從負債百萬到最強錦衣衛第1050章 潘金蓮為什麼殺武大郎?並對從負債百萬到最強錦衣衛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