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開始你的表演。”
李北玄一攤手,做了個“請”的姿勢。
而贏高治抿了口茶,壓著嗓子,一字一頓地說道“從潞川出發之前,我往京城發了一封急信,是請求調兵增援的奏報。
“按理來說,這封信應該在今夜子時前抵達我手。”
“可現在,信呢?”
他張開手,攤了攤。
“子時都快過了,連個鳥毛都沒見著。”
听見這話,李北玄眼神一凜,坐直了身體。
贏高治說的沒錯。
這確實不對勁。
雖然這封信,現在只遲到了半個時辰,還不到一個時辰,就算買了準時寶也不用賠付全款……
但軍報和外賣自然是不同的。
自古以來,邊地軍報雖以“火急”二字著稱,但能真正做到八百里一日夜、快馬不歇地奔赴,始于秦煬帝大業年間。
那時,秦廷修通天下大運河,沿岸設驛道、置驛騎。
制度雖苛,卻也確立了後世“六百里日達,八百里三更至”的官道急遞規制。
至武朝,這一制度更趨完備。
高祖贏淵入主長安後,沿襲秦制,于全國設立郵驛一千六百余處,
凡邊關緊急軍情、天災賊亂,皆由專職驛騎遞送,晝夜不停,甚至有“星夜奔命”、“馬死驛中”的慘烈紀錄。
到了貞觀年間,贏世民更是更加強化軍報制度,命中書門下省親自管理軍機驛遞事宜。
為確保軍報“不誤朝章”,朝廷還設有“遞運錄”制度。
所有軍馬自出發之日起,沿線各驛皆須登記時間、換馬時長、交接人名。
一旦延誤半刻,主官與遞卒皆要受罰。
尤其是王侯節度自派急信之事。
如贏高治這樣的晉王親王,所發軍報非但在制度上有特權,甚至在實際操作中也有親信飛騎專門走驛。
哪怕中途馬傷人病,也必將信封縫入衣衫、以命護送。
就算是發生意外,信件也該有替使或副路備份同步而來。
否則,一封正式的王爵軍報,竟能在途間“憑空消失”或“無聲遲滯”,簡直就是莫大之諷。
這已經構成“驛遞失職”乃至“意圖遮蔽軍機”的重罪了。
而眼下,距離贏高治自潞川發出急信,已整整五日五夜。
以武制驛道之密、節度之嚴,除非途中遭遇山崩地裂、雪封十里,或遭人為攔截,否則,哪怕慢半日,也該有前探信使來報“即將抵達”。
如今卻是一片死寂。
一個人都沒來,一封字都沒送,甚至連那封軍報的副線都沒影。
這不正常。
非常不正常。
“sure?確定?真沒到?”
李北玄心里咯 咯 的,再次確定了一遍。
而贏高治現在已經很抓狂了,啪啪的拍著桌子“對啊,我能騙你嗎?”
“咱們現在,已經是四面楚歌了!”
“咱們要被困死在這兒了!”
說到這里,贏高治整個人已經開始炸了。
一邊拍桌子一邊怒吼“本王的信肯定是被人攔了!不然不可能現在還沒到!”
“肯定是我大哥干的!肯定是那王八蛋動的手腳!”
“他就是不想讓我活著從晉陽回來!他想看我死在這鬼地方,死得最好是凍死、餓死、丟臉現眼、尸骨無存!”
“他個生兒子沒屁眼的雜種,本王做鬼也不會放過他——!!!”
這最後一句吼出來,連帳頂都被震得“簌簌”一顫,連夜里打盹的火頭軍都差點被震醒。
李北玄滿臉無語地看著贏高治,一時間真不知道是該讓他冷靜,還是干脆給他打一針安定。
壞了。
現在還沒有安定。
李北玄扯了扯嘴角,剛想說些什麼。
就听帳外,突然傳來了一聲呼喊。
“殿下!殿下!來了!”
常辛刷拉一下沖進帳子里,手舞足蹈“京城的信使到了!”
“……”
本來還在破口大罵的贏高治,頓時一句話也說不出來,整個人像被掐住了脖子一樣,漲的臉紅脖子粗。
“到、到了?”
贏高治怪叫一聲。
而常辛猛地點頭,臉上又是驚又是急“對,來了!一共四人,皆是京師飛騎信使,印信封條都核驗過了,確實是從中書門下直接放出來的軍報。”
說著,他從懷里小心翼翼地取出一封用紅蠟封口、邊角磨損的信函,雙手奉了上來“請殿下、伯爺過目。”
聞言,李北玄和贏高治同時低頭看去。
而這一看不要緊,兩人的臉色立刻變得難看起來。
因為這封信雖然保存完好,火漆印也沒有被打開過的痕跡,但四個邊角上,卻帶著絲絲縷縷的血跡。
見狀,贏高治張了張嘴,一時間發不出聲來。
而李北玄很快意識到了什麼,神色冷峻,沖常辛問道“信使,受傷了?”
“是。”
常辛抿了抿嘴,語速飛快,臉色也格外沉重,“四名信使全部負傷,而且都不輕。”
“是凍傷?”
李北玄神色不明的問道。
而常辛輕輕搖了搖頭。
左右四顧,發現四下無人後,才上前一步,湊到兩人身邊,壓低聲音“不是凍傷,是外傷,刀劍傷。”
“傷口亂、深淺不一,不像是正規軍陣里的戰斗所致,更像是一路被截,被追,被纏著劈出來的。”
“每個人的身上,至少都有十幾處深可見骨的傷口。”
“而那四位信使,全是靠吃參片吊命,騎行兩晝夜不歇,進谷口時已經有兩人昏迷,還有一人脫力摔下馬,現在也不清醒。”
“唯一神志尚清的那位,此刻也在緊急包扎,待處理完傷口,就會帶口信前來復命。”
說完這段話,常辛便不再多言。
而贏高治緩緩地點了點頭,沖常辛一揮手“知道了,下去吧。”
“是。”
常辛轉身退了出去。
而贏高治和李北玄對視一眼,也沒有在說話。
而是一同返回帳中,打開了那封沾染了絲絲血跡的急信。
“經御前議準,潞川晉王急報屬實,情勢緊急。
特準晉王因事便宜行事之權,于並州所屬兵馬中,調撥不超三萬人數,編為輔軍,以作糧線護衛、城防布防之用。
所有調令、兵籍,由晉王與定遠伯署令,得行王令與誥命之權,臨事不受節制。”
喜歡從負債百萬到最強錦衣衛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從負債百萬到最強錦衣衛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